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常州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2024届江苏常州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江苏常州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4届江苏常州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 (共2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4 分)以西太湖为原点,无论朝哪个方向出发,都是如画风景。若是有剧组要拍摄陶渊明笔下的桃 花源记意境,径 直在西太湖周边选一个目标前往取景, 多半不会失望而归。西太湖地域湖 光潋滟,水意空 mng 。乡人待客或腼腆 或粗粝, 皆怀善意;犬半卧于村口,tin 淡 看人。我每回游玩, 都 (流连忘返/依依不舍)。(1) 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填在下列横线上。(3 分)径 直 空 mng 腼腆 tin 淡(2) 结合语境,从文末的括
2、号内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1 分)2、阅读下列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窗外飘起了雪花,姗姗来迟的雪密密匝匝, 随风旋转, 飞舞,好一个未若柳絮因风起。一会儿工夫,操场上() 已经看不到鲜红与苍绿, ()有一层白皑皑的积雪。小雪花飘飘悠 悠地落下来, 像轻灵的小鸟轻轻抖动翅膀, 又像洁白无暇的花瓣落下,在米黄色路灯的辉映下,雪花笼上一层淡黄,韵味弥漫,让人陶醉。选出对相关句子的分析正确的一项()(2分)A.画线句先用拟人再用比喻,描绘了雪的到来及其飞舞之姿。B.文段中“姗姗来迟 ” “花瓣落下 ” “韵味弥漫 ”都是主谓短语。C.填入画线句括号处的关联词语应该是“虽然但是 ”。D.画线句中
3、两个分句是递进关系,不能互相调换位置。3、选出对有关名著的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2分)A. 鲁智深, 绰号“花和尚 ”,跟他有关的故事有“大闹五台山 ” “拳打镇关西 ”“大闹桃花村 ”“单打二龙寺 ” “醉打蒋门神 ”等。B. 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吴用等好汉引诱对方上钩,全然不露痕迹,杨志不知有诈,受不住诱惑中了计。C. 唐僧一行来到五庄观,观主元始天尊不在,观里的道童明月、清风用人参果招待,唐僧嫌弃人参果长的像人而不吃。D. 到东关去看五猖会是鲁迅幼时的一件盛事,但这种欢乐却因为被父亲强制背诵鉴略而冲淡,并最终未能成行。4、九年级某班举办“文学沙龙 ”活动,现邀请你
4、参加该活动并完成相关任务。(5 分)(1) “读名著,对对子 ”。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2 分)参考人物:武松、悟空、胡屠户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下联 : (2) “读原著,抢答题 ”。请你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3 分)A 写罢, 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 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A 为何人,选段所叙何事?(2分)此事直接给 A 带来怎样的后果?(1分)5、阅读下列材料,请你改写成一句话新闻,注意语言准确和连贯。(2分)2023 年 10 月 3
5、日,杭州亚运会女子单人 10 米跳台的决赛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打响。冠军的争夺集中在中国选手全红婵、陈芋汐身上,最终全红婵、陈芋汐分别夺得金银牌。在新闻发布会上,陈芋汐说:我们俩一起为国出征,一起争夺这枚金牌,都是非常荣幸和自豪的。全红婵则希望在二人共同训练比赛中不断进步, 争取站上明年巴黎奥运会的领奖台。6、默写。(5分)(1) 行人莫问当年事, 。(许浑咸阳城东楼)(2) , 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3) 小园几许, 。(秦观行香子)(4)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欧阳修醉翁亭记)(5) ,今夕是何年。( 水调歌头)二、 阅读理解(共 40 分)(一) 阅读下面一组古诗文,完成 7
6、-10 题。(共15分)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 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 天与云、 与山、 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 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乙 西湖香市,起于花朝,尽于端午。山东进香普陀者日至,嘉湖进香天竺者日至,至则与湖之人市焉,故曰香市。然进香之人市于三天竺,市于岳王坟,市于湖心亭
7、,市于陆宣公祠,无不市,而独凑集于昭庆寺。昭庆寺两廊故无日不市者,三代八朝之古董,蛮夷闽貊之珍异,皆集焉。至香市,则殿中甬道上下、池左右、山门内外,有屋则摊,无屋则厂,厂外又棚,棚外又摊,节节寸寸。凡胭脂簪珥、 牙尺剪刀, 以至经典木鱼、伢儿嬉具之类,无不集。此时春暖,桃柳明媚,鼓吹清和。岸无留船,寓无留客,肆无留酿。袁石公所谓“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已画出西湖三月。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西湖香市,有删改)【注释】:貊:我国古代称东北方的民族。丙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宋 欧阳修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谁知闲凭阑干处, 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
8、沧洲白鹭飞。【注释】: 玉卮:玉制的饮酒器。阑干:楼阁外的栏杆。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 分)(1) 余拏一小舟 (2)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3)嘉湖进香天竺者日至 (4) 与湖之人市焉(5) 谁知闲凭阑干处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5分)(1)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2) 岸无留船,寓无留客,肆无留酿。9、张岱在湖心亭看雪 中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雪后湖上的景致,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赏析乙文是如何运用白描手法表现西湖香市盛况的?(4分)10、对选文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A. 甲文“一痕 ” “一点 ” “一芥 ” “两三粒 ”几个数量词的使用极其高妙
9、,给人以旷远深沉之感。B. 乙文“三代八朝 ”泛指年代的久远,“蛮夷闽 ”泛指地域的广大,可见当时中国社会的商品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各地区之间的交往已相当密切。C. 乙文引用袁宏道(石公) 之语进一步写出了西湖香市期间熙熙攘攘的人流和喧闹躁动的氛围。D. 丙词末两句动静结合,营造出了西湖耐人寻味的意境,表达出词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也透露出词人的闲适之意。(二) 阅读下文, 完成 11-14 题。(共10分) 脆 米丽宏咯吱咯吱,嘎嘣嘎嘣,咔嚓咔嚓。脆脆的嚼食之声,听起来,很迷人,嚼起来,更迷人。这种由牙齿与耳朵共同完成的脆感,更是令人欲罢不能的口福。脆,是五味之外幽邃深沉的一味。中
10、国美食诉诸听觉的例子多多,如三鲜锅巴焦脆的锅巴盛于盘,上桌时滚烫的菜往上一 倒,发出爆炸的声响,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再如三大炮,炸响铃,也都以声取胜;而一款松鼠黄鱼,甜酸焦脆加上华丽的造型,堪称复合之美。还有一种颇具霸气的小吃,叫做“爆肚 ”。一个“爆 ”响彻云霄,气势非凡。看字面, 以为是油锅“爆 ”,其实是热水“爆 ”,很特殊。闪电般的、急速的,甫下锅、又迅疾捞起的操作,保持了它特有的“脆劲 ”。清人张漱石在梦中缘传奇 中说,北京人听戏,喜欢的只有梆子,罗腔,京腔;梨园若上演昆曲,一众看客便须臾轰然散去。也难怪,慷慨悲歌的北地人,喜的就是那种展截,那种脆。梆子鼓点如马蹄,节奏鲜明,铿锵有力;
11、鼓弦声涛里,有刀来剑挡的武气, 良辰吉日的喜气,赶考京城的文气,除暴安良的硬气。如此种种,正合一个“爽 ”字。现实中,一个人说话之“声息态度 ”,是其头脑和办事能力的具体外化。红楼梦里丫头小红, 口齿伶俐,头脑清楚,面对王熙凤交待的差事,四五门子的事情说得清清楚楚,而且声音爽脆,无一丝拖泥带水:“平姐姐说:我们奶奶问这里奶奶好。原是我们二爷不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约了五奶奶来瞧奶奶呢。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说, 舅奶奶带了信来了, 问奶奶好,还要和这里的姑奶奶寻两丸延年神验万全丹。若有了,奶奶打发人来,只管送在我们奶 奶这里。明儿有人去,就顺路给那边舅奶奶
12、带去的。”这番话如连珠,如爆豆,正显示了思维的流畅与 通达,表达的清通与脆亮。“奶奶奶奶 ”的,把李纨都绕晕了,王熙凤赞不绝口,将小红调到了自己身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英雄之间惺惺相惜,王熙凤“好钢口 ”, 自然欣赏拥有同样能力的小红。脆, 是为人的自信与品性,不中庸,不圆融,不攀附,不索求,灿烂有神,格局开扬,甚至有点钢,有点杠,有点易折易碎。大漠长风里的三毛,顶一蓬散发,着长袍一字拖, “啪嗒啪嗒 ”一路脆响,让无数人心折。其不羁洒脱,超越时代几十年,灵魂与身体一直在路上。我们没有她那样汩汩不竭的才华怎么办?那就不妨做块铁,在持续的“叮叮当当 ”锤打声中, 发出耀眼火花, 锻造纯粹灵魂。脆
13、,是一种活着的精神,一种生命的清朗状态。它只合宁折不弯,大义凛然,而不会婉媚讨巧,夹缝求生。鲁迅的一生,眼光那么犀利,没有什么奸滑可以逃过他的“火眼金睛 ”,没有什么卑缩可以躲过他的如椽巨笔。他毫不留情地揭露, 无所畏惧地道破,简直像皇帝的新装中那个单纯的孩子, 单纯到不通世故,纯粹到如歌如诗。生活中,总是有阴有晴,但“脆 ”与“韧 ”之间的辨证与张力,构成了全部的世态与人生。白居易有两句诗千古传诵:“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作家汪曾祺也说,生命是太脆薄的一种东西,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是的,有时候,生命比薄胎瓷更容易破碎。而脆的东西,大抵都是不错的宝物,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
14、就更应该善待自己、珍惜他人,过好每一天的日子。 (选自四川日报,有删改)11、阅读全文,说说题目“脆 ”的具体含义。(2 分)1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段画线的句子。(3 分)13、文章最后一句话中“这个道理 ”是指什么?结合原文说说你的理解。(3 分)1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A.文章以多个拟声词开篇,照应题目,引出下文,又吸引读者。B.第段引用红楼梦中的片段是为了表现小红的办事能力强。C.文章综合运用了议论、抒情、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D.作者由浅入深地论述了“脆 ”,赞美了“脆 ”,并提醒我们保护好“脆 ”。(三) 阅读下列一组文字, 完成 15-19 题。(15
15、分)【文本一】:传统手工艺注定只是少数人的欢愉2019年有关部门联合发表的中国传统手工现状调研报告显示, 有近 6 成的传统手工从业者尚未找到继承人,55%年龄在 55 岁以上。那么, 为什么传统手工艺频频遭年轻人的冷待呢?传统手工艺的学习周期长,制作工艺复杂,学习难度大,像湖笔的制作就需要水盆、 结头、 蒲墩、 装套、 牛角镶嵌、 择笔、 刻字七道大工序。另外, 纯手工艺品的价格往往高于仿制品。即使大众对传统手工艺品的好感度很高,但是在购买时往往会犹豫再三。这也导致传统手工艺人的收入不高。然而当今时代生活节奏加快,年轻人很难去认真钻研一门技术,他们更多倾向于选择短平快的赚钱方式。在微博话题的
16、下面,众多网友留言表示很想学习这些传统手工艺,只是苦于没有学习途径。目前国内关于传统手工艺传承的教育方式仍然是传统的拜师制、学徒制,除了家庭内部成员,其他人学习之前需要获得师傅认可,签署相关协议或合同,过程复杂, 成效颇微。而意大利很早就开设了专门的手工艺学校,从家族传承到学校教育,工匠传承体系为意大利守住了大批手工艺人才。传统手工艺者拥抱当代技术,把握时代潮流与社会审美,进行技艺创新和产业开发是明智之举。如何在充分尊重材料本身的基础上,创新传统手工艺材料 如何扩大产量,满足市场用户需求 如何在 保护传统技艺核心的基础上,增加传统手工艺的使用价值,真正让手工艺品融入当代人们的生活 这些都是传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届江苏常州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 江苏常州 九年级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