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2课《石钟山记》情境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doc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2课《石钟山记》情境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2课《石钟山记》情境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语文选必下石钟山记情境默写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石钟山记中,郦道元交代石钟山的地理位置的一句是: 。2.石钟山记中,郦道元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_,_,_,_。3.石钟山记中,苏轼怀疑郦道元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理由的说法在于“_,_”更何况是石头呢?。4.石钟山记中,李渤根据敲石头的声音听出“_,_”,推断石钟山命名的原因。5.在石钟山记中,李渤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音,认为自己找到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山石发出的声音“_,_”。6.石钟山记中写唐人李渤通过敲击不同的山石聆听声响深究得名的由来,表现山石敲击后余音悠长的句子时:“_,_”。7.在石钟山记中,写苏轼认为“敲击后能发出声响
2、的石头到处都有”的句子是“_,_”。8.石钟山记中,苏轼之所以对李渤观点存疑,是因为“_,_”。9.石钟山记一文,苏轼用一个定语从句“_,_”来否定唐代李渤对石钟山名字来历的看法。10.石钟山记中,苏轼对李渤看法更加怀疑,他的理由:_,_。11.石钟山记中,苏轼用一个定语后置句认为“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的”句子是:“_,_。”12.石钟山记对“石钟山”命名由来,作者态度各异,对郦道元的观点,作者说“_”,而对于唐朝李渤的考证,则是“_”,颇为耐人寻味。13.在石钟山记中,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的句子是:_,_,_,_,_。14.石钟山记中,苏轼笑而不信的内容是: ,
3、, 。15.在石钟山记中,表明作者对寺僧小童做法不信的句子是:_。16.苏轼一直有“夜游”情结,石钟山记直接交代他夜游情形(时间、地点、方式)的句子是:,。17.石钟山记里,苏东坡对和尚与小童的展示“笑而不信”,晚上趁着月光,他“_,_”,观大石,闻鹘鸣,置身现场,想要用行动寻找答案。18.苏轼夜游石钟山,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写在绝壁下见到的怪石的句子是:“,”。19.石钟山记中,苏轼夜游石钟山,到了绝壁下,他看到的景象是:,。20.石钟山记记载,苏轼为了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与儿子一起泛舟绝壁下,见到:_,_,_。运用比喻的手法刻画出石头形状怪异,渲染出阴森恐怖的气氛。21.石钟山记写绝壁下的
4、情景:看见的是“_,_,_”的大石。22.苏轼在石钟山记中认为,正确判断事物需要深入实际调查,文中用比喻形容考察途中巨石阴森恐怖之状的两句是“_,_”。23.石钟山记中,作者和苏迈夜里乘船到绝壁之下后,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写山石阴森可怖的句子是:“_,_。”24.在石钟山记中,“声如洪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摹石钟山的声音,而“ , ”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摹石钟山大石“ ”的形状。25.石钟山记中,作者和苏迈夜里乘船到绝壁之下后,写宿巢的隼受惊动而飞鸣的句子是:“_,_。”26.苏轼石钟山记中写“栖鹘”动态的两个句子是:_,_。27.石钟山记中,作者和苏迈夜里乘船到绝壁之下后,作者用拟人的手
5、法写鹳鹤奇异叫声的句子是:“又_,_。”28.在石钟山记中,作者来到绝壁下听到的“鹳鹤”发出的声音是:_,_。29.在石钟山记中,作者听到水上巨响的句子是“_,_”。30.石钟山记中,苏轼徐徐观察,发现发出噌吰声音的原因是: , , , 。31.石钟山记中,介绍中间大石头情况的句子是: , , 。32.石钟山记中,回船途中,写正对着水中央的大石,面积颇大且有许多空洞的句子是:“_,_。”33.苏轼石钟山记中,用“_,_”两句说明了石钟山“窾坎镗鞳之声”形成的原因。34.石钟山记中,苏轼乘小舟将进入港口时,发现水中大石能发出窾坎镗鞳之声的原因是“,”。35.石钟山记中,苏轼通过实地考察发现石钟山
6、下全是石穴罅,当水波动荡是发出的声音是:_。而处于水流中心、中间是空的、窟窿遍布的大石与风水相吞形成的声音:_。36.石钟山记中,描写关于噌吰与窾坎镗鞳两种声音的典故的句子是“,”。37.石钟山记中,苏轼非常欣喜自己的发现,他引用典故向苏迈描摹石钟山发出的动人声响,其中跟周景王有关的是:,;和晋大夫魏绛有关的是:,。38.石钟山记中,苏轼告诉苏迈,绝壁之下听到的“噌吰之声”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是“_”和“_”。39.在石钟山记中,苏轼用来表达自己知道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后轻松愉快的心情的句子是“_”。40.石钟山记中,作者用一个宾语前置句来表达自己知道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后轻松愉快的心情的句子是:
7、“_!”41.石钟山记中,苏轼对自己发现非常得意,认为自己和古人达到了共鸣,这句话就是“_!”42.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是“_,_,_?”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态度的批评。43.石钟山记中,苏轼用一个反诘句表明实践出真知的句子是:“_,_,_?”44.苏轼在石钟山记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总结出一个结论:_,_,_?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点明了全篇的主旨。45.石钟山记中苏轼借“_,_,_?”明示自己在实践中穷究事理、驳斥旧说的决心。46.石钟山记中,苏轼用一个略带反问的疑问句指出“任何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
8、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这样做是不可取的”的句子是“_;_;_?”。47.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明确指出 “_,_”是错误的做法,表现出其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48.从石钟山记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治学做事要有严谨的态度,“_,_”的态度是不可取的。49.苏轼石钟山记中有一脍炙人口的警语“_,_,可乎?”告诫人们对事物做结论前要注重搜集第一手资料,不可妄加臆断。50.石钟山记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认为“_,_”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强调要正确认识事物,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查。51.在石钟山记中,苏轼通过记叙自己探求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经过,指出要想认识事物的真相,须有质疑求实的精神,
9、切忌“ _,_”52.石钟山记中着力渲染阴森恐怖的环境气氛,衬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_”埋下伏笔。53.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的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除了郦道元记录不详细和渔工水师不能用文字记载以外,还在于“_”,从而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54.石钟山记中说明世上没能流传下石钟山命名的真实缘由的句子:“_,_,_;_,_;_。”55.石钟山记中除却郦道元“言之不详”的原因外,石钟山得名缘由没能流传下来,还因为“_,_;_。”56.石钟山记中,苏轼指出鄙陋之人只从表面去解释石钟山得名理由,却得不到它实际情况的句子是:_,_.57.石钟山记中作者写浅薄的人探求石钟山得名的原
10、因的做法是:_,_。58.石钟山记里,作者交代写这篇记的原因是:“_,_ 。”59.石钟山记中,苏轼在文末表明写作本文的意图是:“_,_。”60.“_,_”两句表明苏轼写石钟山记的目的是传播自己的见解,并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附:参考答案(教师版)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1.石钟山记中,郦道元交代石钟山的地理位置的一句是: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2.石钟山记中,郦道元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_,_,_,_。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3.石钟山记中,苏轼怀疑郦道元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理由的说法在于“_,_”更何况是石头呢?。南声函胡北音清越4.石钟山记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钟山记 高中语文 部编版 选择性 必修 下册 12 钟山 情境 默写 练习 参考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