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学期期初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三下学期期初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下学期期初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代诗歌阅读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4届高三年级下学期质检一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乱后宿南陵废寺寄沈明府杜荀鹤只共寒灯坐到明,塞鸿冲雪一声声。乱时为客无人识,废寺吟诗有鬼惊。且把酒杯添志气,已将身事托公卿。男儿仗剑酬恩在,未肯徒然过一生。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塞外寒夜里下着雪,鸿雁发出一声声的哀鸣,这场景为诗歌营造了凄凉氛围。B“有鬼惊”渲染了废寺的荒凉,暗示“乱后”的社会背景,烘托出诗人悲凄心境。C古人常借酒浇愁,诗人却说喝酒“添志气”,表现出诗人特立独行的人格形象。D这首诗言浅意深,将个人的命运与
2、国家的前途巧妙结合在一起,耐人寻味。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河南省重点高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酬宋使君见诒张九龄陟邻初禀训,献策幸逢时。朝列且云忝,君恩复若兹。庭闱际海曲,轺传荷天慈。顾已欢乌鸟,闻君泣素丝。才明应主召,福善岂神欺。但愿白心在,终然涅不淄。【注】本诗作于诗人遭遇李林甫排挤罢相担任荆州长史之时。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歌开篇点题,感谢宋使君前来,并认为这是向皇上献策的好时机。B虽遭到贬黜,诗人依然感念君恩,但
3、也借助神明委婉表达怨愤之情。C“乌鸟”表忠君之心,“素丝”慨叹年纪老迈,表现了诗人的矛盾心理。D诗歌韵律合辙,如“顾己欢乌鸟,闻君泣素丝”等,显示出极高的造诣。16诗歌结尾写道:“但愿白心在,终然涅不淄。”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_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贺新郎九日刘克庄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
4、,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注:牛山:在山东临淄县南,春秋时期,齐景公登临牛山,为自己的生命短暂而悲哀饮泣。南朝狂客:指孟嘉。晋孟嘉为桓温参军,尝于重阳节共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首句开阔,“更那堪”两句情感变得细腻低沉,接着又以磅礴之笔一扫低沉,将诗人的感慨抒发得深沉透彻。B.“孟嘉落帽”的典故,表达了对世人只爱说前朝掌故的不满,表面上是谈写文章,实则表达不随流俗、忧家忧国的情感。C.词人在“春华落尽”中感叹年华老去,与“少年”壮志形成对比,满怀萧瑟,与贺新郎(国脉微如缕)风格
5、迥异。D.词人目送飞鸿北去,对故国的思恋更加强烈,但南宋国势危殆,让人忧虑,此处以天际景物作结,意境萧瑟,感慨苍凉。16.前人评论说,本词“大率与辛稼轩相类”。请据此谈谈你的理解(6分)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王安石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仿佛开心颜。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注冲卿,王安石的好友吴充。扶桑,神话中的树木名,后用来称东方极远处或太阳出来的地方。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
6、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直述愁思,庭院空空,暮色悄然而至,诗人感觉秋日漫长,自己衣衫单薄,心生苦闷。B颔联写院外已有往来的行人,人语纷杂,热闹喧嚣,这更加衬托出诗人的孤寂苦楚。C颈联一扫哀愁,诗人回忆起二人往昔的美好,虽这已如梦一般留在了过去,但诗人仍开心不已。D尾联写寒露悲苦,便在梦中与友人谈笑明月,也只在梦中方能轻松,可见诗人与友人的情谊。16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蕴含的情感。(6分)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题小松李商隐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
7、多后始青葱。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注李商隐(813年858年):唐代诗人,少年早慧,品行高洁,有才华抱负。他一生坎坷不平,后不幸被卷入牛李党争的旋涡之中,成了政治的牺牲品。有观点认为此诗为会昌五年(845年)所作。方资:正可用作。柱石功:栋梁之材的功用。谢:告诉。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以“怜”字起笔,奠定感情基调,“怜”也贯通全篇,处处表达对小松的同情。B.这首诗善用对比,如颔联以桃李春日之盛来衬托小松的寂寞,突出小松的“孤秀”。C.颈联以百花的“一年几变”来反衬小松艰难成材的坚定,小松终将长成栋梁之材。D.尾
8、联写西园车马客争驰看花,怎奈荣华百态,转首飘零,着一“空”字,发人深省。16.有同学读完此诗后认为:通过诗人笔下的小松形象仿佛看到了诗人自身。请结合相关诗句加以分析。(6分)古代诗歌阅读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4届高三年级下学期质检一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乱后宿南陵废寺寄沈明府杜荀鹤只共寒灯坐到明,塞鸿冲雪一声声。乱时为客无人识,废寺吟诗有鬼惊。且把酒杯添志气,已将身事托公卿。男儿仗剑酬恩在,未肯徒然过一生。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塞外寒夜里下着雪,鸿雁发出一声声的哀鸣,这场景为诗歌营造了凄凉氛围。B“
9、有鬼惊”渲染了废寺的荒凉,暗示“乱后”的社会背景,烘托出诗人悲凄心境。C古人常借酒浇愁,诗人却说喝酒“添志气”,表现出诗人特立独行的人格形象。D这首诗言浅意深,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巧妙结合在一起,耐人寻味。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15.C(C项,“表现出诗人特立独行的人格形象”错误,“添志气”是给自己打气,让自己的志气更盛,表现的是诗人积极昂扬、矢志报国的人格形象。)16.客居他乡、无人理解的孤独和苦闷。诗人于乱世漂泊,无人相识,寄宿南陵废寺,独伴寒灯坐到天亮,吟诗也只能惊动鬼魂,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之情。渴望被举荐的心理和感恩之情。诗人将报国之事托付给公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