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案】圆的认识(第2课时)教学设计.docx
《【教学方案】圆的认识(第2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方案】圆的认识(第2课时)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圆的认识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基本特征,利用圆规,尺子,以及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做图,是一件得心应手的事,学生能力的提升就在这里体现出来了。 教学目标1. 在前面所学得成轴对称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利用圆设计图案。2. 使学生认识到圆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有无数条。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中加深对所学平面图形的对称轴的认识。4. 学会欣赏数学的美,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利用圆设计图案。【教学难点】圆的大小、位置的确定。 课前准备相应课件,圆规、尺子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怎样用圆规和直尺画出这个漂亮的图形呢?大家讨论一下。二、探索新
2、知1.观察以前认识的对称图形(1)举例说出轴对称的物体。如:蝴蝶、飞机、门窗、月饼等。想一想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2)观察、概括。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直线叫做对称轴。2.设计图案。(1)观察:这个图案有什么特征?说明: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一条直径所在的位置都是它的对称轴。(2)学生用圆规和直尺按步骤画图案3. 学生尝试设计图案。全班交流展示设计图案。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例题,交流讨论1. 公园要建一个直径是 12 m的圆形花坛,你能用什么方法画出这个圆?2. 选择题(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A.半径长度B.
3、直径长度(2)从圆心到( )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A.圆心B.圆外C.圆上(3)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 )叫直径。 A.直径B.线段C.射线(4)下面()图形是圆形。DCBA(5)直径是 6 厘米的圆,半径是( )厘米。A. 3厘米 B. 6 厘米 C. 1.5 厘米3. 判断所有圆的半径都相等,直径也都相等。 (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1.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 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 表示。2. 用圆规画圆时,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它所在的点为圆心。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半径, 也就是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教学反思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圆的认识第2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 方案 认识 课时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