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汇编:文言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汇编:文言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汇编:文言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汇编:文言文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厄困郄、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后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还报命。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而子迁适反,见父于河、洛之间。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余死,汝必为太史,毋忘吾所欲论著矣。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
2、,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览史记石室金匮之书。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作春秋哉?”司马迁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司马迁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3、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节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材料二:赞曰: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论于天汉。其言秦、汉,详矣。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乌呼!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节选自汉书司马迁传)【注】太史公: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为太史公,材料中的太史公为司马迁对其父的称呼。获麟:指春秋鲁哀公十四年猎获麒麟事。后文“至于麟止”指汉武帝猎获麒麟。缧绁:捆绑犯人的黑绳索,借指监狱。10.
4、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天子始建A汉家之封B而太史公留滞C周南D不得与E从事F故G发愤且卒。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郎中,官名,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分掌各司事务,后来演化为医生的别称。B. 适,指恰好,与赤壁赋“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中的“适”词义不同。C. 阙,缺漏意思,与出师表“必能裨补阙漏”中的“阙”字意思相同。D. 华,华丽之意,与成语“华而不实”“春华秋实”中的“华”意思一样。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司马迁年幼聪慧,十岁时就能诵古文,年轻时即阅历丰富,
5、南游北渡,足迹遍布多地,但是也曾遭遇过困厄。B. 父亲临终时对司马迁说出遗愿,希望儿子一定要继任太史官一职,以保住司马氏家族世代相袭史官的光荣家世。C. 司马迁写作史记期间,因李陵之祸而下狱受刑,遭受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但他仍然完成了史学巨著。D. 西汉刘向、扬雄学识渊博,汉书引用他们对司马迁“有良史之材”的评论,有力地赞美了司马迁。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2)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14. 司马迁为什么能写成史记?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6、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于是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六国从合而并力焉。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北报赵王,乃行过雒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于王者。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7、!”(节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材料二:甘茂亡秦且之齐,出关遇苏秦,曰:“今臣不肖弃逐于秦而出关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苏秦曰:“善。请重公于齐。”乃西说秦王曰:“甘茂,贤人,非恒士也。其居秦累世重矣,自崤塞、溪谷,地形险易尽知之。彼若以齐约韩、魏,反以谋秦,是非秦之利也。”秦王曰:“然则奈何?”苏秦曰:“不如重其贽、厚其禄以迎之。彼来则置之槐谷,终身勿出,天下何从图秦?”秦王曰:“善!”与之上卿,以相迎之齐,甘茂辞不往。苏秦为谓齐王曰:“甘茂,贤人也,今秦与之上卿,以相迎之,茂德王之赐,故不往,愿为王臣。今王何以礼之?王若不留,必不德王。彼以甘茂之贤,得擅用强秦之众,则难图也。”齐王曰:“善
8、。”赐之上卿,命而处之。(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今臣A不肖B弃逐于秦C而出关D愿E为足下F扫室布席G幸无我H逐也。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侧目,不敢从正面看,文中指畏惧的样子;此外可表示愤恨的样子。B. 季子,指弟弟。古称兄弟之间排行最大的为“孟”,最末的为“季”。C. 亡,文中指出逃,与过秦论中“追亡逐北”的“亡”意思相同。D. 德,指感激,与大学之道中“在明明德”的“德”字意思不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秦初次游说君
9、主没有成功,后在家埋头苦读一年悟出了揣摩君主心思的方法,再次出游就获得了成功。B. 苏秦的家人对他的态度前后相反,影响他们态度变化的因素不是感情的浓淡,而是官位高低和财富多寡。C. 苏秦以甘茂在齐可能会泄露秦的军事秘密、对秦不利为由,劝说秦王以利禄哄骗甘茂回秦国,秦王同意了。D. 秦、齐两国都以上卿之位争取甘茂,甘茂感激齐国在他危难期间的收留,权衡之后拒绝了秦,留在了齐国。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六国从合而并力焉。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2)彼若以齐约韩、魏,反以谋秦,是非秦之利也。14. 材料二中,苏秦成功说服齐王重用甘茂,除了苏秦辞令巧妙外,还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
10、?河南省济源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忠臣烈士,何代无之,公等知隋朝谁为忠贞?”王珪曰:“臣闻有虎贲郎中独孤盛在江都宿卫,宇文化及起逆,盛惟一身,抗拒而死。”太宗曰:“屈突通为隋将共国家战于潼关闻京城陷乃引兵东走,义兵追及于桃林,朕遣其家人往招慰,遽杀其奴。又遣其子往,乃云:我蒙隋家驱使,已事两帝,今者吾死节之秋,汝旧于我家为父子,今则于我家为仇雠。因射之,其子避走,所领士卒多溃散。通惟一身,向东南恸哭尽哀。曰:臣荷国恩,任当将帅,智力俱尽,致此败亡,非臣不竭诚于国。言尽,追兵擒之。太上皇授其官,每托疾固辞。
11、此之忠节,足可嘉尚。”因敕所司,采访大业中直谏被诛者子孙闻奏。(节选自贞观政要)材料二: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家长安。仕隋为虎贲郎将。高祖起,代王遣通守河东,战久不下,高祖留兵围之,遂济河,破其将桑显和于饮马泉。通势蹙,或说之降,曰:“吾蒙国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难?独有死报尔!”众皆舍兵。通知不免,遂被禽,送长安。帝劳曰:“何相见晚邪?”泣曰:“通不能尽人臣之节,故至此,为本朝羞。”帝曰:“忠臣也!”释之,授兵部尚书,为秦王行军元帅长史。从平薛仁杲,时贼珍用山积,诸将争得之,通独无所取。帝闻,曰:“清以奉国,名定不虚。”特费金银六百两、彩千段,判陕东道行台左仆射,从讨王世充。时通二子在洛
12、,帝曰:“今以东略属公,如二子何?”通曰:“畴昔陛下释俘累,加恩礼,以蒙更生,是时口与心誓,以死许国,今日之行,正当先驱,二儿死自其分,终不以私害义。”帝太息曰:“烈士徇节,吾今见之。”及窦建德来援贼,秦王分麾下半以属通,俾与齐王围洛。世充平,论功第一,拜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镇东都,数岁,召为刑部尚书。自以不习文,固辞,改工部。卒,年七十二,赠尚书左仆射,谥曰忠。(节选自新唐书屈突通传)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屈突通为隋A将B共国家C战D于潼关E闻京城F陷G乃引兵H东走。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13、( )A. 事,指“侍奉”。与礼记大学之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中的“事”意思不同。B. 尚,指“推崇”,与成语“一息尚存”中的“尚”意思相同。C. 采访,指搜求寻访;现代为新闻用语,指记者为获取新闻材料而进行调查等活动。D. 家,指“安家”,与墨子兼爱中“大夫各爱其家”的“家”意思不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太宗认为每个朝代都有忠臣烈士,并询问隋朝谁是忠贞之人。王珪说,独孤盛在江都做卫士时遇到宇文化及谋反,孤身一人抵抗至死。B. 唐太宗派屈家家奴去招降屈突通,结果被他杀掉;后来又派其子去劝降,屈突通却对儿子说如今他们不是父子而是仇敌,并用箭射儿子。C.
14、 平定薛仁杲时,众将争相夺取贼人的珍宝,只有屈突通一无所取。皇帝听说后,称赞屈突通清廉奉国,名不虚传,并且赏赐他很多财物。D. 征讨王世充,屈突通功劳最大,因此封官晋爵,被召入朝廷担任刑部尚书,但他自认为不熟习法令条文,坚决推辞,后改任工部尚书。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荷国恩,任当将帅,智力俱尽,致此败亡,非臣不竭诚于国。(2)及窦建德来援贼,秦王分麾下半以属通,俾与齐王围洛。14. 屈突通的谥号为“忠”。请结合材料二,概括其“忠”的具体表现。河南省三门峡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小题。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欧阳修庆历四
15、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讳涛之女、希深之妹也。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而完;所至官舍虽卑陋,其庭宇洒扫,必肃而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从容以和。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
16、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俊,今与是人饮而欢邪?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此类。呜呼!其生也迫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惟文字可以著其不朽。且其生时,尤知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若此,予忍不铭?夫人享年三十七,用夫恩封南阳县君。二男一女。以其年七月七日卒于高邮。梅氏世葬宛陵,以贫不能归也,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润州之某县某
17、原。铭曰:高崖断谷兮,京口之原。山苍水深兮,土厚而坚。居之可乐兮,卜者曰然。骨肉归土兮,魂气升天。何必故乡兮,然后为安?(选自欧阳修诗文集笺注居士集卷三十六有删改)1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必问曰A今日孰与饮B而乐乎C闻D其贤者也则悦E否则F叹曰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丐我以铭而葬焉,“丐”指“求,乞求,请求”,与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中“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冈烈士事略丐序于予”的“丐”意思相同。B. 年二十以归吾,“归”表示“女子出嫁”,与项脊轩志中“后五年,吾妻来归。”的“归”意思相同。C. 殓以嫁
18、时之衣,“殓”指“安葬”,与祭十二郎文中“殓不凭其棺”的“殓”意思相同。D. 抑吾妻之助也,“抑”指“或许”,与琵琶行中“弦弦掩抑声声思”的“抑”意思不同。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梅圣俞在妻子去世以后,请求好友欧阳修为她写墓志铭,后来在给欧阳修的多封信中,又一再提及此事。B. 谢氏关注民生疾苦,西兵进攻江淮地区,随后又相继发生旱灾、蝗灾,谢氏仰天长叹,忧心忡忡。C. 谢氏秉性明慧,懂得事理,时不时和梅圣俞探讨来访者才能高下,以及世事得失,都能讲得头头是道。D. 谢氏出身名门望族,但安贫乐道,治家有方,并且十分关心丈夫与士大夫的交往,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
19、14. 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而完。(2)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答案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答案】10. BDF 11. D 12. B 13. (1)我作为太史而没有加以论述记载,废弃了天下的历史文献,对此我感到十分不安,你可要记在心里啊!(2)他的文章秉笔直书,他所记述的史事真实,不做虚假的赞美(不夸大优点),不掩饰丑恶的东西,所以称作实录。 14. 父亲的教导和授予的使命,司马迁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司马迁受到孔子等先贤著书立说精神的影响和鼓
20、舞,产生精神力量,忍辱负重,坚忍顽强。司马迁继任了太史官一职,得以阅读和摘抄石室金柜收藏的图书。具有出色的文史才华。【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天子开始举行汉朝的封禅典礼,而司马谈滞留周南,不能参与典礼之事,因此心中愤懑得病将要死去。“汉家之封”是“建”的宾语,B处断开;“周南”是“留滞”的地点,中间不断开,D处断开;“从事”是“与”的宾语,F处断开。故选BDF。【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和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B.正确。恰好;享有。句意:司马迁恰巧在这时出使返回。/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有。C.正确。句意:不敢有丝毫的缺漏。/一定能够
21、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D.错误。华丽;开花。句意:明辨而不华丽。/春天开花,秋天结实。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以保住司马氏家族世代相袭史官的光荣家世”错,原文“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余死,汝必为太史,毋忘吾所欲论著矣”,可见司马谈让儿子作史官的目的是让他记载历史,编写著作。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弗”,不,没有;“废”,废弃;“其”,语气副词,表祈使,千万、一定。(2)“核”,真实;“虚美”,虚假的赞美;“隐恶”,掩饰丑恶。【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
22、力。司马迁的父亲临死前对他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余死,汝必为太史余甚惧焉,汝其念哉!”,可见父亲的教导和授予的使命,司马迁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司马迁与夫壶遂交谈时说“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于是论次其文”,可见司马迁受到孔子等先贤著书立说精神的影响和鼓舞,产生精神力量,忍辱负重,坚忍顽强。文中说“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览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可见司马迁继任了太史官一职,得以阅读和摘抄石室金柜收藏的图书。材料二“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