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军: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教育言论选录.docx
《刘向军: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教育言论选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向军: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教育言论选录.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教育言论选录刘向军1 .赞可夫论知识的情感性:“课本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心灵世界的加温,传授越多,您的 学生将变得越冷漠、越无知。”2 .关于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国的基础教育正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也有人说是废科举 以来最大的一次改革。3 .关于中国的教育家与教学法专家:新中国我们的教育没有出一个教育家,但我们却出了 世界上最多的教学法专家,什么魏书生三步骤,钱梦龙七步骤。4 .关于课堂上的安静:安静W投入,有时学生很投入,却不一定安静。5 .关于课堂教学中的气氛: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6 .关于课堂上的安静:只要能保证教师作为组织者的有效声音的存在,不必苛
2、求课堂的绝对 安静。7 .关于听课中的现象:听课老师的视线始终集中在授课名师身上,全神贯注于娴熟的教学技 巧表演。8 .新课程标准下理想的课堂: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离 开学生的主体活动,这个时空就会破碎;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 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 应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她最显眼的 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 那么就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也就是新课程所追求的
3、 课堂。69 .关于校本课程的价值追求:就本质而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有三方面:学生个性的 发展、教师专业的成长、学校特色的形成。(浙江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傅建明.校本课 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9期)70 .关于教师的知识组成:就知识角度而言,教师的知识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本体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浙江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 业发展.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9期)71 .斯腾豪斯论知出英国课程专家斯藤豪斯认为知识不是需要学生接受的现成的东西,而是 学生思考的对象,它不能作为必须达到的目标来束缚人,教育是要通过促使人思考知识来
4、解放人,使人变得更自由。(浙江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 业发展.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9期)72 .关于课程开发的最终的目的:课程改革、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是使教育者身心得到均衡发 展,以教育对象的最优化发展为目标。73 .关于课程的重要性:选择一种课程就是选择一种未来。74 .关于传统课程的弊病:传统的高中课程结构的最大“成功”之一,是使所有的学生学习所 有的课程而且按同样的要求学习,这就保证了每个学生有基本同一的知识与技能基础。这 种课程结构的最大弊端也恰好在这里,就是所有的学生不分资质、潜能、禀赋,在非义务 教育阶段都得学习所有的课程,而且按完全同样的要求来学习。
5、表面上是学生全面发展, 实际上是学生一个模子发展;表面上它制造出少数高水平的毕业生,实际上却留下大多数 学生“在大千世界中找不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原本为了聪慧人、解放人、启迪人的课 程现在却异变成奴役学生潜质的工具。高度发达的理性的课程系统被用来实现最大规模的 非理性的目的一一让原本具有多元智慧的万千学生只能朝向一个被课程设计者固定的方 向发展。学生的知识越来越多,但却多得毫无个性,根本不能在具体的个体基础之上得到 最大的发展。75 .关于教育的两个弱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指出:“教育有两个弱点一一第一个弱点 是忽视了(不是单纯地否认了)个人所具有的微妙复杂的作用,忽视了个人所具有的各式各
6、 样的表达形式和手段。第二个弱点是它不考虑各种不同的个性、气质、期望和才能。”76 .关于课程多样性的意义:我们的课程“不要把所有的孩子都限死在统一的文化中,好像他 们将来注定要过同一种生活似的,而要因材施教,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力争为 每一个学生找到成长的最佳课程模式,而不是将所有的学生都引向一个方向。给学生更多 的选择,就意味着要让学生形成发展主导性。既然教育的最大追求在于让大多数学生在最 适合自己潜力的方向上获得最好的发展,那么对于具有不同发展潜力、兴趣的学生,其课 程就应该是不一样的。77 .关于同一课程之弊:平均发展不仅拖住了学习优秀的学生,又没有解救那些学习困难的学 生。一
7、个扼杀个性的课程体系必定扼杀这个系统中每一个成员身上潜藏着的潜质。78 .夸美纽斯写大教学论的目的:夸美纽斯在谈到写作大教学论的目的时说过:“寻 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 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79 .乔治萨顿论生命的目的:著名美国科学史学者乔治萨顿说:“生命的最高目的是造成 一些非物质的东西,例如真、善、美。”80 .雅斯贝尔斯论教育的意义: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也说:“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 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 作和交往。”81 .爱因斯坦论
8、和谐的人:”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 家。照我的见解,在某种意义上,即使对技术学校来说,这也是正确的,尽管技术学校的 学生将要从事的是一种完全确定的专门职业。发展独立思考和判断是一般能力,应当始终 放在首位”。82 .关于语文人文性的丧失:最具人文情怀的语文学科,由于教师反复“精”讲,一遍又一遍 作业训练,使得语文学习变成了一场苦役,一种生命的浪费。83 .关于语文教学的高效性:难道一册区区几万字的小学语文教材,就要耗去学生半年的学习 时间与生命?84 .关于传统的教学行为:老师一支粉笔一张嘴,一篇课文讲到黑。85 .关于读:韩兴娥教学低年级课文的要求就是读熟。
9、不是教师为主体的范读,而是学生作 为读的主角。学生不是在一遍又一遍的齐读、指名读中“听”会的,而是自己“读”会 的。86 .关于读书:韩兴娥教学现行语文教材不求面面俱到,只求重点突破,可谓“弱水三千,只 取一瓢饮”。这样,一个课时学习2至4篇课文轻而易举。先采取听录音、“开火车”(一 人读一段)、自由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然后教师或直奔中心提出问题,或点击难点释 疑解惑。如教学11册课文桂林山水时,只提“桂林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 一个问 题。87 .关于读:阅读之前,提出严格要求:一是要有恰当的圈划批注。二是理解文章大意。要求 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在书上勾画,可以选择精彩片断写到读书
10、笔记本上,并大 体背诵,具体字数不限。88 .关于读的重要性:我们长久地“以教材为本而忘记了这其后真正的理念应该是“以读 为本”。89 .苏霍姆林斯基论读书:“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90.朱永新论读书:读书应该是一种民族“信仰”91 .迈克尔富兰论教育变革:“我们对变革的现状如此熟悉,以至我们很少去想一想,在个 人层面上,我们正在经历的变革真正意味着什么?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几乎从来不停下来 想一想,对那些位于我们周围且身处变革之中的人们而言,变革意味着什么? ”(教育 变革新意义)92 .关于目前语文课堂上的毛病:“但也出现了一些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第一,虚。语言训
11、练不落实、不到位,花花动作多,花拳绣腿多,花里胡哨多。内容庞杂,课件繁杂,这在 公开课上更甚。教师不范读,不板书,淡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虚,还表现在课堂上不抠 词抠句,不纠正学生错误的语言,不辨析词意,不辨析字形。脱离文本的议论纷纷太多, 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少。课件把学生的兴趣提起来了,可真正面对文本的时候,学生反 而失去了兴趣。有些课画蛇添足,文本还没弄清楚,就塞进了一些课外的东西。”“当前, 小学语文教学中虚化现象比较普遍,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语言训练不至IJ位、 不落实,难认的字不多念几遍,难写的字不多写几次,该解释的词不解释,该辨析的词不 辨析,该品味的句子不反复品味,该
12、归纳的段意不归纳,至于最基本的句子、篇章知识、 标点符号知识更是一溜而过。”(杨再隋呼唤本色语文中国教育报2005 12 2 3第5版)93 .关于中国的传统教育:黄光扬教授认为,虽然我国的传统教育有许多不足,但它的核心和 主体部分应当是素质教育,若用全盘否定和非此即彼的思维来进行教育改革的话,肯定不 符合我国的国情,肯定是要碰一鼻子灰的。(蒋建华素质教育不要“骑着毛驴找毛驴” 中国教育报2006 1 28第3版。)94 .关于素质教育与记忆:素质教育反对满堂灌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但素质教育不应当拒 绝记忆能力。“因为科学理论和无数成功的事例都表明,记忆能力是一切认知能力发展和 提高的基础,
13、更是被世界各民族历史文化所共同珍视的一种能力品质。无论是普通百姓, 还是科学家,抑或是政界领袖,一旦拥有超常的记忆能力,都将会终身受益。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应用心理科学和脑科学研究的有益成果,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促进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其中也包括记忆能力的发展。”(蒋建华素质教育不要“骑着毛驴找毛驴”中国教育报2006128第3版。)95 .关于高考的竞争性:日本政府甚至还声称,宁可关掉100所大学,也要保持上大学有一 定的竞争性,决不能让那些不通过努力、在学校浪荡几年的高中学生,轻而易举地上大学。 日本政府还要求日本青年人应当能够经受高考的激烈竞争,并把过高考这一关看作是成年 的重要标志。(蒋建华
14、素质教育不要“骑着毛驴找毛驴”中国教育报2006 - 1 -2 8第3版。)96 .关于理性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不重视理性教育,是不可想象的。(于伟)97 .关于教学中的共识性知识:要共存,就要有共识,就要有在共识基础上的一般要求。倡 导感悟、体验、建构、主观和不确定的知识观,是错误的观点。(于伟现代社会不重视 理性教育,是不可想象的中国教育报2006 - 1 - 7)99.98 .关于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因为没有知识的获得,也就是说不以理性的认识为基础,情感体 验等的发展就是不完善的。(于伟现代社会不重视理性教育,是不可想象的中国 教育报2006 - 1 - 7)关于热闹的教学:这种看似热闹花哨
15、的教学,实际上是以牺牲学生的理智发展为代价的。(于伟现代社会不重视理性教育,是不可想象的中国教育报2006 - 1 - 7)100 .关于教学的科学性:在我国当务之急不是大力倡导反理性主义所谓的“怎么都行”的教 育研究观,而是要强化教育的科学研究。(于伟现代社会不重视理性教育,是不可想象 的中国教育报2006 1 7)101 .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一书论教师的作用:“对几乎全部学生,尤其是尚未掌握思 考和学习方法的学生而言,教师仍是无法取代的。”102 .靳玉乐论课程文化的创新意义:“没有课程文化的创新就没有课程改革的实质性突破。”(靳玉乐.多元文化背景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J .教育研究
16、,2003, (12):7374.)103 .关于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之间的重要桥梁,是课程理论研究的重 要命题。104 .关于语文学习:学生学习语文,实际上就是在实践一种文化,是把外在于学生的客体文 化内化为学生心灵的过程,也是把存在于学习主体的文化外化为客体文化的过程。105 .关于课程文化的使命:精选具有文化内涵与生命活力的课程内容,是语文新课程文化建 构的重要使命。106 .关于教育的起点:”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107 .叶澜论教师的育己:叶澜教授在1997年提出必须看到“课堂教学质量对教师个体生命质 量的意义”,教师除了教书育人之外,还要“育己”,把教师对创造的
17、追求和实现,视为 “教师职业内在尊严与欢乐的源泉”(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 科学出版社,2001. 14.)108 .柏格森论生命的创造性:生命是创造的进化,“要么是创造,要么就什么也不是”。109 .关于生命的创造性:“人作为人的生活意义,主要不在于他的第一生命,而在于第二生 命的创造活动,人不会满足于仅仅活着像动物那样的生存,而总是要把第一生命引向 第二生命,通过第二生命的创造去实现第一生命的价值”。110 .黑格尔论人的自主性:人首先作为自然物而存在,其次他还为自己而存在,观照自己, 思考自己,只有通过这种自为的存在,人才是心灵。”(黑格尔,美学(第1卷)M. 北京:
18、商务印书馆,1979.38.)111 .关于“对话”哲学之父:在哲学领域,20世纪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马丁 布伯(MartinBuber)被称为现代“对话”概念之父。112 .俄国思想家米哈伊尔巴赫金论对话:“我以唯一而不可重复的方式参与存在,我在唯 一的存在中占据着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不可替代的、他人无法进入的位置。”(俄) 米哈伊尔巴赫金.巴赫金文集(1) Z.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42.)113 .关于人的存在的对话性:人的存在即是以对话相互生活在对方之中。114 .关于学习的对话性:学习是以对话式探究和活动系统为基础,表现为某种思想共享和智 力传递。115 .美王对话教委_
19、对话教学关系的交互性首先体现为承认对话中个体思想观念的合法性。116 .伽达默尔(H.GGadamer)论对话:“交谈是两个人理解彼此的过程。因此,真正的交 谈其特点是彼此坦诚恳切、直露表白,因对方的观点有借鉴价值而真诚地接受。(H G Gadamer. Language as the Medium of Hermeneutical Experience A . R Anderson, K N Cissna, R C Arnett (Eds. ) The Reach of Dialogue Confirmation, Voice, and Commu nity C . New Jersey:H
20、ampton Press,1994.114-119.117 .张志公论语言训练: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学”不能喧宾夺主,热热闹闹搞了许多名堂, 却没有把语言文字训练本身搞好。”(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1994, 299.)118 .陈先云谈人文性:谈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它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语文学科 的人文性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人文性的根本点就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来源于汉语汉字。让学 生了解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体验汉语汉字表达出来的作者的独特感受 和凝聚的民族感情;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健康的情感;初步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
21、生观和价值观。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应该在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 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来体现, 来落实,不能游离于语言文字的训练之外。(陈先云对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119 .关于教师的讲:如果如分钟内听不到教师的一两处精彩讲解,就很难说是一节好课。120 .关于语文课程改革的贡献: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贡献,就是强调了语文与生活的 密切联系,强调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121 .关于语文的功利化:语文本该是各门学科中内容最丰富、形式最多样、最有人文色彩、 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遗憾的是,多年来语文竟成为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这跟
22、 语文被严重功利化有关。122 .关于语文课堂为的价值: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或者只有在考试的试卷上 才有用,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123 .关于语文课堂的忙乱现象:就看见师生在课堂里忙活,但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 这在语文课是常有的现象,恐怕也是语文课所特有的现象。124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任务的单一性:如果一堂语文课有十几、二三十个内容在教学,那么 大致就可以断定这个老师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125 .斯宾诺莎论必然性:“自然中没有任何偶然的东西,一切事物都受到事物的本性的必然 性的决定。当人们说一件东西是偶然的,那只不过是由于
23、我们的知识有缺陷。”(赵敦 华.西方哲学简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99)126 .关于语文素养: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还是认定: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 的语文素养。这一认识的形成,应该说既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深切体会,也是百年语文教 育实践的必然结论。127 .关于语文课的审美老化: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这些经典作品中反映的时代精神与时代 意蕴与现代文化已不十分协调,语文课程内容的“时代精神滞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具 体表现为审美意趣的老化.128 .关于汉字的特点:汉民族语言文字是以方块字、表意性、多元音、有声调、基于语序和 辅助词为特点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组词、造
24、句、成篇、表意能力极强,真可谓是“心 灵经验的符号”,“思想的直接现实”。129 .关于例子的作用:“课文只是一个例子”,但如果学生连这一个例子都不能从总体上弄懂、弄通,那么又谈0J“例子”之外的延伸呢?130 .关于汉字教学:语文教学的灵魂应该附“体”,这个“体”就是语言文字,离开语言文 字,语文教学就是“魂不附体”。131 .关于语文课的滑稽: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到了靠滑稽来赢得喝彩的地步,那么又何谈艺术 性?何谈教育功能?132 .关于语文教师的语言功夫:语文教师首先应是语言的能手、思维的“巧匠”,这些特性 与优势理所应当在课堂上充分展示,并成为学生学习的范例。133 .关于语文课的深度: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问 就是 学习 问题 教育 言论 选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