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植物学及实验教学大纲.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植物学及实验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植物学及实验教学大纲.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植物学及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本课程从植物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发育、系统发育、植物类群和物种多样性等各个层次了解植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及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的进化规律,并对植物科学各个研究方向的近代研究进展作简要介绍,系统地讲授植物界和植物科学的全貌。内容有植物细胞和组织、营养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生殖器管的结构和发育、植物类群和系统分类、植物界的发展和演化规律等。教学目的:现代生物学对生命现象的探索已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但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必须对生命现象的各个层次全面的认识,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本质。本课程从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物种多样性等各个层次了解植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结构与功
2、能的统一性及其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遗传、变异、进化的规律。植物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科学的基础,是学术创新思路的源泉,是后续课程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的主干基础课程。教学中预期达到以下目标:1建立植物结构与功能统一性概念,对现代植物学科的新进展,新成就有基本了解。2建立植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遗传、变异、进化规律的概念。3现代植物学研究的新思路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教学方法:系统讲授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突出重点、难点,内容力求新颖;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课堂讲授90%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实验课用电视显微镜配合多媒体教学演示;增加综合实验和学生自选设计的实验,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配
3、合野外植物多样性教学实习。教材及参考书:教材:植物生物学,周云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第一版(面向21世纪教材)参 考 书:1普通生物学 陈阅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第一版2植物学(上、下册)陆时万、吴国芳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第一版3植物生理学,潘瑞炽、董愚得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第四版4植物生物学,杨世杰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第一版(面向21世纪教材)5植物生物学,杨继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一版6植物系统学,张景钺、梁家骥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第一版 7植物界的发展和演化,李星学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1981,第一版8B
4、old H. C., C. J. Alexopoulos, T. Delevoryas. Morphology of Plants and Fungi.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Publishers. 1980.9Ravan P. H., R. F. Everand, Eichh S.E. Biology of Plants. Worth Publishers, Inc, 1992.10. Foster. A. S. and E. M. Gifford. Jr. ,Comparative morphology of vascular plants, Second Ed
5、ition. W. H. Freeman and Compang, 1974.考核方式:1课堂讲授基本概念和理论期末考试(60%闭卷)2实验课内容期末考试(15%闭卷)3实验课独立操作、实验报告(15%),缺课一次扣5分,缺课3次不能参加考试。4每人至少选1-2项自选实验,写出实验报告,根据实验难易程度、结果和实验报告评分,满分10分。绪论(2学时)1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2植物的产生和发展生物分界。林奈的二界系统、海克尔的三界系统、魏泰克的四界、五界系统、其它分界系统。3植物化石与地质年代。4植物科学发展简史和当代植物科学发展趋势。5植物生物学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第一章 植物细胞和组织(8学时)
6、讲授内容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和特点,植物组织类型和细胞结构特征。侧重讲授细胞壁、液泡和质体等植物细胞特有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降解纤维素和木质素产物的利用和研究进展,植物细胞生长发育与分化研究进展,细胞全能性,植物细胞分裂方向和细胞的编程性死亡等现代研究进展,植物细胞结构和代谢类型在各个层次上的进化规律及研究进展。一、细胞的化学组成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学时)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乙醛酸循环体、过氧化物酶体、溶酶体、微管、微丝、中心体、细胞骨架、液泡、线粒体、质体。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线位体的结构与功能,光
7、合器官的结构和类型。三、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1学时)细胞周期、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植物细胞的生长发育与分化、细胞的全能性。四、植物组织(4学时)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成熟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薄壁组织。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研究进展。思考与讨论题:1植物细胞特有结构和功能。2原核细胞、间核细胞、真核细胞、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特征。3细胞分裂方式和特点。4植物多样性在植物进化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实验内容植物生物学实验室一般操作和常用药品基础实验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植物生活细胞的基本结构实验二、植物细胞内质体和液泡的观察实验三、植物细胞内储藏物质和
8、细胞壁结构成分的观察鉴定实验四、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基本组织、保护组织实验五、植物的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分泌组织第二章 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8学时)讲授内容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掌握根、茎、叶形态和结构特征与功能的统一性。侧重讲授根内皮层凯氏带对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选择作用,维管形成层的活动,木材三切面,叶的生态类型对环境的适应性,蒸腾作用和气孔运动机理,营养器官形态和结构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对功能的适应性及起源进化途径。一、种子萌发和营养器官的发生(1学时)种子的结构和类型、种子萌发类型和幼苗形成。二、根的结构和功能(2学时)1根的形态结构根系、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9、、根瘤和菌根、根的变态。2根的生理功能三、茎的形态、结构和功能(2学时) 1茎的形态、生活型、生长型、分枝、芽的类型。 2茎的结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裸子植物、木本植物、形成层的季节性活动、木材三切面、木质部管状分子分化中的细胞编程性死亡。 3茎的生理功能四、叶的形态、结构和功能(2学时) 1叶的形态与结构叶形、叶尖、叶缘、叶裂、单叶、复叶、叶序、叶镶嵌、双子叶植物中生叶、旱生叶、水生叶、阳生叶、阴生叶、裸子植物针形叶、单子叶植物叶、C3和C4植物叶、落叶和离层、落叶的生理意义、叶的变态。 2叶的生理功能蒸腾作用和气孔运动、光合作用。五、营养器官内部
10、结构的联系、叶迹、叶隙(1学时)思考与讨论题: 1根茎初生结构特征。 2叶的生态类型对环境的适应性。 3C3和C4植物叶的结构与光合作用效率的关系。 4营养器官的系统发生和演化。5根、茎、叶、营养器官的起源和演化。实验内容实验六、植物的根: 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实验七、植物的茎: 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实验八、植物的叶: 中生叶、旱生叶和水生叶综合实验:实验九 植物形态解剖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徒手切片法、石蜡制片法第三章 植物的繁殖(8学时)讲授内容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掌握花的基本结构、雄蕊和雌蕊的发育,双受精的生物学意义,胚、胚乳、种子和果实的发育和形成,果实的种类和结构特征。侧重讲授植物生殖和生
11、活史类型及起源和演化过程,雌、雄配子体的结构特征及演化,双受精的生物学意义,自花传粉、异花传粉、自交不亲和在植物进化过程中的生物学意义,花各部分演化趋向及花器官发育的近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一、繁殖的类型(1学时)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生活史与世代交替。二、花的基本结构与组成(1学时)花柄、花托、花被、雄蕊群、雌蕊群、花部数目、排列、对称性、子房位置、花序、无限花序、有限花序。三、雄蕊的结构与雄配子形成(1.5学时)花药的发育、小孢子、雄配子体、花粉管、雄配子。四、雌蕊的结构与雌配子形成(1.5学时)胚珠、胚囊(雌配子体)、单孢型胚囊、四孢型胚囊。五、传粉与受精(1学时)传粉方式与媒介
12、、受精的选择作用、双受精。六、种子和果实的形成(2学时)胚和胚乳的发育、种子的结构。果实的结构和类型、种子和果实的传播。被子植物的生活史、花器官发育研究进展。思考与讨论题: 1花部结构和形态的演化趋向。 2胚囊的发育类型和结构。 3雌配子体,雄配子体的结构和演化趋向。 4植物如何适应异花传粉。 5果实的结构、类型和演化趋向。6花器官发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实验内容:实验十、植物的繁殖: 雄蕊、雌蕊、胚和胚乳的发育第四章 植物多样性和植物的分类和命名(2学时)重点和难点:要求同学掌握植物多样性概念,植物分类和命名的原则,植物命名法规的基本内容,植物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维管植物等各类群的基本概
13、念。一、植物多样性的定义、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二、植物的分类、人为分类、自然分类、分类的基本单位和阶层系统三、植物命名法、命名法规四、植物界的类群思考与讨论题: 1模式标本对植物命名的利与弊 2植物多样性的含义。 第五章 原核生物Prokaryotic organism(2学时)讲授内容重点和难点:要求同学掌握原核生物独立成界的基本理论,侧重讲授蓝藻门的主要特征,代表植物的形态特征,蓝藻门的经济价值和演化地位。一、细菌门Bacteriophyta1细菌的特征。2细菌的形态和构造。3细菌的繁殖。4细菌在自然界的作用和经济意义。5细菌的起源和演化。二、蓝藻门Cyanophyta1
14、蓝藻主要特征、细胞结构、异形胞、繁殖、生境和分布。2蓝藻的分类和代表种。 色球藻属 Chroococcus 颤藻属Oscillatoria 念珠藻属 Nostoc 3蓝藻的经济价值 4蓝藻的分布及水华 5蓝藻的起源及演化三、原绿藻门Prochlorophyta原绿藻的发现及演化意义思考与讨论题:原核生物的基本特征及起源和演化。第六章 真核藻类 Eukaryotic Algae (4学时)讲授内容重点和难点:要求同学掌握真核藻类分门的主要依据,各门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代表植物的生活史及经济利用价值,测重讲授绿藻门植物的多样性,生活史类型及作为进化主干的演化地位。介绍藻类植物现代研究成果和进展。一
15、、真核藻类概述 1藻类主要特征。 2藻类的主要门类及分门依据。二、绿藻门 Chlorophyta 1主要特征。 2代表种类及生活史。 (1)衣藻属 Chlamydomonas (2) 团藻属 Volvox (2)丝藻属 Ulothrix (4)水绵属 Spirogyra (5)松藻属 Codium (6)石莼属Ulva (7)轮藻属 Chara 3绿藻门在植物界的演化地位及其经济价值。三、甲藻门Pyrrophyta 1主要特征。 2代表种数生活史。(1)角藻属Ceratium 3甲藻门的分布及赤潮。 4甲藻门演化地位及经济价值。四、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1主要特征。 2代表种及
16、生活史。 (1)羽纹藻属Pinnularia (2)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 3硅藻门在植物界的演化地位及经济价值。五、红藻门 Rhodophyta 1主要特征。 2代表种类及生活史。 (1)紫菜属Porphyra。 3红藻门在植物界的演化地位及其经济价值。六、褐藻门Phaeophyta 1主要特征。 2代表种类及生活史。 (1)海带属Laminaria 3褐藻门在植物界的演化地位及其经济价值。七、真核藻类在水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及经济价值 1初级生产者。 2赤潮和水华。 3水质监测和水质净化。 4经济价值、食用、药用、工业原料。思考与讨论题: 1藻类植物各个层次的多样性对植物进化的作用
17、 。 2生殖方式和生活史类型的多样性对适应环境的意义。 3藻类各门的系统演化地位。4藻类植物的经济价值和研究进展。综合实验:实验十一 湖泊藻类植物观察第七章 菌物界(粘菌、真菌和地衣)(4学时)讲授内容重点难点:要求同学掌握真菌各类群的基本特征,代表植物的生活史类型及把真菌另列为一界的基本理论依据。侧重讲授真菌的一些基本概念,孢子的性质和功能,真菌门的演化地位和演化趋向,对真菌的经济价值和应用研究进展作重点介绍。一、粘菌门Myxomycota粘菌门的特征及其演化地位。二、真菌门Eumycota 1真菌门的主要特征。 2真菌门的分类及类群。 (1)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 水霉属
18、Saprolegnia的生活史(2)接合菌亚门Zygomycotina 根霉属Rhizopus的生活史(3)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 火丝菌 Pyronema confluens的生活史 酵母菌属Saccharomyces 青霉属Penicillium 虫草属Cordyceps 马鞍菌属Helvella 羊肚菌属Morchella (4)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 担子菌的细胞分裂 伞菌目Agaricales结构特征、生活史 灵芝属Ganoderma 木耳属Auricularia 马勃属Lycoperdon 猴头属Hericium 柄锈菌属Puccinia 黑粉菌属Us
19、tilago(5)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 三、真菌的起源及演化地位四、真菌的经济利用及与人类的关系五、地衣门Lichenes 1主要特征菌藻共生的复合原植体植物。 2地衣形态壳状地衣Crustose 叶状地衣Foliose 枝状地衣Fruticose 3地衣体的结构、同层地衣、异层地衣。 4地衣的繁殖。 5地衣的经济利用和在自然界的作用。思考与讨论题: 1真菌的孢子类型及功能。 2举例说明真菌对人类的重要经济价值。 3真菌与藻类比较有哪此形态结构特征属于平行进化。 4真菌适应环境的生殖对策。 5子囊菌和担子菌生殖方式和生活史的异同。6地衣的主要特征和繁殖方式。实验内容:实验十
20、二 菌类和地衣植物: 鞭毛菌、接合菌、子囊菌、担子菌、地衣第八章 苔藓植物门Bryophyta (2学时)讲授内容重点和难点:要求同学掌握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常见代表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活史。测重讲授苔藓植物作为植物界系统演化盲枝的理论依据。一、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配子体、孢子体、生殖器官、生活史、分布与生境二、苔藓植物分类及代表植物 1苔纲Hepaticae 地钱Marchantia polymrpha 的生活史。 2藓纲Musci 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 的生活史。 3角苔纲Anthocerotopsida 角苔属Anthoceros 三、苔藓植物在植物界的演化地
21、位及其在自然界的生态学意义四、苔藓植物的经济利用思考与讨论题:苔藓植物是植物界一个独特类群,独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实验内容:实验十三 苔藓植物: 苔纲和藓纲第九章 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3学时)讲授内容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掌握蕨类植物的基本特征,代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史,经济价值。侧重讲授蕨类植物起源、发展、繁盛和绝灭的地质历史年代及基本原理,已绝灭古代蕨类代表植物的形态特征,中柱和营养器官的起源和演化,作为植物界进化主干的蕨类植物繁盛和衰落的内部因素和环境因素。一、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孢子体、配子体、生殖器官、生活史二、中柱的类型及演化三、叶的起源、突出学说和顶技学说四、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学 实验教学 大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