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2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ppt
《(12)--5.2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5.2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ppt(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一)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结构体系选择抗震等级结构布置楼盖长宽比结构最大高度结构高宽比抗震等级确定抗震等级划分其他要求平面布置竖向布置楼梯间布置基础布置非承重墙防震缝结构体系的选择主要结构体系 框架筒体结构 筒中筒结构 板柱框架结构 板柱抗震墙结构 框架结构体系 抗震墙(剪力墙)结构体系 框架抗震墙结构体系 框支抗震墙结构不同结构体系房屋的适用最大高度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A级 B级 安全 经济 结构类型 抗震设防烈度结构体系的选择结构类型烈度678(0.2g)8(0.3g)9框架6050403524框架-抗震墙1301201008050抗震墙140
2、1201008060部分框支抗震墙1201008050不应采用筒体1501301009070701801501201008080板柱-抗震墙80705540不应采用不同结构体系房屋的适用最大高度1结构体系的选择高层建筑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比2结构体系非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8度9度框架、板柱-剪力墙5432框架-剪力墙5543抗震墙6654筒中筒、框架-核心筒6654高规:结构高度H和宽度B的比值不宜超过表中限值(A级)。超过A级限值成为B级,B级也有相应限值。结构体系的选择抗震墙之间楼盖的长宽比3 抗震规范:抗震墙之间无大洞口的楼、屋盖的长宽比,不宜超过规定;超过时,应计入楼盖平面内变
3、形的影响。楼、屋盖在其平面内的刚度应足够大,以使水平地震作用通过楼、屋盖平面进行分配和传递。抗震墙之间楼盖的长宽比不宜过大。结构体系的选择楼、屋盖类型设防烈度6789框架-抗震墙结构现浇或叠合楼、屋盖4432装配整体式楼、屋盖332不宜采用板柱-抗震墙结构的现浇楼、屋盖332框支层的现浇楼、屋盖2.52.52抗震墙之间楼盖的长高宽比3结构体系的选择抗震等级抗震等级的确定1 地震作用越大,抗震要求越高 烈度、场地 房屋越高,地震反应越大,抗震要求越高 抗震能力取决于主要抗侧力构件的性能 结构类型设防类别结构类型烈度房屋高度丙类建筑抗震等级的划分结构类型设防烈度6789框架结构高度24 24242
4、4242424框架四三三二二一一大跨度框架三二一一框架-抗震墙结构高度(m)60 60 24 2560 60 24 2560 60 242550框架四三四三二三二一二一抗震墙三三二二一一抗震等级的划分2抗震等级 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底层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抗震等级确定的其他要求3 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其框架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抗震墙的抗震等级可与其框架的抗震等级相同。底层指计算嵌固端所在的层。抗震等级 裙房与主楼相连裙房除应按裙房本身确定抗震等级外,相关范围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板对应的相邻上下各一
5、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抗震等级确定的其他要求3抗震等级 裙房与主楼分离应按裙房本身确定抗震等级抗震等级确定的其他要求3抗震等级 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地下一层以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逐层降低一级,但不应低于四级。抗震等级确定的其他要求3抗震等级抗震等级确定的其他要求3 地下室中无上部结构的部分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当甲、乙类建筑按规定提高一度确定其抗震等级而房屋的高度超过表中相应规定的上界时应采取比一级更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抗震等级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二)结构平面形状简单、规则,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均匀。不应采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2 5.2 抗震 设计 基本要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