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HAEPCI 55-2023 有色冶炼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协同修复与管控技术指南.docx
《T_HAEPCI 55-2023 有色冶炼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协同修复与管控技术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_HAEPCI 55-2023 有色冶炼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协同修复与管控技术指南.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13.020.40CCSB10团体标准T/HAEPCI55-2023有色冶炼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协同修复与管控技术指南Technicalguidelineforcollaborativeremediationandcontrolofheavymetalpollutioninsoil-groundwateratnon-ferroussmeltingsites2023-11-15发布2023-12-15实施湖南省环境治理行业协会发布T/HAEPCI55-2023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献.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原则与工作流程.24.1基本原则.24.2工作流程.25场地
2、污染特征调查.35.1场地调查.35.2场地风险评估.45.3场地污染特征.45.4污染迁移分析.56场地污染分区分级治理.66.1评价指标.66.2等级划分.67协同修复实施策略.77.1协同修复策略遵循的原则.77.2协同修复策略实施的思路.78协同修复技术推荐.88.1土壤多金属同步固化/稳定化长效修复技术.88.2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精准注入修复.98.3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分级阻断技术.108.4土壤功能修复及生态重构技术.119制定修复技术方案.119.1确定修复技术及工艺参数.119.2估算修复工程量.119.3估算费用和周期.129.4成本效益分析.129.5环境影响分析.129.6施
3、工进度计划.129.7制定场地修复的监测计划.12附录A(规范性附录)有色冶炼场地多金属同步固化/稳定化修复材料推荐.13附录B(规范性附录)有色冶炼场地地下水重金属污染修复药剂推荐.14IT/HAEPCI55-2023前言本文件根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起草。本文件由湖南省环境治理行业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中南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省地质研究院、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和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河南省生态环境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
4、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株洲清水塘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薛生国、朱锋、曾嘉庆、李小红、张古彬、赵颖、可文舜、高文艳、江钧、郭林、娄伟、郝秀珍、何新生、罗兴华、肖保华、李星、芦志皇、付光暄、罗永妙、陈灿、钟振宇、刘鹏、贺勇、张亭亭、吴川、施烈焰、许超、郭虎、胡建华、孙静、李楚璇、唐璐。本文件由湖南省环境治理行业协会负责管理和解释,中南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应用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与补充的建议,请将相关资料寄送湖南省环境治理行业协会标准管理部门。IIT/HAEPCI55-2023有色冶炼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
5、属污染协同修复与管控技术指南1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有色冶炼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修复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可作为工程设计、实施、运行及后期维护的参考依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中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36600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T39792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HJ25.1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
6、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25.3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5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HJ25.6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HJ91.2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192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606工业污染源现场检查技术规范HJ651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652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规划)编制规范(试行)HJ877暴露参数调查技术规范HJ983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有色金属冶炼HJ1272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技术指南HJ1282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固化/稳定化HJ2300污染
7、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编制导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有色金属冶炼场地nonferrousmetalssmeltingsite指因从事有色金属冶炼及相关活动形成的某一地块范围内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及所有构筑物、设1T/HAEPCI55-2023施和生物的总和。3.2关注污染物contaminantofconcern根据地块污染特征、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和地块利益相关方意见,确定需要进行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的污染物。3.3目标污染物targetcontaminant在地块环境中其含量或浓度已达到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具有实际或潜在不利影响的,需要进行修复的关注污染物。3.
8、4协同修复技术collaborativeremediationtechnologies在修复过程中既可以满足对污染土壤的修复,又能够实现同步去除或降低地下水中污染物的修复技术。3.5可渗透性反应墙permeablereactivebarrier,PRB在受污染地下水流经的途径上建造由反应介质组成的格栅,通过反应介质的吸附、沉淀、氧化、还原和生物降解等作用去除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常见的PRB类型有连续型、漏斗、导水门型和注入式反应带等。4基本原则与工作流程4.1基本原则4.1.1规范性:采用程序化和系统化的方式规范有色金属冶炼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修复过程及行为和修复后效果评估和监测流程,恢复场地使
9、用功能。4.1.2可行性:针对场地特征条件和健康风险综合考虑污染场地修复目标、修复技术的应用效果、修复时间、修复成本、修复工程的环境影响等因素,合理选择修复技术,科学制定修复方案,使修复工程切实可行。4.1.3安全性: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的实施应注意施工安全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避免对施工人员和周边人群健康产生危害。4.1.4技术协同性:有色金属冶炼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属修复的目的是采用协同化的场地修复技术,转移、吸收、转化或去除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重金属,或阻断重金属对受体的暴露途径,使场地对暴露人群的健康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从而恢复场地使用功能,保证地块二次开发利用的安全性。4.2工作流程有色
10、金属冶炼场地修复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按照图1规定的程序进行,内容包括场地污染特征调查、污染分级分区治理、制定协同修复策略、可行修复技术推荐、协同修复技术推荐和制定修复技术方案六个部分。2T/HAEPCI55-20234.2.1地块环境状况调查,基于场地污染调查、水文地质勘查结果,通过三维表征技术实现污染分布、污染羽、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的精细刻画。基于数值模拟技术掌握土壤-地下水迁移规律。4.2.2污染分级分区治理,建立了有色冶炼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分级评价和相应的分级治理方案,进一步精细化支撑修复工程实施。4.2.3协同修复策略实施,场地修复策略是指以风险管理为核心,按照修复技术协同、修复目标协同、
11、修复范围协同实施思路,确保修复后场地健康和生态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4.2.5协同修复技术推荐,开展多技术协同修复效果预测,多修复技术耦合效果研究,提高多修复技术集成功效。4.2.6制定修复技术方案,根据确定的修复技术和场地暴露情景制定详细的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方案,包括确定修复技术的集成和工艺参数、估算理论土方量、分析成本效益和环境影响等。图1有色金属冶炼场地土壤-地下水修复工作程序5场地环境调查5.1地块污染调查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可分为三个阶段,按照HJ25.1要求执行。3T/HAEPCI55-20235.2环境风险评估地块风险评估工作内容包括危害识别、暴露评估、毒性评估、风险表征,
12、以及土壤和地下水风险控制值的计算,按照HJ25.2要求执行。5.3地块污染特征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水文地质条件刻画、重金属污染空间展布、污染边界圈定、修复工程量确定。场地污染特征刻画程序见图2。图2场地污染特征刻画工作流程与内容5.3.1水文地质条件刻画以场地调查过程中采用的钻孔取样数据为基础,根据钻孔岩心样品,划分场地地层结构。通过三维建模方法,选择适当空间插值分析方法,绘制场地地层结构三维模型,并进行模型精度验证。若在场地调查过程中具备物探条件,可以获取物探数据,以物探数据为基础,辅以钻孔剖面数据绘制场地地质三维模型。5.3.2重金属污染空间展布以钻孔样品中不同类型重金属含量数据为基础,将地层
13、结构模型作为底图,选择距离加权倒数、克里格法等空间插值分析方法,建立场地不同重金属三维空间展布模型,并进行模型精度验证。若在场地调查过程中具备物探条件,可以获取物探数据,以高密度电阻法为例,建立电阻率与重金属浓度间的数值关系模型,也可以实现对重金属污染空间展布的三维模型。依靠三维表征软件中污染物三维叠加技术手段,可以进一步建立场地多金属复合三维模型,实现场地污染空间展布的准确建模。4T/HAEPCI55-20235.3.3污染边界确定污染边界确定借助三维表征软件(如GMS、ArcGIS、EVS、Surfer等),设置边界浓度限值。根据有色冶炼场地所处地块的土地利用类型情况和污染界定的目的,选择
14、不同重金属的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作为污染分布边界值。修复工程量的核算可以根据污染深度与污染面积的计算结果估算,更为准确的方法为通过三维表征软件直接计算污染单元格数量,进一步换算为修复土壤体积。5.3.4修复工程量计算理论土方量应根据关注污染物种类、浓度水平和污染范围、修复目标值、工艺参数、场地特征条件等调查数据进行估算。估算理论土方量时,应以污染源为中心画出每种关注污染物浓度等值线,估算出等修复目标线以内的土方量。对于复合型污染,应将每种污染物的等值线图进行叠加估算土方量。5.4污染迁移分析建立有色冶炼场地(包含其周边影响区域)的重金属污染迁移趋势预测数值模型,是掌握有色冶炼场地对周边区域及敏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_HAEPCI 55-2023 有色冶炼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协同修复与管控技术指南 55 2023 有色 冶炼 场地 土壤 地下水 重金属 污染 协同 修复 技术 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70018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