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版课内文言文知识汇总(挖空训练+易错字句子翻译+文学文化常识).doc
《高中语文部编版课内文言文知识汇总(挖空训练+易错字句子翻译+文学文化常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部编版课内文言文知识汇总(挖空训练+易错字句子翻译+文学文化常识).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课内文言文知识汇总劝学(荀子)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曰:学不可以已(停止,废弃)。青,取之于(介词,从)蓝,而青于(介词,比)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合乎)绳,輮(同煣,用火烤使木材使之弯曲)以(介词,把)为轮,其曲中规(圆规)。虽有(同又)槁(枯)暴(晒),不复挺(直)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经过墨线比量)则直,金(指金属制的刀斧)就(靠近、接近)砺(磨刀石)则利,君子博学(广泛地学习)而(连词,表递进,并且)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天天)参省(检查、省察)乎(于)己,则知(通智,见识)明(明达)而(连词,表并列)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连词,表修饰)思矣,不如须臾(一会儿)之
2、所学也;吾尝跂(踮起脚后跟)而(连词,表修饰)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连词,表顺承)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强,劲疾)也,而闻者彰(清楚)。假(借助、利用)舆(车子)马者,非利足(善于奔走)也,而致(到达)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善于游水)也,而绝(横渡)江河。君子生(通性,天性、资质、禀赋)非异也,善假于物(外物,包括各种客观条件)也。积土成山,风雨兴(起)焉(兼词,在那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非凡的智慧)自得,圣心(圣人的心怀)备焉。故不积跬(半步)步(跨两脚),无以(没有用来的,无从 )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骏马)一跃,不能
3、十步;驽马( 劣马 )十驾(马拉车走一天的路程 ),功在不舍(停止、止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刻)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名词作状语,向上)食埃土(泥土、尘土),下(名词作状语,向下)饮黄泉(地下的泉水),用(因为)心一(专一)也。蟹六跪(蟹钳)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托身、安身)者,用心躁(浮躁,不专心)也。【易错字填空并翻译句子】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所以木材经过墨线比就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见识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3.假(舆
4、)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借助车马的人,并非善于奔走,却能达到千里。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6.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所以,不积累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拿刀刻东西,中途放弃,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8.蟹六(跪)而二( 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它用心浮躁的缘故。【文化常识】君子:春秋时对贵族的通称。春秋末年,逐渐成为“有德者”的称谓。在儒家系统里,君子是“圣人之下,富有礼仪规
5、范的人”。劝学中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金:在古代,“金”的含义较广,不单指黄金,古代铜为贵重金属,很多时候称“铜”为“金”,“金”可泛指钱财,也可泛指金属制品。“金就砺则利”中的“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驾:马拉车一天叫一驾,“驽马十驾”中的“十驾”指马拉车十天所走的路程。师说(韩愈)古之学者( 求学的人 )必有师。师者,所以(用来的 )传道受(“授,教授,传授” )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代词,知识和道理)者,孰( 谁 )能无惑?惑而(表假设,如果)不从师,其(那些)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知道,懂得)道也固(本来 )先乎吾,吾从而师(意动,以为
6、师 )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 学习 )道也,夫庸(表示反问语气,哪 )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无论)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尊师学习 )道(风尚)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疑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超出 )人也远矣,犹且(尚且,还)从师而问焉( 代词,他们);今之众人(一般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表转折,却)耻( 意动,以为耻 )学于师。是故圣益( 更加,越发 )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的原因 )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 大概 )皆出于此乎?爱其(自己的 )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 自身,自己 )也,则耻师焉,惑(糊涂)矣
7、。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不是)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通晓),惑之不解,或(有的)师焉,或不(同否)焉,小(小的方面)学而大遗(放弃,丢弃 ),吾未见其明(明智)也。巫医,乐师百工之( 这 )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这类人),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像 )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可,够得上 )羞,官盛(高,大 )则近谀(谄媚奉承)。”呜呼!师道之不复(恢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并列、排列),今其智乃(竟、却 )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 固定的)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郯子之徒(同类的人),其贤(
8、才德优秀)不及( 赶得上,比得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不一定)贤(超过)于弟子,闻(领会)道有先后,术业(学术技艺)有专攻(学习、研究),如是而已(罢了)。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全面地)习之,不拘于( 被 )时,学于(向)余。余嘉( 赞许)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 赠送 )之。【易错字填空并翻译句子】1.师者,所以传道( 受 )业解惑也。翻译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翻译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
9、师焉,或( 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翻译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向有看到那种人的明智之处。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 谀 )。翻译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觉得近乎谄媚。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 齿 ),今其( 智 )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 欤 )!翻译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士大夫们瞧不起,现在他们的见识竟然反而赶不上这些人了,真是令人奇怪啊!6.余( 嘉 )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 贻 )之。翻译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之道,
10、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文化常识】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百工:各种手艺。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苏子与客泛舟游(游玩)于赤壁之下。清风徐(缓缓)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劝请)客,诵明月之诗,歌(吟咏)窈窕之章。少焉(一会儿),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指白茫茫的水汽)横(笼罩)江,水光接天。纵(放任,任凭)一苇之所如( 往,去 ),凌(越过 )万顷之( 的 )茫然(旷远的样子)。浩浩乎如
11、冯(“凭”,乘)虚(太空)御风,而( 却 )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飞升成仙)而登仙。于是( 在那时 )饮酒乐甚,扣舷而( 表修饰 )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逆流而上 )流光。渺渺兮予(我的)怀,望(眺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 依,循 )歌而和( 伴奏 )之。其(代指箫)声呜呜然,如( 像 )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声音婉转悠长 ),不绝如缕(细丝)。舞( 使起舞 )幽壑(深谷)之潜蛟,泣( 使落泪 )孤舟之嫠妇( 寡妇 )苏子愀( 容色改变的样子 )然,正( 整理 )襟危( 端正 )坐而问客曰:“何为其(曲调)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12、此非(不是)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 “缭”,盘绕、围绕 ),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被 )周郎者乎?方(当)其破荆州,下(攻占)江陵,顺流而东( 名作动,东下 )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斟酒)临江,横槊(长矛)赋诗,固(本来 )一世之雄也,而今安( 哪里 )在哉?况吾与子渔( 捕鱼 )樵( 打柴 )于江渚之上,侣( 以为伴侣 )鱼虾而友( 以为朋友 )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劝、请 )。寄( 寄居)蜉蝣于天地,渺( 小 )沧海之一粟( 米粒 )。哀吾生之须臾(短暂),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一下子,很轻易地)得,托遗响于悲
13、风。”苏子曰:“客亦知(理解)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水 ),而未尝往也;盈(满)虚(缺)者如彼( 月亮 ),而卒( 终究 )莫(没有)消长也。盖将(表示假设)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 否定词前,加强语气 )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 假如 )非吾之所有,虽( 即使 )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无人 )禁,用之不竭(完,穷尽 )。是( 这 )造物者(自然界 )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 享受 )。”客喜而笑,洗盏更(再)酌。肴核既(已经)尽,杯盘狼藉( 凌乱)。相与枕藉
14、(横七竖八地倒或躺在一起)乎( 在 )舟中,不知东方之既( 已经 )白(明亮)。【易错字填空并翻译句子】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翻译举起酒杯劝客人饮酒,吟咏诗经陈风月出一诗。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翻译任凭小船漂去,越过那茫茫的江面。多么辽阔啊,像是凌空驾风而行,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啊,好像脱离尘世,升入仙境。3、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翻译箫声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
15、泣又像是倾诉,尾声细弱而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翻译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翻译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一片苍翠,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6、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翻译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翻译何况我同你在江边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与麋鹿为友。8、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翻译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轻易
16、得到的,因而只能把这箫声寄托在悲凉的秋风中。9、(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翻译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了就成为色彩,怎样获取它们也无人禁止,怎样使用它们也不会用完,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文化常识】1.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朔:农历每月第一天。朏:农历每月初三。2.美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3.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我国古代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的运行,选取二十八个星宿作
17、为观测时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它又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四方守护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合称)等动物形象相配,称为“四象”。“斗”“牛”“参”“井”“翼”“轸”均是二十八星官中的星宿名。“青龙”: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白虎”:奎、娄、胃、觜、毕、昴、参七宿;“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4.洞箫:管乐器的一种。5.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6.蜉蝣: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常用来比喻人生短促。7.苏轼、苏洵、苏辙,均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
18、”(曹操、曹丕、曹植)齐名。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8.赋:始于战国,盛行于汉。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它主要有三个特点:(1)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2)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3)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几个阶段。9.羽化登仙:古代修道士修炼到极致,跳出生死轮回、生老病死,称羽化成仙。登泰山记(姚鼐)泰山之阳( 山南水北,泰山南面),汶水西(名词作状语,向西)流;其阴(山北水南为阴,泰山北面),济水东(名词作状语,向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
19、皆入济。当(介词,在)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在,介词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chng(冒着)风雪,历(经过)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界限 ,指城墙),至于(到达 )泰安。是(这 )月丁未(干支纪日法),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 山脚 )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石阶 ),其级七千有(同“又”)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省“之”,指中谷)以入,道少半(不到一半 ),越中岭,复循(沿着)西谷,遂至其巅(顶峰)。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20、定语后置句,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几乎 )不可登。及(等到 )既上,苍山负( 覆盖 )雪,明烛(照亮 )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停留 )雾若带然(的样子 )。戊申晦( 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五鼓( 五更 ),与子颖坐(省“于”,在)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弥漫 ),稍(逐渐 )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定语后置)立者,山也。极( 尽,尽头 )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同“彩”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 有人 )曰:此东海也(判断句)。回视日观以西峰,或(有的 )得日或否,绛(红色)皓( 白
21、色 )驳( 错杂 )色,而皆若偻(弯腰曲背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皇帝外出巡行时居住的处所)在碧霞元君祠东。是( 这 )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模糊,缺损 )。僻(偏僻 )不当(在 )道,皆不及( 来得及 )往。山多石,少土。石苍(深青色,深绿色 )黑色,多平方(平整的,方正的 ),少圜(同“圆”)。少杂树,多松,生石罅( 石缝 ),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翻译句子】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正在它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2、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台阶,共有七千多级。3、今所经
22、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像门槛一样阻挡道路的山崖,世人都称它为“天门”。4、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板石阶几乎无法攀登。5、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黑色的山上覆盖着白雪,明亮的雪光照亮了南边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飘带一样。6、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 也。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 逐渐可见云中几十个小白点像“五木”骰子一样立在那里,都是远山。7、极天云
23、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天边云彩上有一线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 8、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太阳升起来了,纯正的红色象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 9、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或红或白,颜色错杂,又都像弯腰曲背的样子。10、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皆不及往。这天,看见途中路两旁刻写的石碑。是从唐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磨灭不清了。至于偏僻不在路边的石碑,都没来得及去看。【文化常识】朔:阴历每月第一天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望:阴历每月十五 既望: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部编版课内 文言文 知识 汇总 挖空 训练 错字 句子 翻译 文学 文化 常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