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11_T 271-2023 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DB3311_T 271-2023 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11_T 271-2023 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65.020.20CCSB05DB3311浙江省丽水市地方标准DB3311/T2712023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2023-12-25发布2024-01-25实施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311/T2712023目次前言.11范围.32规范性引用文件.33术语和定义.34产地要求.35头季稻栽培技术.46再生季稻栽培技术.47生产档案.58生产模式图.5附录A.6IDB3311/T271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丽水市农业农村局
2、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丽水学院、丽水市农作物总站、龙泉市祥禾粮食产业综合服务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承森、刘波、范飞军、吴东涛、柳丹、陈斌、陈振华、叶春福、赵书宇、雷少伟。本文件属首次发布。IIDB3311/T2712023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再生稻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要求、头季稻栽培技术、再生季稻栽培技术、生产档案、生产模式图等。本文件适用于再生稻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
3、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847水稻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245水稻叠盘出苗育秧技术规程DB33/T1304水稻钵苗培育机插技术规程DB33/T2069水稻害虫生态工程控制技术规程DB3311/T103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追溯管理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再生稻在头季水稻收获后,采取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使稻桩茎节上存活的休眠芽萌发生长,进而抽穗结实再收获一季稻谷的种植模式。3.2头季稻再生稻栽培过程中第一季收获的水稻。3.3再生季稻再生稻栽培过程中利用头季稻收割后稻桩休眠芽萌发生长成穗收获一季的水稻。4产地要求宜
4、选择海拔350m以下,排灌方便、光照充足、土层深厚的田块。产地环境条件符合NY/T847的规定。3应在4月中下旬完成,最低温度宜在10以上;秧龄3叶4叶,移栽密度每亩(667m)1.0万DB3311/T27120235头季稻栽培技术5.1品种选择选用通过审定或引种备案、再生能力强、抗性好的品种,如甬优4901、甬优1540等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5.2适时播种应在3月中上旬播种。5.3培育壮秧采用叠盘暗出苗技术或钵苗育秧等育秧技术,按NY/T3245或DB33/T1304的规定执行。5.4适时移栽21.2万丛。5.5施肥5.5.1头季稻施肥按目标亩产量600kg计算,每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11_T 271-2023 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 271 2023 再生 栽培技术 规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