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教学设计教案.docx
《《望洞庭》教学设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洞庭》教学设计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望洞庭教学设计教案4篇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风光。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揭题 1、同学们,我们宏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沟,感受颇深,并写了特别美丽的文章。今日,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会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生: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四周,是我国其次大淡水湖。 生: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
2、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 生:闻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 师:介绍得真不错,咱们一起去看看。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象? 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 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生: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 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漫蒙、朦模糊胧、安静和谐。 5、引出课题 师:洞庭湖的景象特别迷人,从古至今有很多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很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四
3、周,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读。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ng、潭tn、螺lu、磨m 3、再读,边读边思索,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生:我理解了“湖光秋月两相和”。(多媒体出示) 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师:你理解得真不错。 生:我理解“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特别和谐。 生: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
4、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特别和谐。 生:我理解了“潭面无风镜未磨”(多媒体出示)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 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 生:朦模糊胧、模模糊糊。 生:我理解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模糊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 湖光/ 秋月/ 两相和, 潭面/ 无风/ 镜未磨。 (二)教学“眺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多媒体出示) 生:眺望:远望。 师: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
5、的题目是望洞庭。 生: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白银盘里放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非常惹人宠爱。 师:请你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 生:真美,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致绝伦的工艺品。 师: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生: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请生读好这两句诗。 眺望/ 洞庭/ 山水色, 白银/ 盘里/ 一青螺。 师:这首诗意境很美,谁能美美地把它吟诵并背诵。 师: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读,你能想象出这样的风光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来说一
6、说。 生:秋天的一个夜晚,我和刘禹锡登山岳阳楼,眺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月光如水水如天,模糊中那君山就象是白银盘里的一个青螺,非常惹人宠爱。在这个安静和谐的夜晚,我和刘禹锡依依话别。 生:月明星稀的夜晚,我闲逛在洞庭湖边,那严厉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覆盖着一层薄纱。模糊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我被这迷人的风光沉醉了。 生: 三、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许多,你们将来有时机肯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会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四、作业 : 1、用钢笔描红。 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风光,
7、用几句话写下来。 评析: 一、注意迁移、积存、感悟,习惯情趣 活用了于永正的五重教学法,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孩子们从读中发觉问题,产生美感,产生乐学感。 二、在操作过程中重情趣 古诗词很美,但不好教,在一幅直观的画面中,学生有针对地去匹配他已有的学问,既回忆起了以往学过的“风清月明”、“风月无边”,又把握了诗文审美韵味与内涵。在积存语言与情感的根底上,注意对生命的感悟,展现自己对古诗的共性解读,“白银盘里一青螺”一句低调处理,更显示了学生能触类旁通地制造性思维。 三、“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写不止半壁江山,两根柱子一条龙之说,提升了习作的地位,使之更科学合理化。在课堂上强调课文对生活的喜爱和练说练
8、笔的积极性。将课后的习题设置成“岳阳楼上望洞庭”的情境练说,有的学生进入了角色,在与刘禹锡的朋友话别;有的利用了搜集的资料介绍了题君山的诗文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把对风光的描摩,诗意的外化活用纠共性的表达中,不正是语文素养的提高吗?而课首的成语系列也自然的水到渠成、学以致用。 望洞庭教学设计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力量目标: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情感目标: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宠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想像这首诗描绘的美丽景象
9、,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优美皎洁和精致绝伦。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宠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预备: 1、资料搜集:刘禹锡的生平、君山的传奇 2、电化教具:投影片、课文录音磁带 3、实物预备:白盘子、青螺 教学过程: 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同学们,我们宏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今日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脚印,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板书:望洞庭 2、指名说了解的刘禹锡和洞庭湖。 (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所著有刘来宾集。洞
10、庭湖,我国其次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4、自己练读,到达正确、流利。 5、同位互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注:介绍刘禹锡生平和洞庭湖考察学生课前搜集信息的力量,激发学生读诗的欲望。正所谓“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熟读古诗,人人过关,是下步教学的良好开端。) 二、理解读,洞察美。 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预备工作呢?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沟通。 (相:相互和:和谐镜:铜镜,比
11、方洞庭湖水面 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眺望:远望) 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方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观看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漫蒙,不是很清晰,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当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1)指导学生观看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2)小组内练说,让平常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讲解。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 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 再与课文插图对比,洞察艺术之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望洞庭 教学 设计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