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4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第22讲走向整体的世界_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含解析.docx





《通史版2024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第22讲走向整体的世界_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24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第22讲走向整体的世界_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含解析.docx(8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通史版2024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第22讲走向整体的世界_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含解析第22讲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课题走向整体的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必备知识自主排查知识点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从珍妮机到蒸汽机(1)背景18世纪时,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殖民地不仅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还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许多人把在殖民掠夺中获得的财富投资于手工工场,手工工场日益兴旺。(2)主要成就在新兴的棉纺织业中,生产技术首先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飞梭出现以后,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
2、入使用,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2从工场到工厂(1)工厂的出现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资本家开始建造厂房,安置机器,雇用工人集中生产,这样,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在工业革命进程中,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做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革命促使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业革命以后,资产阶级希望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3、。3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工业革命的扩展与完成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很快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地。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19世纪中期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2)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需要销往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
4、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知识点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1条件和主要发明国家(1)19世纪中后期,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人们把这一历史进程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2)德国和美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2主要成就(1)电的广泛使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人们在用内燃机驱动火车和轮船的同时,还以内燃机为动力,成功研制了新的交
5、通工具汽车和飞机。(3)化学工业的发展:科学家们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二)垄断组织的出现和世界市场的发展1垄断组织的出现(1)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益加强。(2)表现: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资产阶级着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生产组织形式,形成了垄断组织。(3)影响:垄断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2世界市场的发展
6、(1)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许多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2)表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3)结果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构图解史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信息提取:18世纪中后期,英国具备了工业革命所需的资金、劳动力、技术和市场条件。工业革命首发于英国是必然的。误区警示正确区分工业革命开始和完成的标志(1)工业革命
7、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而不是凯伊的飞梭,也不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2)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制造业的建立。构图解史工业革命的影响信息提取:工业革命既是一场生产技术的革命,也是一场社会关系的革命,推动了英国城市化的进程,并助推英国在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构图解史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新航路的开辟、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三个阶段,殖民扩张更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概念辨析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1)世界市场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建立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组成
8、部分,既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市场,也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市场。(3)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指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经济体系(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整个世界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体系)和殖民体系(指亚非拉广大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保护国)。构图解史第二次工业革命信息提取:(1)电的发明和使用: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之后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电动机也被发明出来,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电灯、电话等电气产品大量涌现。1882年远距离输变电技术出现,爱迪生建立了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
9、输电线联接成网络。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2)交通运输的革命:内燃机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动力的又一次革命,推动了汽车、飞机、石化等交通运输工具及行业的诞生。知识延伸资本主义的生产组织形式的三次变化(1)资本主义的生产形式经历了手工工场、工厂、垄断组织三个阶段。(2)手工工场是最早以雇佣的方式进行的手工生产,是向大机器生产的过渡形式;工厂是以蒸汽机为主要动力的机械化生产;垄断组织则是以科技为先导、竞争联合为手段的电气化生产。知识延伸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特点(1)整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2)开放扩张性:由资本主义固有属性决定。(3)不平等性: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
10、(4)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促进了人类进步。(5)以英国为中心:英国凭借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的主要“供货商”。关注新教材新观点1圈地运动(1)1415世纪,在农奴制解体的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的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2)圈地运动是英国历史发展走向的重大转折点。在经济上,圈地运动对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和自由
11、劳动力;在社会层面上,圈地运动促进了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成为推动17世纪英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的重要因素。(3)圈地运动在客观上推动了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了英国社会的发展。2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1)以工厂为中心形成的大批城市,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2)现代工业提供了价廉物美的商品,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起,报纸书籍发行量大增,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女性也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3)从总的趋势来看,人口增加明显。3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产生的原因(1)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需要更为广阔的市场。(2)英国传统的重商主义政策造成欧洲关税战,
12、影响了英国的对外贸易。(3)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为发展工业、实行自由主义提供了条件。4工业城市的兴起和发展(1)工业城市是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以工业生产为主要职能的城市。(2)工业城市形成的初期,往往具有专业性的特点。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工业生产分工的细化,城市工业的部门结构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3)在地理、资源等条件优越的地区,专业性工业城市会逐步演变为综合性工业城市。(4)在工业城市中,工业部门在城市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工业从业人员在城市的人口结构和劳动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例。(5)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深,城市规模越发扩大,对工业用地和交通运输条件要求越来越高,开辟专门的工
13、业区,修建公路、铁路、机场等设施成了城市治理的应有之义。(6)工业城市的发展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制定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也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责。关键能力素养提升探究点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和影响学术前沿1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社会转型的表现史学新论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产生了一批租用五十英亩、一百英亩、二百英亩或者更多土地的大佃农,他们建立起大农场(那些小自耕农)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工随着冶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日益增多。许永璋世界近代工业革命思维激活工业革命促进英国农村封建生产
14、关系的进一步瓦解;有利于资本主义大农场的发展;推动农业机械化。说明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关系的转型。2工业革命对整体世界的影响史学新论工业革命后,其(资本主义)扩张是建立在占据工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之上。英国依靠其商品和重炮轰击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殖民地,建立起“日不落”的庞大殖民帝国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思维激活工业革命增强了英国征服和改造世界的力量,确立起“世界工厂”的地位;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考题研析2020全国卷,34有人描写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巴黎:
15、人们在巴黎内部建立了两座截然不同、彼此敌对的城市,一座是“奢靡之城”,另一座是“悲惨之城”,前者被后者包围。当时“悲惨之城”的形成,主要是因为()A波旁王朝的苛政 B资产阶级的贪婪C贸易中心的转移 D教会统治的腐朽命题立意以19世纪六七十年代巴黎的社会状况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时空定位“19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革命的影响关键点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工业革命完成之后。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是双重性的,题干中“奢靡之城”“悲惨之城”正是这双重性的体现答案史料实证史料一有了蒸汽机作为动力,只要有煤作燃料开动蒸汽机,就可以根据需要建立工厂,不再受到河流的限制。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
16、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史料二1851年伦敦博览会“水晶宫”史料三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学术界曾进行长期争论,有所谓“单因论”和“多因论”的不同。前者认为英国工业革命是一种主要的因素造成的,后者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另有“革命论”和“进化论”的争论。前者认为工业革命是一种剧烈的社会经济大变革在短时期内发生的,后者则认为是一个持续了很长时间的逐渐演进的过程。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解读(1)史料一从生产动力、生产组织形式、开辟新时代三个方面论述了蒸汽机发明的意义。(2)史料二1
17、851年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伦敦博览会汇集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成果。(3)史料三提供了工业革命原因的四种观点,即“单因论”“多因论”“革命论”和“进化论”。探究(1)依据史料,说明蒸汽机问世产生的影响。(2)伦敦博览会的召开说明了什么?(3)关于工业革命的长期争论,说明了什么?历史解释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提供了物质基础。工业革命用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空前发展,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使世界上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密切了国际交流。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使世界各国
18、、各地区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分工也更加具体。(3)为国际交流提供了技术和经济条件。工业革命促进了国际间人口和资金的流动,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联结世界的经济纽带逐渐形成。(4)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殖民体系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重要保障。唯物史观辩证看待工业革命对欧洲国家社会转型的影响(1)促使生产方式转型:工业革命带来的机器化大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突破,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面临从单纯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竞争走向合作,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协调,也成为生产方式
19、变革的重要方面。(2)促使工业现代化转型: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3)促使城市化转型: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工业的发展使英国的经济重心迅速向拥有丰富煤铁资源的西北地区转移。(4)促使社会思想转型:工业化和法国大革命两种力量联合在一起,促进了1815年以后各种新学说的产生与发展,这些学说在1848年的欧洲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5)促使社会政治形态转型: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上的两大对立阶级,议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6)促使教育的转型与发展:工业革命极
20、大地促进了英国教育的发展,学校数量大大增加,职业技术教育和公办教育得到发展,教育内容日趋合理化、科学化,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大众化教育开始形成。探究点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术前沿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作用史学新论19世纪后半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即科技革命,将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带入了“电气时代”。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即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竞争手段,以垄断为生产组织形式的模式。这时,在生产力大发展的条件下,形成了一种“世界经济”,这已是今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早期表现。刘宗绪、黄安年合著世界近现代史专题30讲思维激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不
21、仅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而且使资本与生产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垄断组织应运而生,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2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经济的发展史学新论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1870至191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工业生产增长了4.6倍,同期英国增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6%,英国为14%;这一年,德国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而英国为15%。王珏世界经济通史(中卷)等思维激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增速超过英、法等老牌国家;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超
22、过英国,但其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仍低于英国。考题研析2018海南卷,19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当时欧美()A城市化进展显著 B贫富差距逐渐消除C工业化开始启动 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命题立意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欧美的生活情境切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时空定位第二次工业革命,城市生活情境关键点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口进入城市,人口的集中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促使城市大众休闲文化在19世纪后半期兴起,这种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也正是工业革命推动城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2024 高考 历史 统考 一轮 复习 22 走向 整体 世界 第一次 工业革命 第二次 学案含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635913.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