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时《长度单位解决问题》示范课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时《长度单位解决问题》示范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时《长度单位解决问题》示范课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第4课时 长度单位解决问题学情分析: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必须建立在长度估测的基础上。由于学生只认识了“厘米”和“米”,很容易作出非此即彼的简单推断。虽然旗杆、课桌、小鸟、篮球场等在生活中很常见,但学生并不一定都清楚它们的长度,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具备一定的估测能力,运用合适的方法,更进一步帮助学生合理的运用正确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教学目标:1能根据实际物体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2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身边熟悉的物体,进行想象、猜测、对比、推想等,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3感受长度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感受数学的应用
2、价值。教学重点:建立长度观念,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利用厘米与米的长度表象,进行合理的推测,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和推理能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创设情境同桌一起用手比划出1厘米、5厘米、1米各有多长。同桌一起互相比划长度。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长度的概念,复习长度单位的知识,也为后面估测物体的长度作铺垫。播放图片:长颈鹿与小羊比本领的图片。全班同学一起观看长颈鹿与小羊比本领的图片。师:在长颈鹿和小羊比本领时,为什么长颈鹿赢了?生:因为长颈鹿长得高。环节二探究新知1. 、估测物体长度注:此图片是微课缩略图,教师可以提前推给学生提前预习,学生也可
3、以课后复习。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微课“【知识点解析】解决问题(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mp4”采用猜身高的活动展开教学,为今天的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让学生开始建立估测意识。活动:猜一猜老师的身高是160( )。A 厘米 B 米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说自己的想法。预设1: 老师的身高是160厘米。因为1米=100厘米,所以老师应该比1米高一些,不足2米。预设2:老师的身高是160米。课件出示天安门升国旗仪式图片。提出问题:在前面小朋友们都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交流。预设1:用手在学生尺上比划1厘米、1拃的长,推断出旗杆的高度不是13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度单位解决问题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年级 上册 第一 单元 课时 长度 单位 解决问题 示范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