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案例供配电技术.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1.16)--案例供配电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6)--案例供配电技术.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案例15: 某110kV变电站采用全户内布置,站内设二台主变压器,110kV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变电站内仅设一座综合建筑物;建筑物长54米,宽20米,高18米,全站围墙长73米,宽40米,变电站平面布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假定该变电站所在地区年平均雷暴日为87.6d/a,变电站综合楼的年预计雷击次数为下列哪一项?(A)0.319次/a (B)0.271次/a (C)0.239次/a (D)0.174次/a答案:【D】解答过程: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附录A式(A.0.2),式(A.0.3-2),式(A.0.1)。Ng=0.1Td=0.187.6=8.76A
2、e = LW + 2(L + W)H(200 - H) + H(200-H)10-6=5420+2(54+20) 18(200-18)+18(200-18) 10-6=0.019837N=kNgAe=18.760.019837=0.174【点评】本题系数k取了1,考虑到题目虽然说了只有一座建筑物,但没有说位于旷野孤立的建筑物。且变电站为全户内布置,应为城区变电站。需要注意的是建筑物高度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公式。2该变电站综合楼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设两支等高的避雷针进行防雷保护,避雷针针尖距地面最小距离应为下列哪项数值?(避雷针位置如上图所示,要求按滚球法计算,数值计算按四舍五入取小数点后一位)(
3、A)50m (B)52m (C)54m (D)56m答案:【B】解答过程: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附录D。参考附图D.0.2侧视图,确定AOB轴线的保护范围中AB之间最低点高度,即俯视图中0点高度,设该点高度为h,以h为假想避雷针,按单支避雷针方式计算,设hhr60。由式(D.0.1-1):rxh(2hr-h)-hx(2hr-hx)代入数值:10h(260-h)-18(260-18)整理得:h2-120h27930,解得:h31.6m再由式(D.0.2-2):hxhr-(hr-h)2+(542)2,(x=0)代入数值:31.660-(60-h)2+(542)2,解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6 案例 配电 技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