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认识》评课稿整理.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10的认识》评课稿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的认识》评课稿整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0的认识评课稿整理6篇 听了李教师的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整节课以学生参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进展的教学环境,详细可以分为如下几点: 一、把握起点,创设情境 10的熟悉一课是在学生熟悉了19这9个数根底上教学的,学生在熟悉19的过程中,学会了数数、熟悉数字、数的挨次、比拟相领两个数的大小、序数、写数和数的组成。这节课,既要建立数10的概念,又要为今后进一步熟悉数、进展加法运算奠定根底。李教师细心设计了导入环节,利用故事情境,让同学想方法,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观看操作,体验数感 数感的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而观看和操作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根本
2、方式。李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设计了目的性较强的摆小棒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分出10的组成,还让同桌合作记录下来。 三、合作沟通,进展数感 小学生喜爱嬉戏活动,喜爱和同伴一起合作活动。在学生熟悉了数10以后,李教师设计了用数传递信息的环节:如“在生活中数10可以表示哪些事物?”在这个过程中,李教师要求学生仔细倾听别人的发言,从同伴对某些数量的描述中了解信息,让学生体会到数可以用来表示和沟通信息,丰富学生对数10的熟悉。 四、多种评价,注意细节 10的熟悉这节课,难点应当是娴熟把握10的组成,所以李教师涂色、嬉戏、对口令,让孩子根本娴熟把握。课堂上不仅有教师的评价,还有学生自评和互评。
3、她让学生在评价自己中学会反思,学会改良,在评价他人中学会观赏,学会批判,培育了学生的数学沟通意识。鼓舞学生进展展现、沟通、评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力量,又有利于操作表象的形成,对进展学生的数学思索也起着重要作用。 固然,一节课不行能十全十美。听完课后也觉得有个别缺乏之处。如:虽然本课学生课堂上有争论,但发觉有时争论的并不充分。 10的熟悉评课稿整理2 熟悉角评课稿样本 敬重的各位领导,各位教师,大家早上好!我听了郑晓霞教师执教的熟悉角一课,走进郑教师的课堂,从她沉着的教态、清楚的思路可以看出新课程的理念她能较好地把握并贯穿始终。郑教师是根据“由实物抽象出图形并熟悉图形,制造角并熟悉角有
4、大小,体会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初步了解用重叠的方法可以比拟角的大小”这个思路,分层次组织教学的,做到了思路清楚,有条有理,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对角的熟悉。综观全课,详细地来说,有以下几点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一、密结合生活情境,逐步抽象,建立角的表象 学生在生活中对角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积存了一些阅历,但对角的几何图形的熟悉还是第一次。在本课中,郑教师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从生活的常见物品中引入新课,例如剪刀、数学书、钟面等等,让学生先找找哪里有角,然后出示实物引导学生观看、找出哪里是角,再由教师描出一个角,从而抽象出角的图形,指出这就是角,使学生初步感知了角的特点,表达了学生数学学习的
5、”过程就是建立在学生已有阅历根底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学生能初步熟悉角的本质属性的根底上,(1个顶点,2条直直的边)让学生再回归生活,从四周实物上找角,既深化了学生对角的熟悉,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二、注意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受探究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中学习数学。 在本课中,郑教师特别重视操作,从一开头让学生任意拿三根小棒,任意去掉一根,变成角,以小组为单位制造角。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获得了自己去探究数学的体验,培育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在合作 与沟通中熟悉到制造角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折一折、搭一搭、剪一剪、画一画、进一步体会角的特征。最
6、终观赏生活中美的、有用的角的环节,也使学生意识到角的普遍性,以此作为本节课的结尾,让孩子们带着发觉的眼光在生活中找一找,也渗透了一种数学应用意识。 三、能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在指令学生操作前做到详尽要求学生,表达教师成熟老练的一面 郑教师的标准画角,细心设计板书,在要求学生画角之前,镇静急躁作引导,强调操作的步骤并让学生自己来说说画法,让学生的动手有依据可循,避开盲目瞎画和操作不标准,有意识地促成操作的标准性和有效性。 为了让努力更有方向,也盼望在以后的课堂能做得更好,在这里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和研讨。 在 “玩角”环节中,教师先演示角的张合,学生跟着玩后立刻小结,再进展比角活动。这里挨次颠
7、倒了,教师没有大胆放手,自己演示说得较多,怕学生不会“玩”。其实可以指示学生把活动角拉开闭合,观看角的变化,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进展思索,然后再来比拟角的大小,让学生上台分别做大角,做小角,再跟黑板上的角来比拟,在充分的操作和感官熟悉根本上再来小结:角的大小跟张口间的关系,这样就自然顺早畅,符合教学规律。 以上是我对郑教师熟悉角一课课堂教学提出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和建议,教学相长,同行互促,教研提升,盼望我们通过对此课的讨论,取长补短,共同成长。感谢大家! 10的熟悉评课稿整理3 10的熟悉的评课稿 首先由薛教师对自己的课程设计进展简洁的讲解。 李:整节课的思路很清楚,假如时间没有记错的话,把那两道
8、练习也做完,效果会更好。 假如时间不够的话,可以调整一下挨次,先把练习做完,写10的局部放在最终。实在不够时间就不写,可以放在其次课时再写。写的时候除了在书本上写,还可以在小方格上写。这样简要的讲解,有些学生还是写的不够娴熟,由于书上只是描红而已。还是要在小方格上多练习一下才能写的更好。 有的时候用投影,可以把图案放大一点。板书也要范一点,不要太随便。细节的地方要留意一些。 卢:整节课我觉得设计的都特别好,上的也很好,作为新教师到达这个效果已经很抱负了。但有几个细节需要留意:第一,课件的声音有些刺耳;其次,课堂上有些生成的资源,要很好的利用他,不要急。讲到10的组成时,有一个学生说10可以分成
9、1和8.,你说:“对吗?”其他学生立刻说:“不对!”其实你可以利用手中的圆片,就分一下给他看,演示一下,让他知道为什么不是1和8。利用这些资源就很好。第三,在讲到10的写法时,你问学生接下来我们该学什么?问学生会不会写10,学生说会,你反问了一句:“谁说会的?”这样有点消除学生的积极性,你可以让学生站起来说一说,说对了赐予确定,说的不对就订正。尽管是很细节的东西,但是假如长此以往,会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念有影响。第四,写数字涉及到顶格,这个我都不太明白什么是顶格,1差不多是顶格,该怎样表述呢? 李:要写满格,挨着边来写。 卢:这个时候强调不顶格,反而另学生不知道怎么写。田字格你可以告知他从哪里
10、到哪里可以挨着写,这样可能更简单承受,更简单写。 还有,计数器表示10那里,教案上说让学生数出来有几个珠子,但你是直接问的,这里可以出一个珠子数一个珠子,这样比拟简单数到9。 吴:这里有一个意义就是10的挨次的教学,从9到10. 从9过渡到10,需要一个停顿。 卢:还有和学生的沟通要加强。假如你和学生的沟通多一些,那么课堂的调控会更简单一些。龟兔赛跑的竞赛完毕后,有有一个总结,哪一组成功了。这些都是小细节的问题,整节课上的都是很好的。 李:作为一个新教师,刚出来上课几个月,到达这个效果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这些问题你要作为一个改正的方向,多向吴教师学习。 并且你上课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语气神态都好
11、了许多。 卢:已经是很胜利的一节课,但是作为一个新教师,肯定要明确我的成长,我的目标在哪里。这样你会进步的更快。 陈:这两个班的学生纪律都很好,很乖。 李:一年级下午第5、6节能到达这个效果已经很好了。 苏:学生都很敢说,能说,很好。 谭:这个凑十歌有什么用呢?在后面的学习中要用,才有意义。 陈:可以作为理由来解释,可以吗? 卢:10可以分成9和1,还可以分成1和9,你问了一句为什么,这有些多余,不用问为什么。还有分苹果时学生只留意公正不公正,这里该怎么处理呢? 李:让学生分苹果时,可以让学生一边分一边说。 陈:可以这样处理:5和5最公正,那么不公正的分法还有哪些? 苏:还可以这样说:今日小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的认识 10 认识 评课稿 整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