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专题卷】2024年春季小学测试卷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专题02 阅读与写作.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期末复习专题卷】2024年春季小学测试卷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专题02 阅读与写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复习专题卷】2024年春季小学测试卷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专题02 阅读与写作.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期末复习专题卷】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专题02 阅读与写作一、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他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jiojio)。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jn jng)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
2、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嚷的声音,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的东西罢了。1这段话选自课文_,作者是_。2请选出加点字正确的拼音并将序号写在横线上。_3请在文中找出下列两个词语的近义词。(1)更加_(2)靠谱_4把“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这句话改成陈述句。_5“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这句话用了_修辞手法,写出了八儿_的心情。请仿照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写一写八儿吃得太饱的样子。_6请理解文中“叹气”的含义。_7请说说“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这一句中“那”字写出了八儿怎样的情态?
3、_课内阅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8选择正确的一项,把序号填到括号里。(1)和“司空见惯”意思相同的词语是( )A经久不衰B 持之以恒C屡见不鲜(2)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意思相近的名言是( )A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巴普洛夫B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9把“?”拉直变成“!”中,“?”指的是_“!”指
4、的是_。对这样写的好处,下面描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新颖有趣,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避免了啰嗦的表述,更加通俗易懂。C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快乐阅读。匆匆节选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5、。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 ,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5)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10在“ ”处按原文填空。11第一自然段用了连续的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_12对划线部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时间多得是,像汪洋大海。B在时光的大海里,属于我们的
6、时间太少,表现了作者的哀伤。C过去的日子显得那么渺小,消失得那么快,无声无息,表现出作者无奈的愁绪。13“我掩面叹息”是因为_。14选文第三自然段四个加点字用得好不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15时光是怎样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的?请用“”画出有关句子。16时间是宝贵的,当你看到很多同学把时间都浪费了的时候,你会用诗句“_,_”劝诫他们。阅读。表里的生物(节选)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父亲没有回答。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
7、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17选文中的“我”证实了自己的猜测:_。之后,我又产生了新的疑问:_?继而又作出了新猜测:_。这充分说明,“我”是一个_的孩子。18对划线句子理解错误的是()A写出了我弄清楚缘由之后的满足感。B“我”觉得蝎子的“丑陋恐怖”与表里的“美丽世界”是不相称的。C表达了“我”不喜欢甚至讨厌丑恶而恐怖的蝎子的想法。19“我”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后,“见人就说”是因为_,“后来不说了”是因为:_。阅读短
8、文,完成练习那个星期天(节选)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20选段话是围绕“_”这句话写的。“我”通过_、_、_、_等来打发时间。21文中的“我”焦急是因为_,“兴奋”是因为_。22对文中画
9、“_”的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选择了放弃,因为母亲不可能带“我”出去。B写出了等待过程非常漫长而又寂寞。C把“我”等待时孤独的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写之中。D写出了“我”满怀希望,耐心执着地等待着。二、文言文阅读阅读理解。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23“惟弈秋之为听”的意思是:_。24关于“弈秋”这一名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弈”是姓,“秋”是名。B“弈秋”是对善弈者的尊称。C“秋”是人名,因善弈,所以称为弈秋。D通国善弈者,都叫弈秋。25“
10、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下面对句中两个“之”字理解有误的是()A句中两个“之”字的意思是一样的。B句中两个“之”字的意思是不一样的。C“之”字在句中是“他”的意思。D两个“之”字指的都是专心致志的那个人。课内阅读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26解释下列加点词。(1)两小儿辩斗( )(2)及其日中如探汤( )( )(3)孰为汝多知
11、乎( )27翻译下列句子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_28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1)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_(2)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_29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_30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_三、诗词曲鉴赏读古诗,回答问题。春夜喜雨唐 _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31在横线上填写作者姓名。32解释词语的意思。乃:_潜:_33首联中,作者为什么说“好雨”?_3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2、从_觉角度描写了一幅_图,以_反衬_,显得黑云密布,雨意正浓。35首联中的“知”与尾联中的“重”有何妙处?_36本诗的诗眼是()A好B春C喜D知材料。十五夜望月 ,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37背诵古诗,在横线上补充诗句。38本诗作者是_代诗人_。前两句中,没出现一个“月”字,却用“_”二字,描绘出月色的空明皎洁。本诗最后一句中,一个“_”字,使诗人望月怀远的情思有了动态之美,仿佛诗人的情思与月光一同洒落。我们学过的借“月亮”抒发思念的诗句还有“_,_”。39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写写前两句诗句描绘的画面。_40下列对古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人尽望”的意思是大家都不抬头看月亮
13、,说明月色不美,人们没有兴趣观赏。B诗歌的前两句抒情,后两句写景,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C诗人表面上写不知秋思落在何处,实际却是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41古诗词是祖国文化的瑰宝,请你介绍两种学习古诗词的方法。_阅读古诗,再按要求答题。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4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1)应怜屐齿印苍苔:_(2)小扣柴扉久不开:_43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B这是一首无法成游却胜于成游的别具格的记游诗。C这首诗写诗人兴致很高地去拜访园的主人。却吃了个闭门羹,所
14、以情绪低落。44说一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给了你什么样的哲理感受?_课内精彩回放。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45这首诗是_代诗人_的作品,这是他的“生平第一快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的心情。46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初闻涕泪满衣裳”中诗人流出的是喜悦的泪、高兴的泪。( )(2)令杜甫“喜欲狂”的原因是可以回到家乡去了。( )(3)诗中的“妻子”与现代汉语中的“妻子”意思相同。 ( )47下列对此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集中表
15、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一个“喜”字。B“满”字真实地展现了诗人喜极而泣、泪如泉涌的情态,逼真地表现了诗人喜不自禁的感情。C“白日放歌须纵酒”写出了诗人听到好消息后的“狂”态,体现了诗人不良的生活习惯。48“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两句诗中包含_、_、_、_这四个地方,诗人既展开想象,又描绘实境。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练习。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注释】秋丛:即丛丛的秋菊。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篱:篱笆。49第一句诗中的“_”字写出了菊花满院盛开的景象。50第二句诗中的加点词,表现了作者_的情态。51诗人“偏爱菊”的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期末复习专题卷 【期末复习专题卷】2024年春季小学测试卷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专题02 阅读与写作 期末 复习 专题 2024 春季 小学 测试 卷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下册 02 阅读 写作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