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4章-失效分析实验检测技术及选用(2).pdf
《(3.4)--第4章-失效分析实验检测技术及选用(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4)--第4章-失效分析实验检测技术及选用(2).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4章 失效分析实验检测技术及选择 4.6 应力分析方法及选择 应力分析:根据零件大小、形状以及载荷等因素,采用理论计算或实验测试方法,确定零件在服役中所受应力大小,以判断材料或构件失效的原因,或为断裂力学分析做准备。应力分析包括三个方面 理论应力分析;实验应力分析;残余应力分析。(1)理论应力分析(1)理论应力分析 对受拉、压、弯、扭等载荷零件,若已知载荷性质、大小及零件几何尺寸等,可由材料力学和工程力学中有关知识和公式求解、计算。分析目的:校核强度。例:一薄壁压力容器,设内压强为P Kg/cm2,壁厚为t,平均直径为D(te,即t2e 因此,压力容器:易沿着环向截面发生破坏;故用钢板做这类
2、容器时要注意:应使钢板轧向(流线方向)去承受较大的环向应力t(钢板卷圆方向与钢板轧制的方向一致);纵焊缝的应力是环焊缝应力的两倍,组焊时先焊纵缝,再焊环缝。(2)实验应力分析 应以确定构件实际受力时的应力状态,是失效分析重要手段。1)特点 不受零件形状限制,对理论分析难求解的问题,可得到满意结果。可测零件工作时真实应力或找出最大应力位置和大小。实验应力分析方法:Kg Kg/cm2 电学:有电阻、电容、电感等,电阻应变计测量技术应用较为普遍,效果较好。光学:光弹性法等。声学:声发射技术等。此外,还有X射线测定法等。电阻应变计法 原理:将电阻应变片贴在被测构件表面,当构件在应力作用下发生变形时,应
3、变片随之变形引起电阻变化,通过电阻应变仪测出电阻值变化值,并换算成应变值或输出电压或电流值并记录,或由计算机进行处理,得到所需的应变或应力值。电测法特点:A.测量结果以电信号输出,便于自动化和数字化,并能进行远距离测量及无线遥测。B.可在高(低)温、高压、高速运转及强磁场等环境下测量;C.灵敏度和精确度高,可分辨一个微应变1。D.重量轻、体积小,方法简便易掌握。缺点:只能逐点测量表面的应力,不能直接得出应力分布的全貌。光弹性法(光测法)光弹性原理:即用光学原理研究弹性力学问题。某些透明、非晶高分子材料受载荷时,呈现光学各向异性,使一束垂直入射偏振光沿材料中两主应力方向分解成振动方向互相垂直、传
4、播速度不同的两束平面偏振光,也就是由于应力的存在,会产生光的暂时双折射现象;再透过分析镜后产生光的干涉,在屏幕上显示出具有明暗条纹的干涉条纹,干涉条纹的疏密程度取决于应力大小,根据干涉条纹即可推算出构件内的应力分布情况。光弹性法:可研究几何形状和载荷条件较复杂的构件的应力分布状态,特别是应力集中的区域和三维内部应力问题,对失效分析、断裂力学分析提供依据。光弹性实验步骤:A.用具有双折射效应的透明塑料制成零件模型;B.将零件模型置于白光光源的圆偏振光场中;C.施加一定载荷,模型上便产生等色线或等差线干涉条纹图形。D.由干涉条纹疏密程度判断零件的应力集中点,测量干涉条纹,通过计算就能确定模型受载时
5、各部位应力大小和方向。采用的理想材料:须具有较灵敏的应力双折射效应,无色透明,材质均匀,在受力前是各向同性。广泛采用的材料:环氧树脂;明胶;聚亚胺酯橡胶。光弹性法多与与电测法配合使用 光弹性法:测出应力集中点;电测法:测量出应力集中点的应力大小。脆性涂层法 在工程构件表面喷涂特殊的涂料,经干燥后,形成表面脆性薄膜,当构件加载产生应变达到某临界值,该涂层就出现与主应力方向垂直的裂纹。由涂层表面的裂纹图,可观察到构件表面各处主应力大小和方向的分布状况。最先出现裂纹的部位是拉应力最大的部位;与裂纹方向垂直的方向即为最大拉应力方向。且应变越大,裂纹越密。主要用途:测出最大应力区和主应力方向,作为电阻应
6、变计测量技术的辅助方法。脆性涂层材料 树脂和溶剂制成的脆性漆 如:118氢氧化钡制成的松脂酸钡100克二硫化碳溶剂;又如:松香氢氧化钡制成的松脂酸钡二硫化碳溶剂;可加入增塑剂、填充剂、干燥剂等,以控制涂层开裂灵敏度,改善涂层性能。陶瓷型涂料 脆性涂层法特点:全域性测量,不受零件形状、载荷等限制,既可用于模型试验,也可用于实物测量。对应变分布给出总体结果,直观性强,设备、工具简单、方便、迅速、经济性好。测量结果受温度、湿度影响大,精度不高,只作定性试验。与其他方法(电测法)配合:脆性涂层法:了解零件上应力大致分布,找出最大主应力区和主应力方向。电测法:测量出准确的应力值。声弹性声弹性法:法:利用
7、超声剪切波的双折射效应测量应力的一种方法。超声波在有应力的介质中传播时,其剪切波沿两主应力方向发生偏振,两偏振波以不同速度传播。由应力-光学定律:沿主应力方向的两超声剪切波的速度差与两主应力差成正比。该比例系数称声弹性系数,与材料的弹性常数有关。应用:可测非透明材料的内部应力,或焊接件的残余应力。(3)残余应力的测量与分析 零件在铸、焊、锻、热处理、机加工等制造过程中都会引起残余应力。残余应力成因复杂、理论计算困难,多用实测法测定。不良作用:残余应力存在将引起 零件机械强度降低,特别是疲劳强度;残余应力松弛,使零件变形、开裂及设备精度降低。促进应力腐蚀的产生。因此,应对它进行测定和评价分析。残
8、余内应力分类 德国学者马赫劳赫提出的分类方法,残余内应力分为三类:第类:存在于材料中较大区域(多晶粒)内,并在整个物体各截面保持平衡的。当其平衡受破坏时,物体会产生宏观的尺寸变化。第类:存在于较小范围(一个晶粒或晶粒内部)。第类内应力:存在于极小范围(几个原子间距)。工程上所指残余应力第类残余内应力。工程界习惯按其产生工艺来分类和命名,如:铸造应力、焊接应力、热处理应力、磨削应力等,均指第类内应力。残余应力的测量 X射线应力测定法:(物理方法)原理:利用X射线穿透金属晶格时发生衍射的原理,从而算出金属构件表面应力的一种实验方法。残余应力存在:对应材料中的弹性应变,必引起晶面间距的相对变化。布拉
9、格定律:2dsin=n,当应力引起晶格间距d发生变化时,随之发生变化。X射线仪即是通过测量衍射角的变化进而求出应力的大小。特点:无损、非破坏性的测量;测量的应变均为弹性应变;可测量构件中的工作应力或残余应力,但只代表表面应力;特别适于测量薄层和裂纹尖端的应力分布;分析微区:46mm,可剥层测量残余应力,分析应力沿深度方向的分布。原理、方法成熟,研究广泛,测试技术和设备已较完善;可实验室研究,也可对实际零件或大型工件的现场测量。邯郸斯特爱应力技术公司X射线应力测定仪产品 应力松弛法(应力释放法)原理:零件中残余应力处于平衡态,如遇到切割、剥层、钻孔等使其局部破坏,则残余应力将重新分布,建立新平衡
10、,零件产生变形,若测出相应点的应变(电阻应变仪),则由弹性理论就可算出零件残余应力的数值。方法:切割法、剥层法、钻孔法(盲孔法)等。应力松弛法:属于破坏或半破坏性的方法。盲孔法 原理:在工件上钻孔,使圆孔附近内应力松弛,破坏原应力平衡,应力重新分布并建立新平衡,则圆孔附近金属产生应变,通过高灵敏度应变仪,测量钻孔后应变量,就可计算原应力场的应力值。残余应力的分析 残余应力的分析包括两方面内容:残余应力产生原因的分析;残余应力的评价;1)残余应力产生原因的分析 根本原因:零件的不均匀塑性变形的结果,变形大的地方受压,变形小的地方收拉。a)机械应力:如零件拔丝时,表面存在摩擦阻力变形小产生残余拉应
11、力。心部变形大产生残余压应力。另外在校直、磨削、机械加工时,也会产生残余应力。b)热应力:零件加热与冷却时,因表层与心部极大的温度梯度而产生残余应力。铸件:薄厚不均,冷到常温,厚壁处受拉,薄壁处受压。焊接:焊后冷到室温,焊缝受拉应力,热影响区受压应力。c)组织应力:固态相变中,因各组织比容不同而引起。d)化学作用:如:表面渗碳,形成化合物层比容较大,引起残余压应力。如:电镀:因金属晶格吸氢而膨胀,H的扩散或氢化物分解又使晶格收缩,从而产生残余应力等。2)残余应力的评价 包括:分析残余应力性质、大小及分布规律,及与外加应力的叠加对零件应力状态的影响。残余应力与外加应力同向加速零件的破坏;残余应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4 失效 分析 实验 检测 技术 选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