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疾病的转归,养生.docx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疾病的转归,养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疾病的转归,养生.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疾病的转归,养生同学们,现在上课。上一节,我们讲了疾病的传变规律,传变最终的结 果,用咱们规范的术语叫疾病的转归。我们现在讲第六讲,疾病的转归。第六节疾病的转归第一个问题讲疾病转归的概念。什么叫转归?疾病的转归是疾病后期阶 段的变化状态和结局,是邪正交争的趋势及其盛衰的表现。后面这个定义, 是讲它的机制。那末简单地说来,转归,就是疾病的最后期阶段的变化和结 局。也可以用这两个字,就是结局。但是,咱们这里的转归,可以理解为结 局。转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所以定义加上后期的变化、状态和结局,它是 邪正交争的结果。第二(个问题),讲疾病转归的形式。疾病转归的形式,一、痊愈,又称 病
2、愈,是指疾病状态下的机体脏腑经络的阴阳气血失调,重新恢复到阴阳气 血的平衡状态,是机体从疾病状态重新转化为健康状态。体现了疾病与健康 之间的转化,由疾病转化为健康,把这个叫做痊愈。大家注意,咱们定义是重 新恢复阴阳气血平衡状态。它的意义,是疾病转归的最佳的结局。大家注意, 按照我们现行的对疾病治疗的疗效判定标准:有痊愈,有基本治愈,有好转, 有无效,那末这里面这个痊愈是最佳的结局。这个和将来同学们学习疾病的疗 效判定标准不彻底一样。我们是从定义,学习定义,什么是痊愈,从这儿来说 的。痊愈是通过若干指标来确定的,现在要求对疾病的疗效判定如痊愈的这 个疗效判定,疾病好转,就是有效、没效,就是有效没
3、效的治疗方法,它是有 特定标准的。讲到这里,综合疗效判定标准不是单纯从一个脉, 老年区别开来。但是,有的时候,老年又表现出衰老的特征。随着增龄的结 果,他又表现出衰老。老年人有的衰,有的不衰,他浮现衰老了,生理功能 全面地渐进性衰退,那他叫做又老又衰,通称衰老。只老没浮现生理功能全 面地渐进性衰退,那就不能称之为(衰老),仅仅是个老龄而已,这是一。其二、现在咱们中医学又提出一条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的概念。中 医学在这方面已经说得很清晰了,老,将来大家可以查说文解字,你 看老怎么解释?衰怎么解释?强调老是一个年龄阶段,并不意味着衰。可现 在的医学,(有)两种不同的看法,1.认为衰老本身是生理白
4、然的结果,就是 白然生命运动的结果。一种认为既然是定义为组织器官功能的全面渐进性衰 退,功能减退意味着非健康状态,即病理状态。因此又认为衰老就是一个病理 性衰老,不存在生理性衰老。如果下健康的定义,按照健康的定义,说“阴平 阳秘,精神乃治”,意味着健康;“阴阳失调,疾病乃成”,是疾病。那末衰老是 机体各脏腑经络的阴阳气血发生渐进性的功能减退,如果不作疾病状态考察, 那就是说阴阳处于一个低水平的平衡状态,应该是这样的。低水平平衡状态意 味着生理功能开始进入衰退,而没有浮现阴阳失调。一旦浮现阴阳失调,那 就意味着有病。所以咱们现在中医学没有去按照这个传统的界定方法定义衰老。 2.老可以老而不衰。你
5、没老还可以未老先衰。为什么未老先衰呢?你浮现了脏 腑经络气血阴阳功能的全面渐进性消退。少年老成,过去讲少年老成,有两种 含义,一种是这个人成熟得像老年人、壮年人一样,血气方刚,(胸)有成竹, 可是少年老成,成府很深,这是一种表达的(方 法)。再有一种呢,少年老成,就是从面貌、形态、形神看,像个老年人一样,意味着他功能减 退的表现,是一种病态。总之,中医学所说的衰老(的)定义,掌握了以后, 再一个记住老不一定都得衰,把它严格区分开来。这样就和现代医学的界定, 现在正在讨论衰老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还是生理(性)和病理(性)同 时存在,正在从不同角度来讨论。咱们中医记住,老可以不衰,老并不一定
6、衰。中医学在传统上划分年龄的阶段有好多字:婴、儿、孩、童、耆、老、耄、 耋等那天我给同学们说,有时间你们念念幼学琼林、说文、尔雅等,古书里面的年龄划分,基本上差不多的。初生小孩叫什么? 初语初生叫什么,开始走叫什么?什么叫童?什么叫青年、壮年、强年、中年? 什么叫老、耄、耋?什么叫寿考?那都有年龄规定的。咱们现在给同学们讲这 个,讲既然衰老,咱们讲老年,就是衰老,老龄年龄界限。普通来说,传统中 称以60岁为界限,为老年的开始,60岁以下不算老年。现代划分年龄的标准, 注意现代划分,就是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划分标准,和过去划分 标准还不一样。界限(为)60岁,老年之始,就是刚开始。把60岁到74岁
7、就叫老年前期,有的人现在40几岁,50岁到处装老,我老 了,你老了,50岁老了。50岁正当年,50岁老了。75岁到80岁,80岁阶段才 真正地进入老年期。我都没到老年,进入老年期。你实际多大岁数了,你说 老了,记忆力不好,学习太费劲了。90岁以上称为长寿。就是这么划分,谁再敢说老?你按照(划分标准)衡量衡量。李老师,我好辛苦 好累,上有老下有小,我老了,我也不能再学习了,那能行吗?记住按照这个来划。现在全世界,咱们国家也修订了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确定这个最新的标准,它还和人们白然寿命延长有关系,老龄化,按照这个来定。第二、讲一讲衰老的机制。咱们中医学的衰老机制不少,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
8、识和实践经验。我们这里面讲的是选择最常用的,就是最有 普遍意义,对指导养生最故意义的讲几个学说。一、阴阳失调说。既然阴阳是生命变化的总规律,是世界变化的总规律, 我们从阴阳学说来界定健康、疾病和亚健康,按照阴阳运动来看待生命,那 么我们也可以用阴阳运动来看待衰老。衰老,用阴阳学说来说,就是随着年 龄的增长,机体脏腑经络,阴阳它所反映出的功能全面地逐渐减低过程,阴 阳之间的关系逐渐逐渐衰减。那就是说,衰老就是阴阳失去生理性的平衡,而 表现出低水平的平衡,或者浮现低水平的偏盛偏衰的结果,这样来解释。所 以这样一个机制就产生了中医学养生的第一个学说,就是燮理阴阳,就是调 和阴阳,“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9、“,就是为了调节阴阳,始终保持阴阳的平衡,以此来延缓衰老。也就是说,阴阳失调说是中医养 生理论的核心,由它所确定,好多方法都是调整阴阳。大家看学习太极拳,太 极拳一动一静,体现阴阳学说。五禽戏、太极拳,甚至中国的武术,这些动静 的方法,养生的方法,都体现了阴阳对立互根思想。这是第一个学说。第二个学说,叫脏腑虚衰说,又叫脏腑学说。五脏系统是人体的结构理论 之中最核心的中心,五脏系统为生命的根本,强调五脏系统的生命作用。阴 阳失调是通过脏腑经络浮现的,特殊是通过脏腑表现出来的。基于此,产生了 脏腑衰竭说,脏腑虚衰说。就是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浮现了全面地渐进性的 功能衰退,多表现为虚的病理改变,它会加
10、速衰老。脏腑功能衰退,加速衰老。 刚才举了个例子,少年老成,说功能低下,速度很快,很快表现出来衰老的征 兆,这就是脏腑衰竭说。脏腑衰竭说之中首要的学说。明代以后,及到道家学 说的思想,强调了肾精亏虚说,强调肾命在衰老之中的作用。就 是肾阴肾阳为人体诸阴诸阳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肾的阴阳失调最容易导致 衰老。基于这样的肾和命门学说对于生命的重要作用,提出来首先强调了肾。 因此,历代养生的方剂,延缓衰老的方剂,就是延寿益年的方剂,永保青春的 方剂三分之二、统计一下是从肾入手的,补肾的方剂,这是一个。那末除了 强调肾为先天之本之外,中医学的脏腑学说又突出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 血生化之源。就是人出生以
11、后,到死亡的这段历程,和脾胃的功能关系非常 密切。人的生长发育,维持生命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就是水谷精微。就这个意 义讲,强调脾胃在延缓衰老(中)的重要作用。把两种学说结合起来,又浮现一个脾肾虚衰说。在历代的延缓衰老的方剂之中,调理脾胃,补益脾胃的方剂仅次于补肾的方 剂。所以讲到这里,那末想研究中医延缓衰老的方药仅仅从肾入手就不够了, 那末也必须从脾来入手,就是从调理脾胃来入手。除此之外,和五脏都相关, 但是最主要的益脾益肾,益先天后天。当前,咱们研究延缓衰老用这个学术思 想,这个理论指导,采用的方剂正是以它为主。我们现在研究的中医药延缓衰 老,我讲叫抗衰老这个词是不切当的。衰老是必然发展的过程,
12、是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的。李老师我永远不衰老,那是不现实的,而且是不可逆的过程。你 只能延缓它,给它条件,延缓它进程而已,提高它的生命质量而已。所以切当 来说,应该是延缓衰老,就是减缓它发展的速度,提高生命质量。现在,中 医药研究延缓衰老也是一个重大课题。目前,多数是从肾入手,也有的从脾 入手,现在是这两种学说并存。我们讲了中医衰老学说中的阴阳失调说和五脏虚衰说。现在讲第三个学说,叫精气衰竭说。这个学说是基于精、气、神这三者,(是)建立在哲学上的精气神学说,中医学也有个精气神学说,强调精在衰老之中的重要作 用。它和我们前面讲的五脏衰竭的时候肾气虚衰说,它俩(有)相同的地方。肾 气虚衰说强调的是
13、从肾阴阳气血失调来讲的,而这个精气衰竭说则着重强调 的是肾精的作用。它的理论依(据):精是人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人寿命的长 短决定于精的盛衰盈亏,称精、气、神为人生的三宝,强调人从生命的开始, 人体的精转化为气,构成生命的功能,以神的形式表现出来。精、气、神, 精温和同属物质,那末就人来说,首先有精,“媾父母之精,胎孕乃成“,有 了胎孕的形体。就生命(的)物质性来看,我们可以认为这个气,它的物质性, 称为形体,这个形体反映出的生理功能,人反映出的生命功能,功能抽象出来 就是“神”,就这三者的关系而言,强调肾精的亏虚在衰老当中(的)重要作用。 这个学说的意义在于中医摄生学派,过去讲肾精的时候我们
14、曾经提到了肾藏 精说有个惜精学派珍惜人的肾精,这就是为什么从古到今延缓衰老都从补肾入手的,这是理论依据之一。它是从精、气、神学说来强调精、气的盛衰、盈亏在衰老之中的作用。除此 之外,还有许多学说,比如,现代有个气虚血瘀说,说补气活血化瘀可延缓衰老。学说不少,我们这里面选的具有代表性的给同学们介绍以 上三种学说。第三、养生的基本原则一、顺应白然。我们前面讲了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那就是从天地 人三才一体出发,使人体的阴阳与乾坤的阴阳相应,所以叫顺应白然,最终 的目的叫适应白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变化,始终保持乾坤人三才一 体。我们在这讲原则,不讲具体方法,适应白然,适应社会环境、白然环境
15、 有许多方法,将来同学们在学习养生学的时候进一步学习。比如,中医有一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强调合理的膳食,起居有常等等,将来在(学习)养生学的时候进一步学习。在这里面记住一条最基本的原则,适应白 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达到乾坤人三才一体,阴阳和合,这个就叫做顺应白 然社会。这是一、它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二、形神兼养。这是根据中医学的摄生观、健康观、生命观、形神合一的 健康观,形神统一、基于这个思想,要想养生,既要养形又要养神。养形, 形,中医强调动形,强调运动,中医养生学派有个学派叫动形学派,咱们现 在看公园里面打太极拳、五禽戏,练武术,通过运动来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这叫从形入手的,动
16、。那末神呢?主要是调节人的精神情志,大家现在看老 年人怡养天年,养花,要求老年人要保持好的心态,这些都是调神,从神入 手的,最后最终强调形和神合一。那末形、神这两者以哪个为主啊?咱们前面 讲了内伤七情是疾病发生的最首要因素,第一个方面,那怎么办呢?调神,调 和七情,始终保持心情愉悦,就能健康,就能长寿。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保持 健康和长寿的一个最重要因素,中医强调“神”的重要,这是第二个原贝!I。三、保精护肾。精气神学说,肾精衰竭说,这是第一;第二、五 脏衰竭,我们强调肾精的重要作用。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精气转化为生 命,有形有神,就这个意义讲肾所藏的精是生命之根。生命之根反映了肾精 在延缓衰老
17、之中一个重要作用,(占)重要地位。基于这样一个思想,中医养生学提出来叫“节欲保精”。这里面那个“节欲”,主要 是指的人的性生活而言的。这个在中医古书上有房劳,食色欲也,房劳( 08:10)就是产育过多或者性生活不节,容易损伤肾精,提出来一个“节欲保精”这样一种方法。它有药的方法,有调节七情的方法,还有运动的方法,就是珍惜肾精。四、调养脾胃。前面讲脏腑学说的时候讲了,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 天之本,人体的功能的盛衰,生命的寿天与气血之源关系甚为密切,就这个 意义讲,脾胃与衰老,与生命寿天有密切关系,因此养生以脾胃为先。张景 岳在景岳全书讲“人以水谷为本,故脾胃为养生之本”。土气为万物之 源,胃气
18、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是以养生家当以脾胃为先。基于这样一个思想,历代的养生家强调,调理脾 胃,保护胃气,以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从食疗入手,根据这个思想在养生 学的方法之中有个食饵学派,强调调整合理的膳食结构,药补不如食补,(把)调整膳食作为养生的一个重要手段,这在历史上中医养生学有个食饵学派, 它不讲的就是调理脾胃。通过膳食的结构调理,中医药学里面有许多是药食同 源的。如何合理地搭配膳食结构来调理脾胃,达到养生的作用?咱们北方不 太喜欢煲汤,南方的同学应该知道,南方人善于煲汤,那咱们用理论解释就是 调理脾胃。为什么煲汤呢?永葆青春,益寿延年,它有它的科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 基础理论 讲课 疾病 养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