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4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第1讲课题1神权政治下的“家国一体”_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案含解析.docx
《通史版2024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第1讲课题1神权政治下的“家国一体”_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24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第1讲课题1神权政治下的“家国一体”_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案含解析.docx(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通史版2024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第1讲课题1神权政治下的“家国一体”_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案含解析课题1神权政治下的“家国一体”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必备知识自主排查知识点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王位传承一家一姓1开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2特点: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3演变(1)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2)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侯、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知识点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权力分配天下归周1对象
2、: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但大多数是同姓子弟。2义务: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3权利: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世袭统治权。4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5结果:受封的诸侯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势力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知识点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权力继承天下归宗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
3、性质的宗法制。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相对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3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知识点四西周的礼乐制权力认同天下归心概念“礼”是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乐”是配合“礼”进行维护等级差别的乐舞内容礼乐制度要求不同等级都安于名分,遵守礼制,不得僭越目的巩固贵族的身份地位,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解决权力认同问题,即天下归心实质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影响维护了西周政治稳定,保证了西周社会的和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瓦解春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知识延伸神权政治中国古代统治者都以天命神权来诠释政权、君权获得的合理、合法
4、性,天命是思想家们解释一切社会、政治或历史现象的唯一标尺。殷商时期,“率民而事神,先鬼而后礼”是神权政治兴盛的标志。图解历史分封制的实际效能及影响信息提取:分封制下各地诸侯国仍是拥有地方实权的独立实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缘关系逐渐被淡化,地方势力崛起成为历史必然。轻巧识记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漫画解史宗法观念的现代价值信息提取:宗法观念已经渗透到当今中国社会的基层管理和家庭生活,对我国社会和谐和家庭结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关注新教材新观点1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1)多元一体的格局新石器时代:格局初步奠定。其文化遗存从“满天星斗”走向“中原核心”。战国时期:以华夏族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格局正式形成。从秦
5、代开始,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发展为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并进一步巩固。(2)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超过200万年的文化根系(旧石器文明遗存);上万年的文明起步(新石器文明遗存);五千年古国(中华文明的形成);两千年的中华统一实体(秦代以来的大一统局面)。(3)兼容并蓄,相互交融不仅各主要史前文化区之间彼此吸收各自长处,交流日益深入,而且中华文明在形成过程中还吸收周边地区先进的文化因素,造就了中华文化的丰富与长久生命力。2夏朝的国家治理夏王是最高统治者,称为“后”。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除对夏后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
6、实行间接统治。3商朝国家机构更加完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是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商朝的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关键能力素养提升探究点一民族交融与文化认同分封制学术前沿1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史学新论分封制形成的等级秩序不仅体现在政治层面,还贯穿在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中,小到衣食住行(出行车马、朝服、房屋排列、食器等),大到国家祭祀、丧葬习俗、礼仪等。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思维激活分封现象“千年不倒”说到底是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血缘宗法制度及儒家伦理共同作用的结果。2分封制对治
7、理国家的影响史学新论西周王朝建立后是中国古代国家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主要是在上层统治者的宏观政治决策下,分封同姓、异姓诸侯来巩固国土,建立起一个大小相系、上下藩屏的全国统治网络,进而演变成一种带有“华夏”性质的地域性社会政治实体总体来看,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思维激活分封制形成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同时,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导致西周后期诸侯割据。考题研析2020全国卷,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
8、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命题立意本题以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立为武王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时空定位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王室关键点拨解答本题时,可这样梳理题干信息: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向周天子提出提升爵位等级的要求遭到拒绝自立为武王。表明:楚国国君熊通竟然不通过分封就自立为王,分封制已经受到挑战答案史料实证史料一西周以同姓兄弟或异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实行贵族世袭统治
9、,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史料二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通“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指恶性循环),以至于移祚(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明张燧千百年眼解读(1)史料一出自近现代史学家的著作,主要介绍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第一句话体现了分封制下的诸侯国与原有邦国的不同;第二、三句话说明了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拥有较大的权力。(2)史料二属于文献史料,其中关键信息“诸侯先畔(通叛)”“天子拥空名于上”“列国擅威命于下”说明周王朝后期,地方诸侯分裂割据,挑战天子权威,这体现了分封制的弊端。探究(1)根据史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
10、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2)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分封制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历史解释分封制的特点(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以同姓亲族为主体。(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多在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秩序,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家国情怀分封制的历史遗存(1)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2)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3)中
11、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探究点二等级森严与血缘维系宗法制 学术前沿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史学新论西周春秋时代存在着严密的分封制度,这种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分封制以宗法的“亲亲”关系为基础和原则,从而使“分封”与“分宗”相一致;二是分封的土地既是建国、立家的经济基础,也是宗子“立宗”的经济条件,这是西周春秋时代宗统与君统相结合的最深刻的经济原因;三是不仅宗族组织与统治组织、宗法等级与政治等级是相一致的,而且其管理方法也是相一致的,这是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在组织系统和管理上的反映。梁颖试论西周春秋时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思
12、维激活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但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分封制侧重规定权力的分配;宗法制侧重规定权力的继承。考题研析2019全国卷,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 B禅让制C郡县制 D察举制命题立意在新的历史时期将传统孝道观转化为现代基本的价值理念时空定位古代儒家经典孝经中的孝悌礼乐观念的渊源关键点拨根据材料中的“孝”“礼”“乐”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规范了礼乐秩序答案史料实证史料一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
13、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吕氏春秋史料二家族组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有着天然的联系,与中国国家政权之间具有较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与现代化的主潮流并不处于截然对立的状态。然而,家族组织又是一柄双刃剑,以它为表现形式的族际冲突(编者注:农村宗族械斗),以及政府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普遍不满,很可能在家族组织复兴中成为某种破坏性力量。杨平湛江农村家族宗法制度调查解读 (1)史料一属于文献史料,主要强调了宗法等级制度对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其中关键信息“不使诸侯疑焉不使大夫疑焉不使庶孽疑焉”体现了宗法制的目的和积极作用。(2)史料二的主要观点是宗族为中性社会组织,其功能
14、具有双重性。宗法制下的亲情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及凝聚力,有利于家庭和睦、宗族团结和社会和谐,但若引导不当,也会成为建立民主和法制社会的一种障碍。探究(1)根据史料一、二,指出宗法制的目的和积极作用。(2)时至今日,宗法制早已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依然存在。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例说明。历史解释宗法制的影响(1)对当时的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2)对后世的积极影响: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3)对后世的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
15、受到约束,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4)历史遗存影响:影响了后世人们的思想观念及祭祀、修订家谱、追根寻缘等社会习俗。唯物史观辩证看待夏商周三代文明传承的表现文字沿革甲骨文、青铜铭文等逐渐演化为今天的汉字,成为记载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三代文明对后世的突出贡献宗法观念分封思想在封建社会时有出现;宗法思想影响至今,对民族的延续起到积极作用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三代萌芽,影响整个封建社会;郡县制影响至今民族观念三代萌生的民族观念,使中华民族存续至今,成为世界上唯一文明没有间断的民族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产生并发展,吸收其他学派思想,最终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课题随堂演练12021“四省
16、八校”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甲骨文的发现使得殷商历史得以证实。它记载的商王世袭继承中已出现类似“嫡”“庶”的词语,祭祀的对象有祖先和天帝、日、月等诸神,且祭祀祖先的规模和频率超过了其他神,还记载了商王与周边部族的一些礼节。这说明了商代()A宗法制的雏形出现 B重鬼神的意识淡化C王位世袭制开始出现 D形成严密的政治联系22021晋城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周代在王位和诸侯国国君继承对象的选择上,首先考虑的是嫡出,若没有嫡出之子,再考虑庶出;在坚持“立嫡”原则的同时,还要坚持以年龄排序的原则,由长及幼,不能错乱。这说明周代()A儒家“尊老敬长”的礼制成为政治准绳B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前提与基础C官僚政
17、治的巩固须借助嫡长子继承制D注重维系政权继承的稳定性32021益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下表为商周时期有关史官职责的史料。商朝职责:一是掌管天文术数,负责天神与统治者之间的沟通,为统治者提供宗教式预言;二是保管典籍,记录时事,宣达王命,献书规谏等西周设置了大史(掌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由此可知()A商朝史官不能干预商王活动B商朝史官受制于君主的命令C西周政治神权色彩有所下降D西周史官不再参与国家管理42021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左传记载有“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
18、祖庙,同族于祢庙”。此外,天子和诸侯还经常举行“合族之食”的典礼。上述材料反映了()A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B分封制是维系西周统治的基础C异姓诸侯受到歧视D利用宗族关系来维护政治认同52021江西五市八校联考明堂,最早在传说时代出现,专门用来祭祀。西周时“明堂”一般都建于城南,即所谓“布政之宫,在国之阳”,“明正教之堂”,是为“天子之庙”,利用祭天的手段来辅佐君王统治。西周设立“明堂”的意义在于()A王权披上神圣外衣B借助神权巩固皇权C表明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威D彰显周天子的“天下大宗”地位62021广东一模据学者统计,近几十年发现的甲骨文遗址,除殷墟(今河南安阳)以外另有25处,其分布情况见下表:近
19、几十年殷墟以外出土甲骨文地点分布表省(市)河南山东北京陕西安徽湖北江西河北山西甘肃出土点数量3处4处3处8处1处1处1处1处2处1处所属时期商周商周西周西周西周西周商晚期西周西周新石器时代据宋镇豪南靖殷墟甲骨回归感言整理商至周甲骨文分布范围发生了变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文字体系逐渐成熟 B金文取代了甲骨文C周人统治范围扩大 D争霸战争持续不断课题1关键能力素养提升探究点一考题研析D史料实证提示(1)意图: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影响:形成了二元政治体制。(2)趋势:逐步瓦解。原因: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缘纽带难以维系;井田制瓦解,使其失去了经济基础。探究点二考题研析A史料实证提
20、示(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和各级贵族权力的稳定。积极作用: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2)凝聚亲情的传统节日,如中秋节、春节等;寻祖探源、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一些家族重修家谱、族谱等。课题随堂演练1解析:根据材料“嫡”“庶”“祭祀祖先的规模和频率超过了其他神”可知,商代已有嫡庶之分,祖先崇拜日益重要,即商代出现了宗法制的雏形,故选A项;商代重鬼神,迷信色彩浓厚,排除B项;夏代就已经开始出现王位世袭制,排除C项;商代的方国联盟比较松散,有的方国还时常与商处于交战状态,政治联系并不密切,排除D项。答案:A2解析:由材料“首先考虑的是嫡出”“在坚持立嫡原则的同时”可知,周代
21、在王位和诸侯国国君继承时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结合所学可知,宗法制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维系了政权继承的稳定性,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宗法制而非礼乐制,排除A项;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排除B项;周代实行的是贵族政治而非官僚政治,排除C项。答案:D3解析: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是神权和王权相结合,从表中可以看出史官职权逐渐跟神无关,故选C项;材料中商朝史官“负责天神与统治者之间的沟通”,说明史官能干预商王活动,排除A项;商朝史官负责神与人的沟通,不能说明受制于君主的命令,排除B项;西周的史官从表中可以看出参与国家管理的更多,尤其是内外史,排除D项。答案:C4解析
22、:材料中的记载体现了西周宗法制的内容,由所学宗法制的知识可知,该制度旨在利用宗族关系来维护政治认同从而维护统治,故选D项;材料论述的是王权和宗族关系紧密结合,并未提到神权,排除A项;材料主要论述的是宗法制而非分封制,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只是提到在进行宗法祭祀活动时,异姓和同姓有区别,并不能说明异姓诸侯受到歧视,C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答案:D5解析:由“利用祭天的手段来辅佐君王统治”可知,西周政治制度具有一定的神权色彩,设立“明堂”的意义在于为王权寻找合法来源,故选A项,排除C项;“皇权”说法欠妥,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西周政治制度的神权色彩,与周天子大宗地位无关,排除D项。答案: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2024 高考 历史 统考 一轮 复习 课题 神权 政治 一体 西周 政治制度 学案含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636153.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