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的太阳能并网逆变器仿真研究精品资料.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于MATLAB的太阳能并网逆变器仿真研究精品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MATLAB的太阳能并网逆变器仿真研究精品资料.doc(6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摘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 words11 绪论2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212 国内外关于光伏发电的研究状况3121 国外光伏发电的发展现状3122 国内光伏发电的发展现状32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简介42.1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概述42.2 并网光伏系统类型工作原理和设备构成4221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4222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5223 系统主要组件介绍63 光伏电池的特性、结构原理和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63.1 光伏电池特性73.2 光伏电池结构结构原理83.3 光伏阵列通用仿真模型10331 光伏阵列通用仿真数学模型10332 光伏阵列MATLAB仿真模型11
2、333 光伏阵列仿真结果123.4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13341 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原理13342 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概述13343 一种改进的干扰观察法16344 改进的扰动观察法的仿真模型193.5 升压斩波电路仿真研究20351 升压斩波电路原理简介20352 升压斩波电路原理及仿真模型20353 升压斩波电路参数设计213.6 PV电池仿真研究22361 PV电池仿真模型22362 PV电池仿真结果及分析234 逆变电路MATLAB仿真研究254.1 逆变电路原理简介254.2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分类254.3 输出电流的控制方式264.3.1 方案选取264.3.2 参数选取28
3、4.4逆变电路仿真研究29441 逆变电路仿真模型29442 逆变电路仿真波形图305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326 讨论32致谢33参考文献3458基于MATLAB的太阳能并网逆变器仿真研究摘要:在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绿色可再生能源的今天,太阳能凭其独特的优点受到了一致青睐。在太阳能的各种应用中,光伏应用备受关注。随着光伏组件价格的不断降低和光伏技术的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逐渐由现在的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过渡。独立发电(Stand一alone)系统和并网发电(Grid一connected)系统将成为光伏应用的主流。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三级结构的并网光伏系统。以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的并网逆变器为研究对
4、象,对并网光伏系统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包括光伏电池的非线性输出特性、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以及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光伏系统;最大功率跟踪(MPPT);boost;并网逆变;MATLABSimulation Study of Grid-Connected Photovoltaic InverterBased on the MATLABStudent majoring in Agricultural Electrification and Automation Geng Yuanyuan Tutor Abstract:At present, while most countries all
5、 over the world are developing green and renewable energy, solar energy is accepted commonly because of its unusual advantages. Photovoltaic (PV) systems ar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among its various applications. With price reduction of PV modules and development of PV technology, the role of PV gen
6、eration systems is gradually changed form supplemental energy to substitute energy. And stand-alone and grid-connected PV generation systems will be the trend among PV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designs a three stage PV gridconnected system. Grid-connected inverter with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
7、PT) function is focused in this thesis. All aspects of photovoltaic(PV)grid-connected system are comprehensively studied, which includes the nonlinear output characteristic of PV cell, MPPT methods and control strategy of grid-connected inverter.Key words: Photovoltaic System; MPPT; Boost; Grid-Conn
8、ected inventor; MATLAB1 绪论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能源是人类经济及文化活动的动力来源。世界文明史上,人类不断地从自然界索取、探求适合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各种能源,能源的利用水平折射出人类文明的进步步伐。从原始社会开始,化石能源逐步成为人类所用能源的主要来源,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化石能源的储量正日趋枯竭。全球资源专家们呼吁:煤炭、石油等可贵的化石资源应该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化工原料”,而不该在我们这代人手中仅仅把它们作为燃料而消耗殆尽。据统计,中国的常规能源储量更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已探明的经济可开发能源总储量约占世界总量的1
9、01,可开发年限仅为1297年1-2。我国与世界常规能源剩余可开采量对比图如图11所示。图11我国与世界常规能源剩余可开采量对比图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据2009年6月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1965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耗总量约为3827亿吨油当量,而2008年已高达11295亿吨油当量。短短43年间的能源消耗量年平均增长率为257。尤其是中国、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因发展经济的需要,对能源的需求量增速更快3。能源需求量的急剧增加与世界常规能源的日益枯竭构成了一对矛盾,如何解决能源短缺问题成为关系人类社会能否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因素。此外,化石能源的大量燃烧所排放的
10、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严重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和酸雨等问题。“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分别于1990年、1995年、2001年和2007年发布了关于全球气候的评估报告,逐步证明了全球气候变暖主要由化石能源燃烧所致。并在2007年的评估报告中指出,本世纪全球气温可能上升11至64摄氏度,海平面可能上升18厘米至59厘米4。由此可见,人类若不对温室气体采取减排措施,人类的生存环境将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在种种有利条件的刺激下,太阳能光伏发电以其储量大、清洁和分布广等无可比拟的优势脱颖而出,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5-7,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各种绿色能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
11、必须采取的措施。从能源供应的诸多因素考虑,太阳能无疑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想的绿色能源。全球能源专家们认定,太阳能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能源之一。12 国内外关于光伏发电的研究状况光伏发电有离网和并网两种工作方式。过去,由于太阳电池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光伏发电多数被用于偏远的无电地区,而且以户用及村庄用的中小系统居多,都属于离网型用户。但是近年来,光伏产业及其市场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开始由边远农村地区逐步向城市并网发电、光伏建筑集成的方向快速迈进,太阳能己经全球性地由“补充能源”的角色被认可将是下一代“替代能源”。121 国外光伏发电的发展现状 目前,日、美、德等发达国家在光伏发电方面的研究处
12、于世界领先地位。他们纷纷于20世纪90年代推出了相应的光伏屋顶计划,如日本的“新阳光计划”和“百万太阳能光伏屋顶计划、美国的“百万光伏屋顶计划、德国的“十万光伏屋顶计划”等等。在这些类似政策的鼓励下,光伏产业在过去的10年间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根据欧洲光伏工业协会对全球光伏装机总量的研究报告8-9,1998年至2008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总量年平均增长率在30以上,尤其是2008年,全球光伏产业累计装机总量达14730MWp,比2007年的9162MW增长了5568MWp,增长速度高达6077。1998-2008年世界光伏产业累计装机总量数据如表11所示。有关数据表明,2020年全球光伏发电装
13、机总容量预计将达到70GWWp。10年份装机容量/MWp1998962199911662000142820011762200222012003275920043847200551672006677020079162200814730表11 998-2008世界光伏产业累计装机总量数据表122 国内光伏发电的发展现状 我国在光伏并网逆变技术方面的研究经过“九五”和“十五”的国家科技攻关,在基本理论和实用技术方面已经取得可喜成绩,在并网逆变的关键技术方面已有所突破,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己有部分企业能够生产并网逆变样机产品,但在并网逆变技术的细节方面,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例如,并网逆
14、变系统的电磁噪声和电磁兼容性问题,国内相关研究并不多,但这一问题在并网逆变系统中却相当重要,要良好地予以解决在技术上也相当困难。在并网逆变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跟踪方面,虽然国内研究报道较多,原理也相当简单11,但真正能够实现性能指标优秀的光伏阵列最大功率跟踪还未能看见实际样机。在适应电网安全方面,对孤岛效应的识别方式和并网功率控制方式还缺乏详细的实验研究和标准制定。此外,光伏并网逆变器主电路的研究也较单一,适应面较窄。国内的光伏并网逆变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形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年来缺乏国家新能源政策的支持,光伏发电在我国的发展缓慢,企业、研究单位的研究投入不够是主要原因。国内在光伏系统的
15、优化设计方面,己经有部分院校做了相关研究,但由于存在大量的气象数据统计据的获取、电站运行的数据统计、研制经费的缺乏等原因,系统的优化设计软件应用推广还有待时间和实践考验,也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相信随着光伏系统在我国的普及和推广应用的发展,光伏系统的优化设计问题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简介2.1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概述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通过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不经过蓄电池储能,直接通过并网逆变器,把电能送上电网。太阳能并网发电代表了太阳能电源的发展方向,是21世纪最具吸引力的能源利用技术。光伏发电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1:1、利用清洁干净,可再生的自然能源太阳能发电,不耗用
16、不可再生的,资源有限的含碳化石能源,使用中无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与生态环境和谐,符合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 2、所发电能馈入电网,以电网为储能装置,省掉蓄电池,比独立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建设投资可减少达25%45%,从而使发电成本大为降低。省掉蓄电池并可提高系统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和蓄电池的二次污染。3、光伏电池组件与建筑物完美结合,既可发电又能作为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使物质资源充分利用发挥多种功能,不但有利于降低建设费用,并且还使建筑物科技含量提高,增加卖点。4、分布式建设,就近就地分散发供电,进入和退出电网灵活,既有利于增强电力系统抵御战争和灾害的能力,又有利于改善电力系统的负荷平衡,并可降低线
17、路损耗。5、可起调峰作用。联网太阳能光伏系统是世界各发达国家在光伏应用领域竞相发展的热点和重点,是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主流发展趋势,市场巨大,前景广阔。但目前光伏发电系统也存在着三大问题:1光伏阵列发电效率低,大多数太阳能板的光电转换效率在20%左右。2系统的造价成本高,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制造成本远高于传统能源,使其在短时间内不能得以广泛推广。3发电运行受气候环境影响大。并且并网光伏供电系统作为一种分散式发电系统,对传统的集中供电系统的电网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如谐波污染,孤岛效应等。2.2 并网光伏系统类型工作原理和设备构成221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太阳能电池阵列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重要
18、组成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光伏系统的性能和质量。由于太阳能电池阵列是由若干太阳能电池组件串、并联而成,为此,下面我们将介绍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12。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的基础,是半导体P-N结的光生伏打效应。所谓光生伏打效应,简言之,就是当物体受到光照时,物体内的电荷分布状态发生变化而产生电动势和电流的一种效应。当太阳光或其它光照射半导体P-N 结时,就会在P-N 结的两边出现电压,就叫光生电压。这种现象就是著名的光生伏打效应。使P-N 结短路时就会产生电流。众所周知,物体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就像行星围绕太阳转动一样,按照一定的轨道围绕着原子核高速旋
19、转。当在太阳光辐射时,电子就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并同时在它的原来地方留出一个空位,即半导体物理学中所谓的“空穴”。由于电子带负电,空穴就表现为带正电。当太阳光照射P-N 结时,在半导体内就会产生电子一空穴对,由于P-N结势垒区存在着较强的内建静电场,因而产生在势垒区中的非平衡电子和空穴,或者产生在势垒区外但扩散进势垒区的非平衡电子和空穴,在内建静电场的作用下,电子被驱向N 型区,空穴被驱向P 型区。离开势垒区,结果使P 型区电势升高,N型区电势降低,P-N结两端形成光生伏打电动势,这就是P-N 结的光生伏打效应。由于光照产生的非平衡载流子各自向相反方向漂移,从而在内部构成自N区流
20、向P区的光生电流,在P-N结短路情况下构成短路电流。在P-N 结开路情况下,P-N 结两端建立起光生伏打电势差,这就是开路电压。如将P-N 结与外电路接通,只要光照不停止,就会不断地有电流流过电路,P-N 结起了电源的作用,这就是太阳能电池发电的基本工作原理。若把几十个、数百个太阳能电池串联、并联起来,组成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太阳光照射下,便可得相当可观功率的电能。222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是利用光生伏打效应原理制成的,它是将太阳辐射能量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它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方阵和并网逆变器两部分组成。白天有日照时,太阳能电池方阵发出的电经过并网逆变器将电能直接输
21、送到交流电网上,或将太阳能所发出的电经过并网逆变器直接为交流负载供电。其工作原理如图2.1。图 2.1 光伏系统发电原理图SPV 光伏系统主要由电池组件方阵、充电控制器(可选)、蓄电池组(可选)、并网逆变器、升压装置等几部分组成,其工作过程如下22:第一步,光伏电池组件吸收太阳光将其转化为直流电; 第二步,直流电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向蓄电池充电(可选); 第三步,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化为与电网频率及相位保持同步的交流电; 最后,交流电通过升压装置将电量输给电网。223 系统主要组件介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主要由光伏组件(光伏汇流箱、太阳能电池组件)、并网变流器、系统控制器和继电保护装置组成。1、光伏组件一
22、个太阳能电池只能产生大约0.5伏的电压,远低于实际使用所需电压。为了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需要把太阳能电池连接成组件。光伏组建包含一定数量的太阳能电池,这些太阳能电池通过导线连接。如一个组件上,太阳能电池的数量是36片,这意味着一个太阳能组件大约能产生17伏的电压。 通过导线连接的太阳能电池被密封成的物理单元被称为光伏组件,具有一定的防腐,防风,防雹,防雨的能力,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和系统。当应用领域需要较高的电压和电流而单个组件不能满足要求时,可把多个组件组成太阳能电池方阵,以获得所需要的电压和电流。 2、光伏并网逆变器22将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的设备。由于太阳能电池发出的是直流电,而一般的负载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MATLAB的太阳能并网逆变器仿真研究 精品资料 基于 MATLAB 太阳能 并网 逆变器 仿真 研究 精品 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