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防范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范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防范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特点和危害,提高学生对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识别电信诈骗的能力,学会在遇到可疑情况时如何正确应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和防骗意识,形成良好的防范习惯。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和识别方法。2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有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防范电信诈骗的能力。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播放电信诈骗的真实案例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案例一:10岁小学生在QQ群添加QQ好友后,使用家人手机下载某鲜生App,并在
2、上面购买礼品卡,被骗走19999元。后对方提示使用家人手机进行一系列操作,通过花呗扫码向对方支付4999.75元,前后被骗24998.75元。案例二:李某(10岁)在其家中玩手机时,有人通过快手给其发信息,让其扫码免费领取游戏皮肤,其按照对方要求扫码后,出现一个中二等奖的页面,随后对方以交认证金、解冻账号、任务未完成为由让其陆续向对方扫码付款3887元。截至2023年2月6日3时49分,其通过微信和支付宝扫码共付款3887元。案例三:11岁小学生在家中刷短视频时看到一个领取“迷你世界”皮肤QQ群,进群后,对方称其有盗刷皮肤嫌疑,需添加某QQ号进行解冻。在对方一步步诱骗下,小学生又添加另一QQ号
3、,并扫描某二维码、开通免密支付功能。当日从14点43分至15点,该小学生父亲手机先后收到23笔微信扣款,共计被骗8050元。案例四:张某女儿(10岁)拿着其手机玩耍,一某书app好友给其女儿转发了一张图片,并称转发该图片到其他群聊即可获利200元,其女儿按照对方要求操作后,对方给发了一个收款二维码,其女儿扫码向对方转账后,对方称因其女儿是未成年人转账,导致对方账户被封,要求其女儿按照对方要求继续转账,其女儿继续扫对方收款二维码向对方指定账户转账18笔,共计40180元,后被李女士发现遂报警。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电信诈骗吗?是如何处理的?引导学生分享个人经历。简要介绍电信诈骗的定义和危害
4、,为后续教学做铺垫。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电信诈骗的危害非常严重,它不仅会给受害人带来经济上的损失,还会给受害人带来心理上的伤害。电信诈骗会破坏社会信任,影响社会稳定,同时也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经济损失。 为了防范电信诈骗,我们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信息和承诺,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和账户信息,同时也要加强对电信诈骗的认识,提高警惕,及时报警或向相关机构求助。(二)知识讲解(10分钟)。列举常见的电信诈骗类型 ,如假冒公检法、网络购物诈骗、虚假中奖等。冒充老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辅导精品资料 精品班会资料 班级管理艺术 情绪调适资料 生命教育资料 社会适应精品资料 中学励志演讲资料 综合实践活动资料 学校精编发言稿 学生职业规划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