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系列评论汇编.docx
《(10篇)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系列评论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篇)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系列评论汇编.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系列评论汇编(10篇)目录 奋力实现气象高质量发展蓝图1 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3 “精”字当先 夯实气象高质量发展根基5 聚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7 以气象高质量发展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9 与时偕行 在气象服务供给上狠下功夫11 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气象智慧13 提高政治站位 大力加强气象为农服务15 多措并举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为气象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17 以更高水平现代化支撑引领气象高质量发展19奋力实现气象高质量发展蓝图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
2、军的重要时刻,为更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国务院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为气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绘就了蓝图。国务院5月19日召开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大力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国气象干部职工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胡春华副总理指示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纲要部署上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面向人民生产生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团结一心、担当作为、顽强奋斗,奋
3、力实现气象高质量发展蓝图。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大局。气象工作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进人民福祉休戚相关,在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全方位服务保障作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面向生命安全,强化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机制,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面向生产发展,主动融入和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以“气象+”赋能重点行业、领域发展,助力经济循环畅通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面向生活富裕,对标人民美好生活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优化服务供给,推动气象服务向高品质、多样化和均等化迭代升级;面向生态良好,科学应对
4、气候变化,助力挖掘气候资源,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气象智慧。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加强气象基础能力建设。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在服务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必须全方位提升气象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其中,根本动力来自科技创新,尤其是科技自主创新,这要求我们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健全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让这条创新链上的每一环都紧密相扣,更好地发挥效能。关键核心在于气象基础能力建设,这要求我们对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形成陆海空天一体化协同高效的精密气象监测系统,锤炼“五个1”精准预报能力(提前1小时预警
5、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提前1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年预测全球气候异常),推进气象服务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打造更有力的气象信息支撑系统,以气象现代化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实干担当,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前行。纲要基于气象发展现状和新形势新要求,分两步走提出2025年和2035年的发展目标,清晰给出气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要实现发展蓝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谋篇布局,推进气象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坚持开放合作,深化气象领域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完善气象法律法规体系;以人为本,打造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同时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
6、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要把气象高质量发展成效作为检验目标和过程的试金石,唯有人民更满意、人民更幸福,才能彰显气象高质量发展的高效益高水平。风起凌云志,扬帆正当时。站在新的起点,我们更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高质量服务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勇毅迈进!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国务院日前出台的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以“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的事业定位首开篇章,在总体要求和发展
7、目标中对“创新驱动发展”“气象科技创新”等提出明确要求,并围绕“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出重要部署,为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科技关乎国运,创新决胜未来。科技创新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中国,正阔步走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征程上。而在气象领域,经过70多年的发展,我国气象事业实现由跟跑发展到跟跑和并跑并存、部分领域领跑,这充分凸显了科技创新的第一动力作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
8、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气象高质量发展同样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纲要围绕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出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为新起点上的气象科技创新擘画了蓝图,也注入了更强信心。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要立足大局计之深远,在关键核心技术、破除“卡脖子”风险上集中攻关、坚定突破。自主创新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必须一以贯之的原则和坚守,科技自立自强是“不破楼兰终不还”、必须不懈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实践已经证明,只有矢志不渝自主创新,才能扛住风险挑战;只有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才能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须从更高的政治站位和强烈的
9、时代担当出发,瞄准国家发展需求、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前沿气象发展水平,既要“十年磨一剑”搞好基础研究,又要围绕地球系统数值预报模式、灾害性天气预报、气候变化等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坚如磐石的恒心“啃下最硬的骨头”,锻造气象领域的“国之利器”与“国之重器”。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要强化系统观念协同创新,以更系统的“布局落子”推进高效能的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自主创新是在更高起点、开放环境下的协同创新,绝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在增强气象科技创新的前瞻性、加强研判战略问题的基础上,按照全链条、一体化布局思路,加强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顶层设计,统筹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和能力建设,将气象科研力量汇聚于面
10、向国家战略、面向人民生产生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等需求上,聚合气象科技创新的“最强众智”与“最大合力”。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走深走实,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体制机制改革是驱动科技创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统,深化气象科技体制改革,培育有利于创新的土壤,才能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强化气象科技创新支撑提供雄厚底蕴和不竭动力。必须扎实落实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要求,以更大决心和力度开展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技评价和激励机制,让“揭榜挂帅”等举措真正拆除“篱笆墙”、打破“天花板”,打出科技创新全面改革“组合拳”,最大限度释放和激发气象科技创新的“活力源泉”与“潜
11、能宝藏”。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我们要深刻理解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以智慧与汗水、改革与实干来铺就科技创新的强国之路,以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向着气象高质量发展的雄关漫道奋勇前进。这是新时代气象人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使命所在。“精”字当先 夯实气象高质量发展根基根本固者,华实必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面向人民生产生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高位谋篇布局,提出加强气象基础能力建设,既深刻总结了气象事业发展的宝
12、贵经验,更为新形势下更好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给出了抓手。 当前,全国气象部门不断强化基础能力建设,持续补短板强弱项,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监测预报水平、增强服务保障能力,一项项措施精准落地,一系列任务加速推进,以新作为催生新气象、取得新突破、开启新局面。与此同时,新技术革命风起云涌,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重发,给气象事业带来更大挑战。气象工作者必须有作为,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精”字当先,夯实气象高质量发展根基,久久为功,让事业筋骨更强、发展后劲更足。监测精密为基。监测是数据的源头,是预报服务的前提,是气象事业大厦的地基。唯有地基坚实,大厦方能稳固。要统一布局,
13、建成陆海空天一体化、协同高效的精密气象监测系统;持续健全气象卫星和雷达业务体系,提升综合应用水平;要与时俱进,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智能化气象探测装备。与此同时,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监测系统不但要胸怀祖国,更要放眼世界,加强全球监测,提升全球资料获取和共享能力。预报精准为本。预报是气象业务的“龙头”,龙头带动有力,发展才有活力。为此,要加强地球系统数值预报能力建设,发展自主可控的地球系统数值预报模式,在数值预报这个“芯片”领域和国之重器上下足功夫。面对灾害性天气多发频发的现状,要逐步实现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提前1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
14、前一年预测全球气候异常的“五个1”精准预报能力。服务精细为要。服务是气象业务的落脚点,也是气象事业与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连接点。身处数字时代,面向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要积极推进气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基于场景、影响的气象服务技术,以智能研判、精准推送的方式,确保气象服务按需精准送达。针对各类服务主体的不同需求,还要建立互动机制,探索打造面向全社会的气象服务支撑平台和气象服务众创平台,促进气象信息全领域高效应用。信息系统是气象事业的血脉。一个安全、高效、智能、集约、共享的信息支撑系统,可推动气象业务事半功倍。拥抱大数据这一时代浪潮,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建设地球系统大数据平台,推动
15、信息在部门内外开放共享,健全监管制度、强化产权保护,提高气象数据应用服务能力,让信息在充分流动中创造真正的价值。此外,面对气候变化影响,要构建数字孪生大气,以多源数据仿真模拟大气圈的点滴变动,进一步提升分析预测能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气象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固本培元、夯实根基,为国家谋发展,为人民谋福祉,以更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大力量。聚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多发,有效防范应对极端天气气候风险,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事关国计民生,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
16、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坚定不移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凝聚气象防灾减灾合力,靶向提升各环节能力,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提高经济社会抵御气象灾害风险的能力和韧性。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必须夯实核心技术。准确及时高效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在综合防灾减灾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是守住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核心和关键。对标纲要要求,从健全分灾种、分重点行业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到完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再到提升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无一不呼唤对关键技术的攻关、对气象防灾减灾“硬实力”的淬炼。我们要毫不
17、动摇坚持补短板、强弱项,紧盯强对流(大风)监测预警服务、龙卷风监测预报预警、东北冷涡科研业务能力等关键领域,潜心攻关,全方位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地质灾害等气象风险预报预警能力。要按照“早、准、快、广、实”的要求,聚焦极端灾害性天气和关键影响区域,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不断提升服务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必须狠抓机制建设。面对灾害风险,要让气象防灾减灾链条上的每一环都充分发挥作用,守护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让长期以来形成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在新发展阶段焕发新活力。必须进一
18、步完善组织责任体系,将部门合作的手拉得再紧一些,协力推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建设,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出台或修订地方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气象灾害防御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尤其要完善高风险区域、高敏感行业、高危人群的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实现高级别预警信息的“三停”依法依规自动触发。充分利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逐步建立灾害风险管理业务体系,实现主要气象灾害实时监测、定量化影响评估和风险预估。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必须唱好综合防御的“重头戏”。放眼气象防灾减灾各个领域,不论是灾害监测、风险预警、风险预估、应急响应、减灾科普和灾后评估的全链条式服务,还是江河流域上下游、左右岸的
19、协同联防,或是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成果应用,都需要坚持系统思维、整体观念,从更大格局出发、凝聚各方力量统筹推进。我们要打破属地防御思维,加强地域流域间共享、共商和共防,通过上下游、省际、市际、县际联动形成合力,强化所影响区域、流域一体化实况监测和预报服务。定期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风险区划,实施“网格+气象”行动,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乡镇、街道等基层网格化管理。积极开展气象科普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提高全社会抵御灾害的韧性。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广大气象工作者必将不辱初心使命,笃行实干,让“减灾就是增效”“避害就是趋利”的理念化为有力之举,让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更加坚不可摧
20、。以气象高质量发展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气象工作作为经济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要素,更是生产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气象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同时,更加深广地融入乡村振兴、强国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建设中,服务触角延展至交通、农业、水利、海洋、能源、旅游等上百个行业,趋利避害作用日益凸显,人民福祉安康持续增进。尤其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明显增多增强,统筹发展和安全对防范气象灾害重大风险的要求越来越高,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的敏感性也越来越强。这就要求气象工作主动融入和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大力实施“气象+”赋能行动,
21、全方位服务保障经济循环畅通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以气象高质量发展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在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中国人的饭碗要装中国粮,气象人更要守护好中国粮。要从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不可逆转的高度,将保障粮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抓紧抓细抓好。各级气象部门要在政府主导和相关部门支持下,着力提升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水平;围绕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聚焦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分区域、分作物、分时段、分灾种的粮食生产全过程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发挥高光谱遥感等先进技术和相关设备在农情监测中的作用,加强中长期气候变化对农业
22、影响的研究;不断提高国内外粮食产量预报能力,建立全球粮食安全气象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好支撑。“强国有我”,是气象保障海洋强国、交通强国、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庄严承诺。要聚焦紧迫需求修炼“内功”,提升海洋气象观测能力建设,打造现代综合交通气象服务平台,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的气象保障。要强化科技支撑,融入特定应用场景,融合定制化需求,强化全球远洋导航气象服务能力,加强中欧班列等气象服务能力建设,为全球商贸物流打通一条“气象路”。要强化部门联动,完善协同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 10 贯彻落实 气象 质量 发展 纲要 2022 2035 系列 评论 汇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