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篇介绍甘肃莫高窟的导游词范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4年5篇介绍甘肃莫高窟的导游词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5篇介绍甘肃莫高窟的导游词范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4年5篇介绍甘肃莫高窟的导游词范文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甘肃莫高窟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甘肃莫高窟的导游词范文(一) “大家好!今日我来当你们的导游,我的名字叫赵亮,大家叫我小赵吧,我今日带大家参观奇妙的莫高窟。” “大家可能不知道,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距城约二十五公里,它是中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也是佛教中心。莫
2、高窟始建于东晋太和元年(即公元三六六年),传闻有个名叫乐尊的和尚路过此地,突然望见金光闪烁,似有千佛显现,乐尊认为这就是佛家的圣地,遂四处捐献,开掘了第一个石窟。后来接连开掘了许多的石窟。 要问莫高窟的洞窟有多少,让我来告知你吧,莫高窟洞窟多达到492个,塑像达2000尊以上,其中最大的一尊高达33米,最小的一尊只有10米。而492个洞窟中,保存着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纥、西夏、元、清、民国等时期的45000平方米笔画,简直就是一座博大清美、无可比拟的历史画廊,洞窟里还保存着历代彩塑3390身,其中圆塑像2088身,影塑1302身,大家今日有幸可以亲眼目睹其中的一些塑像
3、了。 对了,各位游客挚友,提示一下大家,为了防止闪光灯强光对壁画产生化学反应,造成加速氧化分散,从而导致壁画脱色、损坏,所以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是不允许拍照的,请大家遵守相关规定。 下面大家可以自由活动,渐渐参观观赏“ “好了,今日我们就先参观到这里,还有许多未能参观的地方,我们留待下次再来,感谢大家。” 5篇介绍甘肃莫高窟的导游词范文(二)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日的导游,今日我将带你们参观敦煌莫高窟。 欢迎大家来这里参观,你们须要留意的是:一、不准刻字,二、不准拍照,三、不准随地乱扔垃圾。 你们看,那就是我们的敦煌莫高窟,它于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4、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的、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传闻它是一位名叫乐尊的僧人建立的,距今已有1652年的历史了。在公元366年,乐尊东行至此,在一天傍晚,乐尊从三危山望向对面的鸣沙山,看到鸣沙山金光万丈,便觉得这是佛祖给他的示意,这里是修行的最佳地方。于是他在这里凿出了第一口洞窟,从今苦心修行。后来经过历朝历代的扩建,莫高窟才形成了今日的规模。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座红色九层建筑,是第96窟,里面的弥勒佛像又称“北大像”,佛像高达33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弥勒佛像,也是中国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的第三大佛。 你们看,这些洞窟像不像密密麻麻的蜂巢呢?
5、虽然敦煌莫高窟被称为千佛洞,但其实它只有492个洞。洞窟中第17窟是闻名的藏经洞,它是在1900年由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发觉的。可是后来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来到了莫高窟,连骗带抢夺走了很多经书,至今还保存在大英博物馆中。 你们看,这就是那幅出名的壁画第257窟的九色鹿 。关于九色鹿,还有一个传闻故事:从前,有一只九色鹿在恒河中救了一个人,九色鹿告知他说:“你肯定不能把我的住址告知其他人。”那人答应了,可他不守诺言,还是把九色鹿的住址告知了国王,国王带了一些人去抓九色鹿,后来从九色鹿那里知道了实情。那人最终遭到了报应,身上长满了毒疮,苦痛地死去了。其实九色鹿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前世,这也是莫高窟中闻名的
6、本生故事画。像这样的佛教故事画,莫高窟还有许多许多。 在148窟中,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眼睛微闭,似乎进入了梦乡。 敦煌莫高窟是古代人民才智的结晶,也是我们的傲慢。 今日的参观到此结束,感谢大家! 5篇介绍甘肃莫高窟的导游词范文(三) 莫高窟属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致的壁画和塑像著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以来又发觉了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特地探讨
7、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但在近代,莫高窟受到骗取、盗窃,文物大量流失,其宝藏遭到严峻破坏。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四大石窟还有: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 【沿革概述】 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前临宕泉河,面对东,南北长1680米,高50米。洞窟分布凹凸错落、鳞次栉比,上、下最多有五层。它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僔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烁,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
8、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接着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立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旺盛,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据,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元朝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废弃,莫高窟也停止了兴建并渐渐湮没于世人的视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后,这里才重新为人留意。近代,人们通常称其为“千佛洞”。 莫高窟现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个,分为南
9、北两区。南区是莫高窟的主体,为僧侣们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有487个洞窟,均有壁画或塑像。北区有248个洞窟,其中只有5个存在壁画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侣修行、居住和亡后掩埋场所,有土炕、灶炕、烟道、壁龛、台灯等生活设施。两区共计492个洞窟存在壁画和塑像,有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唐宋木构崖檐5个,以及数千块莲花柱石、铺地花砖等。 【艺术特色】 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涅磐窟等。各窟大小相差甚远,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窟
10、外原有木造殿宇,并有走廊、栈道等相连,现多已不存。 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给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许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斗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艳丽奇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中国五代以前的画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画为中国美术史探讨供应了重要实物,也为探讨中国古代风俗供应了极有价值的形象和图样。据计算,这些壁画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长达25公里的画廊。 莫高窟所处山崖的土质较松软,并不适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为石胎泥塑
11、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塑像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单身像和群像等多种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两侧侍立弟子、菩萨等,少则3身,多则达11身。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这些塑像精致逼真、想象力丰富、造诣极高,而且与壁画相融衬托,相得益彰。 它是一个九层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处在崖窟的中段,与崖顶等高,雄伟壮丽。其木构为土红色,檐牙高啄,外观轮廓错落有致,檐角系铃,随风作响。其间有弥勒佛坐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绘而成,是中国国内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容纳大佛的空间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楼外开两条通道,既可供就近欣赏大佛,又是大佛头部和腰部的光线来源。这
12、座窟檐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当时为5层,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都进行了重建,并改为4层。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现在的9层造型。 莫高窟的壁画上,到处可见漫天飘舞的漂亮飞天敦煌市的城雕也是一个反弹琵琶的飞天仙女的形象。飞天是侍奉佛陀和帝释天的神,能歌善舞。墙壁之上,飞天在无穷无尽的茫茫宇宙中飘舞,有的手捧莲蕾,直冲云霄;有的从空中俯冲下来,势若流星;有的穿过重楼高阁,犹如游龙;有的则随风漫卷,闲情逸致。画家用那特有的曲折的长线、伸展和谐的意趣,呈献给人们一个美丽而空灵的想象世界。 明丽的色调,飞动的线条,在这些西北的画师对志向天国热情和动情的描绘里,我们好像感受到了他们
13、在大漠荒原上纵骑狂奔的不竭激情,或许正是这种激情,才孕育出壁画中那样张扬的想象力气吧! 【风格演化】 莫高窟现存有壁画和雕塑的492个石窟,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 开凿于北朝时期的洞窟共有36个,其中年头最早的第268窟、第272窟、第275窟可能建于北凉时期。窟形主要是禅窟、中心塔柱窟和殿堂窟,彩塑有圆塑和影塑两种,壁画内容有佛像、佛经故事、神怪、供给人等。这一时期的影塑以飞天、供给菩萨和千佛为主,圆塑最初多为一佛二菩萨组合,后来又加上了二弟子。塑像人物体态健硕,神情端庄安静,风格朴实厚重。壁画前期多以土红色为底色,再以青绿褚白等颜色敷彩,色调热情浓重,线条纯朴
14、浑厚,人物形象挺立,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后,底色多为白色,色调趋于雅致,风格潇洒,具有中原的风貌。典型洞窟有第249窟、第259窟、第285窟、第428窟等。如第243石窟北魏时代的释家牟尼塑像,巍然端坐,身上斜披印度袈裟,头顶扎扁圆形发髻,保留着犍陀罗样式。 隋唐是莫高窟发展的全盛时期,现存洞窟有300多个。禅窟和中心塔柱窟在这一时期渐渐消逝,而同时大量出现的是殿堂窟、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等形式,其中殿堂窟的数量最多。塑像都为圆塑,造型浓丽丰满,风格更加中原化,并出现了前代所没有的高大塑像。群像组合多为七尊或者九尊,隋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或四菩萨,唐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
15、菩萨和二天王,有的还再加上二力士。这一时期的莫高窟壁画题材丰富、场面雄伟、色调奇丽,美术技巧达到空前的水平。如中唐时期制作的第79窟胁侍菩萨像中的样式。上身袒露,作半跪坐式。头上合拢的两片螺圆发髻,是唐代平民的发式。脸庞、肢体的肌肉圆润,施以粉彩,肤色白净,表情随和温存。虽然眉宇间仍点了一颗印度式红痔,却更像生活中的真人。还有在第159窟中,也是胁侍菩萨。一位上身赤裸,斜结璎珞,右手抬起,左手下垂,头微向右倾,上身有些左倾,胯部又向右突,动作协调,既保持平衡,又显露出女性化的美丽身材。另外一位菩萨全身著衣,内外几层表现清晰,把身体结构显露得清楚可辨。衣褶线条流利,色调明丽绚烂,配置协调,身材修
16、长,比例恰当,使人觉得这是两尊有生命力的“活像”。 五代和宋时期的洞窟现存有100多个,多为改建、重绘的前朝窟室,形制主要是佛坛窟和殿堂窟。从晚唐到五代,统治敦煌的张氏和曹氏家族均崇信佛教,为莫高窟出资甚多,因此供给人画像在这个阶段大量出现并且内容也很丰富。塑像和壁画都沿袭了晚唐的风格,但愈到后期,其形式就愈显公式化,美术技法水平也有所降低。这一时期的典型洞窟有第61窟和第98窟等,其中第61窟的地图五台山图是莫高窟最大的壁画,高5米,长13.5米,绘出了山西五台山周边的山川形胜、城池寺院、亭台楼阁等,堪称恢宏壮丽。 莫高窟现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个。西夏修窟77个,多为改造和修缮的前朝洞窟
17、,洞窟形制和壁画雕塑基本都沿袭了前朝的风格。一些西夏中期的洞窟出现回鹘王的形象,可能与回鹘人有关。而到了西夏晚期,壁画中又出现了西藏密宗的内容。元代洞窟只有8个,全部是新开凿的,出现了方形窟中设圆形佛坛的形制,壁画和雕塑基本上都和西藏密宗有关。典型洞窟有第3窟、第61窟和第465窟等。 藏经洞 1900年,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圆箓为了将已被遗弃许久的部分洞窟改建为道观,而进行大规模的清扫。当他在为第16窟(现编号)清除淤沙时,偶然发觉了北侧甬道壁上的一个小门,打开后,出现一个长宽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现编号为第17窟),内有从4世纪到11世纪(即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介绍 甘肃 莫高窟 导游 范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