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4年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3篇】 实习总结:就是实习完成后进行的整体性总结和概括。在中遇到的困难,并且是如何克服的。总结自己获得的阅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篇1】 年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地域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野外实习,把我们的理论学问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我们的综合分析实力,提高了地理综合素养,为今后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和地理科学探讨打好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习的主要目的详细为: 1.印证课堂
2、上学习的本专业的基本学问,培育并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视察和独立探讨的实力以及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收集第一手资料,为说明相关现象和自然演化规律、了解实习地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 3.发觉问题,培育并激发爱好点,培育科学探究精神。4.通过实习,初步学会观测和分析实习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并驾驭地质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驾驭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培育学生独立工作实力,为将来教学和进行乡土地理调查打下基础。 二实习任务和要求 (一)实习任务 获得地球各圈层运动造成的地质、地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常见现象的感性相识;学习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培育野外视察和
3、分析的实力;培育团队精神和独立思索等科学素养;体验野外生活;训练对野外的适应性;增加对地球科学的了解。 (二)实习要求 1.实习前要熟识了解实习内容和实习区域状况,做好相关学问打算 2.实习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团结互助,留意平安 3.实习时要仔细听讲,勤于视察分析,作好实习笔记 4实习结束后每位同学要结合专业学问和自身体会,提交实习报告。 5.实习后要把学习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种学习理念贯穿到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三实习时间和路途地点 时间: 8月29日9月3日 路途地点:幕府山燕子矶 汤泉湖阳山碑材 火石峰棒槌山 黄山 六合方山南采场 四实习内容 南京地质地貌概况 从南京向东到
4、镇江再折向南东东抵武进县境孟河一带,绵延了一列丘陵、低山,称为宁镇山脉。它全长约100余公里,标高一般为100200米,少数山峰超过300米。如钟山、孔山等。这里地层出露齐全,构造变形程度中等,构造现象清晰典型,岩浆岩、火山岩类众多且出露广泛。 实习路途一:幕府山燕子矶 实习内容:1.视察沿江南岸呈直线状延长的悬崖峭壁,断层三角面地貌及断层崖壁上的擦痕,构造岩等特征。2.视察幕府山小背斜。3.视察燕子矶地貌特征。4.视察白垩纪上统浦口组岩性特征。5.视察生物风化和化学风化现象。 幕府山地区位于南京北郊,频临长江,本区发育有自震旦系上统至下中三叠统地层。 地层:1.震旦系灯影组。灰,浅灰,灰白色
5、中厚层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产有藻类化石 2.寒武纪下统幕府山组。岩性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浅灰,灰白色硅质页岩,黑色含碳质页岩为主,夹有石煤层;上部以浅灰,粉红及黄褐色中厚层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为主。 3.白垩纪上统浦口组。为棕红色,灰红色砂砾岩夹棕红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 实习路途二:汤泉湖阳山碑材 实习内容:1.视察本区志留系,泥盆系岩性及其特征,并依据 岩性特征及其所含古生物化石分析古地理沉积环境。2.视察大石碑断层。3.视察大石碑四周的地貌,分析其与构造,地层之间的关系。 地层: 1.奥陶系 下奥陶 统昆山组 主要岩性:上部为浅灰色中厚层灰岩,夹薄层灰岩,中部为深灰至灰黑色厚层生物
6、碎屑灰岩,夹少量球粒灰岩,有时含少量石条带或结核,下部为灰至浅灰色厚层灰质白云岩,与灰质互层,局部含石结核。在此地区溶洞较为发育,侵蚀严峻。如燕子矶三台洞。三台洞同燕子矶旁边沿江的头台洞,二台洞一样,发育在震旦系灯影组白云质灰岩中,溶洞大致分为三层,是地下水溶蚀的结果。2.志留系 1.上中志留系坟头群 主要岩性:灰黄、褐黄色粉砂岩、砂质页岩及砂岩,岩相为海相,主要在汤山地区。泥盆系 上泥盆统五通组 岩性:上部为黄褐色薄层细粒砂岩,夹粉砂岩,有时还夹白色粘土岩,局部含煤线。中部灰白色厚层石英砂岩,下部为灰白色粗粒含砾石英砂岩。代表地区汤山北坡。从这里还可以看到五通组的中上部。中部为细粒石英砂岩,
7、上部石英砂岩夹页岩。该地区主要以石英砂岩为主。3.石炭系 下石炭统高骊山组 岩性:杂色砂页岩及泥岩。层面水纹构造。海陆过渡相,主要在汤山北坡。 中石炭纪黄龙组 岩性:浅灰略带肉红色的纯质灰岩。岩层致密,底部为浅灰色白云岩,含肉红色结核。主要在汤山北坡背斜倾伏端下山处。4.二叠系 下二叠统栖霞组 岩性:上部灰黑色灰岩,含少量燧石结核,下部为灰黑色含沥青灰岩。代表地区大石碑北壁断层 实习路途三:火石峰棒槌山 实习内容:1.视察本区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岩性特征,依据其岩性特征等分析其古地理沉积环境。2.视察火石峰背斜,测量各要素产状。3.视察棒槌山三叠系青龙群地层及岩性。 地层:1.泥盆系上统五通
8、组 下段:灰黄,灰白色厚层粗粒石英砂岩,石英岩状砂岩夹绿色页岩。上段:灰白,灰黄,灰黑色石英细砂岩,页岩,泥质粉砂岩夹黏土岩,含铁砂岩,炭质泥岩。 2.石炭系下统金陵组 岩性比较稳定,下部为黄褐色铁质粉砂岩,含铁石英砂岩,页岩:上部为灰黑色结晶灰岩,含白云质岩和泥质灰岩。含珊瑚和腕足类化石。 3.三叠系下统下青龙组 下部为灰黄,黄绿色薄-中薄层钙质泥岩,泥岩与泥灰岩,泥质灰岩互层。上部为灰黄,灰色泥质灰岩,灰岩与钙质泥岩,泥岩互层,夹泥灰岩。 4.上二叠统-龙潭组 岩性:灰黄色粉砂岩,砂质页岩夹炭质页岩及煤层,底部有一层厚约20米的长石石英砂岩。如棒槌山东北部。 从地质构造来看,汤山位于汤仑复
9、背斜的中段,为一穹状短轴背斜。核部由寒武纪和奥陶纪地层构成,北翼由上奥陶统-中三叠统地层构成,岩层较陡或倒转,并发育次级褶皱;南翼不完整,仅有奥陶系及志留系底部地层出露,产状相对平缓。 岩性和地质构造对汤山地区的地貌发育起着主控作用,汤山地区地层岩性分可溶岩和非可溶岩两大类。可溶岩主要为寒武系和奥陶系的碳酸盐,种类主要有石灰岩,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非可溶岩分布在汤山外围,主要为志留系,泥盆系和白垩系的沉积岩,有泥岩,粉砂岩和砂岩等。实习地点四:黄山 【地质地貌】 黄山经验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的洗礼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结构。黄山群峰林立,素有“三 峰,三
10、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米,与平旷的光明顶、险峻的天都峰一起,雄居在景区中心,四周还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群峰叠翠,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汹涌澎湃、气概磅横的立体画面。 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剧烈,断裂和裂隙犬牙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奇丽多姿的花岗岩洞窟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到处。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岩石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丽;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是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宏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 黄山有丰富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典型的冰川地貌有:苦竹溪、逍遥溪为冰川移动创蚀而成的“u”形谷;眉
11、毛峰、鲫鱼背等处是两条“v”形谷和刨蚀蚀残留的刀脊;天都峰顶是三面冰斗刨蚀遗留下来的角峰;百丈泉、人字瀑为冰川谷和冰川支谷相汇成的冰川悬谷;逍遥溪到汤口、乌泥关、黄狮垱等河床阶地中,分布着冰川搬运积累的冰碛石;传为轩辕黄帝炼丹用的“丹井”、“药臼”,也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 黄山岩浆岩、地貌特征 岩浆作用及岩浆岩 黄山的岩浆岩分布很广,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发生很多岩浆活动,包括各种形式的喷出活动和侵入活动。不同时期的岩浆岩成分不同,加上产状各异,使其岩浆岩 不论从化学成分到矿物组成上,都有很大差异,因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岩浆岩。 1、侵入岩 依据岩体的接触关系、地质构造对岩浆岩的限制因素、岩体
12、的变质程度等可将北京地区的岩浆侵入活动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早元古代 本期的侵入岩主要为超基性岩类和变质基性岩类。 超基性岩类中包括橄榄岩和辉石岩,多呈北东向小型岩体沿断裂带活片麻理侵入太古代的片麻岩中。(2)中、晚元古代 本期的岩浆活动有侵入和喷出两类。侵入岩体只发觉有斜长环斑花岗岩体、四合村辉岩和红石湾辉石岩等。 斜长石斑花岗岩体沿东西向基底断裂侵入密云群沙厂组的片麻岩中,与片麻理斜切。岩体东西向延长,为一北陡南缓,向南倾斜的不对陈岩脊。岩石的特点是具似斑状结构,钾长石斑晶为卵形,外面包围一圈更长石或中长石。岩体内有棱角状片岩捕虏体。岩体被三次侵入。第一次是斜长环斑角闪黑云母花岗岩,分
13、布于岩体的西部,岩石呈灰色或暗灰色。其次次是斜长环斑黑云母花岗岩,为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岩石呈红色。第三次是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呈红色;中粒二云母花岗岩,呈米黄色;细粒花岗岩,呈浅色。 四合村辉石岩体:呈脉状侵入太古代密云群大漕组花岗片麻岩中。岩体主要由二辉岩和橄榄岩两个岩相带组成,但分异不好。岩石蚀变类型主要有蛇纹石化、滑石、蛭石化和绿泥石化等。 红石湾辉岩体侵入于太古代角闪斜长片麻岩及花岗质片麻岩中的超基性岩体。岩体可分为角闪单斜辉石岩、角闪二辉岩、角闪斜方辉石岩及橄榄辉石岩四个岩相。 2、喷出岩 (1)元古代的喷发岩体 属中、酸性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呈古火山颈相及海底喷发组产出,以火山角
14、砾岩、安山岩及凝灰岩为主。(2)早侏罗世南大岭组玄武岩 是一套经多次喷溢活动形成的玄武质熔岩流。每一喷发层厚度5米至15米不等,但都有底部小杏仁构造带、中部致密块状带和顶部大杏仁构造带等,杏仁体主要为石英、玉髓、方斛石、蛋白石、绿帘石等。柱状节理发育,球状风化明显。 (3)中侏罗世髫髻山组火山岩 由一系列中性火山物质构成的砾岩、熔岩及火山碎屑岩互层组成。火山岩系得岩性和厚度改变都很大,岩石组成也较困难,主要的有辉石安山岩、角闪安山岩及火山角砾岩等。(4)晚侏罗世东岭台组火山岩 本组由一套酸性、中性及偏酸性岩类组成,主要以流纹岩、英安岩及粗面岩为主,并形成相应成分的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 实习地点
15、五:六合方山南采场 实习内容:1.视察上新统六合组砂砾石层岩性特征,;砾石成分,磨圆度,分选状况以及沉积构造,对肯定范围内的砾石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推断当时的沉积环境。2.视察地层产状和层理类型。3.视察六合组与方山组玄武岩之间的接触关系。 1)六合组 岩性:下部为棕黄色,灰黄色砾卵石,含砂砾卵石,夹含砾细砂扁豆体。中部为棕黄,灰黄色含砂砾石,含砾细砂,细砂等呈韵律互层,交织层,为=微节理发育。上部为细粉砂,粉砂质泥岩,含砂量不匀称。顶部为砖红色含粉砂泥岩。 2)尖山玄武岩组 该组下部为灰黑色致密块状橄榄玄武岩,斑状结构,裂隙发育。上部为褐灰色玄武质角砾溶岩与灰黑色橄榄岩互层。 五实习收获与建议
16、 通过这次实习我获得了对基本地质现象的感性相识,其中包含对三大类岩石的肉眼鉴定,相识地层剖面,识别主要化石,判识基本的褶皱和断裂构造,了解重要的内动力地质现象,加之老师的讲解,我把书本所学学问很好的和实际相结合。同时我学会了运用罗盘测量产状,测量岩石的倾向,走向和倾角。以及如何推断地层 褶皱 断层,进行基本的地质视察,熬炼收集资料和采集必要标本食物的技能。现在我对地质工作的内容和性质有初步的了解,开阔了眼界,增加了对地理学的爱好,巩固了专业思想。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另外实习时,我们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合理分工,增进了友情,增加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篇2】 绪论:
17、自然地理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使学生在课程理论学习基础上,通过对基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水文等)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学问,并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理解,获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力的必要手段。搞好实习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力,提高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地貌学 考察地点:新铺地质公园 花江大峡谷 北盘江大桥 龙宫 格凸河 考察时间:年10月28日31日 考察目的和要求: 1,通过实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安顺主要地貌类型,基本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分析其成因。了解地质、水文、气候、土壤与植被对地貌发育,地貌灾难与防治的影响。 2,使学
18、生学习驾驭地貌野外考察全过程的程序和方法,包括资料收集、野外观测、标本与样品的采集等 3,通过实习,使学生将理论学问与实践相结合,培育学生实践实力。了解驾驭有关一起和工具(罗盘,海拔仪等)的运用原理和方法。 考察内容: (一),区域地貌观测实习 1,相识安顺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其特征。 2,通过对地形图地貌的判读,视察安顺地貌的分布规律。 3,相识地貌灾难(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滑坡等)及防治。 4,初步分析地貌对农业产业布局的影响。 (二),北盘江河流地貌观测实习 1,观测河流侵蚀地貌特征。 2,观测河流阶地地貌特征。 3,观测河流凹凸岸的流水作用特征。 4,观测河流干流交汇处的地貌特征。 (三
19、),喀斯特地貌观测实习 1,观测地表喀斯特地貌特征和分布规律。 2,观测地下喀斯特地貌特征和分布规律。 3,观测喀斯特地貌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实习心得:通过者一次的野外考察,同学们不仅讷讷挂钩亲自动手来操作试验,而且还置身于不同的地质,地貌类型之中使我们的理论学问与实际得到了联接,补充了我们平常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的空缺。其次,通过这样的考察,提升了同学们的学习热忱,不管杂实习前和考察后,我们的同学都仔细的投入到打算资料和收集数据成果的过程中,学习气氛更加深厚。第三,在考察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能够相互帮助,而且还能在考察,试验中相互协作,这使得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增加,集体感更加剧烈,对我们以后的
20、学习和生活都是很好的帮助。 水文学 沿贯城河考察: 地点 : 玉碗村 污水处理厂 宁谷 水温: 15.05度 15.73度 15.64度 ph值: 8 8 8 透亮度: 22.2厘米 28厘米 26厘米 经过分析此水为劣五类水,造成贯城河污染的缘由有: (1)大气降水 (2)农田排水 (3)城市生活污水 (4)工业废水 (5)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淋溶水 龙宫风景区 测水深:用一根绳子吊一个大石头沉入水流底部,然后读取数据 测透亮度:先套上盘子再吊上石头沉入水中直到看不到盘子为止 第7小组测量结果:水深2米,透亮度1.17米 实习心得:通过者一次的野外考察,同学们不仅讷讷挂钩亲自动手来操作试验,而
21、且还置身于不同的水文条件之中使我们的理论学问与实际得到了联接,补充了我们平常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的空缺。其次,通过这样的考察,提升了同学们的学习热忱,不管杂实习前和考察后,我们的同学都仔细的投入到打算资料和收集数据成果的过程中,学习气氛更加深厚。第三,在考察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能够相互帮助,而且还能在考察,试验中相互协作,这使得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增加,集体感更加剧烈,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很好的帮助 地质学 实习地点:关岭国家地质公园,花江大峡谷 试验方法:罗盘的运用方法 罗盘的运用主要是中心的磁针,天池外的内盘是钢制的,天池底色一般是白色 的,底部划有一红色直线,有一端是有两个红点在红线的
22、左右,红线是以南北定位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篇3】 一、 实习目的 1. 了解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 2. 了解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 3. 溶洞形成相关地质现象的视察和分析 二、 实习内容 1.简介: 瑞晶洞位于浙江临安市昌化地区的石瑞乡蒲村。东距杭州130公里,南邻千岛湖125公里西离黄山166公里,北连天目山国家自然爱护区51公里。该洞洞体呈垂直状,异样高大。第一洞厅垂直高度达82米,堪称国内第一,洞内岩溶景观密度大、品种齐全,尤其是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花”,大大小小的石花布满洞顶,使瑞晶洞 成了世上罕见的地下花园。 2. 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 地下溶洞的
23、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的量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压强削减,以及温度的改变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慢慢形成了钟乳石、实习石笋等。假如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奇妙的石柱。 3.石菊花、石笋、石钟
24、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 (1)石菊花 石菊花是石灰岩溶洞的特有品种,在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菊花。大大小小的石菊花布满洞顶,形态各异。石花的化学成分为碳酸钙,由针状、细柱状晶体组成,其多干脆长在石灰岩石上。石化是包气带毛细渗水的产物,即含碳酸钙的地下水通过岩石缝隙缓慢从岩石中渗出,碳酸钙中氧气不断溢出,形成结晶。 (2)石笋、石钟乳、石柱 洞中长着高大的石笋和石钟乳。石笋是直立在洞里的尖锥体。当饱含着碳酸钙的水通过洞顶的裂隙滴至洞底,由于在洞窟内有时温度较高,水分蒸发,水中二氧化碳溶解量削减,钙质析出,沉积在洞底,日积月累自下向上生长的就形成了石笋,自上而下生长的则形成了石钟乳。
25、洞中还能看到几根石柱,贯穿底部和顶部。这是由于石笋和石钟乳不断生长,最终连在一起形成了这种柱状物。 (3)石幔帘 在溶洞的四厅中我看到一幅壮丽的场面,一高达30米左右的“接天帷幔”耸立在厅中,那是有一连串层次的石莲台、石瀑布构成的石幔。洞厅中还挂着一连串的石旗和石帘。石幔是由于渗透的水中碳酸钙沿溶洞壁向下沉淀成层状积累而成,其形态如布幔。 (4)边石坝 在洞底出现了一些隆起的像河坝一样高为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的垄岗状地貌,这就是边石坝。它是由渗透水中的碳酸钙沉积而成的 .4. 溶洞的塌陷、断裂构造、石柱的错断现象 溶洞形成后,由于某些地段发生了稍微地壳运动,洞厅中被水侵蚀过的层面发生了塌陷;地壳的下沉使原本在同一平面的岩层被拉伸,形成了断裂构造;原本笔直的的石柱也由于地壳的下沉,导致中部被拉伸而断裂,这就是石柱的错段现象。 三、实习总结 这次实习我收获颇丰,不仅见到了漂亮的溶洞地貌,感受到了奇妙的大自然风光,也进一步了解了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以及溶洞的一些代表性地貌和形成机制。此外,这次野外实习熬炼了我的实践动手实力,我学会了对地貌的视察,内容的描述,数据的记录等野外工作方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