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新高考七省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含答案.pdf
《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新高考七省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新高考七省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含答案.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023-2024 学年高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新高考七省专用)高三 历史(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国语周语 记载礼乐之道“
2、媚于神而和于民”“乐以耀德”。考古出土的部分周朝青铜乐器中附有“乃和且鸣”“和会百姓”等铭文。据此可知,周朝()A统治具有浓厚神权色彩 B国家治理中蕴含乐治色彩C礼乐之道旨在教化民众 D乐器是最主要的青铜礼器2先秦以来的儒家倡导“父慈子孝”,“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东汉时期孝的观念发生了变化,白虎通作了进一步的阐释:“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也。”这反映出东汉时期()A理学思想出现 B儒家思想遭到冲击C君主专制削弱 D封建纲常秩序稳固3唐初,政府实行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对逃散浮寄的人户采取追索回原籍的办法。宪宗元和五年(810 年)政府将附郭而居、以城市为生活和工作场所的浮户统一
3、纳入城市户籍管理体系。这一转变主要基于()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C赋税制度改革的推进 D坊市分置界限的打破4宋初,统治者对民间印刷出版书籍采取了相对宽松的政策。但自 1090 年开始,朝廷就不断颁布政策,要求民间书籍刊印必须遵守规矩,不得私自刻印、传播议论时政和边疆军事的会要、实录等。此举主要目的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A加强思想专制 B促进国家统一 C配合变法运动 D维护国家安全51747 年,清廷颁布上谕,“从来亲民莫切于县令,而知府表率一郡,职任尤重,欲望其政平讼理,易俗移风,非久于其任不可”。同时,下令大学士会同九卿详议对策,“酌定年限,示以优叙”,激励官员
4、久任。清廷意在()A完善官员考察 B推进地方治理 C遏制官员腐败 D减少政府支出61843 年上海一开埠,西方商人就把大量商品运至上海,但是不久后就出现了与他们愿望相反的转折。在 1845 年,进口市场已经出现了“物价跌落”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小农经济影响市场扩大 B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C通商口岸开放相对较少 D洋务运动抵制列强侵略7梁启超对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造成政争及内乱,颇为痛心:“倘使我国约法,如万国现行宪法通例,将国会之弹劾权与政府之解散权对立,则议员亦何至漫无忌惮以滥用其权力!苟滥用者则政府亦依法解散之耳,有何奇异!”梁启超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大的缺陷是()A 临
5、时约法成为国民党专制独裁工具 B中央行政系统享有解散国会的权力C政党之间为谋求议席而展开激烈竞争 D行政与立法机关之间缺乏有效制约81919 年 5 月以后,在新青年 影响下,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少年中国、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劳动届、工学、湘江评论等新刊物。它们以介绍新思潮和改造社会为“旨趣”,提出各种各样拯救中国、改造社会的方案和措施。这些刊物的创办表明()A民主与科学观念深入人心 B青少年成为革命中流砥柱C封建礼教地位被彻底动摇 D国人迫切探索救亡新道路91936 年 2 月,西北军将领杨虎城与中共代表王世英达成四项协议:“在抗日原则下,红军与十七路军订立互不侵犯协定;双方互派代表,在杨虎城处设
6、电台秘密联系;十七路军在适当地点建立交通站,帮助红军运输必要物资,掩护红军人员往来;双方同时做抗日准备工作,先在部队中进行抗日教育。”这一协议()A受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积极推动 B顺应了当时合作抗日的潮流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D激励了广大的民众共御外侮10从数据上看,“一五”时期,中国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 588.47 亿元,五年新增固定资产相当于 1949年接收时的 4 倍,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 10.9%,GDP 平均增长率达到 9.2%这个数字与 1978 年到 2008年的平均数 9.4%非常接近。据此可知,当时中国()A经济建设成果显著 B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发展C工业比例
7、出现失衡 D国营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1有历史学家曾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狭窄的一隅生活着 500 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了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制度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材料反映的是()A古希腊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古埃及文明 D阿拉伯文明12阿拉伯帝国时期,各城市的官僚贵族、僧侣贵族既是封建大地主,又是大商人,他们有的投资于大商队,有的利用官位从事商品贸易、金银兑换和商业投机。这一现象()A巩固了帝国的封建统治 B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C加快了经济近代化步伐 D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1315 世纪后期哥伦布与意大利天文学
8、家托斯卡内利的书信显示,托斯卡内利向哥伦布提供了包括美洲大陆的世界地图,并确认“向西航行可抵达中国”。因此,哥伦布最初向西航行抵达美洲大陆,并非“瞎猫撞上死耗子”,只不过没有继续西行抵达终极目标而已。由此可知()A当时的地图准确反映世界地貌 B地圆学说在欧洲得到广泛传播C哥伦布发现美洲属于计划之内 D地理知识进步助推新航路开辟14据统计,英国 17821820 年间 65 位内阁成员中,43 位是贵族,剩下的 22 位中 14 位是贵族之子,其他 8 位也与贵族有着亲戚关系。17211832 年间 22 位首相中,13 人是上院贵族,6 人是贵族之子,1 人为贵族之孙。这表明当时英国()A贵族
9、首相大多与王室关系密切 B议会选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C封建贵族完全控制着议会选举 D构建分权制衡体制的紧迫性151836 年,法国学者开始将南部美洲称为“具有拉丁文化特征的美洲”。1856 年,面对着美国的南扩,哥伦比亚学者发表两个美洲的长诗,吟道:“拉丁美洲人哟,面对着撒克逊人”,“拉丁美洲”的概念从此在南部美洲迅速传播开来。这一概念的传播()A推动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战争 B反映列强争夺拉美日趋激烈C源于南北美洲文化传统的差异 D强化了拉美人民的区域认同161946 年,德国法占区总督柯尼希将军公开指出:“在确保民主意识牢牢扎根于德国人民心中前,我们是不会离开的。需要 30 年到 40 年时间
10、让德国人能够理解这一民主的优越性。”这可用于说明()A法国不愿与德国实现长期和解 B法国要求强化对德国制裁力度C战后德国民主化改革收效甚微 D德国法西斯主义政策难以维系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17【秦汉隋唐制度创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一 秦以郡县治东方,用秦吏秦法经纬天下,移风濯俗,结果激起东方社会的反抗。其间包含着区域文化差异与冲突,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的习俗。摘编自陈苏镇 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材料二 开皇元年,杨坚按照少内史崔仲方的建议,废除北周
11、的六官制度,确立三省六部制度。尚书、门下、内史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的事务庞杂,任务繁重,故又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这种几个宰相执政的制度,可以防止外戚或个别大臣专权篡位,有利于巩固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开皇三年,兵部尚书杨尚希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已众,资费日多;吏卒倍增,租调岁减;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他建议“存要去闲,并小为大”,这样,“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良。”杨坚根据这一建议,把(北)齐、(北)周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依据材料一分析“汉承秦制,有所损益”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
12、举其表现。(6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初的政治制度创新表现及其影响。(6 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中国古代都城移动示意图选自叶炜中国古代史十四讲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提取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材料一 早在商周时期,我国就萌发了爱国主义精神。从尚书中可以看到,最早的爱国主义萌芽,是“家族”“万邦”与“天下”观念。左传中多处洋溢着爱国精神和基调,其中谈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影响巨大。可以说,整个封建社会优雅的华夏
13、文明始终是士人爱国信念的一个重要源泉。论语中“和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更是凝结成了后世“民族和睦、四海一家”“天下太平”的爱国精神和天下观念。在整个中国古代,民族气节被视为人生修养的最大气节,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中说“圣人三日无君则惶惶然”,苏轼曾评价爱国诗人杜甫虽然终身不得重用,却“一饭未尝忘君”,忠君爱国的岳飞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赢得了后世的尊敬。摘编自吴灿鑫从周公到孔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奠基等材料二 近代前期,面对列强侵略,中华民族英勇不屈,坚持反抗: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英勇抗英,左宗棠英勇抗俄,邓世昌在甲
14、午中日战争中抗日殉国,都表现出中华民族反抗外侮的爱国主义精神,至今仍为人们所赞颂。甲午战后,民族资产阶级提出“要报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的主张,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勇敢地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提出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社会改革方案,这个改革方案破产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重新思考救国救民的道路,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成为近代前期中国寻求救国真理的最高成就。在三民主义的旗帜下,民族资产阶级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承担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进行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摘编自吴毅外向发力:近代以来中国爱国主义的发展简论等(1)结合材
15、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特点。(6 分)(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前期爱国主义精神的发展不同于中国古代爱国精神之处,并分析其原因。(8 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材料一 美国独立战争得到了法国进步人士的极大同情,他们组织志愿军远渡重洋,踊跃地参加美国人民的反英战争。这些法国人回国后,很自然地把美国的革命精神和革命理论带到法国。美国革命不仅对于法国大革命起了催化的作用,而且也成为法国革命者学习的榜样,法国 1789 年的人权宣言及 1791 年宪法就是美国独立宣言及 1787 年联邦宪法的再版。材料二 1791 年宪
16、法,是法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宪法规定了国家的体制君主立宪制,并将 1789年颁布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作为宪法的前言。在正文中,宪法宣布要“坚定地废除损害自由和权利平等的制度”。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选举产生的一院制立法议会,行政权归国王,司法权由选举产生的法官掌握,实行司法独立。宪法就国王的行政权作出特别说明:“没有比法律更高的权力;国王只能依据法律治理国家,并且只有依据法律才得要求服从。”宪法为公民规定了信仰、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重新确认了按照公民纳税额来确定选举权的原则。每年缴纳直接税达三天工资以上者享有选举权,称“积极公民”;未达到的“消极公民”无选举权。宪法生效后,制宪议会的代表
17、们通过决议全体代表一律不参加竞选,不进入新的立法议会。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787 年美国宪法与 1791 年法国宪法的异同。(8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 1791 年法国宪法。(6 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023-2024 学年高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新高考七省专用)高三历史解析版(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
18、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国语周语 记载礼乐之道“媚于神而和于民”“乐以耀德”。考古出土的部分周朝青铜乐器中附有“乃和且鸣”“和会百姓”等铭文。据此可知,周朝()A统治具有浓厚神权色彩 B国家治理中蕴含乐治色彩C礼乐之道旨在教化民众 D乐器是最主要的青铜礼器【答案】B【解析】据材料“记载礼乐之道乐以耀德乃和且鸣 和会百姓等”可知,无论是文献还是文物乐器,都
19、说明礼乐之道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故选 B 项;据材料“乐以耀德乃和且鸣和会百姓等铭文。”可知,其目的在于用礼乐之道维护和谐稳定的统治秩序,其强调的应为礼乐是一种统治手段,而没有体现神权色彩,排除 A 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的礼乐之道是贵族阶层所使用,以稳定贵族的等级秩序,故其而非针对民众阶层,排除 C 项;据材料“部分周朝青铜乐器中”可知,乐器有的是青铜铸造,但并不能得出“最主要的”这一地位,排除 D 项。2先秦以来的儒家倡导“父慈子孝”,“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东汉时期孝的观念发生了变化,白虎通作了进一步的阐释:“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也。”这反映出东汉时期()
20、A理学思想出现 B儒家思想遭到冲击C君主专制削弱 D封建纲常秩序稳固【答案】D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解析】据材料可知,东汉时期,对孝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在原先秦“父慈子孝”基础上,更加强调父亲的作用,以“法度教子”,说明此时的儒家伦理纲常与以往相比,日益巩固,与西汉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紧密关联,故选 D 项;理学思想出现是在北宋时期,与材料中东汉时期不符合,排除 A 项;东汉时期,以“法度教子”,说明此时的儒家伦理纲常与以往相比,日益巩固,而非遭到冲击,排除 B 项;自秦朝君主专制确立以来,君主专制整体上呈现加强趋势,且与题干信息不相关,排除 C 项。3唐初,政府实行城乡一体的户籍管
21、理制度,对逃散浮寄的人户采取追索回原籍的办法。宪宗元和五年(810 年)政府将附郭而居、以城市为生活和工作场所的浮户统一纳入城市户籍管理体系。这一转变主要基于()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C赋税制度改革的推进 D坊市分置界限的打破【答案】C【解析】据材料“实行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浮户统一纳入城市户籍管理体系”可知,唐代的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发生了变化,且这一变化主要和附郭而居、以城市为生活和工作场所的人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实行两税法改革,对居民征税不再分主户和客户,一律以现居为簿,这进一步影响到了城市户籍管理,故选 C 项;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国家政权的
22、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的制度。古代中国中央集权总体上呈现加强趋势,但与材料中“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并没有直接关联性,排除 A 项;唐朝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并未松动,宋朝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且与材料“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不相关,排除 B 项;坊市制主要表现为将住宅区(坊)和交易区(市)严格分开,并用法律和制度对交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严格控制,宋朝时坊市分置界限才被打破,且与材料“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不相关,排除 D 项。4宋初,统治者对民间印刷出版书籍采取了相对宽松的政策。但自 1090 年开始,朝廷就不断颁布政策,要求民间书籍刊印必须遵守规矩,不得私自刻印
23、、传播议论时政和边疆军事的会要、实录等。此举主要目的是()A加强思想专制 B促进国家统一 C配合变法运动 D维护国家安全【答案】D【解析】据材料“不得私自刻印、传播议论时政和边疆军事的会要、实录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宋朝政府禁止刻录此类涉及国家安全、朝政大事的书籍,目的是防止这些信息流向周边的辽国和西夏等,维护国家安全,故选 D 项;“不得私自刻印、实录”不属于加强思想专制,思想专制应该是钳制所有不利于统治的言论,排除 A 项;当时宋朝已经统一南方和中原,书籍刊刻的相关规定与“促进统一”关系不大,排除 B项;宋朝的变法运动主要是在宋神宗时期(10481085 年),且“配合变法运动”不是封建统治
24、者的主要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目的,排除 C 项。51747 年,清廷颁布上谕,“从来亲民莫切于县令,而知府表率一郡,职任尤重,欲望其政平讼理,易俗移风,非久于其任不可”。同时,下令大学士会同九卿详议对策,“酌定年限,示以优叙”,激励官员久任。清廷意在()A完善官员考察 B推进地方治理 C遏制官员腐败 D减少政府支出【答案】B【解析】据材料“欲望其政平讼理,易俗移风,非久于其任不可”可知,对基层的治理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有效果,所以清政府为了提升对基层的治理,鼓励官员久任,故选 B 项;据材料“下令大学士会同九卿详议对策.激励官员久任”可知,清廷鼓励官员在地方久任,意在让官员可以在地方有所作
25、为,而非是考察官员,排除 A 项;较长时间在一地任职,若没有有效的监察手段,更容易造成贪腐,排除 C 项;只涉及官员在地方的任期,而没有官员数量的减少或待遇降低的信息,无法体现政府支出的减少,排除 D 项。61843 年上海一开埠,西方商人就把大量商品运至上海,但是不久后就出现了与他们愿望相反的转折。在 1845 年,进口市场已经出现了“物价跌落”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小农经济影响市场扩大 B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C通商口岸开放相对较少 D洋务运动抵制列强侵略【答案】A【解析】据材料“在 1845 年,进口市场已经出现了物价跌落的现象”可知,外国商品在中国销路不畅,根本原因在于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开学 摸底 新高 考七省 专用 2023 2024 年高 中下 学期 考试卷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65715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