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比的应用》示范课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比的应用》示范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比的应用》示范课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单元 比第3课时 比的应用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的内容。“比的应用”实际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按比分配”知识,在小学数学中,“比的应用”主要有两个内容,即“比例尺”和“按比分配”,比例尺属于六年级下册内容,“按比分配”是学习下册内容的一个重要知识基础。所谓“按比分配”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旧知识“平均分”问题的一个发展。我们习惯把按“1: 1”分,称为平均分;把按“X:Y”这种称为按比分配。显然,“平均分”是按比分配的一种特殊情况。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把比的前项、后项看作分得的份数,先求出每一份,即把此问题转化为整数的“归一问题”来
2、解决;二是求出前项、后项分别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即把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乘法解答。教材介绍了这两种方法,而且一般以第二种方法为主,因为学生理解了比和分数的关系,并会利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对这种方法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也有利于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本例让学生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这一类问题与“和倍问题”实质相同。教材创设了一个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配制清洁剂稀释液的问题情境,便于学生理解。教学目标:1. 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分配的问题。2.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
3、会用不同方法解决按比分配问题。教学难点: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和这类问题的特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创设情境六(1)班40名同学参加大扫除,其中的同学打扫教室,的同学打扫操场。提问:(1)打扫教室、操场的同学各有多少人?(2)写出打扫教室、操场的人数比。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汇报:(1)打扫教室的同学:40=15(人)打扫操场的同学:40=25(人)(2)15 25=3:5创设班级同学大扫除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复习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和比的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环节二探究新知这是某种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瓶,瓶子上标明的比表示
4、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比。按照这些比,可以配制出不同浓度的稀释液。按1: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1. 阅读与理解提问:(1)题目中的稀释液是按什么进行配制的?(2)500ml代表什么意思?“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按1:4进行配制”又是什么意思?(2) 题目要求的问题的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1)题目中的稀释液是按浓缩液和水的比是1:4进行配制的。(2)500mL是配好后的稀释液的体积,14表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比。(3) 要求的是浓缩液和水各自的体积。创设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配制清洁剂稀释液的问题情境,便于学生理解。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阅读和理解,理清题目中的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比的应用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六年级 上册 第四 单元 课时 应用 示范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