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ppt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的实践与探索 福建省林业厅福建省林业厅 柴喜堂柴喜堂2006.09.21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动因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动因 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三、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探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探索 一、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动因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动因 我省是南方重点集体林区,全省有林业用地面积1.36亿亩,其中有80%以上的山林属集体所有。同时,福建又是老林区,包袱重,困难多,特别是长期以来,集体林产权不清、经营主体缺位问题一直困扰着福建林业的发展。要使福建林业走出困境,就必须从产权明晰入
2、手,确立林农的经营主体地位。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思考,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而且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颁布实施对农村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要求,要通过承包等方式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土地包括林地,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是要从法律层面,让农民实现山有其主,林有其主。(一一)法律的要求法律的要求(二)发展的需要(二)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由于产权不明晰,集体林区存在“五难”现象:一是造林难,二是护林难,三是防火难,四是科技兴林难,五是干群关系处理难。为此,林业要发展,就必须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三)群众的呼声(三)群
3、众的呼声 近年来,随着山林经营收益的提高,群众耕山意愿日益强烈,还山于民、还利于民的呼声越来越高。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是回应了百姓的这种呼声。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践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一)改革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 (二)改革的原则 (三)改革的成效(一)改革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一)改革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 1.1.改革目标改革目标 从2003年开始,用3年的时间,全省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目标,建立起经营主体多元化,权、责、利相统一的集体林经营管理新机制。2.2.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是简单的确权发证,
4、而是重在“四权”(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收益权)同落实。3.3.主要方法步骤主要方法步骤 一是宣传发动,提高认识。二是试点先行,制定方案。三是规范操作,有序推进。(二)改革原则(二)改革原则 1.依法依规原则。2.分类指导原则。3.尊重历史原则。4.以民为本原则。5.利益兼顾原则。6.稳定第一原则。(三)改革的成效(三)改革的成效1.1.明晰产权任务基本完成明晰产权任务基本完成。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明晰产权的村有11602个,占有改革任务村总数的99.5%;完成明晰产权面积7549万亩,占应改革面积的97%;林权已登记面积7576万亩,占应登记面积的95%。改革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2.2.
5、配套改革取得突破。配套改革取得突破。明晰产权,仅仅是林业产权改革迈出的第一步,只有全面深化配套改革,才能进一步巩固拓展林改的成效。目前,已在六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林业投融资改革上取得突破。在林业投融资改革上取得突破。林权证的出现,为金融部门在农村找到了有效的抵押物,为破解“三农”资金“瓶颈”找到了突破口。据初步统计,近两年全省金融部门已累计发放林权证抵押贷款近26亿元,实现了农村信贷史和林业发展史的两大突破。在在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上取得突破。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上取得突破。一方面鼓励各地组建家庭林场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全省已成立各类林业经济合作组织2400多家。另一方面,鼓励企业与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集体 制度改革 实践 探索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