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比之美》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黄金比之美》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金比之美》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黄金比”之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欣赏美丽的图片感受数学之美。2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黄金比,感受黄金比的神奇魅力。3能够认识到数学的美,根据黄金比的知识,进行有创意的设计。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黄金比,感受黄金比的神奇魅力。教学难点:学会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情境图。 师:看了这几幅图片有什么感受?它们美在哪?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美的存在?二、 合作探索1.探究美的奥秘 师:这些图片还美吗?为什么?师:看来事物的宽度与高度之间存在着奇妙的关系,同学们想知道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2.调查发现,认识“黄金比”师:请同学拿出课前准备的学具,先
2、量一量手中物体长度和高度各是多少,然后计算出两个量之间的比,并把自己的计算结果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任务:(1)学生独立测量、并用计算器计算。(2)组内交流计算结果。(3)全班交流。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把你们的测量及计算结果与全班同学交流?调查结果展示:a.数学书宽与长的比是130:210=0.619b.蝴蝶的身长与双翅展开后的长度比约是1.5:2.4=0.625c.我的掌宽与手长的比大约是9:14.6=0.616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数字,你们发现了什么?生:比大约都是0.618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测量的是不同事物,通过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计算出同一结果,当一个物体的两部分之间的比大致
3、符合0.6181时,会给人以最美的感觉。这个神奇的比被称为“黄金比”。(板书:黄金比)3.生活中的“黄金比”师:人们把黄金比应用到建筑设计和艺术创作中,充分展现了黄金比的神奇魅力!找一找,量一量,生活中哪里还有黄金比?生:课桌、书包、眼睛设计意图:通过调查、了解、测量等一系列的操作,让学生了解“黄金比”的定义,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三、巩固练习1.填空。把一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当较长的部分与整体的比是( )时,给人的感觉是最美的,这个比被称作( )。设计意图:考察“黄金比”的定义。2. 如果我们把宽与长的比值为0.618的长方形称为“黄金长方形”。下面四个长方形中,最接近“黄金长方形”的是 。3.想一想。找寻你家中具有“黄金比”的物品,对于不是“黄金比”的物品,要怎么调整它的大小以使其达到“黄金比”呢?设计意图:与生活相联系,加深学生的理解。四、 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都收获了哪些知识?“黄金比”的定义:当一个物体的两部分之间的比大致符合0.6181时,会给人以最美的感觉。这个神奇的比被称为“黄金比”。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总结,梳理本节课所学,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金比之美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 黄金 示范 公开 教学 设计 青岛 小学 六年级 数学 上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