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单元测评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江苏版).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单元测评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江苏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单元测评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江苏版).ppt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单元单元培优练创新应用练1.2023江苏南通高三期末对下图数据变化解读正确的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占比情况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占比情况(19952019)A.固定汇率制仍较稳定B.欧元、日元等货币的影响不断上升C.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D.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作用日益明显【解析】【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人民币从2016年以来在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故D项正确。2.2022江苏徐州高二期中中国传统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唐律户婚律规定“父母在,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明代户分军民匠三等,所有人户不得随意迁居或
2、者是外出。我国历朝重视户籍管理的主要目的是()D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B.保证为抵御外族袭扰提供足够兵源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D.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解析】【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所述为古代中国户籍制度的发展演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历代都比较重视户籍管理,户籍是征收赋税、征派徭役和兵役的依据,故D项正确。3.2023福建泉州高三二模清朝雍正时期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当时人称“自后丁徭和地赋合而为一,民纳地丁之外,别无徭役矣”“此真旷古未有之善政也”。这一措施()BA.推动了社会阶层的上下流动B.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C.解
3、除了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D.保证了国家财政的持续增长【解析】【解析】根据材料“当时人称民纳地丁之外,别无徭役矣此真旷古未有之善政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摊丁入亩”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得到民众支持,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故B项正确。4.2022江苏宜兴高二期末赋税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法定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一 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絁(一种粗绸)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絁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摘编自旧唐书食货志上材料二材料
4、二 清朝初年,由于刚刚经过连年战乱,逃荒的农民相当多,而剩下的农民要承担原有丁额的丁役,负担非常重。另外,官府与地方豪绅勾结,巧取豪夺,更加助长了“逃丁”现象。至此,延用明朝的一条鞭法便暴露出许多问题。康熙帝说:“致治之道,民为最要,凡是与民生有益,即益行之。”康熙五十一年,康熙下谕:“嗣后所生人丁,免其加增钱粮。”这拉开了摊丁入亩的序幕。此后“勿增勿减,永为定额”。雍正时,又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成为清朝统一的赋税制度。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前期赋役制度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意义。答案答案 内容:租庸调制。意义: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597757.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