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篇(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篇(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篇(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篇(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14页例4和练习二余下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3、练习二第14题: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只列式,不计算) 二.教学
2、例4 (1)出示例4。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求表面积) (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 (3)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回答自己在计算时,最后的得数是怎样取得的。由此指出: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这道题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侧面积:3.14202X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数应用题的
3、复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2、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寻找出简便的解法,并理出解题思路;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4、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与数学的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关键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找准单位“1”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教学课件演示 教学意图 一、基础训练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对分数应用题做一下全面的复习。大家想一下我们解答分数应用题最关键的是什么? 专项训练: 课件:练习:已知根据条件,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并说出有
4、关的数量关系式。 在每道题后追问:从信息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并作评价:说一说你们找单位1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我们以信息中的第6题为例,谁来说说,应该怎样画线段图呢?根据线段图教师问:线段图画好了,如果要求用去和还剩的吨数应该怎样做? 常规性基本训练,复习找单位“1” 训练:为新知识做铺垫。 二、根据看线段图列式 师:谁来说说,根据线段图应该这么列式呢? 出示线段图 【教学课件演示】 注重线段图的应用,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写出乘法数量关系式。同时,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基础练习 基础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师:用我们刚才复习的方法做。(学生做完后教师指名回答)你是怎么想的?把谁看
5、作单位“1”?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用什么方法计算? 归纳总结:请同学们把这4道题分分类,并要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自己不能完成的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有能力的就独立完成。学生进行思考;在学生回答时要引导学生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这类题目应当怎样解答。 尝试练习,然后提问: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分数和比联系在一起会出现许多的新问题。出示:文艺书和科技书本数的比是14。谁来说说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教学课件演示】 培养学生审题要仔细,弄清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分数应用题分类的依据是。 四、对比练习 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2)根据题意分析数
6、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通过两题对比,突出较复杂应用题的难点,帮助学产生加强审题意识,提高分析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教学难点: 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7、、展示目标,引入本课。 二、探究新知,意义建构 1、看一看 下面几幅地图的比例尺分别是多少。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6000000)安庆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2500000)笑笑家的平面图按照一定的比例画在纸上,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100) 2、说一说 (1)比例尺1:100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图上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00厘米。 (2)在比例尺1:202X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教学内容: 1、认识负数:教材第16页例1例4以及练习一 2、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第101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
8、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让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面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做些准备。 教学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时安排:3课时 (1)认识负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p.1、2,完成第3页的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
9、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温度计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复习,你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么?(板书:负数) 说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自然数、小数、分数) 分别举例。指出:最常见的是自然数,小数有个特殊的标记“小数点”,分数有个特殊标记是“分数线”,你知道负数有什么特殊标记么?(负号,类似于减法) 二、学习例1: 1、你知道今天的最高温度么?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这个温度么? 介绍温度计:(1)、,我们中国人用摄氏度为单位,即;是华士度,是欧美国
10、家用的。(2)以0为界,0上面的温度表示零上,0下面的温度表示零下。(3)刻度。要注意一大格、一小格分别表示多少度? 在温度计上找到表示35的刻度。 你知道什么时候是0吗?(水和冰的混合物) 你知道太仓一年中的最低温度么?(零下5度左右)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它吗? 分别写出这三个温度:0,为了强调这个温度在零上,35还可以写成+35,而这个零下5度,应该写成5。 读一读:正35,负5 分别说说在这3个不同的温度你的感受。 2、完成试一试: 写出下面温度计上显示的气温各是多少摄氏度,并读一读。 对零下几度,可能学生会不能正确地看,注意指导。 3、完成第3页第2题的看图写一写,再读一读。 简单介绍有
11、关赤道、北极、南极的知识。 4、完成第6页第4题: 先指名说说这三条鱼分别所处的地方,再选择合适的温度。也可选择几个让学生说说选择的理由。 5、读第7页第5题。,让学生说说体会。 6、完成第6题,分别在温度计上表示4个季节的温度。加强指导与检查。 三、学习例2: 1、出示例2图片,介绍“海平面”“海拔”的基本知识。 让学生指一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从哪里到哪里。补充:最新的测量,这个数据有所变化,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一查。 再指一指吐鲁番盆地的海拔。 指出:这两个地方,一个是高于海平面的,可以用“+8848米”来表示,另一个是低于海平面的,可以用“-155米”表示。 用你自己的理解来说说这样记录有
12、什么好处? 2、完成第6页第1题: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面的海拔高度。 读一读第2题的海拔高度,它们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 三、认识正负数的意义: 1、像温度在零上和零下或是海拔是高于和低于海平面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黑板上这些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怎样的数是正数?怎样的数是负数? 0呢?为什么? 2、完成第3页第1题,先读一读,再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3、完成第6页第3题:分别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 四、全课小结:(略)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1. 能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面积和长方形面积理解圆柱体的表面积。 2. 通过
13、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3. 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1.2过程与方法: 讲解圆柱体表面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以及想象、概括能力。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立体图形的平面化,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 让同学们理解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2.2 教学难点: 能够分清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区别,合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工具 课件、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
14、在如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圆柱体,比如我手里面拿的水杯,你们知道他有哪些东西组成的吗? 生:同学们举手进行回答。 师:这个水杯有哪些面组成呢? 生:上底面、下底面、侧面 师:多媒体出示动画 师:我们可以看出它有三部分组成。 师:现在想一下这三部分都是什么图形? 生:上下底面(圆形),侧面(长方形) 师:把这三个面积加起来,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圆柱的表面积。 生:举手口述连线答案。 师:课件出示答案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 高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些数量关系: 柱体上下底面面积相等; 圆柱体侧面长=底面圆周长 圆柱体侧面宽=圆柱体高 二、探究新知 (一)、侧面积 师:我们现在来看看圆柱体
15、的侧面积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举手发言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能力。 师:多媒体出示答案 圆柱侧面积=长宽=底面圆周长x高 师:现在我们看看在实际应用中是如何计算的。(多媒体出示问题) 1、已知圆柱体的底面圆半径为50px,高为125px,求一下这个圆柱体的侧面及时多少? 生:举手回答 师:多媒体出示答案 解:周长=2r=22=4 侧面积=周长高=45=202X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解比例的意义,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比和比例的意义,进一步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认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应用比
16、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做第32页复习题。 出示复习题。让学生先思考可以怎样想。可以用求已知比比值的方法来确定里的数;也可以用比的基本性质,把已知的一个比的前项、后项同时扩大。让学生根据思考的方法在括号里填上数。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括号里的数。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面的比例改写成积相等的式子。(口答) 4:3=2:15=x:4=1:2 提问;根据积相等的式子,你能求出最后一题里的x吗? 3引入新课。 在上面两题里,第1题是求比例里的未知项。(板书:求比例里的未知项)从第2题可以看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里另外一个未知项这
17、种求比例里的未知项,就叫做解比例。(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例2。提问:你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求出未知项x吗?自己先想一想,有没有办法做。再试着做做看。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第一步的根据是什么,并向学生说明解比例的书写格式。 2、教学例3。 出示例题,让学生用比例形式读一读。让学生解答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指名口答解比例过程,老师板书。让学生说一说解比例的方法。指出:解比例一般按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积相等的式子,再求未知数x。 3、教学“试一试”。 提问已知数都是怎样的数。让学生自己解答
18、。学生口答是怎样做的,老师板书。 4、小结方法。 提问:你认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要怎样解比例?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两道题,做在练习本上。 2、做练习六第8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口答。 3、做练习六第l0题。 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奉上。要求写出检验过程。指名口答x的值和检验过程,老师板书检验过程。并说明检验时把x代入原来的比例,看两边比的比值是否相等。 4、做练习六第11题。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看能写出多少个比例。 四、讲解思考题 提问:根据题意,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你想到什么?(积是1)两个外项的积已知是1,你能求另一个内项
19、吗? 五、课堂小结 这堂课学习的什么内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解比例,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六第6题第(1)(4)题,第7题。 家庭作业:练习六第6题第(5)、(6)题,第9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判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 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推理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掌握圆柱的特征,知道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2)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的关系。 1.2
20、过程与方法 : 1.经历“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体验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的学习方法。 2.经历圆柱侧面展开的操作过程,体验比较、发现、归纳的学习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在不断的观察与操作、猜想与验证、合作与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概况、抽象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2.1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发现圆柱的特征和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形成空间观念。 2.2 教学难点 理解曲面和通过化曲为直的方法推导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粉笔盒,圆柱的教具模型,长方形硬纸,木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下册 数学教案 12 小学 数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