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单元变异育种和进化第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20230605299.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单元变异育种和进化第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2023060529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单元变异育种和进化第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20230605299.doc(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单元变异育种和进化第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20230605299第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考情研读备考定位考点展示核心素养1阐明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及其意义。2阐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1生命观念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基本原理,建立起进化与适应的观点。2理性思维通过基因突变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比较,提高归纳与概括能力。考点一基因突变自主回顾素养储备基础梳理1变异类型的概述(1)“环境条件改变引起的变异”一定就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吗?_不一定_(填“一定”或“不一定”)。(2)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属于突变,基因重组未引起新基因产生。其
2、中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可遗传变异为_染色体变异_,分子水平发生的变异为_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_,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变异为_基因重组_,真、原核生物和病毒共有的变异类型为_基因突变_。2基因突变(1)实例分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2)概念:DNA分子中发生_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_,而引起的_基因结构_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3时间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_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_。4诱发因素(连线)5突变特点(1)_普遍性_:一切生物都可以发生。(2)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_任何时期和部位_。(3)_低频性_: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很低。(4)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
3、以上的_等位基因_。(5)多害少利性:可能破坏_生物体_与现有环境的协调关系。6意义(1)_新基因_产生的途径。(2)生物变异的_根本来源_。(3)生物进化的_原始材料_。思维辨析易错整合,判断正误。(1)基因突变通常发生在DNARNA的过程中 ()(2)病毒、大肠杆菌及动、植物都可发生基因突变 ()(3)有丝分裂前期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4)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在一个基因可突变成多个等位基因 ()(5)在没有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下,生物不会发生基因突变()(6)一个人是否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能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7)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不一定传递给后代()(8)诱变因素可以提高突变频率并
4、决定基因突变的方向()延伸探究热图导析:据图分析基因突变机理(1)分别表示引起基因突变的什么因素?(2)分别表示什么类型的基因突变?(3)为什么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易发生基因突变?(4)基因突变一定产生等位基因吗?为什么?提示(1)物理、生物、化学。(2)增添、替换、缺失。(3)细胞分裂的间期进行DNA复制,DNA复制时需要解旋成单链,单链DNA容易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碱基的改变。(4)不一定。真核生物基因突变一般可产生它的等位基因,而病毒和原核细胞中不存在等位基因,其基因突变产生的是一个新基因。剖析难点考点突破重难精讲1基因突变概念图解2类型(1)显性突变:如aA,该突变一旦发生即可表现出
5、相应性状。(2)隐性突变:如Aa,突变性状一旦在生物个体中表现出来,该性状即可稳定遗传。3基因突变与性状的关系(1)基因突变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类型影响程度对氨基酸的影响(不考虑终止密码子)替换小只改变1个(或不改变)氨基酸增添大插入位置前不影响,影响插入位置后的序列缺失大缺失位置前不影响,影响缺失位置后的序列(2)基因突变未引起生物性状改变的原因突变发生在基因的非编码区。根据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由纯合子的显性基因突变成杂合子中的隐性基因。4基因突变对子代的影响(1)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一般不遗传,但有些植物可以通过无性生殖传递给后代。(2)如果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
6、中,可以通过配子传递给后代。由基因突变可联系的知识(1)联系细胞分裂: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DNA分子双链打开,脱氧核苷酸链极其不稳定,容易发生碱基对的变化。(2)联系细胞癌变:癌细胞就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所致。(3)联系生物育种:诱变育种就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进行的。(4)联系生物进化: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精准命题突破点基因突变的原理及特点典例剖析例1(2020邢台期末)用射线处理纯种小麦种子,使其体内一条染色体上的TD8基因突变成S基因,导致编码的多肽链的第18位的亮氨酸替换为赖氨酸,从而导致该纯种小麦种子发育为矮化的突变体小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突变
7、产生的S基因对TD8基因为显性BTD8基因和S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相同CTD8基因突变成S基因时基因结构没发生改变DTD8基因与S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从而导致该纯种小麦种子发育为矮化的突变体小麦”可知,突变产生的S基因对TD8基因为显性,A正确;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TD8基因突变成S基因,则TD8基因和S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相同,B错误;基因突变会导致基因结构发生改变,因此TD8基因突变成S基因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C错误;TD8基因与S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它们在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相同,D错误。易错警示(1)基因突变DNA中碱
8、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点拨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也可发生碱基对的改变。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中碱基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引起病毒性状改变,广义上也称为基因突变。(2)误认为基因突变会使得基因“位置”或“数目”发生改变或错将基因中“碱基对”缺失视作“基因”缺失点拨基因突变仅改变了基因内部结构,产生了新基因,并未改变基因位置,也未改变基因数量基因中碱基对缺失,只是成了新基因,即基因仍在,只是“以旧换新”,并非“基因缺失”。(3)将基因突变的结果“产生新基因”与“产生等位基因”混淆点拨病毒和原核细胞的基因一般是单个存在的,不存在等位基因。因此,真核生物基因突
9、变可产生它的等位基因,而原核生物和病毒基因突变产生的是一个新基因。对应训练1(2021安徽宣城期末)如图为人体某DNA片段上的若干基因,、为无遗传效应的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基因a、b、c最本质的区别在于脱氧核苷酸的序列不同B片段、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属于基因突变C基因a、b、c转录时的模板链同为链或链D由基因突变引发的人类遗传病都不能直接通过显微镜检测解析、为无遗传效应的片段,若其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不属于基因突变;不同的基因转录时的模板链不一定相同;由基因突变引发的人类遗传病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能直接通过显微镜检测。突破点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典例剖析例2
10、(2021福建漳州质检)下列与基因突变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C)A基因突变可能导致DNA上的终止密码子提前或退后B若某雌雄异株植物的突变基因位于雄株X染色体上,子代雌株就会出现突变性状C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1个碱基对,则其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减少多个氨基酸D基因发生突变,种群基因频率一定改变,就形成新物种解析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可能导致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提前或退后;若突变基因为显性(设为A),且突变雄株的基因型为XAY,则子代中雌株全部表现为突变基因控制的性状,若突变基因为隐性(设为a),且突变雄株的基因型为XaY,雌株的基因型为XAXA,则子代不出现突变基因控制的性状;基
11、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的等位基因,种群基因频率一定改变,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对应训练2(2020山东枣庄模拟)野生型豌豆子叶黄色(Y)对突变型豌豆子叶绿色(y)为显性。Y基因和y基因的翻译产物分别是SGRY蛋白和SGRy蛋白。两种蛋白质都能进入叶绿体,它们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图。SGRY蛋白能促使叶绿素降解使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SGRy蛋白能减弱叶绿素降解,使子叶维持“常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位点突变导致了该蛋白的功能丧失B位点的突变导致了该蛋白的功能减弱C黑暗条件下突变型豌豆子叶的叶绿素含量维持不变DY基因突变为y基因的根本原因是碱基对发生缺失解析处是碱基对的替换,SGRy和SGRY都能
12、进入叶绿体,说明处的突变没影响蛋白的功能;由处变异引起的突变型的SGRy蛋白的功能改变,该蛋白调控叶绿素降解的能力减弱,最终使突变型豌豆子叶和叶片维持“常绿”;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Y基因突变为y基因的根本原因是碱基对发生增添。突破点显隐性突变的分析与判断典例剖析例3(2016全国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_少_。 (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_染色体_为单位的变异。 (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
13、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若某种自花授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_一_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二_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三_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最早在子_二_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 解析(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目较少,而染色体变异会涉及染色体上基因数量或排列顺序的改变,较基因突变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量多。(2)染色体数目变异有两类,一类是由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而引起的,另一类是由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
14、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而引起的。(3)对于显性突变而言,由aa(亲代) Aa(子代),则在子一代中即能观察到突变性状,子二代会发生性状分离,且会出现AA的显性纯合子,但要分离得到AA的显性纯合子,需在子三代中观察确定(即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为纯合子);对于隐性突变而言,由AA(亲代)Aa(子一代),最早在子二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性状的个体,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即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因此最早在子二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对应训练3(2020黄冈模拟)某种动物(ZW型)Z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后的表达产物会导致胚胎发育停滞而死亡,W染色体上无该基因或其等位基因。下列关于该种突变的叙述错误的
15、是(C)A若该突变为显性突变,则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不携带突变基因B若该突变为显性突变,则该动物种群中雄性个体均为隐性纯合子C若该突变为隐性突变,则该动物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数量相等D若该突变为隐性突变,则雌、雄个体杂交,子代致死的均为雌性个体解析若该突变为显性突变,则雌性个体(ZaW)产生的卵细胞不携带突变基因,A正确;若该突变为显性突变,则出现突变基因的个体会死亡,所以该动物种群中雄性个体均为隐性纯合子,B正确;若该突变为隐性突变,则该种动物种群中雄性个体(ZAZA和ZAZa)与雌性个体(ZAW)的数量不相等,C错误;若该突变为隐性突变,则雌(ZAW)、雄(ZAZA和ZAZa)个体杂交,子代
16、致死的均为雌性(ZaW)个体,D正确。考点二基因重组自主回顾素养储备基础梳理1概念2类型(1)自由组合型:位于_非同源染色体_上的_非等位基因_随非同源染色体的_自由组合_而发生重组(如下图)。(2)交叉互换型:位于_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_随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导致位于_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_发生重组(如下图)。(3)基因工程重组型:目的基因经_运载体_导入受体细胞,导致受体细胞中基因发生重组(如下图)。3基因重组的结果产生_新的基因型_,导致_重组性状_出现。4意义(1)是_生物变异_的来源之一;(2)为_生物进化_提供材料;(3)是形成_生物多样性_的重要原因之一。巧
17、学妙记:巧判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变异个体数量思维辨析易错整合,判断正误。(1)基因重组只能产生新基因型和重组性状,不能产生新基因和新性状()(2)原核生物不存在基因重组,而真核生物的受精过程中可进行基因重组()(3)Aa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发生性状分离()(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5)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根本的原材料()(6)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都能使染色体上原来的基因位置出现等位基因()延伸探究如图a、b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分析:(1)图a细胞处于什么时期?细胞中的1、2号染色体发生了什么变异?(2)图b
18、细胞处于什么时期?该细胞名称是什么?在该时期细胞中可发生哪种变异?(3)二倍体生物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一定能发生交叉互换吗?为什么?提示(1)图a细胞处于四分体时期。细胞中的1、2号染色体因交叉互换发生了基因重组。(2)图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该时期细胞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基因重组。(3)不一定。二倍体生物进行有性生殖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减数分裂时),在四分体时期,会有一定数量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剖析难点考点突破重难精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比较项目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发生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
19、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原因在一定外界或内部因素作用下,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或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适用范围所有生物都可以发生只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细胞核遗传应用通过诱变育种培育新品种通过杂交育种使性状重组,可培育优良品种结果产生新基因,控制新性状产生新的基因型,不产生新的基因意义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有利于生物进化联系通过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为基因重组提供自由组合的新基因,基因突变是基因重组的基础(1)交叉互换基因重组。如果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
20、染色体之间叫基因重组;如果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叫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2)精卵结合并没有发生基因重组。来自父方、母方的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每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都有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3)基因重组在人工操作下也可以实现,如基因工程、肺炎双球菌转化中都发生了基因重组。精准命题突破点基因重组的概念典例剖析例4(2020鄂州期末)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B)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B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互换片段也属于基因重组C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可以证明细菌之间也可以发生基因重组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解析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其上
21、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导致基因重组,A正确;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互换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B错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可以证明细菌之间也可以发生基因重组,C正确;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D正确。易错提醒1基因重组只是原有基因间的重新组合。2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而不是受精作用发生时。3基因重组一般发生于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无性生殖的生物不发生,有性生殖的个体体细胞增殖时也不会发生。4杂合子(Aa)自交产生的子代出现性状分离,不属于基因重组的原因是A、a控制的性状是同一性状中的不同表现型,而非不同性状。 对应训练4(2021东胜
22、区期末)以下各项与基因重组无关的是(A)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BYyRr个体自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变为S型菌D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有利于产生多样化的基因组合的子代解析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这是基因分离的结果,与基因重组无关;YyRr个体自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这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变为S型菌的实质是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有利于产生多样化的基因组合的子代。突破点辨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典例剖析例5(2020张家港模拟)如图是某二倍体(AABb)动物的几个细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单元 变异 育种 进化 基因突变 基因 重组 新人 必修 22023060529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63563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