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2篇(幼儿园中班科学类教案).docx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2篇(幼儿园中班科学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2篇(幼儿园中班科学类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2篇(幼儿园中班科学类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冰的名称,感受冰是冷的。 2、引导幼儿懂得冰受热后会融化的特点。 3、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用冰画画 2、冰块若干,冰水、温水、热水每组各一杯。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自由玩冰块,并说出玩冰块的感受。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很好玩的东西,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猜猜是什么。 2、请幼儿摸一摸,猜一猜,摸到了什么? 3、幼儿自由玩冰块,说说玩了冰块后手里感觉怎么样? 4、小结:冰握在手里的感觉是又冷又滑。 二、引导幼儿知道摄式度以下水才结冰。 1、你在什么时候见过冰?水龙头
2、会结冰吗? 2、为什么现在是冬天,我们屋里的水龙头没结冰呢? 3、教师小结:只有在摄式度以下水才会结冰,我们屋里很暖和所以水龙头不结冰。 三、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 1、教师:刚才玩的冰块是老师把水放在冰箱里结成的,里面放了一些彩色的纽扣,谁能想个办法把纽扣取出来? 2、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办法。 3、教师请大家想办法,做实验。 (1)摸摸三杯水,说说不同的感受。 (2)将三块冰放在三杯水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丰富词汇:融化) (3)观察讨论:为什么热水里冰块化得快,冷水里化得慢? (4)小结:冰块吸收热量后会融化,吸收热量越多化得越快,吸收热量少化得慢。 (5)让幼儿观察实验
3、结果。 四、让幼儿观察刚才玩的冰块,思考讨论: 1、说说冰块有什么变化。 2、为什么冰块也融化了? 3、教师小结:手有热量,空气里也有热量,冰块吸收热量就融化了。 4、总结:刚才我们玩了冰块,冰是又冷又滑的,它受热后会融化成水。 五、趣味练习:用冰画画 活动结束。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鸟,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初步形成鸟的概念。 2、知道鸟儿时人类的好朋友。 3、萌发保护鸟类的感情。 活动准备 1、发动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各种关于鸟的资料和图片。 2、课件:小燕子、猫头鹰、啄木鸟活动习性和本领的动画及小鸟表演。 3、布置鸟语园。 活动过程 一、听歌曲小燕子,激趣导入。 今
4、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客人,你们想知道客人是谁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播放小燕子音乐 提问:这首歌叫什么?(小燕子) 你们会唱吗?(会) 我们一起唱吧(幼儿和教师一起唱歌曲) 二、引导幼儿认识鸟儿 1、教师提问:这首歌里唱的是谁呀?(小燕子) 老师今天把这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姐姐请到我们班上了。 2、教师出示小燕子图片。 提问:小燕子姐姐长得什么样呀?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出小燕子的外观。 (坚硬的嘴巴身上长着黑色的羽毛两只翅膀两只脚尾巴像剪刀) 3、结合幼儿的发现教师进行总结。 提问:它有什么本领呢?幼儿观看小燕子课件,激发幼儿把看到的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会飞会捉害虫等) 4、下一位客
5、人是谁呢?你们猜猜。 面孔像只猫,其实是只鸟。天天上夜班,捉鼠本领高。(猫头鹰) 对猫头鹰大哥也来了。 教师出示猫头鹰图片。 提问:猫头鹰大哥长什么样呀?(坚硬的.嘴巴面孔像猫棕色的羽毛两只脚两只翅膀) 结合幼儿的发现教师进行总结。 提问:它有什么本领呢?幼儿观看猫头鹰课件,说一说。(会飞会捉田鼠等) 5、第三位客人也来了,我们一起猜猜它是谁。 一个医生嘴巴尖,天天出诊到林间。 敲敲听听真仔细,要动手术把头点。(啄木鸟) 啄木鸟阿姨也来了。 教师出示啄木鸟图片。 提问:啄木鸟阿姨长什么样呀? (尖尖的嘴巴头顶有红色的羽冠羽毛是黑色、白色、红色的两只脚两只翅膀) 结合幼儿的发现教师进行总结。 提
6、问:它有什么本领呢?幼儿观看啄木鸟课件,说一说。(会飞会给大树治病等) 6、教师小结:小燕子猫头鹰啄木鸟它们身上都有羽毛,坚硬的嘴,两只脚没有牙齿会飞。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鸟儿。 三、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幼儿保护鸟类的情感。 1、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鸟儿,你们想不想和它们做朋友呀? 鸟语园里来了很多的小鸟朋友,我们去找它们吧。 开火车到鸟语园幼儿自由参观。幼儿自由取一张自己认识的小鸟图片回到座位。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小鸟朋友的名称和本领。幼儿自由相互交流。 2、小鸟除了这些本领以外,还有很多的本领,现在就请小鸟为我们表演吧。 (观看视频小鸟表演) 3、教师提问:小鸟的表演精彩吗?
7、 你们喜欢小鸟吗? 教师总结:鸟儿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帮助人们捉害虫保护庄稼保护树木还是森林歌唱家。 鸟儿可以帮助我们做这么多的事情,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呀?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说的真好,现在我们一起把手中的小鸟朋友送回家吧。听音乐小燕子把小鸟图片送回鸟语园。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3 活动目的 1、知道雨伞的用途。 2、探索防水材料,享受探索的乐趣。 3、能记录实验结果,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点:探索防水材料,享受探索的乐趣。 难点:能记录实验结果,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幼儿经验准备: 1、感知伞的在生活中的用途 2、会集体合作往材料中倒水,尽量水不往四边流出来。 材料
8、的准备: 1、塑料盆、材料盘、喷壶、各种各样的伞、记录单、笔 2、各种材料(报纸、塑料布、防雨绸、胶皮、纱、棉布、蜡纸) 3、小粘贴、毛巾、勺子等。 活动与指导: 一、猜谜引题 沙沙沙,下雨了,街上开满五彩花,红黄蓝绿多美丽,每人一朵手中拿。(雨伞) 师:下雨了,雨伞有什么用呢? 二、玩中激趣:感知雨伞的防水功效 每人撑一顶伞,在玩中学。 1)教师用喷水壶制造毛毛雨,请幼儿感知雨伞遮雨效果。 师:今天,小朋友都带来了自己的.雨伞,我们来玩玩吧?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雨伞挡没挡住雨,使幼儿知道不透水就是防水。 3)请幼儿观察、触摸自己的雨伞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三、探索实验:探索各种材料是否防水
9、 1)出示各种材料,介绍材料名称,引起幼儿探究的兴趣。 师:老师这有许多材料,请小朋友看看都有什么?(防雨绸、塑料布、棉布、纱、胶皮、报纸、蜡纸)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分组用这些材料做个小实验,看看这些材料是不是和雨伞一样,有的能防水,有的不能防水呢?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2)教师介绍出示的记录表(能防水打“”不能防水“”) 3)幼儿实验、探索各种材料是否防水,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教师提出注意事项:如:“小朋友在做实验的时候一定要合作,想办法把水兜住,不要让水从旁边流出来,这样才能看出它们是防水还是不防水。” 4)交流验证利用记录单,教师进行小结,帮助幼儿梳理实验结果,找出防水和不防水的材
10、料,并对有疑义的材料进行验证。 四、经验拓展:选择最适合做雨伞的材料 1)了解雨伞防水的特点,引发幼儿再次探索的兴趣。 师:小朋友,如果请你做一把雨伞,你会用哪种材料做雨伞?为什么?(防水、结实、轻便) 2)投票表决:请幼儿将小粘贴贴到自己认为最适合做雨伞的材料下面并说明理由。 3)教师小结:防雨绸最适合做雨伞,它不光能防水,还很轻便,很结实,很漂亮。做成的伞不仅能挡风挡雨 五、结束活动:游戏中感知雨伞的用途 了解雨伞的用途:遮雨、遮阳、跳舞、演杂技、装饰等。请幼儿与雨伞一起跳舞,分享游戏的快乐,活动结束。(鹤浦中心幼儿园)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种子,
11、引导幼儿了解种子的多样性。 师:种子商店送来了很多种子,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种子宝宝? 2.幼儿分组观察,引导幼儿从形状、颜色、大小、软硬度等方 面进行观察。 3.集中讨论交流: (1)种子商店送来了哪些种子? (2)这些种子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4.小结: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种子,比如:稻谷、玉 米粒、红豆等,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软硬也不同。 (二)探究发现,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 1.出示自然角种植的种子,请种植的幼儿介绍观察记录卡并交流 自己照料种子的过程。 2.讨论: (1)这些种子为什么没有发芽? (2)那些种子为什么能发芽? (3)不同的种子种下去,它们所发芽的时间一样吗?
12、3.组织幼儿观看种子发芽的课件,直观地回顾种子发芽的过程,巩固与种子发芽有关的知识。 (三)逐一出示稻谷、黄豆、玉米、花生、绿豆、西瓜、苹果、葡 萄等常见的种子极其对应的的植物图片,引导幼儿认识、 了解常见种子的植株。 1.师:种子长大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种子宝宝 的妈妈是谁? 2.师幼共同观看图片及进行种子和植物的配对。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5 教学目的: 学习用实验的方法了解溶解的现象,知道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溶解,有的不会。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溶解的现象。 课前准备: 1、若干盛器及小米,沙子,方糖,豆豆,味精,红糖粉。 2、温水,小口杯,小勺,糖,盐,橘子草莓奶粉等饮
13、料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游戏活动引入主题。 1、玩游戏做客老师以主人的身份说:小客人请进,请喝水。 2、幼儿品尝糖水和盐水,引导幼儿说说水的味道。 T:小朋友水好喝吗? C:水甜甜的很好喝。 C:老师我的水是咸的不好喝。 T:怎么有的小朋友说水是甜的有的.是咸的呢? C:因为甜的水里有糖。 T:糖在哪呢? C:对啊,糖在哪呢? C:糖在水里不见了。 C:我知道,糖溶了。 T:那咸的水呢? C:是盐。 C;盐也是不见了,溶了。 T:小朋友说甜的水和咸的水里放了糖和盐,那糖和盐在哪呢?是不是溶了呢?现在老师做个实验。 3、老师示范小实验:糖和盐不见了。 T:小朋友看,老师把糖放进
14、水里糖在吗? C:在,糖在水底呢? C:怎么糖不会不见呢? C:有一点糖不见了。老师你摇一摇 C:用筷子搅动,妈妈做糖水给我就是用筷子搅动的 T:好,我用筷子来搅一搅看看有什么变化。 C:哦,糖越来越小了, C:糖不见了。 T:糖到哪去了呢? C:没有了。 C;跑到水里去了? T:糖在水里就会不见了,这是糖溶解了。那盐呢? C:盐也是溶解了。 C:糖和盐溶解在水里就成了糖水和盐水了。 C:那放进奶粉就成牛奶了 二、幼儿实验活动。 1、提出问题,幼儿设想,老师做集体记录。 T:除了糖和盐,小朋友还知道哪些东西也会溶解呢? C:棒棒糖,砂糖,雪糕,冰棒,纸,汤勺会溶解。相片,笔,鞋子,花,小动物,
15、布娃娃不会溶解。 T:那小朋友看老师这些东西哪些是会溶解的哪些是不会溶解的呢? 2、幼儿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猜想并记录。 C;我想沙子会溶解,方糖也会溶解豆豆不会溶解 T:请小朋友把你的猜想记录在你的记录纸上。 C;老师我猜想味精不会溶解,我认为沙子不会溶解我猜小米会溶解,这样它才会变成米饭的 T:是不是这样呢?请小朋友拿实验材料一一试一试。 3、幼儿做实验验证猜想,并记录实验及发现。 幼儿1那起方糖放进水中,看了看说老师我的方糖不会溶幼儿2也那起方糖放进水中,并用筷子搅拌后他发现方糖变小了,且越来越小至不见了,他高兴得直喊了起来,哦方糖溶解了 幼儿1见了也拿起筷子进行搅拌,结果方糖也溶解了。
16、实验中小朋友还发现红糖比方糖溶得快。 4、幼儿讲述实验过程及发现。 三、延伸活动: 1、制作饮料。 T:小朋友在刚才的实验中已经知道糖放在水里溶解后就变成了糖水,那如果把橘子粉,草莓粉,等饮料粉放在水里会变成什么呢 C:会变成饮料变成草莓饮料变成橘子水 T:我们现在就来制作饮料。 幼儿动手做饮料。老师我做好了。是草莓水,甜甜的我也做好了是橙汁他的冰糖还没溶呢,太慢了 2、提出新的问题:溶解的快和慢。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了解小蜜蜂和蚕宝宝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用途,认识它们对人类的贡献。 2.进一步锻炼幼儿的观察、理解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观察兴趣和热爱的美好情感。
17、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蜜蜂;蚕;蚕出茧。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猜谜的形式引出课题。 一生勤劳忙,专去百花乡,回来献一物,香甜胜过糖。(蜜蜂) 一个姑娘真可爱,专把树叶当饭菜。辛勤吐丝献终身,织成丝绸做穿戴。(蚕) 二、展开 1.了解蜜蜂和蚕的外形特征。 (1)你在那里见过小蜜蜂和蚕宝宝?它们长的什么样子? (2)出示蜜蜂图片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蜜蜂的头上长着什么? 身旁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 腹部末端有一根什么,有什么有途? (3)出示蚕的图片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蚕的头部有什么? 身体什么颜色?身上有什么?(许多节), 身下有什么? 小结蜜蜂和蚕的外形特征,知道它们都是
18、昆虫。 2.了解蜜蜂和蚕的生活习性。 引导幼儿讨论: (1)蜜蜂和蚕每天都在忙什么?蜜蜂采花粉干什么? (采花粉、酿蜜) (2)出示蚕茧图片 蚕怎样吐丝?成茧后蚕跑到哪里去了? (成熟的蚕能吐丝) 3.小结蜜蜂和蚕的生活习性。 4.提问:你喜欢蜜蜂和蚕吗?为什么? 出示丝织品,王浆、蜂蜜等,了解蜜蜂和蚕对人类的贡献,教育幼儿要爱护它们、保护它们。 三、延伸 请幼儿在图书中寻找、了解有关蜜蜂和蚕的小知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每个人的指纹是各不相同的,发展幼儿观察能力。 2、探索复制指纹的方法,萌发多样探索的意识。 3、初步激发对科学、创造和探索自身的兴趣。 活动准
19、备 1、趣味练习:指纹游戏 2、小纸片、颜料、印泥、橡皮泥、镜子、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交流探讨 1.教师:请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细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手指,进行相关的经验交流。 (如:手上面的线长得什么样?) 二、操作体验 1.讨论:你能将指纹复制下来,让别人观看吗? 2.鼓励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复制指纹 (如:在橡皮泥上印指纹,用印油等。) 三、观察比较 1.介绍自己是怎样复制指纹的,互相受启发。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比较,从而得出每个人的指纹是不一样的结论。 四、拓展知识 1.讨论:除了指纹与别人不一样,还有什么也是与别人不一样的? 2.讨论:指纹有什么用? 教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 中班 科学教案 12 科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