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化学真题含解析.docx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化学真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化学真题含解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2分)菏泽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A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B节日庆典大量燃放烟花爆竹C城市公交车使用新能源D洒水车向空气中喷洒水雾防治扬尘2(2分)下列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A衣料制成成衣B铅笔写字C活性炭吸附异味D绿叶变黄3(2分)麻黄是中医治疗咳嗽的经典方剂“麻黄汤”中的一味中药,下列关于其有效成分之一麻黄碱(C10H15NO)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四种元素组成B由27个原子构成C氮、氧元素质量比为1:1D含有NO分子4(2分)某化学兴趣小
2、组按如图操作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溶解B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C项实验操作均正确D实验操作顺序为5(2分)碲化镉薄膜电池是一种重要的太阳能电池,其材料之一镉(Cd)的制备是在铜镉渣(主要含有Cd、Zn、Cu、Fe单质)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出铜渣,然后对滤液进行除铁净化,再加入锌粉置换出镉,下列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AZnCuCdBZnCdCuCCuZnCdDCdZnCu6(2分)模型建构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的阳离子符号是H+B属于同
3、种元素C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D形成的单质化学性质不稳定7(2分)“天宫”中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是宇航员生活的重要保障。如图是资源再利用中的一个微观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变化C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的转化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2CH4+H2O8(2分)木块在硝酸钾溶液中排开液体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KNO3溶液的密度保持不变B实验过程中溶液均为饱和溶液C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25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9(2分)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O2将带火星的
4、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B测稀硫酸的pH取一片pH试纸,用镊子夹持蘸取溶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C分离KCl和MnO2固体混合物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D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AABBCCDD10(2分)通过一年的学习,你认为下列学习化学的思路和方法不正确的是()A从化合与分解的角度认识水的组成B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学习酸碱盐的性质C从物质的存在、性质、用途及制备的角度学习氧气D从气体体积变化的角度来判定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发生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30分)11(4分)小明在周末做了一份营养午餐:清蒸鱼、红烧肉、米饭,从营养素的角度
5、你认为缺少 (填“蛋白质”“维生素”或“糖类”)。炒菜后小明将铁锅刷净并用微火烤干放置,目的是 ,微火烤干比自然晾干水痕消失的快,说明水分子的运动快慢与 有关。餐后洗刷碗筷用到了钢丝球,海绵洁布,丝瓜瓤,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序号)。12(6分)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母体,人类智慧与黄土大地孕育的农耕文明是黄河文明长盛不衰的根基。请完成下列有关问题。(1)黄河流域出土的阳燧(铜制的凹面镜)见证了黄河文化的悠久历史,使用时将凹面镜对着阳光,把艾绒放于焦点部位引火。铜可以被敲打成铜镜,是利用了金属物理性质中的 ,用艾绒而不用其它木材取火是因为 (从燃烧条件作答)。(2)黄河流域出土的铁犁标明
6、冶铁技术的成熟,古法炼铁是用木炭和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高温下反应,写出此过程中有铁生成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3)黄河水滴灌技术让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黄河水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过滤前先让黄河水经过沉淀池的目的是 ,泥沙粒径大于0.06mm的颗粒含量越高,滴头越易堵塞,结合如表相关数据你认为砂石过滤器中滤料直径应选 mm。砂石过滤器中滤料直径mm0.06mm颗粒去除率1.702.3551.5%1.001.7061.1%13(4分)我国制碱先驱侯德榜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某企业把海水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与侯氏制碱法结合,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请根据图示完成下列问
7、题。(1)中用石灰乳而不选用氢氧化钠的原因是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在溶液中温度高于35,NH4HCO3会有分解。吸氨碳化塔内发生的反应:NH3+H2O+CO2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请结合如图分析反应能进行的原因 。实际生产时,吸氨碳化塔内温度通常控制在不低于30,不高于35,理由是 。14(6分)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仪器装置,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问题。(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 (填装置序号),化学方程式为 。把盛有燃着的硫的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观察到的现象是 。(2)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一瓶
8、纯净干燥的氢气,可选装置的连接顺序(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是 (填接口序号)。(3)潜艇和空间站可用氧烛作为应急氧源,氧烛是一种便携式供氧设备(如图)。紧急情况使用时发生如下两个过程:按下火帽点燃内部金属粉末,放出大量的热。放出的热促使产氧药块中的氯酸钠(NaClO3)持续分解,放出氧气。过程的作用与以上装置中 (填仪器名称)的作用相似。一枚某型号氧烛中约含氯酸钠10.65kg,完全反应后氯酸钠中氧元素全部转化为氧气,理论上可生成 kg氧气。15(6分)石头纸是一种低碳经济的绿色产品。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首次使用了石头纸制作的便笺和文件袋,但石头纸至今没有被广泛推广使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其原
9、因进行了探究。任务一:石头纸成分及性质初探究。【实验初探】操作现象1.如图,取一片石头纸用砂纸打磨后,撕成碎片放入试管中,加入10%稀盐酸5mL 试管内石头纸表面有细密气泡冒出,烧杯中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2.用坩埚钳夹持石头纸,点燃石头纸燃烧,灰烬为白色固体3.利用与操作1相同装置,取操作2中白色灰烬少许于试管中,加入10%稀盐酸5mL试管内固体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解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甲同学根据上述三步操作得出结论:石头纸成分中含有可燃的物质和碳酸钙,乙同学认为不严密,理由是 。任务二:石头纸燃烧后灰烬成分再探究【查阅资料】石头纸的
10、成分是碳酸钙、聚乙烯高分子化合物及少许胶合剂。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灰烬的成分,提出了以下猜想。【提出猜想】猜想CaCO3;猜想 ;猜想CaCO3和CaO。【实验再探】操作现象结论取少量灰烬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一定含有CaCO3一定含有CaO【得出结论】猜想正确。任务三:了解石头纸的制作方法和性能【查阅资料】在上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家就已经研制出了石头纸,它是以石头为原料,研磨成纳米级的石头粉,以高分子聚合物为辅料,经特殊工艺处理后,挤出、吹塑而成。正常石头纸的寿命在2030年左右,在阳光的直射下不足六个月就被粉化。当石头纸被大量使用时,回收利用需要特殊设备。【归纳总结】你认为石
11、头纸没有被广泛推广使用的原因是 (答出一点即可)。16(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实验装置(图1)对中和反应再探究,在烧杯中加入100g未知浓度的稀硫酸,向其中滴加4%的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数据经处理后绘制出图像(图2)。请分析图像完成下列问题。(1)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计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2分)菏泽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A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B节日庆典大
12、量燃放烟花爆竹C城市公交车使用新能源D洒水车向空气中喷洒水雾防治扬尘【分析】根据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进行分析。【解答】解:A、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有利于保护环境,故A正确;B、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烟尘,污染环境,故B错误;C、城市公交车使用新能源,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C正确。D、用洒水车喷水除尘,可减少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故D正确;故选:B。【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2(2分)下列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A衣料制成成衣B铅笔写字C活性炭吸附异味D绿叶变黄【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
13、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衣料制成成衣,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铅笔写字,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活性炭吸附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C错误;D.绿叶变黄,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有化学变化发生,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2分)麻黄是中医治疗咳嗽的
14、经典方剂“麻黄汤”中的一味中药,下列关于其有效成分之一麻黄碱(C10H15NO)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四种元素组成B由27个原子构成C氮、氧元素质量比为1:1D含有NO分子【分析】A、根据麻黄碱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麻黄碱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麻黄碱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麻黄碱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麻黄碱是由麻黄碱分子构成的,1个麻黄碱分子由27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C、氮、氧元素质量比为14:167:8,故选项说法错误。D、麻黄碱是由
15、麻黄碱分子构成的,不含NO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操作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溶解B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C项实验操作均正确D实验操作顺序为【分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要计算出溶质的质量,所需水的质量和体积,然后把溶质转移到烧杯中,加水溶解,玻璃棒不断搅拌,得到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据此分析。【解答】解: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固体的溶解,故正确;B.读数时应该平视,视线与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操作
16、正确,故正确;C.第二步操作中,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称量物放左盘,砝码放右盘,图示操作错误,故错误;D.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实验操作顺序为,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等相关知识,掌握溶液配制的原理及实验操作步骤是解答的关键。5(2分)碲化镉薄膜电池是一种重要的太阳能电池,其材料之一镉(Cd)的制备是在铜镉渣(主要含有Cd、Zn、Cu、Fe单质)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出铜渣,然后对滤液进行除铁净化,再加入锌粉置换出镉,下列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AZnCuCdBZnCdCuCCuZnCdD
17、CdZnCu【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在铜镉渣(主要含有Cd、Zn、Cu、Fe单质)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出铜渣,说明Cd、Zn、Fe均能与稀硫酸反应,Cu不与稀硫酸反应,说明Cd、Zn、Fe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Cu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即Cd、Zn、FeHCu。再加入锌粉置换出镉,说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镉强,即ZnCd。则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CdCu。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
18、答此类题的关键。6(2分)模型建构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的阳离子符号是H+B属于同种元素C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D形成的单质化学性质不稳定【分析】A、根据原子的构成分析;B、根据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分析;C、根据的原子构成分析;D、根据的最外层电子数分析。【解答】解:A、的质子数和电子数是1,属于氢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氢离子,符号为H+,故A说法正确;B、的质子数是1,的质子数是2,的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元素,故B说法不正确;C、的质子数是1,核外有1个电子,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故C说法不正确;D、的最外层也
19、是第一层有2个电子,属于稳定结构,形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稳定,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7(2分)“天宫”中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是宇航员生活的重要保障。如图是资源再利用中的一个微观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变化C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的转化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2CH4+H2O【分析】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各选项内容分析解答。【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氢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水,化
20、学方程式为4H2+CO2CH4+2H2O。A、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因此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说法错误;B、该反应的反应物中的氢气是一种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而生成物均为化合物,因此反应过程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说法错误;C、反应物中的二氧化碳是一种无机物,生成物中的甲烷是一种有机物,因此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的转化,说法正确;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2+CO2CH4+2H2O,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难度不大。8(2分)木块在硝酸钾溶液中排开液体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A实验过程中KNO3溶液的密度保持不变B实验过程中溶液均为饱和溶液C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25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分析】A、根据实验过程中溶质质量增加,溶剂质量不变,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实验过程中温度升高,等质量的溶剂中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增加,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实验过程中溶剂质量不变,35时溶质的质量最多,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实验过程中溶质质量增加,溶剂质量不变,实验过程中KNO3溶液的密度增大,故选项说法错误。B、实验
22、过程中35时的溶液可能是恰好饱和的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C、实验过程中温度升高,等质量的溶剂中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增加,则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选项说法正确。D、实验过程中溶剂质量不变,35时溶质的质量最多,则35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实验过程中溶液组成的变化、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2分)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B测稀硫酸的pH取一片pH试纸,用镊子夹持蘸取溶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C分离KCl和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山东省 菏泽市 中考 化学 真题含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