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自然灾害》第1课时示范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docx
《《应对自然灾害》第1课时示范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对自然灾害》第1课时示范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应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成因、种类、分布,并了解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2.能够避免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的行为,能够正确防灾避险。3.具备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成因、种类、分布,并了解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难点:有防灾避险和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四、相关资源图片资源:活动设计等图片 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图片导入:地震仪导入:根据史书记载,古人将地震称作地动,而地震的后果都是“有声如雷”“坏人庐舍”“地裂涌出水”“山谷禽兽惊走”“屋瓦皆堕”等等。这是古人发明的测量地震的仪器
2、,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出示任务:这是古代人智慧的发明,你知道叫什么名字吗?反馈指导: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教师总结:图中所示的仪器为地动仪,是张衡在1800多年前发明的,但它不是用来预测地震的,而是用来监测地震的,这个地震仪名字叫候风地动仪。当时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交通十分不便,一个地方发生的自然灾害等事情,要报到中央政府需要很长时间,特别是边远地区更是如此。所以,张衡当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他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准确的掌握地震发生在国家的哪一个方位。历史上,就曾经记载过张衡的地动仪西边的一颗铜珠掉下来,几天以后,有陕西的地方政府报告说当地发生了地震,由此也证明地动仪的科学性。因此,
3、古人发明的这个地震仪,其实是用来监测地震发生情况的,而不是作为预测地震的一种手段。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普及地震及地动仪知识,为本文的主题做铺垫。一、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活动一:读图分析,增长自然灾害知识导入: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它不仅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还有巨大的经济损失。而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出示任务1:这是一张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图,从图中,你有什么发现?反馈指导: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总结:从这幅图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四个结论:(1)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2)对我国影响最广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对自然灾害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应对 自然灾害 课时 示范 教学 设计 部编版 小学 六年级 道德 法治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