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门诊综合楼基坑土方开挖支护设计与施工方案精品资料.doc





《[北京]医院门诊综合楼基坑土方开挖支护设计与施工方案精品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医院门诊综合楼基坑土方开挖支护设计与施工方案精品资料.doc(9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第一部分 设计方案11编制依据11.1 国家现行有关规范11.2 主要法规、规定11.3 建设单位提供的招标资料22工程概况23拟建物周边环境条件33.1 拟建场地内地面现状33.2 拟建场地周边道路、已有建筑、地下管线情况34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34.1 工程地质条件34.2 拟建场区地下水条件概述45基坑降水设计55.1 降水方案的确定及降水计算65.2 降水井结构设计及设计参数75.3 降水对周边建筑的影响分析75.4 分层总和法计算附加沉降85.5 排水管线布设95.6 降水对周边建筑的影响监测96基坑支护设计96.1 基坑支护需要考虑的问题96.2 基坑支护剖面划分106
2、.3 各剖面支护结构形式106.3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117基坑变形、支护结构内力及周围已有建筑沉降监测方案147.1 桩顶及坡顶水平位移监测147.2 锚杆轴力监测147.3 桩体钢筋应力监测157.4 周边已有建筑沉降监测16第二部分 施工方案171施工组织172施工布署182.1施工安排182.2 施工技术准备183分项工程施工方案213.1降水井施工方案213.2 护坡桩施工方案223.3 冠梁施工方案283.4 挡土墙施工方案293.5 预应力锚杆施工方案303.6 桩间土护壁及坡面挂网锚喷施工方案323.7 土钉墙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334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354.1 质量目标354.
3、2 质量保证体系354.3 质量标准354.4 质量保证措施364.5 特殊及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365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375.1 施工进度计划375.2 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376安全施工措施及环保方案406.1 施工安全措施406.2 环保措施437消防、节水节能、扬尘污染控制措施447.1 消防措施447.2节水节能措施447.3 扬尘污染控制措施458冬季施工措施458.1 冬施准备458.2 各分项工程冬季施工措施469防止扰民和民扰的控制措施499.1 成立防控领导小组499.2 防止扰民和民扰的控制措施4910应急预案5010.1 应急预案小组及人员主要职责5010.2 基
4、坑变形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5010.3 地表裂缝的处理措施5110.4 周边已有建筑物沉降、变形超规范时的处理措施51第三部分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521坡度设置522坡道设置523挖土方法524挖土顺序525标高控制526挖土机械配备537土方运输548土方施工方法549挖土质量保证措施5510挖土安全保证措施5611挖土环保措施5612开挖注意事项563 第一部分 设计方案1编制依据1.1 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北京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DB11/489-200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JGJ/T111-1998
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 DBJ11-501-200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 JGJ33-201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20021.2 主要法规、规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4) 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建设部令第 13 号) 5)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建设部令第 15 号) 6) 北京市防火安全工作管理规定 (政府令第 53 号) 7)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 (政府令第 72 号) 8)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 (京建质2000578) 9)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国务院第 393 号令) 10) 北京地区城市建设工程地下水控制技术导则(2010年),市规发【2010】693号文1.3 建设单位提供的招标资料(1)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
7、的北京市通州区潞河医院门诊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2011技036)。(2)总平面定位图(电子版)。(3)地下一、二、三层平面及基础平面和剖面图(电子版)。2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工程名称:北京市通州区潞河医院门诊综合楼工程建设单位:北京市通州区潞河医院勘察单位: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北京市潞运建设工程监理服务中心施工单位: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2)场地位置:通州区潞河医院门诊综合楼工程位于通州区潞河医院东北侧,西侧距新华南路约150m,南侧距玉带河大街约73m,北侧为武定庵胡同,东侧距通州区中医医院约70m。图2.1 本工程卫星地图(
8、3)拟建物特征概述: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供的资料及总平面定位图,拟建工程由门诊综合楼及地下车库组成。工程建筑面积约70800,地上总建筑面积约为40800。地下总建筑面积约为30000。表2.1 拟建物结构基本情况一览表序号建筑物编号建筑层数建筑物高度(m)结构型式基础形式0.00标高(m)基础底板埋深(m)1门诊综合楼4-10F/B3F18.40-41.80剪力墙筏板25.7-16.66m/15.86m/18.86m2纯地下车库0F/B3F/框架3地上连廊2-4层相连,无地下室/框架/3拟建物周边环境条件3.1 拟建场地内地面现状场内原有地上建筑已基本拆除,东南侧有一个配电房为待拆楼房,开
9、工前拆除,西南角为临时建筑,开工前需要拆除。场地地面基本平整,平均地面标高25.24m。3.2 拟建场地周边道路、已有建筑、地下管线情况基坑北侧6层住宅楼,距基坑最近距离为8.61米,基坑西北角6层住宅楼距基坑最近处12.86米,6层住宅楼无地下室,基础埋深约3m;基坑东侧一层平房最近处距基坑10.59米,无地下室;基坑南侧手术病房楼和内科病房楼距基坑最近处19.14米,手术病房楼基础埋深6m,内科病房楼基础埋深7m;场地南侧的玉带河路距基坑60.89米,场地西侧的新华南路距基坑114.34米,道路下的市政管道距基坑均较远;据了解场地内有一条东西走向电力管沟从基坑南侧通过,电力管沟顶埋深1m左
10、右,底埋深2m左右,宽度1.5m,距槽边约1.5m。4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4.1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北京市通州区潞河医院门诊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编号:2011技036,日期2012年8月14日),本工程场地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如下:1)气候条件北京市根据区属典型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夏季比较炎热,冬季比较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112,7月份平均气温2526,1月份平均气温-4-5,北京地区属季风气候,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春秋为南北风向转换季节;风速季节变化明显,春季平均风速最大,年最大风速可达22m/s。北京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55
11、0660mm之间,降水量季节性和年变化较大,年内降水量分配不均,汛期(69月份)降水量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冬季(12月至来年2月)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左右。北京地区日照时数约2700小时,年总辐射约5350兆焦耳/平方米年。北京地区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843.8mm。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和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11-501-2009),拟建场取地基土标准冻结深度为0.8m。2)场地现状地形及地物概况拟建场地地形基本平坦,勘察期间测量的钻孔孔口处自然地面标高为23.6325.48m。目前场地范围内原有房屋已基本拆除。场区附近分布
12、有现状医院办公楼,居民楼及施工临设等。3)地层土质及岩性特征概述根据对现场钻探、原位测试与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的综合分析,将本次岩土工程勘察勘探深度范围内(最深33.0m)的地层,按成因类型、沉积年代划分为:人工堆积层和第四纪沉积层两大类,并按岩性及工程特性进一步划分为7个大层及亚层。现分述如下:表层为一般厚约1.35.20m(局部12#孔附近为10.00m左右)的人工堆积之放渣土层及粘质粉土素填土、粉质粘土素填土1层。人工堆积层以下为第四纪沉积的粘质粉土、砂质粉土层,重粘质粉土、粘质粉土1层,粉质粘土、粘质粉土2层及粘土、重粘质粉土3层;砂质粉土、粘质粉土层及粉质粘土、重粘质粉土1层;细砂、中砂
13、层,圆砾1层及砂质粉土2层;中砂、细砂层及粉质粘土、重粘质粉土1层;粉质粘土、粘质粉土层,细砂、中砂1层,重粘质粉土、粘土2层及砂质粉土、粘质粉土3层;细砂、中砂层及粘质粉土、粉质粘土1层。上述各土层的分布情况及其工程性质指标参见“工程地质剖面图”、附表1(“地层岩性及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综合统计表”)4.2 拟建场区地下水条件概述1)勘探期间实测地下水位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期间(2011年3月上旬及2012年7月上旬中旬)于钻孔中实测到2层地下水,现场实测的各层地下水水位情况及类型参见下表2。表4.1 地下水水位量测情况一览表 序号地下水类型地下水静止水位(承压水测压水头)量测时间埋深(m)标高
14、(m)1层间水8.0010.8014.6816.332011年3月上旬10.7012.5012.7414.042012年7月上旬中旬2承压水21.4023.002.113.832011年3月上旬16.3018.306.938.122012年7月上旬中旬根据场区地层及区域地下水位观测资料分析,工程场区浅部局部可能存在上层滞水。2)浅层地下水位动态工程场区层间水天然动态类型属渗入-迳流型,主要接受地下水侧向迳流方式补给,以地下水侧向迳流及越流为主要排泄方式,其水位年变幅一般为12m。工程场区承压水天然动态类型属渗入-迳流型,主要接受地下水侧向迳流方式补给,以地下水侧向迳流及人工开采为主要排泄方式;
15、其水位年变幅一般为13m。3)历年高水位调查工程场区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标高为18.50m左右(不含上层滞水)。历史最高水位标高为22.00m左右。4)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本次勘察期间于4#、5#、7#及21#钻孔内分别采取上述第1层地下水及第2层地下水试样各1件,于5#、7#及21#钻孔内分别采取上述第2层地下水各1件(共7件),并进行了水质分析试验,根据试验结果,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中有关标准并按不利原则综合评价:拟建场地上述各层地下水水质对混凝土结构均有弱腐蚀性,在干湿交替作用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弱腐蚀性。5基坑降水设计根据北京地区
16、城市建设工程地下水控制技术导则(2010年),市规发【2010】693号文,本基坑含水层为层砂质粉土、层细中砂、1层圆砾层、层中细砂,基底以下含水层厚度按大面积基底标高-16.66m计算,隔水层顶板最大深度6.21m,大于5.0m,已经过专家论证,可以采用基坑降水方案。5.1 降水方案的确定及降水计算将地下水抽将至基底以下0.5m。按最深基底标高-18.86m计算,水位需要降至6.34m(绝对标高)含水层为层砂质粉土、层细中砂、1层圆砾层、层中细砂,渗透系数综合取值为15m/d,含水层厚度按2012年7月测得的平均水位标高13.39m计算为8.32m,水位降深s=7.05m,降水计算如下:5.
17、1.1 潜水完整井计算模型5.1.2 基坑潜水涌水量计算(1)计算基坑等效半径(r0): 式中:r0基坑等效半径(m);F基坑面积(m2);(2)确定降水影响半径(R):式中:R降水影响半径(m);S降水井内深度(m);(s=7.05m)H含水层厚度(m);(8.32m)K含水层渗透系数(m/d); (K=15m/d)(3)基坑涌水量(Q) 5.1.3 单井出水量单井涌水量: =42.4m3/d,每小时出水量为1.77方。5.1.4 井数计算 降水井数量:=59.5眼,取60眼5.1.5 井距计算降水井中心距离护坡桩外坡线1.04.0m布置,降水井中心线周长C=486.1m,井间距计算如下:L
18、=c/n=8.10m为了不影响锚杆施工,降水井与护坡桩对齐布置,井距取8.0m。6、潜水泵泵量根据单井出水量,由于前期水量较大,潜水泵采用3m3h的泵量。5.2 降水井结构设计及设计参数基坑四周布置降水井,降水井孔径600mm,采用反循环钻机成孔,井管为直径400mm的无砂水泥管,井间距为8.0m,对应含水层井管外包裹2层80目的尼龙纱网,井管外填入直径为2mm5mm 砾料(含泥量3%),自地面以下2m井管外采用粘性土充填。井管要高出地面0.5m。管井降水设计参数如下:用途位置类型直径(mm)深度(m)间距(m)数量降水井基坑外侧管井600258.0m60降水井用3m3/d潜水泵;具体井位布置
19、,详见“基坑降水、支护平面布置图”(附图-02)5.3 降水对周边建筑的影响分析本工程基坑降水涉及的含水层主要为层砂质粉土、层细中砂、1层圆砾、层中细砂,各层土的厚度及压缩模量见下表:地层编号及名称层砂质粉土层细中砂1层圆砾层中细砂土层厚度(m)0.923.12.32压缩模量(MPa)16.2305040各层重点附加荷载(KPa)4.624.751.773.2本工程降水目的在于降低第一层潜水水位。对环境的影响在于水位降低产生附加沉降和抽水过程中细颗粒流失形成地下空洞,必须采取措施,将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5.4 分层总和法计算附加沉降考虑土的成层性,运用分层总和法,根据土有效应力增量计算管井降
20、水导致的沉降量。取第i层土的土层微单元。第i层土的沉降计算公式如下:式中:第i层土微单元的沉降,mm;降水深度h处土层的附加应力,即有效应力增量,kPa;第i层土的侧限压缩模量,MPa;第i层土微单元的厚度,m。各土层沉降量累加之和为降水引起总沉降量。水位最大降深4.5米,平均附加应力为45/2=22.5kPa,取细中砂(4)层的压缩模量为25 MPa,代入上式计算得:中砂层为28,地下水在完全疏干情况下引起沉降估算结果如下:S=22.5*4.5/25=4.1mm由于本工程降水井中抽出的地下水可进行再次利用,不直接排到的市政污水管道中,达到综合利用的地下水,尽可能地将对环境影响控制到最低。施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 北京医院门诊综合楼基坑土方开挖支护设计与施工方案 精品资料 医院 门诊 综合楼 基坑 土方 开挖 支护 设计 施工 方案 精品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