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工人强则实体经济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提高产业工人队伍素质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资源型工矿城市,工业是*的支柱,产业工人是工业发展的支撑。*从制造业起步,也必将依靠“智造”走向未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聚力打造“智造新铜都、生态幸福城”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努力培育一批“城市工匠”,锻造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统筹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对于造就一支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进情况中央深改组第三十二次会
2、议审议通过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明确要求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央有号令,*见行动。党中央部署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谋划、扎实推进,努力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支撑制造强市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组织保障,形成推进产改工作整体合力第一时间成立了全市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由市委副书记任协调小组组长,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人社局等为成员单位。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工会统筹协调、部门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指导港华
3、燃气、铜都流体、洁雅生物、安纳达等多家单位开展第一批试点工作。出台了关于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市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工作规则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重点工作清单等文件,改革部署更加系统,统筹推进更加有力,为推动产改走深走实走细夯实了工作基础。(二)思想领航,筑牢产业工人职业思想根基抓实产业工人队伍党建工作,组织开展“建支部、强覆盖”百日攻坚行动和“双培三帮带”活动,2023年录入平台管理非公企业净增*家,增长13.2%,357家非公企业新组建党组织,增长28.5%。坚持党建带群建一体推进,全市非公企业群团组织覆盖率达92.4%,实体性社会组织群团组织覆
4、盖率达74.6%。开展系列主题宣传,筑牢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将工人党员教育培训纳入“万千工程”,连续开展“传育立行”教育工程进企业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三)培训赋能,夯实产业工人创新创造本领加强技能人才培养政策支撑,把高技能人才培养纳入党管人才总盘子,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市“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出台市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管理考核方案市大国工匠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推动技师学院等技工院校优化专业设置,定向培养企业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明确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到2025年不低于1/3。实施技师津贴制度,高技能人才引进享受生
5、活补贴、人才房票等优惠政策。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安徽大江教育集团在全省率先成立,获评全省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实现职业教育多元化发展。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持续拓宽技能培训范围,开放面向企业职工开展各类培训。(四)竞赛搭台,激发产业工人建功立业热情积极组队参加全国、长三角地区和全省各类竞赛活动,围绕市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行业每年组织示范性劳动竞赛,两年开展一次全市技能竞赛,使劳动竞赛成为产业工人技能提升的练兵场,在比学赶超的实践中激发了产业工人建功立业的热情。苏保信技术创新成果入选全国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成果展示。开展“跟着劳模去创新市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系列宣传活动”,并入选2
6、022年度*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10个创新范例之一。(五)创新驱动,突出产业工人技能激励导向鼓励引导产业工人立足自身岗位进行技术创新,发挥技能人才领军作用,组建国家级技能大师、劳模工匠工作室、长三角地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苏保信、周骏军等4人获“江淮杰出工匠”“安徽省技能大奖”。围绕企业经营管理、生产研发,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五小”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形成了一批立足岗位、勤于专研的新型技能人才队伍,直接推动了企业效益提升。(六)权益护航,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发展保障产业工人民主权利进一步落实,全市国有企业职代会建制率达98%,国有企业厂务公开建制率达94%以上。印发*市产业工人技能薪酬分配改
7、革实施方案,全力推进以“1+11+N”为主体的产业工人薪酬分配改革试点。连续14年开展集体协商“春季要约”行动,集体合同签约率超过85%。推动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实现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实验区全覆盖。拓宽技能人才职业成长路径,*有色、铜化集团等企业获得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权。鼓励企业在管理、专业技术、技能体系之间建立互通桥梁,为技能岗位职工拓展发展空间。二、存在的问题虽然*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已走过了五个年头,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整体上看,氛围仍不够浓厚,推动还不够有力,特色尚不够突出,成效也不够明显,历史欠账较多。(一)推动层面上,整体合力不强,历史欠账较多前期工作推进总体较慢
8、,对产改工作的研究谋划与统筹协调不够。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职能部门较多,内容也较为庞杂,由市总工会牵头抓总,存在“小马拉大车”的情况,缺少工作抓手,统筹协调难度大,力不从心。另一方面,由于缺少考核指挥棒,主观上没有引起各县区、各单位的高度重视,存在应付心理,导致工作推进效果不好。(二)社会层面上,产改氛围不优,社会认同感低一般群众对产改工作关注度不高、认同感不强,一线产业工人对产改政策知晓度不高,对一些改革举措缺乏正确的认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上对职业教育和产业工人仍存有较大偏见,缺乏对产业工人的身份认同感,尊重劳动、崇尚技能
9、的社会氛围有待进一步形成。大多家长不是万不得已不愿让孩子就读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宁可送外卖,不去当工人”的观念在就业市场还普遍存在。(三)制度层面上,顶层设计不够,政策配套滞后整体上看,*市产改在顶层设计上还不够优化,在政策配套上还不够细化。出台的多项改革制度文件的衔接性还不够,围绕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一些具体配套政策也未出台。比如,在推动职业教育同学历教育及技能培训有效衔接、畅通产业工人职业生涯发展通道,优化产业工人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都缺乏创新性、支撑性的制度和政策。(四)企业层面上,主体意识不强,作用发挥欠佳企业对推进产改的认知不同,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对产改工作支持力度较大,
10、大多中小微企业对产改工作不够积极,缺乏产改主体意识和内生动力,在对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上往往更注重眼前利益,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职工成长缺乏规划,对产业工人技能等级认定、参加技能竞赛等支持不够。调研中了解到,有的企业甚至因害怕技能人才跳槽或增加工资,不愿让职工参加高等级培训、技能比赛、考取证书等。(五)职工层面上,引培支撑不够,产业人才紧缺产业工人中的技能人才“招工难”现象还较为突出,当前“技工荒”成为阻碍*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关键因素,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供给不足以支撑“智造新铜都”目标的实现。*市现有技能人才大多集中在机床、电焊、电路装配以及工程施工等传统行业,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
11、、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技能型人才占比较低,这也成为制约*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三、对策建议推进*市产改走深走实,取得实效,必须找准发力点, 将产改与智造强市战略融合联动起来,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与产业发展需要相互衔接配套,为*振兴实体经济、推动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人力资源基础。(一)在改革推动上向整体性谋划、链条化推进发力*纵深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必须树牢一盘棋意识,注重从整体上谋划,全链条推进。首先,要拧紧工作主体链条。从打造“智造新铜都、生态幸福城”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增强各相关主体支持配合产改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产改协调小组积极推动,县区、
12、部门各司其职,产改协调小组办公室协调联动的工作模式,形成齐抓共管、一体化推进的工作格局。推动改革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立足自身职能及分工要求,分解细化改革任务,形成销号落实清单,推动产改目标落地生根。其次,要拧紧工作流程链条。进一步优化产改协调小组工作机制,健全产改协调小组成员单位日常会商、沟通互动、评估研判、通报督促等工作机制,促进成员单位协同联动。加强对改革要点生成、改革指导协调、改革保障督查、改革评估考核、改革宣传推介等工作的统筹谋划,确保产改整体推进、高效落地。充分发挥第一批产改试点单位带头引路、典型示范作用,由点及面,稳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及覆盖面,加强对产改试点的指导督促,确保改革推进不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全市 产业工人 队伍建设 改革 情况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