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2022-2023 学年第二学期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一年级第一次质量调学年第二学期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一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历史试卷研历史试卷(分值:(分值:100100 分;时长:分;时长:7575 分钟)分钟)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1.答题前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用 2B2B 铅笔将试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2.作答选择题时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用 2B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2、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3 分,共计分,共计 60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涂到答题卡上)1.古代埃及神化法老并设官员处理政务和地方事务:古代印度以严格的种姓制度进行社会治理;古代希腊则出现了众多城邦,公民可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早期世界文明不同发展格局的形成主要源于A.农耕和畜牧业产生的时间不同B.宗教信仰体系存在着巨大差别C.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被人为隔断D.自然环境及生产生活方式不同2.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学习笔记,描述的是某种字母文字向东方和向西方传播发展的情况,方框中空缺的部分应该填入的是A.腓尼基字母B.拉丁文字母C.梵文字母D.楔形文字母3
4、.9 世纪,西欧封臣的誓词:“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维系他们之间关系的关键因素是A.封土B.血缘家族关系C.农奴D.中央集权制度4.如图是对中古时期某一帝国特征的描述。该帝国是于 16 世纪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最高统治者苏丹掌握宗教、政治、军事大权其首都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A.拜占庭帝国B.阿拉伯帝国C.奥斯曼帝国D.俄罗斯帝国5.铁器的出现和传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历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现代考古发现,该地区铁器的传播路线大致与班图人的迁徙路线相吻合,可以推测,
5、随着班图人南迁,冶铁技术也得以传播。由此可知()A.班图人的迁徙范围极其广大B.班图人迁徙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C.非洲是古代农业的重要发生地D.非洲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冶铁技术6.15 世纪以后,欧洲人普遍认为,占有货币,就占有一切,黄金能够“为灵魂开辟通往天堂的道路”。形成这一认识的根本原因是A.天主教会的宣传B.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C.新航路的开辟D.人文主义思潮的流行7.1493 年哥伦布第二:次远航,其船队有 17 艘船,装载了三百名水手和上千移民,包括工匠、士兵、商人、律师、传教士等职业,并随船运入马、牛、羊、猪、鸡等家养畜禽,谷物和果树的种子以及各类建筑材料和工具。此次航行A.促使了
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B.推动了各大洲之间的经济交流C.有利于改变世界人文地理格局D.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状态8.下表为 16 世纪至 17 世纪初欧洲商贸机构表(部分)。据表可知当时()时间国家机构名称1531年荷兰安特卫普商品交易所、证券交易所1580年意大利简里亚尔布市场银行1600年英国大不列颠东印度公司1621年德国纽伦堡银行A.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B.价格革命推动大国崛起C.贸易中心转移到地中海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9.古代思想家以及大多数人认为,宇宙是由神秘的力量所驱使,人类对这种力量几乎无法理解且无法控制,但是,在 1660 年前后,一种机械的自然观荡涤了神秘主义。自然界被认
7、为像最精致的机械钟一样运转,大自然本身可以被人类充分理解。这一现象说明A.启蒙思想广泛传播B.工业文明显现曙光C.新教理论初步形成D.科学革命解放思想10.阅读下表中两个文件的内容节编,可以看出()1861 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者交换农奴。农奴可以得到土地,但必须交纳赎金。”1862 年,美国总统林肯领导的联邦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自 1863 年 1 月 1 日起,凡当时仍在叛乱的任何一个州或地区,其境内所有奴隶都应永远获得自由。”A.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了完全自由B.两个文件都推动了本国近代化进程C.两国彻底废除旧制度实现民
8、主政治D.美国黑人获得公平对待促进南北统一11.如表为 18211834 年中英棉纺织品进出口数据表。由此可知,当时()年份英国输入中国棉纺织品价值中国输入英国棉纺织品价值182113 621 银圆1 317 626 银圆1831246 189 两386 364 两1834451 567 两16304 两A.英国加紧武力侵华B.英国机器生产优势凸显C.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中国社会经济日渐凋敝12.沙龙兴起于 15 世纪,原指装扮艺术品的房间。16 世纪来传入法国,逐渐演变为聊天,玩纸牌和谈论文学与艺术的种场所。17 世纪后期到 18 世纪,沙龙的话题由文学艺术转变为政治性的话题。这一变化的主要
9、原因是A.专制统治逐渐强化B.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C.生产领域的大变革D.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1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构成了马克思对过去历史的解释的基础。就未来而论,马克思确信资本主义将让位于社会主义,他的确信是基于他的第三个主要学说根据这一理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劳动量。”“第三个主要学说”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提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的作用C.揭示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D.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剥削秘密14.到 1885 年,欧洲各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多数集中在沿海地区,实际控制的土地占非洲大陆的 30%不到。到 1914 年,除埃塞俄比亚以外,
10、几乎整个非洲彻底沦为殖民地。欧洲对非洲的殖民,大部分是在 19 世纪最后十几年和 20 世纪初的十几年里完成。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交通通讯工具取得了巨大突破B.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C.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D.欧美国家军事力量的增强15.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埃塞俄比亚”一词成为非洲民族精神的象征,这主要是因为埃塞俄比亚A.揭开了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B.维护国家主权实行民主政治C.坚持不懈的斗争捍卫了国家独立D.领导非洲各国进行联合斗争16.绘制历史示意图有助于认识历史。下列示意图呈现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B.国际联盟内部隐藏的矛盾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D
11、.冷战形势下的对抗和冲突17.如表是列宁在不同时期的重要观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使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重要途径。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基本完成,应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A.B.C.D.18.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拉丁美洲进入民族民主革命和改革时期,涌现了一批民族民主革命和改革的代表。其中,被誉为“人民的良心”和“美洲自由的标志”的是()A.
12、卡德纳斯B.玻利瓦尔C.圣马丁D.桑地诺19.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中这样评述某一历史事件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境的肚皮。但是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该历史事件是()A.德国吞并奥地利B.慕尼黑协定签订C.德国突袭波兰D.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20.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从局部战争到全球战争的过程。美、苏、英、中等同盟国家协同作战,是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是()A.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B.雅尔塔会议的召开C.联合国宪章的制定D.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二、非选择题(共二、非选择题(共 3 3 小题,共计小题,共计 4040 分)
13、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亨利一世授予伦敦的特许状时间内容摘要1129年允许伦敦人及其财物免除通行税、过路费以及在全英格兰和海港的其他所有关税1130年伦敦市民都不得到城市以外进行申诉,任何市民在受到控告时,立誓表明其伦敦市民身份之后,他们的审理就可以在城市内进行1130年伦敦市民有权力选举其所愿的伦敦市民为市长,并选举他们所愿的任何伦敦市民为法官注:特许状是中世纪时西欧城市以赎买等方式从国王等人的手中得到保证市民权利的证书摘编自吴江艳中世纪伦敦城市自治探析材料二在伊丽莎白(15581603 年在位)登基为王的时候,教会的财产被大量投入市场,它增加世俗人士的富裕程度。同时,成千上
14、万的人涌向位于泰晤士河畔的伦敦寻找未来,莎士比亚就是其中之一。到女王辞世前夕,伦敦急剧膨胀,成为欧洲第一大城市。这里到处都是在重商主义和个人主义上升时代成功或潦倒的寻梦者。伦敦不仅是英国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而且在金融和贸易方面使欧洲其他城市瞠目以对。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伦敦城因特许状而获得的权利,并分析其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伦敦成为欧洲第一大城市的原因。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得益于 17 世纪的启蒙思想以及科学的世界观,18 世纪见证了一场被称作“启蒙运动”的文化变革。启蒙运动不仅盛行于英国和法国,也在整个欧洲引起广泛的回响,它甚至
15、穿越大西洋传播到了美洲殖民地,从而成为一场国际性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宗教、道德等提出了深刻的批判,成为西方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并奠定了现代性的基石。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材料二17 世纪,英国民主思想的火种被移民传入北美。“五月花号公约”带来契约思想,特许状带来了政府必须保卫地方特权的思想。18 世纪,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对英国自由的描绘、对法国政治黑暗的抨击,受到北美人的欢迎。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对英国政制的研究,引起北美思想家的重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此时已相当流行。摘编自李永清略论美国启蒙运动的思想渊源(1)据材料一,指出启蒙运动成为一场“国际性思想文化运动”的
16、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对当时政治进行批判的主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独立宣言和美国 1787 年宪法为例,说明启蒙思想对 18 世纪北美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次世界大战都根源于资本主义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发展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的形成。列强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几个大国试图对全世界进行控制与争夺。他们以为本民族“谋利益”和“传播文明”的名义,对东方众多弱小与落后国家和地区进行殖民扩张、侵略和掠夺,从而对整个世界进行瓜分,建立起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摘编自徐蓝资本主义利益争夺和帝国主义国际秩序引发战争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国际
17、格局的真正转折点。新的国际格局的基石,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由反法西斯大同盟“三巨头”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确立的雅尔塔体系;其外在表现,则是美苏之间在战后逐渐形成的“冷战”态势。摘编自徐蓝20 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论述)(1)结合材料一,概括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前后国际格局的变化,并概括其原因。2022-20232022-2023 学年第二学期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一年级第一学年第二学期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一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历史试卷次质量调研历史试卷(分值:(分值:100100 分;时长:分;时长:7575 分钟)分钟)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1
18、.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用 2B2B 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2.作答选择题时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用 2B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试卷上。3.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非选
19、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一一、选择题选择题(共共 2020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3 3 分分,共计共计 6060 分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请将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1.古代埃及神化法老并设官员处理政务和地方事务:古代印度以严格的种姓制度进行社会治理;古代希腊则出现了众多城邦,公民可直接参
20、与国家管理。早期世界文明不同发展格局的形成主要源于A.农耕和畜牧业产生的时间不同B.宗教信仰体系存在着巨大差别C.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被人为隔断D.自然环境及生产生活方式不同【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古代埃及、印度和希腊的国家治理方式不同。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因为这些国家的自然环境存在差异,对这些国家的治理方式产生了影响,D 项正确;导致早期世界文明不同发展格局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是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并不是农耕和畜牧业产生的时间不同,也不是因为宗教信仰的差别,排除 AB 项;“人为隔断”的说法不正确,排除 C 项。故选 D 项。2.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学习笔记,描述的是某种字母文字向东方
21、和向西方传播发展的情况,方框中空缺的部分应该填入的是A.腓尼基字母B.拉丁文字母C.梵文字母D.楔形文字母【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图示,结合所学知识,考查文明的交流和扩展,字母文字的源头是西亚腓尼基字母,A 项正确;拉丁字母是腓尼基字母的发展,排除 B 项;梵文字母是古印度文明成就,排除 C 项;材料涉及的腓尼基字母,排除 D 项。故选 A 项。3.9 世纪,西欧封臣的誓词:“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维系他们之间关系的关键因素是A.封土B.血缘家族关系C.农奴D
22、.中央集权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维系封君封臣制度的纽带是封土,A 项正确;血缘家族、农奴都不是维系封君封臣关系的纽带,排除 B、C 项;西欧封建社会并未实行中央集权,排除 D项。故选 A 项。4.如图是对中古时期某一帝国特征的描述。该帝国是于 16 世纪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最高统治者苏丹掌握宗教、政治、军事大权其首都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A.拜占庭帝国B.阿拉伯帝国C.奥斯曼帝国D.俄罗斯帝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13 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在两河流域上游发展起来,到 16 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先后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建立起地跨
23、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苏丹,他既是宗教领袖,也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在帝国中,宗教上层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各种苛捐杂税。1516 世纪,帝国一度经济繁荣,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C 项正确;拜占庭帝国最高统治者不是苏丹,排除 A 项;阿拉伯帝国到 8 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排除 B 项;俄罗斯帝国最高统治者不是苏丹,排除 D 项。故选C 项。5.铁器的出现和传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历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现代考古发现,该地区铁器
24、的传播路线大致与班图人的迁徙路线相吻合,可以推测,随着班图人南迁,冶铁技术也得以传播。由此可知()A.班图人的迁徙范围极其广大B.班图人迁徙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C.非洲是古代农业的重要发生地D.非洲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冶铁技术【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该地区铁器的传播路线大致与班图人的迁徙路线相吻合,可以推测,随着班图人南迁,冶铁技术也得以传播”可知,班图人将冶铁技术传播到撒哈拉以南非洲,结合所学可知,在古代冶铁就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技术,B 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班图人的迁徙路线与铁器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传播路线吻合,不能说明班图人的迁徙范围极其广大,排除A 项;C 项符合史实,但材料体现
25、不出来,材料体现的是班图人迁徙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排除 C 项;材料不能得出此认识,材料体现的是班图人迁徙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排除 D项。故选 B 项。6.15 世纪以后,欧洲人普遍认为,占有货币,就占有一切,黄金能够“为灵魂开辟通往天堂的道路”。形成这一认识的根本原因是A.天主教会的宣传B.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C.新航路的开辟D.人文主义思潮的流行【答案】B【解析】【详解】“占有货币,就占有一切,黄金能够为灵魂开辟通往天堂的道路”体现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对财富的渴求,根据所学可知,15 世纪,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欧洲资本主义已经萌芽,新兴资产阶级需要大量资本原始积累,B 项正确;AD 项不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宿迁市 泗阳县 实验 高级中学 2022 2023 学年 一下 学期 第一次 质量 调研 历史试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590932.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