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天一2023-2024学年高三高考全真模拟卷(六)语文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天一2023-2024学年高三高考全真模拟卷(六)语文试题含答案.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2024 学年海南省高考全真模拟卷(六)学年海南省高考全真模拟卷(六)语语 文文1本试卷满分本试卷满分 150 分,测试时间分,测试时间 150 分钟,共分钟,共 8 页。页。2考查范围:高考全部内容。考查范围: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 分)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小题,19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材料一:材料一:在几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上,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常常空前一致。例如春秋时期的内外交患,使其时代主题交叉点的坐标定在“尊王攘夷”这个点上。“尊王攘夷”鲜明地体现了时代政治与民族这个大主题,也是华夏民族
2、认同与国家认同向新时期转化的旗帜。从政治意义上说,“尊王”凸显了华夏政治国家的主权理念,以周天子的旗帜作为华夏政治共同体最高权力的象征,从而希望通过“尊王”而循守华夏政治国家的制度秩序。从民族意义看“攘夷”突出了华夏民族自觉的族别认知和自我认同意识。左传闵公元年记齐管仲曰:“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国语周语中周定王云:“夫戎、狄,冒没轻儳,贪而不让。其血气不治,若禽兽焉。”很明显,上述论调既带有诸夏文化优越的感性色彩,也有着团结诸夏以求生存的理性意识。这种意识在春秋战国的历史发展中,逐渐构成华夏民族、国家一体化的文明特质。春秋战国的历史演进本质上对华夏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方向起到
3、了定位作用。战国时迸发的由诸夏向华夏(汉)族的民族一体化和由邦国向(秦汉)帝国的政治一体化的历史演进呈不可阻挡之势。而随着秦汉以来中原及周边地区大规模的政治一体化与民族融合,春秋时代激烈的民族对立情绪也逐渐趋于缓和 华夷关系也基本稳定下来。而在这种国家、民族的一体化进程中华夏族与周边各族人民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即作为主权的“中国”与作为民族主体的华夏民族不可分割的同一性也成为共识,并逐渐沉淀为华夏民族、国家深层的价值理念。秦汉是古代中国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天翻地覆的时代。秦汉统一国家的建立,是一次由宗法分封制国家政体和以“诸夏”为标志的早期华夏民族向统一的君主集权制国家和统一的汉民族转化的
4、关键期。它使统一的王朝国家和汉民族在产生、发展的进程中,进入一种新的国家建构与民族认同的自觉状态。武帝时代的“大一统”内容不仅包括政治一统、文化一统,亦包括了“天下为一”的民族和睦和一统的思想。正是汉代士民中这种国家和民族的“天下为一”理念,构建了武帝时宏大的王朝气象。其后,历经魏晋、宋元和明清数个时代,在由古代邦国向帝国的政治一体化和“诸夏”向华夏民族一体化进程中,尽管有着分分合合的大一统及分裂的朝代,但是中国文明始终保持着绵延不绝的连续性的演进历程。这种演进历程与中国文明的内在特征有着密切关系。中国古代文明在政治、民族认同意识上既有着强烈的一致性,同时并没有自我封闭,仍然表现出一种开放、兼
5、容、内聚、礼义的形式与特点。(摘编自李禹阶、肖玲玲从中华文明统一性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2023 年 7 月 10 日)材料二:材料二:(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二级教授李禹阶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中新社记者:中新社记者:中国朝代历经数千年,既有大一统,也有分裂,为何“文明”始终保持持续发展的演进历程?李禹阶:李禹阶:在中国古代,分与合、冲突与融合常常相伴而行。但是每一次冲突的结果,总是更高层次、更大规模的民族关系和生产关系的新调整,并导致更加强大、繁盛的统一国家和民族共同体的出现,使中华文明更加繁荣绚烂。而由冲突向融合转化的必然性背后,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民族、国家意识中
6、所积淀的深层文化价值理念,即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民族、国家认同的“三位一体”的一致性没有自我封闭而是表现出一种开放、兼容、内聚、礼义的形式与特点。其一,从文化的开放性看,华夏民族的文化观念常常有着超越种族、文化差异的巨大的互融性、包容性。例如在秦汉大一统时代,其关东、关中文化的汇集、长江、黄河流城楚、汉文化的交融,后至魏晋时期,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等,使古代中国文化呈现开放而繁荣的状态。只要承认华夏文化的道德观念、价值理念,就可被华夏文明所接纳,各种文明成果都可以交融、汇集其中。其二,从种族、民族的兼容性看,从春秋到明清,华夏周边的许多不同族群、民族,通过生业、文化、婚姻等方面的融合,逐渐汇入华夏
7、(汉)民族大家庭。尤其是魏晋、宋元、明清的几次大的民族冲突与融汇,加速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其三,从国家对民族的安全性义务看,在华夏(汉)民族的意识中,作为主权的“中国”与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华夏(汉)民族等的不可分割性也成为人们的共识。例如自秦、汉以来,北防、南征、西通域外就成为历代国家最重要的政治、军事、外交的要务。(摘编自钟旖为何说中华文明的演进离不开“认同”?2023 年 12 月 4 日)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有关“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春秋时期“尊王”的时代主题本质上是国家认同的体现,这里的“国家”象征着华夏政治共同体的最高权力。B“攘夷”突出了华夏民族
8、的族别认知,是民族认同的体现,标志着华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向新时期转化。C秦汉统一国家的建立使得早期华夏民族转化为统一的汉民族,民族认同的自觉状态也随之产生。D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价值理念能够保证中国古代每一次冲突都可以转化为更高层次、更大规模的融合。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材料一表明华夏民族、国家深层价值理念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演进。B秦汉时代的统一及影响足以说明,一个时代政治、文化和民族的“统一”理念,对这个时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C材料二指出,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具有一致性,这一特点对古代民族由冲突转
9、向融合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D材料二认为秦、汉以来,北防、南征、西通域外等政治、军事、外交要务,是国家在履行对民族的安全性义务3下列对材料一中画线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体现了管仲的族别认知和自我认同意识。B可以看出管仲具有一定的民族优越感。C体现了团结各族以求生存的理性意识。D从中可以看到“尊王攘夷”理念的影子。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中作者论述民族、国家认同观念的演进过程的论证思路。(4 分)答:_5两则材料都提到了中华文明在历史演进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答:_(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小题,16 分)分)阅读下
10、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月月 光光苏三皮三窝村的人发觉月光不见了。最新发觉月光不见的人是渔夫。渔夫每天早出晚归,天还没有亮,他就乘着月光摇着小船出海,天一落黑,他就会蹬着月光回家。回家之前,他会把月光牢牢地缠在小船上。这天早上,渔夫像往常一样,天还没有亮就出门了。渔夫发现到码头的路黑乎乎的,一点儿光亮也没有。渔夫倒不是很在意。这条路他走过上万遍,就算没有月光,他也一样可以稳稳当当地走到码头。这条路的任何起伏,哪怕一个拇指大小的坑洼,就像大海里的每一条鱼,渔夫都心中有数。天落黑时,渔夫回到了码头。渔夫抬头仰望星空,没有看见月光,月亮连影子也没有。渔夫这才慌了。渔夫惊慌失措地跑到了族长家,一路上
11、连跌了好几跤,但渔夫完全顾不上疼痛。渔夫把族长的木门擂得像战鼓,族长极不情愿地开了门,嘟囔着把渔夫让进了屋里。族长有早睡的习惯,一旦睡下,就不喜欢他人打扰。但也有例外,比如月光不见了这般大事,族长也就不会去责怪渔夫。族长让渔夫好好回忆一下,月光是何时不见的。渔夫挤破脑袋想了又想,实在想不出来。渔夫只是记得,他前天晚上回到码头时,他着实把月光牢牢地和小船缠在了一起。早上他到码头时,小船还在,绳索也还在,只是月光不见了。渔夫补充说,应该是早上出门时,月光就不见了。族长持着山羊胡子思考了一会儿,说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没有过,他就听他爷爷说过,在很久以前,月光也走丢过一次。但月光是怎么找回来的,他爷爷并没
12、有告诉他。族长还说,有一种可能是月光烦腻了这种日子,自己躲了起来,还有一种可能是月亮被天狗吞掉了。如果是第一种可能,那倒不用着急,月光也就和大伙儿躲个猫猫,大伙儿也不用找它,等它自觉得无趣了,自然就会出来。但是如果是第二种可能,那麻烦就大了。听族长这么一说,渔夫就更慌了。要是月光真被天狗吞掉了,他还怎么出海捕鱼?捕不到鱼,他的妻子孩儿又该怎么办?渔夫央求族长想想办法,无论如何得把月光找回来。族长打着长长的哈欠说,等睡醒再说吧。渔夫愁得一整夜都没有合眼。一整夜,月光明晃晃地挂在渔夫的脑海里。渔夫不断地祈求月光只不过是厌烦了这种日子,偷偷地躲起来几天,几天后就会回来。一大早,族长就敲锣把大伙儿聚拢
13、在晒谷场。族长神情凝重地告诉大伙儿月光不见了。族长说,也许是月光自己躲了起来,也许是被天狗吞掉了,不管是哪种情况,作为三窝村的一分子,任何人都有责任,都得尽力去把月光找回来。族长话音刚落,人群就慌乱起来。一些女人拉扯着男人的衣袖,不停地问,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男人被问得一脸烦躁,没好气地噎了女人一句,如何是好?如何是好?你问俺的膝盖去。最按捺不住的是渔夫的女人。渔夫从族长家出来,并没有回家,而是去了码头,在小船的船舷上坐了整整一夜。渔夫的女人早早睡了。丈夫回不回家,不影响她睡觉。她丈夫原先也有过乘着月光彻夜捕鱼的情况。但是,一听说月光不见了,她便慌了。没有了月光,她的丈夫就没法出海捕鱼
14、,或者出海捕鱼就没法摸清回家的路,这才是要命的事情。族长毕竟是族长,他一点儿都不慌乱。族长把大伙儿分成两批人,一批人出去寻找月光,另一批人去采集阳光。族长有族长的盘算,要是月光找不回来,他就用大伙儿采集的阳光打造一个新月亮。寻找月光的那批人,他们从北山到南山,从南山到西山,从西山到东山都寻了个遍,连月光的影儿都找不着。他们垂头丧气地回到了三窝村,悲戚地告诉族长,或许月亮真被天狗吞掉了。族长仿佛已经心中有数,他持着山羊胡子安抚他们说,吞掉就吞掉了,天塌不下来。采集阳光的那批人,包括渔夫和他的女人在内,马不停蹄地采集阳光。他们把阳光装在透明的玻璃瓶里,盖好盖子,细心的人还贴上封条,怕一不留神就让阳
15、光给跑掉了。那批寻找月光未果的人们也都加入了采集阳光的队伍,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屋顶,在沙滩,在山腰,甚至还有人爬到树上,在一切可能采集到阳光的地方孜孜不倦地把阳光装进他们的玻璃瓶。时光就这么过了一年又一年,在族长认为他们采集的阳光已经足够打造一个断月亮时,族长敲着锣把大伙儿再次聚拢在晒谷场。族长动情地肯定了大伙儿的功绩,豪情万丈地告诉大伙儿,他将按照他爷爷留下的配方,用大伙儿采集的阳光打造一个新月亮,届时大伙儿就可以再次恣意地拥抱月光了,而渔夫再也不用担心没法出海捕鱼或出海捕鱼摸不清回家的路的问题。三窝村的人们面面相觑,互相小声地探问,月光是什么东西?可是没有人答得上来。而渔夫趁着族长
16、讲话的空隙,悄悄地溜到码头,爬上小船,在船舷上睡着了。渔夫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提着一个玻璃瓶走在黑夜里,半路上遇着他的爷爷,他爷爷问他手里提的什么东西这般亮眼。渔夫告诉他爷爷说,是月光。注释注释 本文选自小小说三窝村故事,该文包含月光 炊烟两个小故事。苏三皮的小小说虽平淡朴实,却蕴含着温馨的哲理和迷人的真情。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小说开篇极为凝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背景;“月光不见了”照应标题的同时又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阅读。B当渔夫的女人得知月光不见后就慌乱起来,因为这关系到丈夫能否顺利捕到鱼、能否顺利把鱼带回家,这是“要命的事情”。C
17、文中人物只有身份或性别,并没有具体的名字,这一处理方式增强了小说抽象的叙事风格,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D小说特意安排并未出场的“族长的爷爷”这一形象,表明三窝村处理丢失月光这件事的方法是由来已久的。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语句用“最新”修饰“发觉”,说明在这之前曾经有人发觉过月光不见了。B语句和语句都写到族长捋胡子的动作,但展现出的心理活动并不相同。C语句和语句都运用短句,表现了村民在寻找月光和采集阳光时的坚定。D语句形象地说明村民对“月光”已不了解,寻找月光只是听从安排行事。8在发现月光不见之后,渔夫的心情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梳理。(4
18、分)答:_9本篇小说是虚构的,同时又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请分析文本中“虚构”与“现实”的体现。(6 分)答:_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小题,20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材料一:材料一:武王问太公曰:“予欲立功,有三疑:恐力不能攻强、离亲、散众,为之奈何?”太公曰:“因之,慎谋,用财。夫攻强必养之使强,益之使张,太强必折,太张必缺。攻强以强,离亲以亲,散众以众。“凡谋之道,周密为宝。设之以事,玩之以利,争心必起。欲离其亲,因其所爱,与其宠人,与之所欲,示之所利,因以疏之,无使得志。彼贪利甚
19、喜,遗疑乃止。”(节选自六韬武韬三疑)材料二:材料二:初,北海贼帅綦公顺帅其徒三万攻郡城,已克其外郭,进攻子城;城中食尽,公顺自谓克在旦夕,不为备。明经刘兰成纠合城中骁健百余人袭击之,城中见兵继之,公顺大败,弃营走,郡城获全。于是郡官及望族分城中民为六军,各将之,兰成亦将一军。有宋书佐者,离间诸军曰:“兰成得众心,必为诸人不利,不如杀之。”众不忍杀,但夺其兵以授宋书佐。兰成恐终及祸,亡奔公顺;公顺军中喜噪,欲奉以为主,固辞,乃以为长史,军事咸听焉。居五十余日,兰成简军中骁健者百五十人,往抄北海。距城四十里,留十人,使多芟草,分为百余积;二十里,又留二十人,各执大旗;五六里,又留三十人,伏险要;
20、兰成自将十人,夜,距城一里许潜伏;余八十人分置便处,约闻鼓声即抄取人畜亟去,仍一时焚积草。明晨,城中远望无烟尘,皆出樵牧。日向中,兰成以十人直抵城门,城上钲鼓乱发;伏兵四出,抄掠杂高十余头及樵牧者而去。既而城中知兰成前者众少,悔不穷追。居月余,兰成谋取郡城,更以二十人直抵城门。城中人竞出逐之,行未十里,公顺将大兵总至。郡兵奔驰还城公顺进兵围之兰成一言招谕城中人争出降。兰成抚存老幼,礼遇郡官,见宋书佐,亦礼之如旧,仍资送出境,内外安堵。(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二)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 分)郡兵
21、奔驰 A 还城 B 公顺进兵 C 围之 D 兰成 E 一言招谕 F 城中 G 人争出降。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散,指使离散,与过秦论中“于是从散约败”的“散”用法不同。B凡,指凡是,表示概括,与琵琶行中“凡六百一十六言”的“凡”意思相同。C明经,古代推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废于宋神宗,被举者须明习经学。D穷追,文中指追击到底,其中的“穷”与成语“理屈词穷”中的“穷”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针对武王的三点疑虑,太公分别提出了因势利导、慎用计谋、运用钱财的针对性建议。君王若能审度情势做到这些,就可
22、以消除疑虑了。B姓宋的书佐离间了刘兰成与北海郡诸军,但大家不忍杀刘兰成,只是夺取了他的兵权,致使刘兰成最终投奔了綦公顺。C攻陷郡城的外城后,綦公顺认为内城中没有了粮食,兵备不足,很快就能攻克。但刘兰成集合士兵一起出战,綦公顺大败而逃,郡城得以保全。D刘兰成投奔綦公顺后不愿接受拥簇担任首领,只是担任长史一职,但大家都愿意听命于他。最终在刘兰成的指挥下,成功攻取了北海郡城。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欲离其亲,因其所爱,与其宠人,与之所欲,示之所利。译文:_(2)见宋书佐,亦礼之如旧,仍资送出境,内外安堵。译文:_14材料一中说“凡谋之道,周密为宝”,请从材料二中找出实
23、例对此加以论证。(3 分)答:_(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小题,9 分)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满庭芳邓州席上满庭芳邓州席上王以宁千古南阳,刘郎乡国,依约楚俗秦风。英姿豪气,耆旧知谈中。珰佩来从帝所,许洲花、潭菊从容。霜秋晓,凉生日观,极目送飞鸿。主公。天下士挥毫万字,一饮千钟。醉高歌起舞,唤醒人龙。我自人间漫浪,平生事、南北西东。辞公去,寒眸激电,曾识小安丰。注释注释 王以宁两宋之际的爱国词人。靖康初年征天下兵,他只身一人从鼎州借来援兵,解了太原之围。刘郎词中指刘秀。珰佩古代官吏的一种徽章。小安丰王戎,出身于名门望族琅玡王氏,后因军功封
24、安丰侯,世称王安丰。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邓州席上”表明此词是词人于宴会之上所作,词中所写应为宴会上的所见所闻所感。B上片“千古”三句交代了南阳的历史、人才及风俗,词人意在借此强调南阳的重要地位。C“珰佩”运用借代手法,写当时参加宴会的达官贵人从容淡定地欣赏着眼前的秋景。D“我自”三句通过简洁的语言写出了词人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回忆和思考,语言浅近,表意丰厚。16有评论者认为,这首词言约意丰。请简要分析全词传达出了词人的哪些情感。(6 分)答:_(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小题,6 分)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5、(6 分)(1)苏洵在六国论中,通过分析时局来论述燕国、赵国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_,_”,这两句也包含了作者的无奈感叹。(2)归园田居(其一)中,“_,_”两句写诗人认为奔波于官场是误入歧途,误入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3)古代有很多关于登高的诗篇,文人们或登高以抒怀,或登高以观景,如“_,_”。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小题,11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闲暇时翻阅相册里的老照片,意外地发现一张几年前拍摄的槐。不知当时是不是打开了滤镜,照片里一朵朵的花被映衬得特别惹眼。的花儿
26、呈小米粒状,一侧的棱线上白中带浅黄;盛开的则花瓣微张,颜色洁白;一根根略微弯曲的花蕊傲立在花瓣里,蕊上的茸毛清晰可见。几串浅绿的椭圆嫩叶被枝条上错落的尖刺托起,更能衬托出槐花的白。仔细端详拍摄的槐花,室内何乎也有了槐花的甜香。于是,照片里的槐慢慢鲜活起来。我对槐树 ,只要槐树在春天长出细嫩的新芽,我就开始期盼它快点花满枝头。那时的我每次走出家门,总要朝树上望一望,生怕因为一时疏忽而错过这些“白精灵”。花开时节的槐树就像一位 的妙龄少女,带给人的是视觉上的淡雅素白,是嗅觉上的甜润幽香,是感官上的沉稳内敛。悠悠扬扬,缕缕暗香,待花香散尽,槐树又在路边为人遮阳,真可谓:你许它路边立足,它许你一路幽香
27、;你许它一袭绿裙,它许你一季清凉!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 分)答:_19标点符号的恰当运用,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波浪线部分中逗号的表达效果。答:_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请结合语句分析通感这一修辞的特点。(4 分)答:_(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小题,9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目前,近视手术主要包括两种:。角膜激光手术的适应症是患者的屈光度稳定,稳定的标准是每年增加的近视度数不超过 50 度;眼内手术主要适用于一些高度近视的患者,该手术最高能矫正 1800 度的近视,但前提也是屈光度稳定
28、。还需要注意,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做近视手术,它对患者的眼部条件也有要求。比如角膜激光手术就要求患者自身的角膜足够厚,同时角膜形态正常。角膜激光手术是通过切削角膜组织,打薄角膜厚度,改变角膜的屈光力来矫正近视的。,必须剩余一定的厚度,保证眼睛安全。好比一堵墙,如果只打掉一小部分,不会出问题,但如果打掉得太多了,那么这个墙就会塌了。眼睛也是这样,角膜属于眼球壁的一部分,如果切削后剩余角膜基质层厚度小于 250m,那么有可能剩余的角膜厚度不足以抵抗眼球内容物的压力,术后就会有发生角膜扩张、圆锥角膜的机率。另外,对于角膜形态不对称、圆锥或疑似圆锥角膜的患者来说,术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也比较大。21请在文中
29、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不 15 个字。(6 分)答:_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使用了“可能”一词,请分析其用意。(3 分)答:_四、写作(四、写作(60 分)分)23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 分)要求:结合漫画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20232024 学年海南省高考全真模拟卷(六)学年海南省高考全真模拟卷(六)语文答案语文答案1A B“标志着华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向新时期转化”错误,原文为“尊王攘夷鲜明地体现了时代政治与民族这个大主题,也
30、是华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向新时期转化的旗帜”。C“使得早期华夏民族转化为统一的汉民族”错误,由材料一“秦汉统一国家的建立,是一次由宗法分封制国家政体和以诸夏为标志的早期华夏民族向统一的君主集权制国家和统一的汉民族转化的关键期”可知,秦汉统一国家的建立只是早期华夏民族向统一的汉民族转化的关键时期。D“能够保证中国古代每一次冲突都可以转化为更高层次、更大规模的融合”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二原文为“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民族、国家意识中所积淀的深层文化价值理念”。选项将“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理解为了唯一原因。2A “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演进”曲解文意,原文为“春秋战国的历史演进本质上
31、对华夏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方向起到了定位作用”。3C “团结各族”错误,由材料“上述论调既带有诸夏文化优越的感性色彩,也有着团结诸夏以求生存的理性意识”可知,这句话体现的应是团结诸夏以求生存的理性意识。4首先论述了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国家认同观念产生萌芽,接着论述了秦汉时期“大一统”思想的构成及特征,最后总述魏晋、宋元等时期的演进历程与政治民族认同意识的关系。(4 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5 始终保持着绵延不绝的连续性。表现出开放、兼容、内聚、礼义的形式与特点。体现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一致性。(每点 2 分)6B “因为这关系到丈夫能否顺利捕到鱼、能否顺利把鱼带回家,这是要命的事情
32、”错误,原文为“她的丈夫就没法出海捕鱼,或者出海捕鱼就没法摸清回家的路,这才是要命的事情”。7C “表现了村民在寻找月光和采集阳光时的坚定”错误,这两句话表现出村民为寻找月光和阳光的不辞辛劳。8 早上刚发现月光不见时,并不是很在意。天黑后仍不见月光,惊慌失措。听说月亮可能被天狗吞掉后更加慌乱,以致睡不着觉。在得知族长可以造出月亮后,心情安定下来。(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9小说中的人物、事物具有现实性,如族长、渔夫、村民、月光、阳光等。月光可以丢失、可以制造,村民们寻找月光、采集阳光,这些都是不符合现实的,是虚构的。小说以虚构的故事表达了对失落的美好的追忆,具有现实性。(每点 2 分。若有其
33、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10BDF “还城”作“郡兵”的谓语,“奔驰”作状语,故应在 B 处断开。“围”作“公顺”的谓语,“之”作宾语,故应在 D 处断开。“兰成一言招谕”中,“兰成”作主语,“招谕”作谓语,而“城中”作“人”的定语,故应在 F 处断开。11B “凡六百一十六言”的“凡”意为总共。二者意思不同。12C “兵备不足”错误,原文“城中食尽,公顺自谓克在旦夕,不为备”的意思是“城中的粮食吃光了,綦公顺自认为很快就能攻陷,不设防备”。13(1)要想离间敌君的亲信,应根据他们的爱好,给予敌君宠爱的臣子(一些好处),给予他们想得到的东西,表明他们所能得到的利益。(关键词“因”“与”的
34、翻译各 1 分,大意 2 分)(2)见到姓宋的书佐,还像过去一样对他以礼相待,仍然给他钱送他出境,城内外都安定如常。(关键词“礼”“资安堵”的翻译各 1 分,大意 1 分)14抄掠北海时,刘兰成仅带百余人,巧设兵力,让敌人误以为来兵众多,不敢追击;脱身后,敌人才知其兵少。(2 分)攻打北海时,借计诱敌,与主力配合,攻下郡城。(1 分)参考译文参考译文材料一:材料一:武王问太公说:“我想建功立业,但有三点疑虑:担心自己的力量不足以进攻强敌,无法离间敌君的亲信,不能使敌国的民众溃散,应该怎么办呢?”太公回答说:“(这种情况)要因势利导,慎用计谋,运用钱财。进攻强敌,一定要纵容他,使其恃强骄横;放任
35、他,使其狂妄自大。(敌人)过于强横,必遭挫折;过于张狂,一定会出现过失。要进攻强大的敌人,应助长他的强暴;要离间敌人的亲信,必先收买他的心腹;要瓦解敌人的军队,必先争取敌国的民心。“凡是运用计谋,以周密最为重要。设计有利之事作为诱饵引导敌国,用一些利益玩弄敌人,(敌人内部)必然发生纷争。要想离间敌君的亲信,应根据他们的爱好,给予敌君宠爱的臣子(一些好处),给予他们想得到的东西,表明他们所能得到的利益,使他们疏远君主,让他们不能有所作为。他们贪图好处而非常高兴,就不会对我们的图谋产生疑虑了。”材料二:材料二:当初,北海地方的贼帅綦公顺率领他的三万徒众进攻郡城,已经攻陷外城,进而攻击内城;城中的粮
36、食吃光了,綦公顺自认为很快就能攻陷,不设防备。中过明经科的刘兰成集合了城中一百多位骁勇健壮的人袭击綦公顺,城中现有的士兵跟上他们一同进攻,綦公顺大败,放弃了营地逃走,郡城得以保全。于是,郡城里的长官及有名望的家族把城里的百姓分为六支军队,各自分别统领,刘兰成也率领了一支军队。有一位姓宋的书佐,离间各军说:“刘兰成(如果)得到士众的心,必然对众人不利,不如杀了他。”大家不忍杀(刘兰成),只夺了他的兵权交给姓宋的书佐。刘兰成恐怕最终招致祸害,逃跑投奔了綦公顺;綦公顺的军队非常高兴,想拥簇他为首领,(刘兰成)坚决推辞,于是让他做长史,有关军队的事情都听从刘兰成的。过了五十多天,刘兰成从军队中挑选了一
37、百五十位骁勇健壮的人,去抄掠北海。离城四十里,留下十个人,让他们多割草,分成一百多堆;离城二十里,又留下二十个人,让他们分别扛着大旗;离城五六里,又留下三十个人,埋伏在险要的地方;刘兰成自己带领十个人,半夜悄悄地埋伏在离城一里多的地方;其余八十个人分别安置在方便的地方,约定听到鼓声立即抢夺人畜马上离开,并同时点燃草堆。第二天清晨,城中看远处没有显示战斗的烟火尘土,都出城砍柴放牧。接近中午,刘兰成带领十个人直抵城门,城上钲鼓乱敲;伏兵从四处出击,抢夺了各种牲畜十几头以及砍柴放牧的人然后撤走。不久城里知道上次刘兰成带的人很少,后悔没有连续追击。过了一个多月,刘兰成又谋划攻取北海郡城,改为带二十个人
38、直抵城门。城中的人争相出城追逐他们。走了没有十里,綦公顺率领大军出现。郡里的军队奔驰回城,綦公顺进军包围了郡城;刘兰成一句话表明招降,城里的人就争相出城投降。刘兰成安抚老人儿童,对郡里的官员很尊重,见到姓宋的书佐,还像过去一样对他以礼相待,仍然给他钱送他出境,城内外都安定如常。15B “词人意在借此强调南阳的重要地位”错误,词人写南阳的历史、人才及风俗,只是为了写此次宴会。16对历史人物的景仰之情。“千古南阳,刘郎乡国”借历史悠久的南阳表达对出身于此的英雄刘秀的景仰。对宾客的赞美。参与宴会的人都是具有英姿豪气的人,他们淡定从容,聚在一起欢饮畅谈。对人生短暂的感慨。“霜秋晓,凉生日观,极目送飞鸿
39、”在写景的同时也传达出词人对时光逝去、人生短暂的感慨。对友人的赞美。以“主公”称呼友人,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的仪态和气魄;“天下士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表达了对友人才华横溢和豪爽性格的赞美。抒发自己的远大抱负。下片结尾运用王戎的典故,借以表达自己想像王戎一样建功立业的愿望。(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诗歌鉴赏诗歌鉴赏这首词通过描绘南阳的美景和邓州席上的欢乐场景,表达了词人对乡国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上片前三句点明地点,并冠以“千古”,同时刻意强调这里是刘秀的故乡,传达出词人对刘秀的仰慕之情。“依约”一句是对南阳风俗的概括,指出这里兼具楚俗、秦风。词人在与当地的者老的交谈中依然能领略到英雄豪气
40、。“珰佩”运用借代手法,指出参加这次宴会的还有从京城来的达官显贵,他们淡定从容地欣赏着邓州的景色。“霜秋”三句是对宴会景物的具体描述,用“霜”“晓”“日”“飞鸿”等意象突出邓州秋天清晨的特点。寒气逼人,远处飞鸿在天空中飞翔。这一景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蕴含了词人对人生虽短但志在追求远大的感慨。下片以“主公”这一称呼开篇,将友人称为主公,可见其友人的仪态和气魄。“天下士”四句是对友人才华的概括,友人才华横溢,性格豪爽,一饮即千钟。醉酒后仍能载歌载舞,似被唤醒的人中龙凤。“我自”三句是词人对自己经历的概写:我生来就不愿受世俗拘束,平生经历都是随其自然。结尾三句借用王戎的典故,抒发自己的抱负。整
41、首词以自然景色和人情风景为线索,通过描绘南阳的美景和邓州席上的欢乐场景,表达了词人对乡国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词句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17(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可谓智力孤危(2)误入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3)(示例一)登高临旧国 怀古对穷秋 (示例二)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示例三)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每空 1 分)18含苞待放 情有独钟 亭亭玉立(每空 1 分,合理即可)19逗号的使用使三个动宾短语构成排比,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突出强调了槐树带给人的独特感受,表达了“我”对槐树的喜爱。(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20“我”因为看到照片中的槐树而联
42、想到了槐花的甜香,这是从视觉所见联想到了嗅觉所闻,构成了通感修辞。因此要构成通感必须是两种感官之间的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每点 2 分)21 角膜激光手术和眼内手术 但角膜不能无限切削 手术对角膜形态也有要求(每处 2 分,意思对即可)22“可能”表示能成为事实的属性;可能性。(1 分)表明如果切削后剩余角膜厚度小于 250m,就有机率发生剩余角膜厚度不足以抵抗眼球内容物压力的情况。此种表达更科学、严谨。(2 分)23写作提示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漫画类材料作文题,要写好这篇作文,就要读出漫画中的关键信息,读懂漫画的内涵。漫画中的五个人分别撑着一把伞
43、,而且每个人的伞都依次撑在别人头上,为别人挡雨。他们的伞下形成了一个没有任何雨滴的大空间。这里的“雨”可理解为大家共同面对的苦难、问题或挫折;大家依次为别人撑伞,可看作是困境中的彼此帮扶。显然,漫画的内涵是帮助他人,自己也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同爱同在,每个人都能得到温暖。写作时可以从小处着眼,写人们因为共同的爱好、信仰或目标而生活在一起,互相支持、互相依赖,享受更美好的生活;也可以从大处落笔,从社会、国家等层面出发,分析现实生活中“同爱同在”的例子,以及这些例子如何推动人们共同努力,实现美好的愿景。可以写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爱,也可以写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参考立意:同爱同在,共筑美好未来;互助互
44、爱,温暖彼此;风雨中同行,同爱中成长;等等。佳作展示佳作展示同爱同在同爱同在 共享幸福共享幸福从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思想智慧,到鲁迅先生“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的兼济情怀,都正如漫画中的人们,他们为彼此撑伞,而自己也得到了呵护。是啊,在同一个地球,同一片蓝天下,如果人人都能积极主动“为他人撑伞”,那么,大同世界的阳光就会洒满每个角落。在茫茫无际的宇宙中,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名叫地球的蓝色星球上。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出生、成长、发展、进步,共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共同书写着未来的篇章。莎士比亚说过:“世界如同舞台,每个人都是演员。”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角,我们要用行动和爱
45、去演绎一个美好的未来。傅雷在给儿子的信里写道:“人只要有了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这三样,将来大大小小的风波都不致变成悲剧。”同样,只有人人有爱,人人善良,世界才会呈现出一个关爱、互助、分享、共进的状态。爱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它如同温暖的阳光,无私地照耀着每一个需要它的角落。善良是一种美丽的品质,它如同雨后的彩虹,让世界变得五彩缤纷。爱的力量可以超越一切,它可以治愈心灵的创伤,也可以化解矛盾与误解。在爱的怀抱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无尽的力量与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困难。正如第 19 届杭州亚运会主题曲同爱同在歌词中所唱:“生命温暖生命,力量激发力量。”这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同爱同在是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如果我们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定能建设好美丽的家园。狄更斯在双城记里写道:“鲜血不能洗去仇恨,只有爱能永恒。”欧洲人道主义思想和我国儒家倡导的大同思想其实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它们都以博爱、宽容、舍己为人的执着精神,企望净化污浊,建立一个和平、和谐的社会。同爱是包容、理解和支持,它如同长者的智慧,指引着我们走向光明与希望;同在是关爱、帮助和分享,它如同友人的温暖,让我们在人生旅途中不再孤单。同爱同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现,它让我们摆脱了物质的束缚,提升了个人的格局,始终相信人类有能力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