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陕西)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陕西)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21.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点跟踪突破21文言实词(含通假字)、虚词一、(2014.达州)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甲】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 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 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 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她,跳往助之。寒暑 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 北山愚
2、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 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 杵,问之,日:“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1 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1)年且九十在近(2)方磨铁杵正女(3)始一反焉通“返”,往返(4)媪自言姓武*2 【甲】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
3、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D)A且焉置土石无陇断焉 B惧其不己其如土石何 C以君之力河曲智叟亡以应 D操蛇之神闻之 告之于帝 3 翻译下面的句子。(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4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5 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示例: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6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示例:匡衡凿壁偷光孙康映雪照读车胤囊萤读书等。7【甲】文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
4、南, 达于汉阴” o (用原文回答)8 【甲】文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 作用?从侧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孙的宏愿。二、(2014.武汉升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高帝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谏,不从。吕后使吕泽劫留侯画计。留侯日: “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四人,四人者老矣,以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 汉臣。然上高此四人。诚能不爱金帛,令辩土持太子书,卑辞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 从入朝,令上见之,则一助也。”吕后如其计。汉十二年,上疾甚,愈欲易太子。叔孙太傅称说古今,以死争,上佯许之,犹欲易之。
5、 及宴,置酒,太子侍,四人者从,年皆八十余,须眉皓然,衣冠甚伟。上怪而问之,四人前 对,各言姓名,日:东园公、用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上乃大惊日:“吾求公数载,公 避逃我,今何自从吾儿游乎? ”四人皆日:“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窃闻太子仁孝, 恭敬爱土,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日:“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人为 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日:“羽翼已成,难摇动矣。”1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 以上慢侮人故 慢:轻慢B 然上高此四人高:重视 *C吕后如其计如:依照D愈欲易太子易:轻视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此难以口舌争也”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
6、是(D)A -以塞忠谏之路也B.属予作文以记之 C -皆以美于徐公D.醒能述以文者 3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留侯认为请出四位老者为太子效力,就有助于阻止高帝废黜太子。B叔孙太傅引用古今事例,甚至以死相争来阻止高帝废黜太子,但未能成功。C因太子不爱钱财,仁厚孝顺,礼贤下土,四位老者才答应出山为其效力。D高帝认为太子“羽翼已成”,是因为他已感觉到天下人都愿意为太子效命。三、(2013金华)阅读短文,完成习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
7、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 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 愚,卒获有所闻。【乙】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日煮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 取其二,断命数茎啖之。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 矣,留守自讶日:“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 ”范仲淹日:“非不感厚意,盖食 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注释】南都书舍:当时有名的书院。釜:锅子。膏:腌菜或酱
8、菜。啖:吃。 留守:官职名称。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担心(2)礼愈至周到或周全*(3)日煮粥一釜叁(4)馈以佳肴赠送或馈赠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C)A 不敢出一言以复(来) 遗以食物(把)B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向) *就学于南都书舍(在) *C 俟其欣悦(他,指老师) *其喜洋洋者矣(他,指范仲淹)*D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辍耕之垄上(去)点拨:c项中的第二个“其”是加强语气的语气词。四、(2013安徽)阅读下文,完成练习。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
9、,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端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 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略无阙处 阙:通“缺”,中断。 *(2)沿溯阻绝溯:逆流而上。(3)则素湍绿潭素:白色。(4)属引凄异属:连接。 *(5)故渔者歌日 故:所以。*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与例句中的“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例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A-其真无马邪?B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C -其
10、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向其家有梨园,其树之大者每株收梨二车。点拨:例句中的“其”是代词,代物,表示“它的”的意思,D项与之意思相同。A项 的“其”是“难道”的意思。B项“其”代人。C项“其”表推测,可译为“大概,也许”。五、(2014沈阳”用读选文,完成问题。【甲】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 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 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能明驯德,以亲
11、 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岁三百六 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信饬百官,众功皆兴。(选自史记,有删节)【注释】放勋:尧的名。驯德:顺天应人的美德。便章:治理。百姓:百官族 姓。羲、和:羲氏与和氏的并称。饬(chi):约束,整顿。功:事情。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期年之后满一年(2)众功皆兴天亦2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A -其仁如天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B就之如日 停数日(桃花源记) C 以亲九族 其将归见其亲也(送东阳马生序) D -乃命羲、和 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能够在公共场合指责讽刺我,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励。(2)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一年三百六十六天,用闰月正定四季。4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5 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请写出齐威王和尧帝为使国家大治,分别采用了什么治 国方法。齐威王:齐威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尧帝:尧帝以德治国,管理百官,研制历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