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储能行业】河源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doc





《【2024年储能行业】河源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储能行业】河源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doc(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源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目 录第一章 发展基础5第一节 发展现状5第二节 发展环境13第三节 需求预测17第二章 总体要求18第一节 指导思想18第二节 基本原则19第三节 发展目标20第三章 发展布局22第一节 打造能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22第二节 优化三大能源运输网络23第三节 打造多个智慧能源平台24第四章 重点任务25第一节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提升能源保障能力25第二节 完善能源储运体系,提升能源供应质量27第三节 着力推动能源节约,建立高效用能新局面31第四节 积极培育新能源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35第五节 稳步推进能源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化能源治理体系38第六节 增强能源共享
2、普惠能力,持续优化能源营商环境40第七节 积极融入湾区建设,加强能源发展合作41第五章 环境影响分析42第一节 环境影响分析42第二节 环境保护措施43第六章 保障措施45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45第二节 加强规划实施45第三节 加强政策支持45第四节 加强评估调整46附表:“十四五”时期全市能源建设重点项目表能源是经济社会的血脉与动力,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培育“五大产业”,大力实施“七大行动”,争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排头兵,加快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的重要时期。本规划根据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广
3、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广东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电力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河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相关文件要求编制,主要明确“十四五”时期河源市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部署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是未来开展能源发展工作、制定能源政策和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第一章 发展基础第一节 发展现状一、发展成效“十三五”以来,河源市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能源革命战略,积极推进保供应、调结构、提效率、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能源工作,基本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4、。能源结构显著优化。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天然气、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占比由2015年的48.31%、25.81%、0.68%、25.21%调整为2020年的39.93%、18.01%、1.90%、40.16%,煤炭消费占比下降8.38个百分点、石油消费占比下降7.8个百分点、天然气消费占比上升1.22个百分点、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消费占比上升14.96个百分点,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向清洁低碳化转变。全面完成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推进工业园区高污染燃料锅炉淘汰和清洁能源改造升级。能源绿色发展显著推动空气质量改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排放量大幅下降,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
5、保卫战提供了重要支撑。图1 20152020年河源市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能源储运设施稳步发展。“十三五”期间,河源扩建500KV上寨变电站,新增变电容量1000MVA;新增220KV变电站4座,分别为万绿湖站、奎阁站、霍山站、九连山站,扩建1座,新增变电容量1440MVA。到2020年底,全市建成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11座,110千伏变电站58座,35千伏变电站27座,形成35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11540.5万千伏安、线路总长度3988.4公里,电网整体供电能力充裕。“十三五”期间,西气东输三线闽粤支干线(广州潮州段)及粤东天然气主干管网惠州河源支干线项目正式投产,“多气源互联互
6、通”供应格局加快构建。截至2020年底,河源市累计建成天然气门站1座,LNG气化站5座,供气管道1430公里,液化石油气储配站26座,液化石油气供应站585座,城燃企业天然气储气能力约0.13万立方米(液态)。能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十三五”期间,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6.02%,能耗强度及碳强度在北部生态发展区五市中均为第一低位;能源消费新增量32.36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1.7%,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399.27万吨标准煤,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十三五”能耗双控目标任务。2020年,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33.70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比例为81%,较20
7、15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煤炭消费得到有效控制,2020年规上工业煤炭消费量214.02万吨,较2015年减少9.11%。图2 20152020年河源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可再生能源成为电力主力军。河源市无煤、油、气,水能资源已基本开发完毕,新能源开发潜力大,属化石能源匮乏、可再生能源相对丰富的市域。截至2020年底,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296.44万千瓦,其中,煤电120万千瓦,水电126.24万千瓦(省调机组新丰江和枫树坝共55.50万千瓦,地调机组70.74万千瓦),风电9.90万千瓦,光伏发电38.13万千瓦,生物质发电及其他2.17万千瓦。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较2015年新增45.01万千瓦
8、,增长17.90%,新增电源装机均为光伏发电、风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176.44万千瓦,装机占比近60%,其中光伏装机38.13万千瓦,装机增长近18倍。全市逐步形成以水电、火电为基础,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多元化电力供应体系。专栏1 2020年河源市电力装机构成序号项目名称装机容量占比合计296.44万千瓦100%一煤电120万千瓦40.5%1河源电厂260万千瓦40.5%二水电126.24万千瓦42.6%1新丰江水电站35.5万千瓦12.0%2枫树坝水电站20万千瓦6.7%3110KV、35KV及以下水电电源70.74万千瓦23.9%三光伏发电38.13万千瓦12
9、.9%四风电9.9万千瓦3.3%五生物质发电及其他2.17万千瓦0.7%图3 2015年和2020年河源市电源装机规模变化图4 2015年和2020年河源市电源装机结构变化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建成投产东源天华阳光农光互补示范园项目(100MW)、连平大湖(40MW)、连平隆街(40MW)、连平上坪(20MW)农业光伏项目、西气东输三线闽粤支干线(广州潮州段)、粤东天然气主干管网惠州河源支干线等一批能源基础设施项目。有序推进河源电厂二期、东江流域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拥有广东省车载智能液晶显示屏企业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移动能源企业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农光互补”“渔
10、光互补”和屋顶光伏等太阳能光伏项目加快推进,光伏应用规模持续扩大。光伏发电、水电开发、超超临界燃煤发电等先进高效能源技术应用和产业日益集聚发展。能源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引导工业园区等大电力用户直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有效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到2020年底,全市共有515家市场主体获准入电力市场交易,累计实现直接交易电量47.51亿千瓦时,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约1.82亿元,助推河源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积极鼓励公共机构和重点用能企业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能源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加快能源民生保障工程建设,推动城乡居民获得基本能源供应和服务均等化,独立供电区域农电体制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农
11、村地区基本实现稳定可靠的供电服务全覆盖。供电可靠性、电压合格率、环网率、可转供电率、馈线自动化覆盖率、智能电表覆盖率、低压集抄覆盖率、通信覆盖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农村户均容量达到2.12千伏/户。制定出台河源市实施光伏扶贫工程指导意见,建立光伏企业招标名录,强化光伏企业资质、产品质量、后续维护的监管,促进光伏扶贫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障贫困户利益,让能源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专栏2 河源市“十三五”能源发展主要成就指标2015年2020年年均增速累计一、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366.91399.271.7%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78.0699.384.95%二、结构煤
12、炭48.31%39.93%-8.38%石油25.81%18.01%-7.80%天然气0.68%1.90%1.22%一次电及其他25.20%40.16%14.96%三、供应能力本地发电装机(万千瓦)251.43296.4445.01其中:煤电1201200气电000风电4.959.904.95光伏2.0138.1336.12水电122.37126.243.87生物质及其他2.102.170.07四、单位GDP能耗降幅16.02%专栏3 2020年河源市能源发展指标对比情况指标河源广东江门惠州全国能源消费结构煤炭39.93%33.4%55.1%19.2%56.8%石油18.01%26.2%14.7
13、%42.5%19.1%天然气1.90%9.8%12.7%14.7%8.5%一次电力及其他40.16%30.6%17.5%23.6%15.6%电力装机结构煤电40.5%45.3%48.5%29.7%49.8%气电-20.0%11.7%32.5%6.8%核电-11.4%31.3%-2.3%可再生能源及其他59.5%23.3%8.5%37.8%41.1%二、存在问题不同年份能耗“双控”形势差异较大。“十三五”期间,河源以能耗年均增长1.7%的增速,支撑年均5.4%的GDP增长,顺利完成省下达的能耗“双控”目标任务,节能降耗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十三五”前四年单位GDP能耗累计仅降低8.4%,且2018
14、年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2020年单位GDP能耗则下降8.32%,各年度能耗“双控”形势差异较大。经济增长对能源资源的依赖性较大。河源在广东属于后发展地区,当前经济总量和能耗总量偏小,短期内水泥、钢铁、陶瓷、玻璃等高耗能行业仍占主导地位,传统产业升级步伐较慢。随着河源深入参与“双区”和深圳都市圈建设,主动承接广州、深圳在产业、技术、资金等方面溢出资源,推动电子信息产业、水产业、先进材料产业、生态旅游业、现代高效农业等产业兴市行动,全市能源消费需求也将持续增长。综合考虑区域发展优势、产业发展基础、产业结构特征、重大项目布局等因素,当前河源经济发展对能源资源的依赖性仍较大。可再生能源进一步开发面
15、临制约。目前河源市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以水电站为主,水电占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的比重约70%。上世纪50年代开始,河源就出现了利用江河水力发电的水电站,经过了几十年的开发建设,当前水能资源已基本开发完毕。陆上风电受生态严格控制区和林地指标限制,进展相对缓慢。“十三五”期间,河源市光伏发电开始快速发展,但“十四五”开始,风电、光伏发展将进入平价阶段,不再进行财政补贴,实现市场化、竞争化发展。未来进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将面临较大压力。天然气发展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到2020年底,河源市管道天然气普及率仅为33.8%,低于粤北地区47.7%的平均水平。全市仍有4个县级行政区未通达天然气主干管道,包
16、括龙川县、和平县、东源县、连平县。目前河源市尚未实现门站供气,天然气终端价格偏高,其中,天然气居民用户价格(第一档)为3.89元/方,而全省实现门站供气的16个地级市平均为3.6元/方。近年来天然气应用于发电和工业的步伐较慢,天然气规模化利用发展受到限制。新能源产业发展落后。光伏发电、风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全市装机的比重近60%,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河源电力体系的主力军。但全市新能源产业研发力量较为薄弱,领军人才缺乏,人才结构仍以传统工业低端生产技术人才为主,现有的技术人才培育架构和引进机制难以形成高端人才集聚效应,自主创新基础力量不足。新能源装备制造整体水平与全省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
17、距,关键核心技术和先进装备对外依赖程度较高,且全省新能源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对河源也没有太多的布局,新能源产业有待进一步培育壮大。第二节 发展环境“十四五”及中长期,随着我国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碳达峰与碳中和、“双区”建设等多重国家战略和先行先试政策在我省叠加,以及我市争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排头兵,加快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我市能源事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一、发展机遇绿色低碳发展带来战略机遇。在全球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世界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大势已成。在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
18、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宣示。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强调:“要推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积厚成势,持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筑牢北部生态屏障,把北部生态发展区打造成更具持续力的生态发展新标杆。”河源作为广东的生态屏障,具备打造全省生态发展新标杆的良好基础。以新担当新作为争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排头兵,是省委、省政府新时期高质量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赋予河源的重大任务,更是河源融入全省发展大局,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全省绿色发展提供经验的重大机遇。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下,污染小、灵活性强的气电将成为衔
19、接传统能源与零碳新能源的桥梁。随着河源市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其间歇性的特点需要调峰电源与之配套,天然气发电及抽水蓄能发电项目作为调峰调频性能优良的电源,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有力补充,是电力部门低碳转型的可行技术路线。能源技术创新步伐加快。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科技创新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科学道路和必然选择。广东省培育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加强核电、风电、光伏、氢能、生物质能、智能电网、储能、充电桩、地热能等领
20、域的关键技术攻关。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能源互联网、数字能源、电力物联网等领域向纵深发展。新一轮能源变革兴起,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新能源将迎来加快发展新阶段。河源市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全市装机比重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要紧抓战略机遇期抢占新能源发展跑道,整合优势科技力量与创新资源,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分布式电源、微电网、储能、电动汽车等能源生产消费技术,加速传统电力行业向新能源电力系统演变。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推进。国家和省按照“放开两头、管住中间”总体思路,积极稳步推进能源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充分竞争、公平有序的能源市场体系。随着国家管网集团广东省管网有限公
21、司的成立和全省天然气“县县通工程”的实施,加快形成覆盖全省、资源共享、公平开放的天然气“一张网”,有利于消除资源输送瓶颈,降低终端用户用气成本,促进河源经济社会发展。电力供需格局相对宽松。“十二五”时期及“十三五”前两年,河源市电力供需宽裕,具有一定的电力富余,电力保障供应的压力相对较轻。随着河源社会发展全面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自2018年开始,河源市供用电形势发生了转折,用电需求增长大于供电能力的增长,电力供应较为紧张,需从市外调入电力。“十四五”时期,河源电厂二期项目及东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有效解决电力供应紧张问题,全市的电力供应将从紧缺转变为富余,电力供需格局相
22、对宽松。二、面临挑战能源供应外部条件不稳。全球地缘政治关系日趋复杂、油气价格大幅震荡、能源治理体系加速重构,加剧能源资源供应外部条件的不确定性,加之近年来广东省夏季出现电力供应紧张情况,对河源能源供应保障带来较大安全风险和隐患。能源发展约束因素趋紧。在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下,要求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加快能源绿色发展进程。但河源仍处于工业化阶段的中期,未来开发利用重点项目、承接产业梯度转移都将加剧资源环境约束矛盾,带来土地利用、建设空间、拆迁安置等社会问题,加大能源项目建设难度。国外技术封锁加剧。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特别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能源等领
23、域的国产技术自给已提升到了战略安全层面。能源领域事关国家稳定和安全,能源技术也存在着技术封锁的风险。国家相关补贴政策退坡。“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展将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发挥市场在可再生能源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2021年开始,风电、光伏发展将进入平价阶段,中央财政不再补贴,实现市场化发展、竞争化发展。第三节 需求预测综合考虑河源市经济发展、重点项目布局、产业升级方向、终端用能效率和清洁低碳能源发展潜力对能源供需的影响,立足于广东省和河源市自身资源禀赋、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体系建设等实际情况,按照体现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要求,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完成省下达的单位GDP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年储能行业 2024 年储能 行业 河源市 能源 发展 十四 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