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为政以德.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语文:为政以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为政以德.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为政以德内容感知: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以德为政,其思想的出发点在“人”。为政以德部分,重在阐明 治理国家的政治准则和施政方法。孔子主张以德治和礼治作为治理国家的政治准则;应该用 教育和感化的方法来影响和引导人们去恶从善,以期达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孔子反对 法治和刑治,反对用行政命令的手段来强迫人们服从统治者的意志。孔子认为,“德”不仅 可以调和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而且可以和谐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内部彼此之间的关 系,甚至可以用来处理邦国之间的关系:“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孔子这些精辟的为政思想,读来令人回味无穷。一、语言积累: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庶()
2、矣哉(2)道千乘()之国则将焉用彼相()矣 (4)虎兄出于柳(龟玉毁于梗()中 (6)盍()彻乎必偃(*(8)男有分()2 .说明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君子之德风于斯三者何先(4)既来之,则安之3 .说明下列加点的“以”的用法和意义。(1)为政以德(2)使民以时(3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使民敬、忠以劝4 .论语采用语录体,基本是口语,简明流畅又含蓄隽永,其中有许多语句被后人频繁使 用,逐渐发展为成语,请列举出自本课的六个成语。二、积累运用5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1立n)仆人(pd) 何以伐为(w6i) B.社稷(ji) 颛臾(zhuGn)买梗还珠(
3、dii) C.虎兄(si) 大禹(yu) 分崩离析(b4ng) D.后羿(yi) 聚敛(jiin)偃仰啸歌(ydn) 6.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B.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C.求!无乃尔是过与D.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格:归顺。8 .必不得己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去:去掉。C.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劝:努力。D.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若:像,如同。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季康子问政于
4、孔子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子为政,焉用杀A.和相同,和(4)相同。B. (1)和相同,(3)和(4)不同。C.和(2)不同, 和(4)相同。D. (1)和(2)不同, 和(4)不同。三、阅读鉴赏(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9T2题。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 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 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先出于柳,龟玉毁于梗 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
5、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 日:“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 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 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 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9 .对”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一句的语音停顿,标注正确的一项是()A.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B.而谋/动干戈/于/邦内C.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D.而谋/动/干戈/于邦内10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6、? A.危险颠簸扶着B.危害仆倒扶着C.不稳定仆倒扶着盲人走路的人D.不稳定跌倒扶着盲人走路的人11.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虎光出于柳是谁之过与B.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何以伐为C.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D.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12 .文中能反映出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深刻的政治眼光的句子是“,,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季氏 o(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问日:“汝与回(颜渊)也孰 愈?,对日: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田常欲
7、作乱于齐,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日:“夫鲁,父母之国,国危 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 ”子路、子张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遂行,至齐, 说田常日:“君之伐鲁过矣,不如伐吴。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 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田常日:“善。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 * 吴,大臣疑我,奈何?”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 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说曰:“臣闻之,千钧之重加铢两而移。诛暴齐以服强晋,利莫大焉。名存亡鲁,实困 强齐。智者不疑也。吴王曰:“善。虽然,吾尝与越战,栖之会稽。越王苦身养士,有报
8、 我心。子待我伐越而听子。子贡曰:“越之劲不过鲁,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 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且王必恶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此实空 越,名从诸侯以伐也。”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越王大说,许诺。遂行。报吴王,吴王大说,以告子贡日:“越王欲身从寡人伐齐,可乎? ”子贡曰:“不可。 君受其币,许其师,而辞其君。”吴王许诺,乃谢越王。于是吴王乃遂发九郡兵伐齐。子贡因去之晋,谓晋君曰:“修兵休卒以待之。”晋君许诺。子贡去而之鲁。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大破齐师;果以兵临晋,晋人击之,大败吴师。 越王闻之,涉江袭吴。杀夫差而戮其相。破吴三年,东向而霸。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
9、,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 各有变。(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13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回也闻一以知十成以其小,劣之B.去而之吴辍耕之垄上C.君因以兵迎之*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D.利莫大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14 .下面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表现子贡“利口巧辞”的一组是()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臣闻之,千钧之重加铢两而移。子待我伐越而听子。君受其币,许其师,而辞其君。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大破齐师。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A. B. C. D.1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虽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为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