陋室铭教学设计12篇 《陋室铭》教学设计.docx
《陋室铭教学设计12篇 《陋室铭》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陋室铭教学设计12篇 《陋室铭》教学设计.doc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陋室铭教学设计12篇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陋室铭是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阅读主题是“精神家园”。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名作,陋室,是作者在做官期间住的简易的房子,作者通过对“陋室”不陋的描写,表现了自己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文章短小精美,对偶工整,引经据典,虚实相生,读来如行云流水,风卷云舒,令人感叹不已。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初一、初二阶段学习了多篇文言文,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古汉语知识和文言文阅读方法。对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具
2、备了一定的文言基础,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背诵、理解、品析等学习活动中来。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 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理解“铭”这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学习,理解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四、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 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得思想感情。 五、教学方法: 合作讨论法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代是诗发展的巅峰时期,在这个时期涌现出许
3、多杰出的诗人,如诗仙:(学生答)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还有被白居易推崇备至的诗豪刘禹锡。以前我们学过他的诗,看看老师积累的他的几首诗。(大屏幕出示乌夜啼竹枝词秋词)学生读诗,师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他对世事变迁的感悟,“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他巧妙地运用谐音,化无情为有情,在爱情诗方面的超越。“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是他直面困难,勇往直前的体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陋室铭,体会他对世俗庸常的感悟!(板书题目) (二)知识链接: 1、解题:陋室,意思是简陋的房子。那么“铭”怎样理解?师介绍“铭”,学生了解“铭”的特点: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
4、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常见的铭还有座右铭,墓志铭等。 2、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刘梦得文集。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 (三)预习检测 指名学生认读字词(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并齐读。 德馨xn 鸿儒hng 案牍(d) 西蜀sh 诸葛庐l 调素琴t
5、io (四)诵读翻译 1、读一读:(大屏幕出示无句读的文章) (1)请学生朗读没有句读的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2)出示标出节奏的课文,指名读,教师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3)学生齐读,读出感情。 2、翻译全文: (1)学生合作翻译。 (2)学生质疑问难,教师点拨重点字词: (3)指名翻译课文。 (五)品析课文 1、提问:同学们对陋室总的印象如何?(陋室不陋) 2、作者怎样来描写陋室? (1)陋室的环境如何? 回答:“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在我们的眼中台阶上已经长满了绿苔可见房子很久没有人住过,补修过,极为简陋;窗前门旁长满青草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 (2)而在主人眼中是不是也
6、很简陋呢?(不是) 首先作者写环境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呢? 回答:对偶、拟人。 教师讲解:“上、入”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些什么。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这样,我们就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而感觉一种生机盎然、春意正浓的幽雅的环境,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陋室的环境清幽(板书) 学生齐读描写环境的句子,进一步体会居室的幽静和作者心底的恬静和适然。 (3)过渡:而陋室主人和什么人交往呢? 回答:“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这个陋室里常与学识渊博、才华出众,高谈阔论的人交往。 适时提问:为什么要写这些
7、人? 教师讲解:因为通过他的朋友可知他是什么人。俗话说,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这就是说,要想知道他的为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因此,我们便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这两句在于衬托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 陋室主人的朋友博学(板书) (4)过渡:当他朋友走了之后,作者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回答:“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说的是主人的生活情趣。在陋室里,可以弹弹古琴,看看佛经,没有不健康的音乐扰乱,也没有繁冗的公文劳累身心。可以看出作者生活情趣恬淡闲适、安贫乐道。 陋室主人的生活情趣安贫乐道(板书) 学生再读课文,品味作者高洁的情操。 (5)作者
8、明明在赞颂自己的陋室不陋,为什么又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其用意是什么? 教师讲解:诸葛庐、子云亭都是最简陋的屋子。诸葛亮是政治家、扬雄是西汉的文学家。虽然他们居住的房屋很简陋,但由于他们的主人德才兼备而房屋闻名天下。作者用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在说明自己的陋室不陋。 他又想证明我也要像诸葛亮、扬雄一样从政治上,文学上干一番事业被后人所敬仰。已隐含着自己远大的志向。 (6)理解“孔子云:何陋之有? ” 孔子这句话是一个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 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自己正是孔子一类的君子,自己的生活态度正
9、如孔子一样安贫乐道。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 强调陋室因君子居住而不再简陋。 学生齐读课文,体会作者远大的志向和伟岸的人格魅力。 (六)探究文法 1、作者要写的是陋室,为什么开头却先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以引起对陋室的吟咏。 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的方法叫“起兴”。 课堂小结:作者先运用起兴手法,由“山”、“水”引出“陋室”;由“仙”、“龙”引出“德馨”,点出文章中心;再运用类比,将自己的陋室和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其目的就是把自己和诸葛亮、杨雄相提并论,陋室才见其不陋。 这种通过描写客观事
10、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这种写法叫什么?(托物言志) 学生齐读课文,再次领会作者高洁的情操和远大的志向。 (七)拓展延伸 刘禹锡因自己的陋室很好地诠释了德鑫的含义,其实从古至今,像刘禹锡这样品德美好的人很多,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大屏幕出示)。 1、东晋诗人陶渊明 有“大济于苍生”之志,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这就是德馨! 以天下苍生为重,淡泊功名,为官清正,不与腐败官场同流合污,保持善良纯真的本性! 2、马旭 她生活简朴,住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里。曾经是新中国首位女空降兵,退休后和丈夫节俭度日,
11、早餐不足一元!15元买的鞋穿烂了补了又补,舍不得扔!她和丈夫一生积攒了1000万!全部捐给了家乡木兰县! 这就是德馨! 用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用毕生节俭,一世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 3、白永皓 西安科技大学学生。202X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绝境,父亲去世,母亲瘫痪在床,妹妹面临着退学。正在上大学的他,面对人生巨变,没有退缩,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他带着高位截瘫的妈妈重返校园,走上了背着妈妈上大学的艰辛之路。 这就是德馨! 用肩膀托起全家的责任和希望,践行为人子的孝道,用行动诠释“德馨”! 4、江声发 一个无臂的代课老师,13年坚守深山小区,用自己的
12、断臂,在黑板上为同学们书写出漂亮的板书;为同学们批改作业,为山里孩子捧起了读书梦。 5、宁远中学的老师们 身处农村居于陋室而矢志不悔,她(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着宁远的教育事业,用心浇灌着这一片园林,桃李芳菲! 这就是德馨! 耐得住三尺讲台上的人生寂寞,用黑板的三分之一撑起山村无数孩子的梦想! 教师寄语:同学们,在前行的道路上,让我们用“行雅德馨” 铸造人生辉煌吧! (八)作业布置:背诵并默写课文。 附:板书设计: 陋 室 铭 斯 是 陋 室 惟 吾 德 馨 景少 环境幽静 安贫乐道 人少 交往鸿儒 高洁脱俗 陈设少 情趣高雅 托 物 言 志 八、教学反思: 刘禹锡的陋室铭运用“铭”的文体形式
13、,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情趣。本节课我认为有以下亮点: 1、本节课将“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读中体悟文章的美和作者的感情,在读中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课文时,我设计的问题也由浅入深,先由课文表面的问题进入,在朗读中逐步让学生建立起自信,然后再深入探讨,通过朗读体悟作者情感、志向,最后完成教学目标。 这节课下来,同学们学得轻松,朗读背诵很快,达到了预期目标。 2、“接地气”的升华环节 我一直认为学习文本就需要联系学生实际,这个实际就是学生的情感需要和心理氛围,那么,这样一篇美文如何从文章过渡到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它的美,而不是形而上的干瘪?我用实例
14、感动他们,从古到今,从老到少,有耄耋的夫妇,也有无臂的代课老师,有偏远山村的,也有近在咫尺的,在富有感染力的音乐背景中,在铿锵有力的文字导引下,他们从远而近,走来,走来一个个感人肺腑,一件件荡气回肠!孩子们认识了他们,接纳了他们,拥抱着他们。这样的熏陶,如一场春风深深感染着孩子们的心灵,他们不仅认识了刘禹锡,更走进了他的心里,走进了许许多多的“刘禹锡”的心灵,感受到高尚的、伟大的人生境界,为他们的人生起到了定向和激励作用。 “接地气”的环节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对学生情感的升华! 陋室铭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 、当堂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5、并板书课题陋室铭(刘禹锡)及教学目标 二、学习课文 (一读 理清思路)(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 、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 明确:文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为自己简陋的屋子写的一篇散文。本文为骈体文,简介骈体文的特点。“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学生试读课文。 、学生质疑(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尽量让学生来解答,达到疏通课文字词的目的) 、如果给课文分三个层次,该怎样划分? 明确:第一层从开头到“唯吾德馨”,第二层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为文章结尾。 (二读 品析诗句) 、“山不在高”,“水不在深”
16、类比什么?“有山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明确: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 、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 明确:绿色,青色,景色别致幽雅(幽) 、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 明确:鸿儒 ,无白丁(雅) 、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 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安) 、作者用什么来类比自己的陋室? 明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品析“上”、“入”二字的妙用,明确:“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 、“鸿
17、儒”可否换成 “群儒”? 不能。“群儒”则无“大”之义,显得太多了。 (三读 领悟内涵)(男、女生分角色各读一遍) 、“往来无白丁”含什么感情? 清高自赏(含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 、能否将“阅金经”改为“阅五经”,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作者当时受贬,思想上有些消沉,想从佛经中找到某种寄托,“阅金经”正是作者当时思想感情的折射。 、首尾句有何关系? 首句用了比兴写法,尾句与首自互相呼应。 、本文题目为“陋室铭”,文章又说“何陋之有”?这些不矛盾吗? 不矛盾。题中之“陋”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陋”为“鄙俗”之义,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 、引导学生总结全文的构思。全
18、文起于比兴,继而对陋室中的景色、社交、生活加以描写,再通过类比,巧妙地表现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情趣。 、文章托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表现作者不贪恋富贵荣华,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重视自身修养的思想感情。(文章主旨) 三、教学小结(略) 四、全班竞背 (学生自由背,小组中相互背,全班竞背) 陋室铭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体会爱莲说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 2、体会陋室铭借助描写陋室抒发感情的写法,了解铭文的特点。理解作品中表达的一种高尚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3、学习一些文言词语,尤其是多义词。 教学要求 1、从生长环境方面,体态香气方面,风度方面分析莲花有什么值得喜
19、爱的,理解爱莲说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批判,领悟作者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2、抓住重点词句输通文意。 教学重点 1、体会爱莲说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2、体会陋室铭借助描写陋室抒发感情的写法,了解铭文的特点。 教学难点 1、爱莲说的主题是什么? 通过对莲花的爱慕和赞颂,表现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同时,通过对牡丹的厌恶和鄙弃,表现出对趋附权贵,苟随时俗及其风尚的不满,文章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进步理想和美学情趣。 2、爱莲说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本文在写法上很有特色:其一,运用了叠式衬托法,文中三次以菊和牡丹衬托莲,而作用各别,巧妙地逐步加深了主题。其二,运用了拟人比喻法
20、,寓所要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于所写事物的相似特点中,把人的趋势,倨傲、清高等特征,以牡丹的浓艳、菊花的傲霜、莲花的清逸等特点表现出来,写物喻人,生动贴切,含义深刻。 (1)借花喻人,托物言志。 以予独爱莲四字,引出一段莲的颂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莲的风貌和气质:处污秽之境,葆纯正之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莲茎贯通正直,表里如一,卓然自立。香远益清,写莲清香远溢,芳气袭人;亭亭净植,可远观不可亵玩,写莲的形态端庄大方,凛然可敬。 作者表面写莲,其实意在莲外。显然,作者是以花喻人,借莲自况,以莲的清逸喻君子的美德和节操。纵观全文,似句句写花,而意不在花;通篇无人,却字字写人。文中写了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陋室铭 陋室铭教学设计12篇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 教学 设计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