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脱贫攻坚调研报告范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脱贫攻坚调研报告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脱贫攻坚调研报告范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脱贫攻坚调研报告范文脱贫攻坚工作状况调研报告|脱贫攻坚调研报告范文篇一:脱贫攻坚工作状况调研报告为进一步驾驭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状况,促进精准扶贫工作健康发展,依据XX市关于报送2022年重点调研课题选题的通知,结合我局调研和收集的资料状况,现报告如下:一、脱贫攻坚现状XX市是YY省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HH州首府,总面积2274平方公里,以布依族、苗族为主的33个少数民族人数占全市50万总人口67%。全市共设9个乡镇、办事处,辖87个行政村, 2022年底全市共有贫困村46个,贫困户9227户30782人,2022年度贫困村出列8个,贫困户665户2408人。目前现
2、有贫困村38个,贫困人口8562户为28374人(社会保障兜底2818户7377人)。其中:一类贫困村29个,二类贫困村3个,三类贫困村6个。贫困发生率为12.22(按2022年农业人口计算,不含XX经济开发农业人口数据)。二、脱贫攻坚措施(一)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力。一是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XX市2022年精准脱贫攻坚工作方案XX市2022年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工作方案2022年XX市脱贫攻坚大比武工作方案等,提出坚持做到六个精准,大力实施五个一批,2022年实现13个贫困村出列、削减贫困人口6600人,全市贫困人口发生率降至5%以下,出列村贫困人口发生率降至3%以下,所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
3、收入达8000元以上。确保2022年已经出列的8个贫困村、665户贫困户不返贫,且所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000元以上,切实巩固好2022年的脱贫成果。二是构建三级指挥体系。打赢得扶贫攻坚战,精准指挥调度是关键。我市根据市建部、乡建所、村建室思路,构建市级、乡镇级、村级三级扶贫指挥体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在扶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级指挥机构职相互补充,互为补台,为全市扶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二)强化队伍建设,瞄准焦点发力。打赢扶贫攻坚战,队伍建设是基础。一是建强扶贫冲锋队。由乡村干部、贫困群众、包保干部、帮扶企业组成,是战斗在第一线的队伍。工作中,我们坚持干部动脑、群众动手
4、的两轮驱动,建立了41312结对帮扶机制,即:副县级以上领导包保4户脱贫,包1个贫困村出列;科级干部保3户脱贫,包1个贫困村出列,一般干部帮扶2户。全市共结对帮扶贫困户9227户,实现贫困户全覆盖。二是建优扶贫宣扬队。全市把扶贫氛围营造作用扶贫的重头戏,以宣扬部、新闻中心为主体,整合省、州驻匀新闻媒体力气,组建了强大的扶贫宣扬队伍,快速掀起营造扶贫氛围的热潮。在市级层面建立XX新闻、微XX微信公众平台等六个宣扬平台。同时,在YY日报新华社每日电讯当代先锋网等上刊播我市实施脱贫攻坚状况。截止目前,各级各类媒体共计刊登、发布扶贫脱贫新闻稿件、消息352篇(条)。制作XX市扶贫政策宣扬口袋书1500
5、0份、XX市精准扶贫学问读本13644份、XX市精准扶贫帮扶记录本9228份、扶贫手册9200份,并发放到全市有帮扶责任的公职人员及建档立卡贫困户手中,切实做到了干部人手一册,贫困群众一户一本,扶贫政策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建实扶贫督战队。我市建立以市领导带队,组织由组织部、纪委、审计局、督查督办局等单位人员组成的扶贫督促检查队伍。重点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状况、扶贫项目推动状况、扶贫资金拨付及运用状况、扶贫政策落实状况等方面督促检查。发觉问题,刚好明确责任单位进行整改。经提示仍不改进的,提请市委对有关人员进行组织调整。今年以来,全市调整乡镇书记2名、乡镇长3名、市直部门负责人5名。(二
6、)坚持六个精准,扎实推动五个一批工作。一是精准识别贫困群体。抽调干部,实行收入核查鉴别、贫困程度排序、永久公示监督等方法。二是找准贫困病根,开好脱贫药方。通过对不同贫困人群、致贫缘由进行全面分类识别和建档立卡,为后续精准帮扶、精准施策和精准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多措并举,落实责任。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行动、产业和就业扶贫行动、扶贫生态移民行动、教化扶贫行动、医疗健康扶贫行动、财政金融扶贫行动、社会保障兜底扶贫行动、社会力气扶贫行动、特困地区特困群体扶贫行动、党建扶贫行动等十项扶贫攻坚行动安排,搭建起了精准施策的政策支持网络。依据精准施策要求,2022年产业扶贫要完成13个出列村要综合考虑长期
7、效益和短期效益,分别培育和发展2个以上主导产业,带动贫困户6600人。全市要完成2022年732户2873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生态补偿扶贫安排完成14200人。全面完成1068人的教化扶贫安排,救治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17人。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实行应保尽保,完成民政兜底贫困人口7377人。(四)广泛动员,社会力气参加脱贫攻坚。一是抓好用足广州黄埔区定点帮扶的机遇,用好定点扶贫力气,用足对口帮扶力气。二是广泛动员市内各大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参加扶贫脱贫攻坚工作,实行大企业参加包保贫困村,全部企业、社会组织、个体工商户依据用工需求解决1名以上贫困家庭成员就业,并实现
8、解决就业1人、脱贫贫困户1户。三是通过激励贫困户实施特惠贷入股规模企业发展,目前已发放34101户,资金总计1.738亿元。四是引导有条件的贫困村发展合作社,激励贫困户参加三变改革入股分红,增加经济收入。截止目前,全市现有农夫专业合作社73家,茶企业90家,贫困户参加合作社入股分红784户2743人。其中XX乡189户661人,XX镇94户329人,XXZ镇101户350人,XX镇401户1403人。三、脱贫攻坚成效(一)扶贫政策逐步深化人心。通过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脱贫攻坚战,深化了扶贫工作重要性相识,形成了全市凝心聚力抓扶贫的机制,特殊是4000余财政供给干部,近30000名贫困群众都能全
9、面深刻领悟省、州、市扶贫政策,确保了执行扶贫政策不走样、不偏离,为扶贫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也变更了群众观念。脱贫攻坚中重帮轻给,群众通过参加脱贫攻坚,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群众已经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二)依托五个一批,扶贫形成了肯定的成效。一是打好产业扶贫迫击炮。2022年我市主要依托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及市级财政扶贫发展资金(每个贫困村101万),目前全市38个贫困村已按每贫困村101万元划到了乡镇办事处,作为帮助贫困村出列村发展产业,实现全市5744户(不含民政兜底2818户)贫困户项目全覆盖。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分别广州黄埔区、深圳、重庆开展了3次招商引资活
10、动,目前已上报脱贫产业项目24个,涉及资金34亿元。在产业扶贫中,不仅抓好扶贫产业生产,更组织力气全方位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以销定产,确保产得出,销得走,有实效。主要实行招商引资企业进驻加工、扶持当地能人牵头组织合作社销售、激励社会经纪人对外联络销售、建好电商平台网络销售、组建专业公司统一销售等方式进行,贫困户发展产业有了定心丸,杜绝年终懊悔药。二是打好易地扶贫搬迁当头炮。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心是贫困户思想,搬迁户生活和发展是核心,落实好搬迁政策是关键,做好优质服务是保障。我市十三五期间安排易地扶贫搬迁3524户14800人,其中贫困户2131户8646人。2022年安排搬迁1280户5316人
11、,2022年安排搬迁732户2873人。到目前为此,2022年第一批项目安排建设786套,完工可入住255套,已入住169户,入住率66%,主体完工260套,在建273套;2022年其次批项目安排建设494套,其中完工可入住212套,实际入住30户,入住率14%。仔细落实五个三后续发展模式,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定住、能致富。三是构建智力扶贫、关爱扶贫、资助扶贫、就业扶贫四位一体的教化扶贫体系。目前已资助736人,其中2022-2022学年教化精准扶贫学生资助市属学校一般中学、中职学校及省外高校审核通过第一批受助学生523人(含外县市就读学生),2022-2022学年教化精准扶贫学前幼儿资助受助学
12、生203人。四是大力实施生态补偿扶贫工程。2022年初在全市7个乡镇办事处聘请736名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员担当生态护林员,每名每月获得酬劳834元,年增加工资性收入1万元,公益林补偿兑现贫困506户1915人。五是针对无劳动实力和有智力障碍等的弱势群体,实行民政低保兜底保障一批2818户7377人。目前民政兜底2848户7384人。实施医疗救助13人。通过实施五个一批工程,针对致贫缘由,实行不同帮扶措施,对症下药,提高了扶贫工作的效率。(三)构建五大增收渠道助增收。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衡量贫困户是否脱贫,主要看他们是否有增收渠道,为实现贫困增收,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一是主动争取中心财政扶贫
13、资金项目,2022年共争取第一批中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805万元,涉及大米、刺梨、银杏、魔芋、蓝莓、海花草种植和生猪养殖、肉牛养殖、蜜蜂养殖、山羊养殖等项目,针对缺乏自身发展动力的贫困户,通过干脆覆盖自主实施,公司回收成品的方式的增收,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二是村支两委自发组建劳务工程队。工程队长主动与辖区内企业老板或在建的项目工程负责人联系,不定期将本村具备劳动实力的贫困户支配到辖区内企业或在建的项目工程上务工,增加工资性收入。三是通过引进有实力的企业进驻把贫困户的土地流转3500亩进行产业发展,激活闲置资源,支付流转经费,促进贫困户增收。四是用活金融扶贫政策,撬动产业扶贫资金,充分激励贫困户
14、申请特惠贷资金自主发展产业或入股到规模企业,享受利益分红,助力贫困户增收。五是加强社会帮扶力气,扩充脱贫攻坚队伍,主动深化企业争取工作支持,充分利用各帮扶单力气,整合多种渠道资金,增加贫困户收入。四、我市脱贫攻坚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市在推动脱贫攻坚战取得了肯定的成效,但比照中心、省、州提出的脱贫攻坚的要求有肯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思想相识不到位。部分部门干部认为精准扶贫难出政绩,对到户产业项目不热心。部分驻村帮扶队工作依旧停留在一般的送暖和的形式上,忽视贫困户实力开发建设;部分乡镇有畏难心情,精准扶贫涉及千家万户,需做大量细致的分户设计规划,规划实施亦非一年能出成效,基层干部普遍担
15、忧出力不讨好;少部分群众仍有依靠意识,贫困户文化素养低、思想观念保守,主观脱贫意识差、发展愿望不剧烈。(二)规划协调不够。一是与区域发展规划、城镇化发展、产业发展、人口布局等规划连接不紧密,科学性、操作性不强,没有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二是与扶贫、财政、发改、交通、建设、农业、林业等项目主管部门行业规划连接不够。(三)产业发展粗放。贫困村发展主要依靠传统的种养业,规模偏小、进入市场实力弱,缺乏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组织化程度高的专业合作组织,加之农业产业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收益低,缺少项目支持,产业发展的基础非常薄弱。贫困户个体经济基础差,发展产业缺少资金支持,但金融机构发放贷款须要房产抵押或
16、其他担保方式,而绝大多数贫困农户因无抵押、无担保,很难获得扶贫贷款,导致贫困户发展产业实力不强。在目前发展的龙头企业中,除茶产业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其他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也是个重要问题。(四)易地扶贫搬迁问题凸显。一是配套政策不明朗,导致基层工作被动。二是省上对集中安置规模有明确要求,但实际状况是,剩下大部分未搬迁的贫困户,由于考虑生产生活、就业条件等因素,大都情愿接近耕地、林地安置,造成搬迁的难度越来越大。新搬迁到社区的贫困户,其生产生活设施配套、扶持产业发展、就业增收、社区管理等诸多搬迁后续问题已经凸显,需进一步在稳得住、能致富上下功夫。五、对策建议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在深化推动过程中
17、,须要进一步强化相识,理清思路,夯实责任,实行更加强有力的措施,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果。(一)强化相识,高度重视。要加强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基层干部的政策解读和业务培训,进一步增加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争做熟识政策、驾驭业务的干部。要常常进村入户宣扬有关政策,提高群众的政策知晓率,着力解决犯难心情、帮扶到户的落实问题和贫困群众的等、靠、要思想问题。要照实摸清各村贫困户状况,发觉问题刚好整改,做到程序合规、结果公正,对群众负责。要明确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做到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帮扶责任人精确对接、扶贫资源精确配置、对扶贫目标精细管理、对脱贫责任精准考核,切实提升扶贫脱贫
18、工作的精准程度。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力气参加扶贫济困,激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参加扶贫开发,增加社会力气参加扶贫的精准性、有效性。民政局脱贫攻坚工作汇报今年来,县民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实行省市县脱贫攻坚有关文件精神,紧跟全县脱贫攻坚步伐,强化组织领导,细心支配部署,充分发挥精准扶贫1+20部门兜底保障职能作用,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现将工作开展状况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状况(一)加强组织领导,周密支配部署。为切实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民政局刚好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分管扶贫业务领导为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为成员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
19、及社会保障兜底专责组,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局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与民政工作同探讨、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主动组织干部职工进村入户开展工作,局务会不定期听取民政兜底扶贫工作推动状况汇报,确保民政资金落实和全县扶贫工作有效融合。(二)着力实施低保兜底,助推脱贫攻坚。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农村低保对象14738户47739人,特困供给对象2022户2307人,其中兜底保障对象7655户17349人(农村一类低保1773户3731人、二类低保3878户11232人,特困供给对象2022户2296人),未脱贫建档立卡户中兜底保障对象5934户13669人(其中农村一类低保13101户3104人、二类低保296
20、7户8767人,农村特困救助供给人员1569户17301人),占兜底保障人口的79.25%。一是不断提高救助标准,确保兜底对象基本生活。根据为民办实事工作任务要求,从其次季度起先,补发了第一季度生活补助提标资金,农村低保一类保障对象月补助水平由292元提高到310元,二类保障对象月补助水平由275元提高到290元;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给标准由每人每年6420元提高到8000元(护理补贴为1580元),分散供给标准由每人每年5010元提高到5388元(其中:生活补贴每人每年5064元,其他324元统筹运用)。二是靠实乡镇主体责任,确保申请审批程序规范。组织召开了全县社会救助工作座谈会和工作推动会,
21、进一步靠实了乡镇人民政府农村低保工作主体责任,同时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农村低保工作的通知(镇民发2022339号),进一步明确了乡镇干部负责申请受理、入户调查、民主评议、综合评估、三榜公示等工作责任。组织开展了乡镇分管领导、业务人员社会救助工作业务培训,进一步规范了农村低保对象及类别精准认定标准、申请审批程序、档案建设等。同时组织县、乡开展了兜底保障暨社会救助政策宣讲会,重点从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给、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连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具体解读,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措施,进一步理清了落实社会救助相关政策及两项制度连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明确了相应对策措施。三是实行多种措施
22、,精准认定保障对象。接着坚持有效期管理方法和定期核查、定期报告制度,切实落实应保尽保政策。对家庭状况发生改变的刚好增发、减发或停发保障金,特殊是把完全或部分丢失劳动实力、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不能脱贫、因病因学造成大额支出的对象纳入到农村一、二类低保中,有效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同时组织工作组开展了社会救助工作督查活动,对各乡镇第一季度社会救助工作开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督查,针对发觉的主体责任落实、评议程序执行、保障对象认定、救助资金管理、档案资料建设、业务资料报送、养老服务质量提升、政策落实、乡镇工作力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局下发了关于2022年第一季度全县社会救助工作开展状况的通报(镇民发
23、2022117号),要求各乡镇全面进行了整改,清理清退了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对象47户134人。加强了部门之间信息比对工作。县上通过与房管、车管、人社等部门连接正式启动了信息核对工作,通过核对使保障对象进一步精准,兜底对象进一步明晰。现有农村低保对象较去年年初削减了6522户20225人(一类削减了826户2380人,二类削减了2022户6363人),农村特困供给较去年年初削减了33人。组织开展了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活动。印发了镇原县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实施方案(镇民发2022145号),召开了全县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动员会议,重点从社会救助主体责任落实不力、低保腐败、干部作风、错保、漏保问题、兜底保障对
24、象两不愁、三保障、其他社会救助工作七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治理。县政府与19个乡镇现场签订了农村低保对象审核暨专项治理工作责任书,县局建立了科级领导包抓乡镇责任名单,并根据责任划分,利用10天时间对各乡镇动员部署状况、工作进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督查,针对发觉的问题刚好反馈各乡镇,要求即知即改。四是特困供给对象自理实力评估得到较好落实。4月份,组织开展了特困供给人员生活自理实力评估工作,严格根据文件规定,从日常生活活动、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加实力四个方面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分为重度、中度、轻度、实力完好四个等次,根据特困供给对象护理政策,安排对评估结果为重度的分散供给对象,向护理照料人员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脱贫 攻坚 工作情况 调研 报告 范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