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鼎尖教育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安徽省鼎尖教育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鼎尖教育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高三语文高三语文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2、小题,19 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材料一:材料一: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乡贤身体力行,在敦风化俗、息讼止纷、安土息民中践行儒家道统,在“修齐治平”里追求中和圆融,进而在历史和地域尺度上汇集形成了乡贤文化,内嵌于传统社会“家国一体”的母本文化结构中,持续作用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多个方面。由儒家创始人孔子奠定和倡导的“无讼”思想,承载着儒家追求的和谐社会理想,蕴含着人际关系的和谐、友善、诚信、谦让、互恤等道德观念。调处息讼是实现“无讼”理想的重要手段,千百年间,平衡着矛盾纠纷的消弭和伦理纲常的维系,迎合了农耕社
3、会解纷止争的现实需求,逐渐被乡民所接纳和习惯。作为传统社会固有结构中的一环,乡贤对上维护统治秩序,对下稳定社会环境,是历朝调处制度所依附、依靠的关键对象。可以说,乡贤作为社会治理的生力军,凭借人熟、事熟、村情熟以及威望高、口碑好的优势,积极参与着家乡社会治理。在“家国同构”二元治理结构和农耕文明生产条件下,传统乡贤和调处制度牵手协同,令官府与宗族、国法与乡约、教化与惩处、制度与文化并行不悖、互为补强,在维持社会平衡、化解民事冲突、降低行政成本上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入新时代,新乡贤文化作为一种“软约束”“软治理”,也有利于健全乡村居民利益表达机制,从而提高凝聚力和自治能力。从优化乡村文化看,
4、新乡贤文化所蕴含的文化道德力量,能延续传统乡村文脉,教化乡民、反哺乡里、涵养文明,使村民遵循行为规范、价值导向;从提升乡村治理手段看,在一些乡村出现“空心化”现象的情况之下,推进新乡贤文化和乡村社会结构有机融合,更能有效促进公共服务普及与公序良俗形成,构建兼具乡土性与现代性的乡村治理新模式。(摘编自胡仁智、吴映颖传承乡贤文化,优化基层治理)材料二:材料二:在都市社会中一个人不明白法律,要去请教别人,并不是件可耻之事。但是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礼”,就成了撒野,没有规矩,简直是个道德问题,不是个好人。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如果有非要
5、打官司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传统的规矩。在旧小说上,我们常见的听讼,亦称折狱的程序是:把“犯人”拖上堂,先各打屁股若干板,然后一方面大呼冤枉。父母官用了他“看相”式的眼光,分出那个“獐头鼠目”,必非好人,安徽省鼎尖教育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重加呵责,逼出供状,结果好恶分辨,冤也伸了,大呼青天。这种程序在现代眼光中,会感觉到没有道理,但是在乡土社会中,这却是公认正当的。在这里我可以另打一个譬喻来说明:在我们足球比赛时,裁判官吹了哨子,说那个人犯规,那个人就得受罚,用不到由双方停了球辩论。最理想的球赛是裁判员形同虚设(除了做个发球或出界的信
6、号员)。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每个参加比赛的球员都应当事先熟悉规则,而且都事先约定根据双方同意的规则之下比赛,裁判员是规则的权威。他的责任是在察看每个球员的动作不越出规则之外。这个譬喻可以用来说明乡土社会对于讼事的看法。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但是理想的礼治秩序并不常有的。一个人可以为了自私的动机,偷偷的越出规矩。这种人在这种秩序里是败类无疑。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
7、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过”。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负有调解责任的是一乡的长老。调解是个新名词,旧名词是评理。差不多每次都由一位很会说话的乡绅开口。他的公式总是把那被调解的双方都骂一顿。“这简直是丢我们村子里脸的事!你们还不认了错,回家去。”接着教训了一番。有时竞拍起桌子来发一阵脾气。他依着他认为“应当”地告诉他们。这一阵却极有效,双方时常就“和解”了,有时还得罚他们请一次客。我那时常觉得像是在球场旁看裁判官吹哨子,罚球。现代都市社会中讲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一个法官并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观念,他并不在教化人。刑罚的用意已经不复“以做
8、效尤”,而是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尤其在民法范围里,他并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利。现代的社会中并不把法律看成一种固定的规则了,法律一定得随着时间而改变其内容,所以不知道法律并不成为“败类”。中国正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原有对诉讼的观念还是很坚固地存留在广大的民间,也因之使现代的司法不能彻底推行。第一是现行法里的原则是从西洋搬过来的,和旧有的伦理观念相差很大。那些不容于乡土伦理的人物从此却找到了一种新的保障。他们可以不服乡间的调解而告到司法处去,于是司法处在乡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个包庇作恶的机构了。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把法律和法
9、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无讼)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理想的社会是和谐的社会,并特别提到要借助有威望的人来调处息讼,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B.材料一以孔子“无讼”思想为出发点,论述基层社会治理可利用乡贤威望高、口碑好的优势,让他们积极参与家乡社会治理。C.材料二指出,乡土社会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非打官司,这种做法在现代眼光中,会让人感到没有道理。D.材料二认为,中国正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如果推行现行司法制度,不但不能建立法治秩序,反而破坏了礼治秩
10、序。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乡贤身体力行地践行儒家道统,能够起到维护统治秩序和稳定社会环境的作用。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B.推进新乡贤文化和乡村社会结构有机融合,能够医治乡村出现“空心化”现象。C.把“犯人”拖上堂,父母官先来一顿下马威,再自行分辨善恶,逼其交代罪状,是古代审案程序。D.乡村调解的程序是先把双方骂一顿,再教训他们一番,双方通常就“和解”了。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材料一从乡贤在历史上的表现、新时代基层治理能发挥的作用两方面展开论述。B.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乡土社会对传统规则的服膺且服膺的动力为个人良心
11、。C.材料一层层递进,采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D.材料二运用比喻论证,突出知礼是乡土社会个人的责任,也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4.材料二最后一段使用“包庇”“弊病”等词语,请简析其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4 分)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无讼”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 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沙漠里的爱情沙漠里的爱情(法国)巴尔扎克德塞【注】将军远征埃及之役中,一个普罗旺斯籍的士兵被莫格拉班人俘虏。这位大胆的普罗旺斯人看见敌人不再监视他,
12、便用牙齿衔起一把弯刀,用膝盖帮助将刀锋固定住,切断了缚住他双手的绳子,恢复了自由。他骑上一匹马,拼命赶着马儿向他认为是法国军队所在的方向奔去。他便用力驱赶那匹早已疲乏不堪的马儿,终于使那匹可怜的牲口两肋裂伤,断了气,把那个法国人遗留在沙漠里。他像一个越狱的苦役犯那样勇敢地在沙漠里步行了一些时候,最后不得不停止下来。普罗旺斯人今年二十二岁,他拿起步枪装上子弹,准备自杀。“再等一些时候也不算迟!”他对自己说。他就向丘陵的另一面斜坡走下去,他十分快乐地发现构成这个丘陵的基石的巨大花岗岩中间,有一个天然形成的山洞。在离洞口不远的地方他又发现了几株满载枣子的棕榈树。法国人就打下一些成熟了的椰枣,于是求生
13、的本能在他的心里觉醒起来。他希望活下去,因为这时候拿破仑正在横越埃及。炎热和干活使他疲劳极了,他便在潮湿山洞的红色石壁下面睡着了。半夜时分,他被一种奇怪的声音惊醒。他看见一头巨大的野兽躺在离他两步远的地方。过了不久,投射到地平线上的月光照亮了山洞,慢慢地使一只金钱豹的带斑点的毛皮闪闪发亮地显现出来。法国人于是仔细端详那头金钱豹,它的嘴上沾满血迹。“她吃饱了!她醒过来时不会饿的。”这是一只雌豹。太阳晒进来以后,花豹突然张开了眼睛,然后她猛力伸出爪子,似乎要使血脉舒展、消除麻木的感觉。最后,她打了一个呵欠,露出那副可怕的牙齿和像锉刀般粗硬的分叉的舌头。于是他抓住了那把从莫格拉班人那里偷来的短匕首。
14、她的两只金属似的眼睛十分严峻,眼睛射出来的光芒使人无法忍受,迫得普罗旺斯人战栗起来。普罗旺斯人用爱抚的神情注视着她,让她一直走到自己身边,然后,用一种十分温柔、充满爱情、仿佛在抚摸一个绝色美人似的动作,用手轻轻拂过她的整个身躯,从头到尾巴,而且用指甲搔了搔平分她的黄色背脊的柔软的脊骨。花豹十分舒适地摆了摆尾巴,眼光也变得温和了,等到法国人第三次进行这个怀着自私目的的谄媚动作时,花豹发出咕噜咕噜声,像猫表示快感时所做的那样。普罗旺斯人明白这种爱抚的重要性,就加紧重复着去做,想做到能够迷惑和麻痹这位威严万分的“交际花”。这沙漠的女王对她的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奴隶的才能表示嘉许,她抬起头,伸长
15、脖子,用安静的态度来表达她的喜悦。“可是,等到她肚子饿了呢?”普罗旺斯人心里想。这个想法使他不寒而栗,当他回过头来的时候,他在泉水旁边看见了他的马的残骸,花豹把尸体一直拖到这里来。大约三分之二的肉已被吞吃了。这个景象使法国人宽了心。他便毫无畏惧地坐在她的身边,他们俩一起玩起来,他拿起她的脚爪,嘴巴,拧她的耳朵,把她翻倒在地,使劲地搔她的温暖而毛茸茸的腰部。她随他摆弄,法国人的一只手里还拿着匕首,他还想把匕首插进这只过分相信他的花豹的肚子里,可是他害怕在她的最后挣扎中,会把他立即绞死。而且他听见内心深处发出来一种喊声,责备他不该杀害一只没有伤害过他的野兽。他感觉到自己在这无边无际的沙漠里已经找到
16、一个女友。他管她叫“美娘”。他的伙伴每次听见他用尖声喊“美娘”时,也习惯了抬起眼睛来望着他。士兵十分不耐烦地等待逃走时刻的到来,等到真的到来以后,他便快步向着尼罗河的方向走去,可是他在沙漠里走了不到一公里地,便听见花豹在他后面跳过来。这时候法国人陷入旅客所最害怕的流沙里,陷进去是没法子自拔的。他发觉自己陷了进去,就发出求救的喊声。花豹用牙齿咬住他衣领,用力向后一跃,就像变戏法一样把他从深渊里拉了出来。“啊,美娘!”士兵喊道,一边热烈地抚摸她,“现在我们是生死与共的朋友了。不开玩笑!”于是他走回原处。可是他也不得不像蜘蛛待在网中一样,密切注意着,以防有人在地平线以内经过,会错过被解救的时机。他已
17、经牺牲了他的衬衫,拿来制成一面旗子,挂在一株没有叶子的棕榈树上。由于需要,他懂得用小木棍把旗子永远撑开,因为他所等待的旅客朝这边望的时候,风可能没有把旗子吹动。就在他感到绝望的长时间中,他同花豹玩乐。他终于认清了她的各种不同的喊声,各种不同的眼光,他喜欢欣赏她的躯体的柔和、优美的线条,雪白的肚子,雅致的脑袋。可是无论她的冲刺多么迅猛,无论岩石多么光滑,只要听见一声“美娘”,她便立刻就地停了下来。有一天,阳光灿烂,有一只大乌在空中飞翔。普罗旺斯人扔下花豹,去观看这位新来的客人,只过了一会儿,被抛弃的沙漠女王就低声地咆哮起来。“我的天啊,我相信她吃醋了。”他大声说:“我不知道我触犯了她什么,她转过
18、身来好像生气的样子,用她尖利的牙齿咬住我大腿,当然是轻轻地咬的啰,我以为她想吃我了,就把我的匕首插进她的脖子里。她滚倒在地,发出一声喊声,使我心都凉了,我看着她挣扎,丝毫没有发怒地望着我。我多么愿意牺牲一切,去把她救活啊。那些望见我的旗子奔过来救我的士兵们,发觉我泪流满面”注德塞,法国拿破仑的将军,随拿破仑远征埃及,曾征服埃及。(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一名随军远征埃及的法国士兵被当地人俘虏以后,趁敌人的松懈,他切断绳子骑上一匹马逃走了,马累死之后,把他一个人留在了大沙漠。B.孤身无助的法国士兵无法走出沙漠,正当他准备自杀之时,迟疑中却发现了一个山洞,
19、离洞口不远处还有满载枣子的树,这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C.法国士兵在山洞里睡醒后,发现离他两步远的地方睡着一只金钱豹,它的样子十分狰狞可怖,好在金钱豹吃了他累死的马才没把他当晚餐。D.金钱豹醒来后,法国士兵施展的“美男计”十分有效;金钱豹的“芳心”被俘获后,他计划杀死金钱豹后逃走,最终计划成功并获得营救。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句子中“再等一些时候”,表明处于崩溃边缘的法国士兵还存有一线生的希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B.句子“不开玩笑”,是对前文“现在我们是生死与共的朋友了”的肯定与强调。C.句子中的“像蜘蛛”是法国士兵的一种存在状态,因食物匮乏而等待猎
20、物出现。D.句子中表达出的不确定感,与后文“心都凉了”形成照应,强调“我”的悔恨。8.小说中四处加点部分是对金钱豹的不同称呼,请根据文意分析各种称呼中隐含的心理。(4 分)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战祸和谐误解;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反战。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材料一:材料一:符彦卿,字冠侯,宛丘人。开运二年,契丹十余万众围晋师于阳城,城中无
21、水,人马多渴死。会大风扬尘,彦卿遂与张彦泽、皇甫遇谋,乘势决战,虏败,戎主乘索驼而遁,车帐兵械悉为彦卿所获。及德光注入汴,召而责之。彦卿曰:“臣事晋主,不敢爱死,今日惟命。”德光笑而释之,即遣归镇武宁。虏自阳城之败,畏不敢呼其名。马不饮龁,则叱之曰:“此岂有符王耶?”戎主北归,其母问人曰:“符王安在?”对曰:“镇彭门。”曰:“符王不来,何其失策之甚!”其为契丹所惮如此。(节选自隆平集武臣)材料二:材料二:凡与敌战,若遇风顺,致势而击之;若遇风逆,出不意而捣之,则无有不胜。法曰:“风顺,致势而从之;风逆,坚阵以待之。”五代史:晋北面行营都招讨使杜重威等,与契丹战于阳城为房所围而军中无水穿井辄崩。
22、又东北风大起,虏顺风纵火,扬尘以助其势。军士皆愤怒,大呼曰:“都招讨何以用兵,令士卒枉死!”诸将请战,杜重威曰:“候风少缓,徐观可否。”马步都监李守贞曰:“风沙之内,彼众我寡,莫测多少,惟力战者胜,此风力助我也。”即呼曰:“诸军齐击贼!”马军左厢都排阵使张彦泽召诸将问计,或曰:“虏得风势,宜待风回。”彦泽亦以为然。马军右厢副阵使药元福谓曰:“今军饥渴已甚,待风回,吾属皆为虏矣!且敌谓我不能逆风以战,宜出其不意急击之。此诡道也。”马步左右厢都排阵使符彦卿等乃将精骑,奋力击之,逐北二十余里。契丹主奚车走十余里,追兵击之,得一橐驼,乘之遁去。晋军乃退保定州。(节选自百战奇略风战)注德光,即耶律德光,
23、是契丹国的第二个皇帝,文中的“戎主”指的就是他。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 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 分)与契丹战 A 于阳城 B 为虏 C 所 D 围 E 而军中 F 无水 G 穿井 H 辄崩。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爱,指吝惜,与齐桓晋文之事“吾何爱一牛”中的“爱”词义不相同。B.安,指哪里、哪儿,与鸿门宴“沛公安在”中的“安”词义相同。C.莫测,指不能揣测、估量,与成语“变幻莫测”中的“莫测”意思相同。D.逐北,追击战败军队,与过秦论“追亡逐北”中“逐北”意思相
24、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契丹十余万大军包围了后晋军队,碰上大风扬起沙尘,后晋军队面临绝境,符彦卿与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其他将领商量决定乘风势与契丹决战,并最终大败契丹军队。B.契丹人在阳城被符彦卿打败之后,对他十分害怕,甚至不敢直呼其名;契丹败退后,契丹主的母亲认为没有把符彦卿带回北方是极大的失策。C.在战场上大风对战争的结局有影响,如果遇到顺风,就要利用风势发动进攻;遇到逆风,就要坚守阵地以防敌人袭击,也可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D.在后晋与契丹的阳城之战中,契丹人顺着风放火助攻,后晋将领都认为应趁着将士们愤怒的士气逆风发动进攻,符彦卿等率军奋击,并
25、大获全胜。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虏败,戎主乘橐驼而遁,车帐兵械悉为彦卿所获。(2)且敌谓我不能逆风以战,宜出其不意急击之。此诡道也。14.材料二中,符彦卿敢于攻打契丹军的原因有哪些?(3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送渭州王龙图送渭州王龙图欧阳修汉军十万控山河,玉帐优游暇日多。夷狄从来怀信义,庙堂今不用干戈。吟余画角吹残月,醉里红灯炫绮罗。此乐直须年少壮,嗟余心志已蹉跎。注渭州王龙图,即诗人的好友王素,时以龙图阁直学士、兵部郎中、知渭州。绮罗,穿着绮罗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教育 2023 2024 学年 高三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