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季测试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课时练习02.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4年春季测试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课时练习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春季测试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课时练习02.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古诗三首课时练习 1、 根据语境,看拼音,写汉字。西yu()华山有千rn()高。山中有许多古代的m()崖石刻,是非常宝贵的历史文化y()产。 2、 读句子,完成下面的练习。(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_” “_”写出了战士们戍边时间的漫长,战事的频繁和战斗的艰苦、激烈。在这样的环境下,战士们却说出了“_”的坚定誓言,抒发了对祖国深沉的热爱和豪情。请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这两句诗改写成一句话。()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2)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表达了诗人_的感情。 3、 根据对诗句的理解完成填空。这首诗前两句用_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
2、饱含_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_”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_”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_”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4、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忽传”二字表现出_,诗人“涕泪”是因为_。“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之句,营造了一幅_的画面,表达了诗人_的心境。 5、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这首诗的作者是(),()朝诗人。(2)解释下列词语。河:_岳:_遗民:_(3)赏析第三句诗中的“尽”字。_
3、(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 6、 给带下划线的字或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剑外忽传收蓟(j j)北,初闻(听说 闻到)涕(t d)(鼻涕 眼泪)泪满衣裳。 7、 看拼音写生字。(1)y()民泪尽胡尘里。(2)五千仞yu()上m()天。 8、 根据自己的了解完成填空。(1)“河”,指_,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2)五岳,东岳_,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西岳_,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南岳_,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_,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中岳_,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课文中指的是_。9、 选字填空。(填序号)韧 仞 纫缝() 坚() 万()高山磨 魔 摩打() ()天
4、()鬼10、 给加下划线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A快要天亮B将要知道C快要告知(2)却看妻子愁何在()A男子的正式配偶B妻子和孩子(3)青春作伴好还乡()A年龄B青年时代C指春天11、 把词语和相应的意思用线连起来。将晓 出门感到一阵凉风。篱门 快要天亮。迎凉 篱笆的门。三万里河 指华山。五千仞岳 指黄河。摩天 远眺南方。南望 指宋朝的军队。王师 指碰到天,形容极高。12、 默写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_13、 解释下列诗句。(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_(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_(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_14、 对比读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春季 测试 小学语文 年级 下册 古诗 课时 练习 0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