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联读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联读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联读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语文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联读教学设计一、设计意图这是高中语文必修下第1单元第1课备课设计,有些想法已经在教学总体设想中详述。此处再强调几点:(一)站在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及单元人文主题从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研习先秦诸子经典,并由此培养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觉;(二)夯实文言文基础,尤其对一些关键实词和典型句式,对较难翻译为现代汉语的重点句子,有较为准确深透的把握,切忌蜻蜓点水;词语句意的理解尽量通过挖空猜读据实推断的办法,让学生学会从语言的具体环境中去把握合宜的意义,不要直接给出解释和翻译的词义和句意;充分熟悉这些经典文本的语言现实,加强朗读,培养语感;(三)完成
2、三篇文章字词句学习任务,是学习本单元第一课的前提条件,公西华侍坐(2课时)、齐桓晋文之事(3课时)、庖丁解牛(1课时);拟采用挖空让学生推测的方法,让学生不看课文,从PPT上完成初步疏解字词句的工作。二、教学目标(一)熟练掌握第一课三篇文章的重要实词、句式和重点句子的翻译方法,夯实语言基础;(二)从孔子“为国以礼”、孟子“保民而王”、庄子“依乎天理”的价值立场的角度,从文化的、历史的层面,认识儒道两家对人生价值和理想社会的不同的追求,包括课文所及的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概要脉络;(三)充分利用课内文本材料,适度辅之以课外典型资料,培养学生甄别材料、形成观点、寻找理据、合理表达的能力,把思辨性阅读
3、和表达的学习落到语文实践活动的实处。三、教学时数 四、教学过程(一)课堂引入 上学期我们深入学习了一些古典文学作品,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肃穆、旷达和宏大中,感受到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那种积极用世的儒家思想的人生底色,从“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洒脱不羁、追求生命极致的道家的韵致,也可以从东坡先生的赤壁赋中,感受到苏东坡直视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之中,用佛道精神所实现的内心与自我的和解。而这些儒道思想的源头,就主要在诸子百家。我们今天开始就要用几节课时间,对前几天已经梳理过字词句的那些经典性文本,进行一次庄严的思想探寻
4、之旅。(二)教学过程第一学程任务:完成对公西华侍坐核心内容梳理概括:“为国以礼”提问:曾点说“异乎三子者之撰”,据此推测,三子之说,或许有相同之点,你认为相同的应该是什么?请从文本寻找证据,并据此提出观点。同:治国理政,积极用世。理由一、“如或知尔”可见当时并未见“知”,处于未仕状态;理由二、“由也为之”“求也为之”“愿学焉”,此中“为”“学”归根结底都是治国之道。提问:此三子者的不同之处又是什么?建议从言志内容(规模、状态、成效等)、言志态度等角度考虑。异:子路:规模:千乘之国,口气不小;状态:大国钳制,内忧外患;成效:勇敢善战,懂得礼仪;态度:过于自信,轻率,不够谦虚;军事才能冉求:规模:
5、小国;成效:足民,无力教化;态度:改口退让;经济才能公西华:无治理国家的目标;祭祀的具体事务,更加谦虚;礼乐之道 提问:曾点所说的“异乎三子者之撰”,到底“异”在何处? 内容:在沂水中浴身,在舞雩上吹风,在歌声中归来;(前一句老师提示,后两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及此句造句) 态度:安详审慎,洒脱自然(学生应该从鼓瑟、舍瑟及故作不言推断出) 曾子的观点与三子不同根本不在于“为国”,也不在于有人“知”。而是礼乐教化,以达太平社会的景象。 提问:孔子对四个学生的述志进行点评,标准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为国以礼。 理由一、孔子没有对积极用世的思想本身提出批评。文本依据:“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注意末尾三个语
6、气词连用,表示很深沉、很强烈的语气。理由二、对子路微微一笑,不是否定其用世精神,而是笑他讲话不谦虚;最多这个笑是赞赏中的讥笑。文本依据: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理由三、其实相对于曾点的发言,孔子对前三子均有不满意之处。文本依据:“如或知尔”。显然前面三人均无丰富的有的甚至没有一点实际的从政经历,为国理政仅仅在于理念阶段。但是在言志时,都把话说得比较满。子路固然由于口气大、自我期许高,即便冉有虽然尽力迎合孔子的意向,但是“足民”(足,或解释为富足,或解释为足够多的人民)殊非易事,并对礼乐教化不重视;公西华年方十八,毫无从政经验,用十分谦虚的口气讲了并不谦虚的理想。孔子说:“安见方六七十如
7、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这句话是对冉求故作谦虚的不满。孔子说:“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则是强调公西华所说的宗庙之事,也是国之政事,做小相其实难掩做“大相”的雄心,只不过说得含蓄点罢了。理由四、沂水春风,其乐融融,陶然忘机,突出儒家礼乐治国而成太平社会的理想状态。第二学程任务:梳理齐桓晋文之事围绕“保民而王”阐述道理的思路。提问谈话:大家知道,孟子所主张的是王道而非霸道,而齐宣王的主张则相反。孟子是怎样站在齐宣王的角度,说服他的?首先请大家考虑,齐宣王初见孟子时,是怎样的心态?1.齐宣王:可不可。文本依据:可得闻(霸道)乎,可以保民乎,何由知吾乎。说理手法:转移霸道话题;辨
8、明事实,肯定不忍之心。(1)对以羊易牛的三个角度理解:齐宣王:怜悯牛丧命的恐惧;百姓:国君吝啬牛体积大,用处多;孟子:不忍(恻隐)之心,仁爱之心。(2)“王笑曰”,这个“笑”包含了哪些意思?齐宣王发现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真实心理感到有趣;百姓用他太吝啬来解释,也事出有因,并非有意贬抑他;由孟子的点拨开导消除了不被理解委屈感,走出认识盲区,于是变得高兴。(可见孟子用词准确精当)。(3)孟子为这句“无伤也”,是针对什么情况而言的?引出以羊易牛之举本身就蕴含着可贵的仁爱思想(孔子所谓“仁之方”);对齐宣王存在的认识上并不见得比普通人高明的失落感,及时予以抚慰和开导。2.齐宣王:能不能与为不为。文本依据
9、:“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说理手法:假设类比,王道关键推恩于人。 (1)分析“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在说理上的作用。 “今者”句,带有假设意味,不是针对某一特定个体而言,而是具有客观、广泛的意义,减轻听者的心理压力; “恩足以及禽兽”则隐射齐宣王怜惜牛的行为,“功不至于百姓”又暗示齐宣王至今并未施行仁政。以下三个“不用”实为对这一句的具体展开。既是泛指,又是专指,避免了交流的尴尬,又启发了对方的自省。(2)不为者与不能者到底构成什么关系?客观条件与主观意愿的关系。挟泰山是客观条件不允许,为折枝是主观上不愿意;前者是事实,后者是不作为;实行王道的唯一客观条件就是
10、不忍之心。此处与前文对接。(3)有人说“老吾老”两句,解释了什么是“推恩”,你是否同意?请找出文本依据。你觉得要达到“天下可运于掌”的目的,“推恩”起到什么作用? “老吾老”两句是举例式的证明,只是“推恩”概念的外延;蕴含“推恩”之意的三句诗的引用,是加强这个概念的权威性;“举斯心加诸彼”才揭示了“推恩”的内涵。(把别人当人看) 从不忍之心的心理情感,到造福他人的切实行动,其中间环节就是“推恩”,是否实行王道的关键,就是“推及不推及”的问题。 3.齐宣王: 行不行。 类比说理,王霸之道结果迥异。提问:“盖亦反其本矣”,这个“本”指的是什么?与之相对的“末”又是什么?“发政施仁”。武力争霸。提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723039.html
限制150内