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时《角的度量》示范课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时《角的度量》示范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时《角的度量》示范课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第3课时 角的度量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的第三课时内容,学生在本单元已经认识了线段、直线和射线,认识了角。度量角是小学阶段重要的操作技能,教材从角的大小比较引入内容。如果要精确判断两个角相差多少,就得进行精确测量,于是引出测量标准(也就是单位)和测量工具(量角器),帮助学生理解量角器的构成要素,为学生掌握用量角器的方法提供帮助,同时通过测量角的度数,进一步理解大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的道理。教学目标:1. 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数单位“度”,会运用量角器正确地对角的大小进行度量。2. 进一步认识角的大小,初步形成角的大小的空间观念。3. 通过操作活动,
2、提升观察能力,初步养成有序的操作习惯。教学重点: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教学难点:能区分量角器的内外圈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创设情境课件出示2个角提问:下面两个角哪个大?课件演示重叠,比出大小。追问:大多少?小结:要知道大多少就得准确测量。而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应该用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来量。回答问题:2大回答:要用到量角器量一量,才知道大多少。让学生感受比较角的大小可以是直观观察,重叠观察,还可以测量知道。从而顺利引出量角器。环节二探究新知1.认识角的计量单位请自己读40页内容,并思考什么是角的度量单位。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
3、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回答:角的计量单位是“度”, 用符号“ ”表示。2.认识量角器 课件出示量角器,学生拿出量角器学具。根据角的计量单位的由来,人们制作了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把半圆分成180等份, 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 记作1。提问:你了解量角器吗?先学生说一说,然后教师介绍,学生完整认识。中心点、0刻度线、外圈刻度、内圈刻度、刻度线。提问:量角器的中心点与每相邻两条刻度线组成的角都是多少度?这就是一个1的角。学生观察学具量角器,认识量角器的构造。回答:有中心点、有0刻度线.并找一找。回答:是1。学生对量角器并不是全然不知,可以以学定教,让学生说一说,在
4、学生说得过程中完善认知。3.在量角器上找指定度数的角提问:想一想怎么在量角器上找出60角?追问:还有其他方法吗?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师:试着找出120角。生:以量角的中心点为角的顶点,一条边在内圈0刻度线上,另一边在内圈的60刻度线上,这个角就是60角。生:以量角的中心点为角的顶点,一条边在外圈0刻度线上,另一边在外圈的60刻度线上,这个角就是60角。生:同一度数的角既可以在内圈刻度中找到,又可以在外圈刻度中找到,只是角的开口方向不同。学生找120角并回答。4.用量角器量角(1)初步掌握量角方法提问:你知道如何使用手中的量角器,量一个角吗?(课前学生拿到了一张白纸,上面已经画好了一个3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角的度量 人教版 小学 数学四 年级 上册 第三 单元 课时 度量 示范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