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公开课】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导入:展示汉宫春晓图(仇英)与苏州园林长廊图。提问:引导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在视觉感受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对,一个是平面二维的,一个是三维立体的真实景色。都表现了园林的优美景色。其实,中国的园林和绘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园林也是我们上节课学的中国建筑文化中的一种,是最精妙的组成部分。董其昌说过:“公之园可画,而余家之画可园。”寓园可画,寓画于园。今天我们带来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好奇心,感受他们带来的魅力,来学习新课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新授:环节一:让同学们欣赏短片园林建筑苏州园林、颐和园。提问:视频播放完了,请同学们想一想对比一下,这两组视频在体势上表现得有何不同
2、不同呢?咱们可以从书中找一找答案。 师:这位同学总结的不错。在中国园林中,主要分为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两大类。皇家园林就像第一幅颐和园一样规模庞大,宏伟,占地面积大,建筑也是金碧辉煌,五彩缤纷采用大规模的实景林木,而私家园林主要是模仿自然,多采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像假山假水的运用,都是仿照皇家园林演变而来的小景园林山水。在两汉之前,皇家园林占与主要地位,皇宫贵族用于彰显皇家威严与权力,到唐宋之后,私家园林发展很快,园林规模较小,而采用“移天缩地”的手法。尤其是宋代,文人画盛行,酷爱在画中找寻情感寄托,文人们喜爱赏景游林,成为了一种高雅情趣,将情怀寄托在山水之中。而这种把自然和人造的景物
3、融为一体后,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特点和精华在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板书)环节二:“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为达到这一目的,造园艺术家常利用古人诗文与造景相结合,我们刚才欣赏的短片中的苏州园林就是典型代表,像江南的私家园林一般规模不大,在景区划分和造景上追求细腻曲折丰富的变化。它们讲究自然天成,不漏人工斧凿的痕迹,将一切按照自然美的规律来安排,就比如上节课讲到的斗拱,就是按照树枝一样的自然形态来表现的。这也是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要在道法中取之自然。提问:请同学们从教材中找出,我国的四大名园是什么?师:对,没错,是拙政园、留园、颐和园、避暑山庄。我们一起
4、来欣赏这四大名园的景色。从图片中,也是可以看到它们的布局中,巧妙的使用山石流水,花草树木渗透到建筑中去,使建筑园林化,高低起伏,因山就势,自然敞开,使建筑本身与自然融为一体。而总的来看,可以发现,它们园林的基本组成要素中,有山石、流水、花木、楼阁、庭榭、回廊、小径、建筑、书画等等。而这些都是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追求寓情于景,触景生情的艺术境界。环节三:而在建筑林园时,古人还会常用不同的造景手法来安排空间的布局,一达到蜿蜒曲折,意味深长的效果。比如“因”、“借”、“对”、“叠山”的手法用来表现。“因”是只观察利用地形的特点,对园内的树木山石、建筑精心安排,达到清雅、幽静的乐趣,引导人们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开课 公开 天开 中国 古典 园林艺术 教学 设计 上学 美术 人美版 2019 鉴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634527.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