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篇)2023年秋季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样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篇)2023年秋季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样本.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 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近 年来,劳动教育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中小学生劳动机 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 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为此,我校立足于学校教育与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小培养劳动习惯入手,培养 学生的劳动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 健全人格的发展。一、明确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 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 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 础。二
2、、坚持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 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1 .坚持思想引领。劳动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 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3 .家校配合,共造热爱劳动的环境。(1)开展校内劳动。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浸入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开辟专门区域 种植花草、果蔬,让班级、学生认领责任区域,予以精心呵 护。了解一、两种粮食一年节气成长过程;通过种植好种易 活蔬菜,了解蔬菜生长过程。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 社团活动,进行手工制作、班务整理、书包整理、教室装饰 等实践
3、活动。开展垃圾分类、学校废物回收活动,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手工劳技 展演,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初步设想学期中开设劳动周, 开展专时专项劳动教育。(2)组织校外劳动。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 计划,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服务业实习等 劳动实践。努力联系城区周边可开展小学生劳动教育组织, 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社 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如到图书馆做小义工, 帮助整理书籍;到职业体验小镇,体验各种职业劳动过程; 到交通岗做文明督导员;到公园、植物园做环保小卫士;到 种植园体验劳动等等。(3)倡导家务劳动。教育
4、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 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 的劳动。学校安排适量的家务劳动的项目化学习内容、有关 劳动的家庭作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择菜、 洗碗、洗衣、扫地、拖地、整理床铺等力所能及的家务。“自 己的事情自己做“,一二年级能够自己吃饭、穿衣、系鞋带; “今天我当家“,中年级管理家庭家务琐事一天;“开心小 厨师”,高年级每季度尝试为家长烧一道菜,毕业时学生能 够主厨烧制一桌“感谢宴”。(4)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在学生对劳动有一定 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做出榜样,及时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 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二是要及 时鼓励
5、表扬。三是要循序渐进。以少先队活动课、劳技课为 抓手,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 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劳动 习惯的培养与训练。每学期的劳动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 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劳动习惯, 我们注意采取学生自我管理(红领巾文明卫生岗值日制度)、 自我评估(学校、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发 挥的学生主体能动作用。除了每天轮流的常规值日外,学校 每双周一下午为固定的大扫除时间,组织学生全员参与卫生 扫除,促进和强化学生将养成的劳动习惯由自觉状态走向自 主、自动,把外显的动力逐步内化为个性品质,逐渐养成爱 劳动的好习
6、惯。、探究形成劳动评价机制一至五年级分年级设计劳动评价表,对学生参加的家庭 劳动、学校劳动、社区劳动进行同步评价。学校课堂模式劳 动课,每节课后进行实时评价,分自评、他评。家庭劳动评 价由家长根据学生劳动情况进行评价,分满意、良好、需努 力等档次。社会劳动由参加的社区服务相关组织,给学生进 行总评价。各项评价成绩,计入学校每个学生的成长手册包 含劳动评价内容。学期末学生评优,劳动成绩作为评优参考 值,进行评选。学期中举行的劳动活动,进行劳动小标兵评 选。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激励学生参加劳动,热爱劳动。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和践 行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总体
7、素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 我校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培养 良好行为习惯入手,树立学生劳动意识,努力将学生培养成 为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一、明确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学校、家庭、社区联动,突出抓好校园日常劳动训练、 生活实践劳动教育、志愿服务劳动公益行动,使学生树立正 确的劳动观念,初步学会劳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良 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 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二、坚持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1 .实践性原则。实践性是劳动教育的基本特点。学生亲 身参加劳动操作实践是劳动教育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实 践是
8、劳动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创新素质只有在解决实际问 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学校要结合实际,创设足够的时 间和空间,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劳动操作的条件,让学生在 实践中掌握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切实做好指导和管理工作, 提高劳动教育的教学效果。2 .基础性原则。劳动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最基础的教育, 通过劳动教育,应该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劳动技术能力,以适 应未来的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劳动教育中, 通过某些劳动技术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劳动知识,提 高他们运用工具进行加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将 来的发展、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3 .开放性原则。劳动教育应不拘泥于校内,应做到校内 校外相结
9、合,逐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互协调、互为补 充的劳技教育体系,能够为劳动技术有特殊兴趣和爱好的学 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自己天赋、才能和创造力的新思路。三、实施步骤和策略。1 .课程引导,强化劳动意识教育。充分发挥晨会课、少先队活动课、劳技课等课程的正面 引导作用,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劳动意识强化教育。定期开展 以热爱劳动为主题的班队会或少先队活动课,让学生展开讨 论,深入理解什么叫“劳动”?怎样做才算是热爱劳动。2 .榜样引领,激发主动劳动热情。对于小学生来说,身边的榜样是最好的引领。因此作为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 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劳动行
10、为来 为人师表;同时我们要充分挖掘我们身边有关热爱劳动的典 型事例、典型人物,对他们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表扬,在学生 中营造一个学先进、比先进的氛围,从而在榜样的引领下, 充分激发他们主动劳动的热情。3 .内外联动,创设劳动实践环境正常开展校内劳动。组织学生做好每日的卫生包干区保 洁工作和每周一次的全校大扫除。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社 团活动,进行手工制作、班务整理、书包整理、队角装饰等 实践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手工劳技 展演,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积极组织校外劳动。将校外劳动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工 作计划,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等资源,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
11、与劳动实践。安排一定时间 到雅周生态农业园进行农业生产的劳动实践。大力鼓励家务劳动。大力倡导学生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 务活,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思想道德品质。2 .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 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 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3 .坚持实际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 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 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坚持适当适度。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 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
12、 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三、实施步骤和策略。1 .讲解说教,形成热爱劳动导向。通过晨会课、少先队活动课、劳技课、家长会等多渠道, 对学生进行劳动意识强化教育。如:利用班队会,开展以热 爱劳动为主题的班队会,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什么叫“劳 动”?怎样做才算是热爰劳动。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古代名人 爱劳动的故事,还可以讲近代名人的劳动故事,再是选择我 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爱劳动、良好行为习惯等内涵的古诗文,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在朗朗的诵读中受到 我国传统美德熏陶,体会自己的行为,增强诚信意识。同时 争取家长的支持,使学生和父母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 惯。2 .榜样激励
13、,引导热爱劳动理念。小学生具有模仿榜样的特点。其一教师的言行举止、思 想品质,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 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以身立教, 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 生,用自身的劳动行为来为人师表;其二我们要充分利用现 实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 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上门参观、走访等形式,感受劳动对 一个人成长的重要。3 .家校配合,共造热爱劳动的环境(1)开展校内劳动。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浸入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 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让班级、 学生认领责任区域,予以精心呵
14、护。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 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进行手工制作、班务整理、书包整理、 队角装饰等实践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 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2)组织校外劳动。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安排一定时间的 农业生产、工业体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充分利用劳 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3)鼓励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学校应安排适 量的家务劳动的项目化学习内容、有关劳动的家庭作业,针 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择菜、洗碗、洗衣、扫
15、地、 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4 .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在学生对劳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但要做出榜 样,还要及时地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一是要加强预防,防 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三是要 循序渐进。以少先队活动课、劳技课为抓手,根据低、中、 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 节中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劳动习惯的培养与训练。 每学期的劳动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 结。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劳动习惯,我们注意采取学生自 我管理(红领巾文明卫生岗值日制度)、自我评估(学校、 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发挥的学生主体能动 作用。
16、除了每天轮流的常规值日外,学校每周五下午为固定 的大扫除时间,每到这一天,老师们都能精心组织,学生全 员参与,促进和强化学生将养成的劳动习惯由自觉状态走向 自主、自动,把外显的动力逐步内化为个性品质,逐渐养成 爱劳动的好习惯。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相关文件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将劳动教育 贯穿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从“自我服务”“班级劳 动” “家务劳动”和“公益活动”四方面培养学生劳动教 育观念,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为常态化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形成学生劳动实践评价机制, 深入做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
17、工作,制定本方案。二、建立劳动教育机制(一)学校制定了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与途径,各班根据学校实施方案及班级实际情况制定本 班计划、具体落实。(二)注重学科XX,科任教师根据语文、数学、品德与社会、美术等学科的特性,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劳动观念和劳 动态度的培养,传递正确劳动教育观念。三、开展常态化劳动教育活动(一)自我服务。结合“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班 级精细化管理,从班级实际物品分工管理,让学生人人参与, 如:合理、有序、整齐摆放教室物品,卫生清扫后及时整理 劳动用具;主动维护黑板、课桌、讲台、教学仪器;取营养 餐、发放、收取营养餐垃圾工作;日常垃圾分类,宿舍个人 内务整齐
18、有序等;普及环境美化知识,让学生认领班级花盆 绿植并进行养护,在劳动中享受快乐,劳动课教师进行细化 分工,有劳动人员、监督人员,记录人员、量化人员等,本 周之内完成班级分工表。(二)班级劳动。学生以组为单位,成立劳动小组,做 好每天两次早晨、中午打扫环境区和教室卫生工作,组长负 责卫生区的打扫与维护,确保班级、卫生区卫生干净。班主 任亲自指导教给学生基本的技能。学生将平日学会的劳动技 能运用到班级值日中,在劳动中锻炼自己。(三)家庭服务。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孝亲、敬 老、爱幼”的美德思想,从家庭小事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参与家庭劳动。一是走读生,让家长和学生共同确定孩子每 天适当的常规家
19、务劳动量,由家长负责督促检查,形成固定 的家务劳动岗位。二是住宿生利用周六日、节假日期间,为 学生布置适合学生身心年龄的实践活动,规定时间内学会做 某一件事。三是每学年利用五一,十一假期帮助家庭做一些 力所能及的家务。一学期安排一张劳动项目表,确定每个月 新学的一项劳动本领,由家长作指导,让孩子月月有所收获, 要求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并在每一项完成后有简短收获或感 悟,如在低段独立完成买家庭日用品任务、学会正确扫地、 叠被子等,高段完成做一顿坂的任务、洗碗、洗衣服等,在实践中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中磨炼、成长,在劳动 中体悟个人的幸福生活。形成班级劳动教育课程。(四)公益活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
20、。学校以“研学旅行” 为载体,组织公益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家 庭、社区组织的助老助残、绿化美化公益劳动。每年寒暑假, 父母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走进田间地头,体验劳动的智慧与文 化,让家长对活动进行及时反馈。四、宣传评价每月底,劳动教师要以图文并茂总结性的形式汇报班级 学生的劳动情况,上交学校;学期末每个学生将自己一学期 的几项劳动情况以图文形式(A4纸)在班级展示,择优上交 学校。在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的同时,应教育他们懂得 劳动的果实来之不易。劳动光荣,不能轻视体力劳动。让孩 子在与父母共同承担家务劳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劳动观念, 养成劳动习惯。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劳动教育是全
21、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 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近 年来,劳动教育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中小学生劳动机 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 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为此,学校立足于学校教育与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小培养劳动习惯入手,培养 学生的劳动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 健全人格的发展,确定开展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一、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 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 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 础。二、劳动教育
22、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 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1 .坚持思想引领。劳动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 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 思想道德品质。2 .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 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 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3 .坚持实际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 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 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坚持适当适度。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
23、体 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 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三、实施步骤和策略。1 .思想教育,形成热爱劳动导向。通过晨会课、少先队 活动课、劳技课、家长会等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劳动意识强 化教育。利用班队会,开展以热爱劳动为主题的班队会,展 开讨论。教师给学生讲古代名人爱劳动的故事,讲近代名人 的劳动故事,再是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爱劳动、良好行 为习惯等内涵的古诗文,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 从小在朗朗的诵读中受到我国传统美德熏陶,体会自己的行 为,增强诚信意识。同时争取家长的支持,使学生和父母共 同努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 .榜样激励,引导热爱劳动理念。小学生具有模仿榜样 的特点。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品质,是学生学习、模仿的 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 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劳动行为来为 人师表。我们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案例、 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上门参观、走 访等形式,感受劳动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